APP下载

浅析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2-08-15秦志强

科技视界 2012年13期
关键词:煤田勘探矿井

秦志强 戴 汀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安徽 淮南 232052)

20世纪,煤炭在世界能源中占主要地位,进入21世纪,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中仍将占主要地位,在我国尤其如此。在我国,1500m左右的煤炭总资源量约4万亿吨,已探明保有储量达1万亿吨。随着国家对煤炭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需求的急剧增长,地勘单位担负着为国民生产保驾护航的职责,随着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煤炭要有竟争力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经济、安全、高效采煤就成为煤炭工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世界上所有采煤国家都需要继续开展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诸多值得提出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煤田地质勘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普查找煤工作落后

从总体来看,普查找矿落后,大部分矿业后备勘探基地紧张。从现有的实践经验来看,找矿和勘探相比,找矿难度大,勘探相对较容易;找矿的投空率大,可以比喻为是在抓“活老虎”,相对来说勘探是打“死老虎”;找矿周期长,勘探的周期短;找矿比较流动分散,勘探则比较集中稳定;找矿的手段也强于勘探,手段也多样化。从另一方面讲,找矿的“精神成果”所占的比重相对大一些,而勘探的“物质成果”所占的比重则大得多,勘探工作成果可以数字化,各项指标容易作为直接评定工作好坏的参数。由于勘探集中稳定,上级机关、有关领导易于检查。政治工作、后勤工作,生产技术工作易抓、易管、易出成效。因而在立功授奖名额分配,奖金分配,干部配备等等方面易给予“保证”,这些有形和无形的因素给普查找煤带来了种种的不利影响。进一步说明了找矿本身艰巨和复杂的特点。早在第二次全国战略性结构调整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强普查找煤,但并未得到落实。普查找煤项目逐年减少,如不加快普查找煤,必将影响煤炭工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1.2 勘探技术、物探手段探测能力和精度亟待提高

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是以丰富的资源优势、可靠的开采地质条件和先进的采煤设备为前提。随着煤矿生产机械化、集中化水平的提高,生产能力与规模的不断扩大,矿井生产对地质条件的查明程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无论是深部资源勘查还是浅部生产矿井补充勘探,精细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是解决采掘方式与地质条件之间彼此适应问题。要完成这一重任,传统的方法显得无能为力,人们将目光聚焦到物探手段上。实际上,矿井开采地质条件具有隐蔽性质、多变性和随机性特点,每种物探技术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解决问题能力。

1.3 煤矿地质勘查程度低

我国煤田地质背景复杂,煤炭资源分布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关系,煤炭地质勘查程度总体较低。地方煤矿更为突出,一般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优势,又有地质工作程度低、生产持续能力差的弱点。综上所述,必须重视地方煤矿勘探工作。然而,地方煤矿勘查程度低以及新井建设或改扩建矿井的地质报告保证程度差,这是由于地方煤矿勘探缺乏资金的缘故。为充分发挥地方煤矿的重要作用,必须稳定并加强地质勘探的投入。

1.4 地质勘查规划体系不健全,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由于地质勘查规划滞后,地质勘查规划体系不健全,缺乏科学的宏观调控,致使某些项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尚有一定距离。个别地区存在矿产勘查监督不到位,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矿产勘查秩序不规范的行为和无证非法探矿、盗采勘查区内矿产资源的事件时有发生。其结果是,既损害了探矿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影响了探矿权人探矿的积极性,更破坏了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

2 解决对策

2.1 必须及时加强普查找煤工作,满足优质煤炭基地建设和矿井生产接替需要

我国煤炭地质勘查空白区占含煤区面积的2/3,勘查程度低,开发工作滞后,经济可采储量严重不足,后备资源紧缺,矿井接替或生产接续紧张。煤炭地质勘查要以新的成矿理论为指导,应用先进的勘查技术手段和设备,向地质空白区进军,多快好省地发现新的优质资源,为国家经济安全发展提供新型能源基地。借助高、新勘查技术设备,应用综合勘查理论和技术开展矿区外围找矿、矿井深部找矿,提高地质勘查精度和对地质条件查明程度,保障矿区资源接替和生产矿井采区顺利接替。

2.2 提高煤田综合勘探技术

从煤炭现代化生产要求角度看,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煤矿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和高度现代化管理需要高精度的地质报告。90年代以来煤田综合勘探技术,尤其是高分辨率数字地震技术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根据地形、地质和物性等条件,合理选择勘探手段,统筹布置各项工程,严格工程施工顺序,综合研究各种地质信息的综合勘探方法已日臻成熟。通过地震、钻探和测井资料的综合解释研究,获得了高精度的地质成果,将勘探精度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大幅度节约了钻探工程量,缩短了勘探周期,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在构造上,能查明10m落差的小断层,查出5-10m落差的小断点,主采煤层底板深度误差在1%-2%以内,地震能解释煤层厚度变化和宏观结构。并先后在100余个矿井进行了采区地震工作。在安徽谢桥等矿井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查明了5m的小断层。

2.3 加大深部煤矿床快速精细勘探技术研发力度

由于勘查程度低,对深部煤炭资源赋存状况和地质条件掌握程度差。从已进入深部生产的矿井看,随着采煤深度增加,高水压、高地温、高地压、高瓦斯问题日趋严重,地质构造愈来愈复杂。未来深部矿井均是高产高效矿井,为开发利用深部煤炭资源,将开发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必须掌握煤矿区、矿井、尤其是采区、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如查明满足综采技术要求的采区落差5m,最好是3m的断层,超前探测工作面前方150m范围内构造和地质异常体等。为此,以物探方法为先导、配合基础地质勘查手段、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勘查区多元信息复合与动态集成系统,提高深部煤岩层精细构造和灾害源探测能力与精度。要在认真总结现有探测理论和技术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完善能够精细查明符合综采设备要求的快速、准确、经济、可行的高分辨探测方法体系、精细勘探与评价地学模型。从增强激发、接收条件,缩小第一菲涅尔带半径、提高叠加次数等方面入手,增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分辨率、信噪比;采取沿层定点速度分析来建立速度场,提高地震偏移数据体成像质量;研发宽频带万道多波高精度采集技术,完善地震信息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以及高精度地震解释理论与技术的创新能力;适度开展煤田四维地震勘探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勘查精度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为快速查明和评价开采地质条件,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提供技术支撑。

2.4 积极落实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扶持政策

落实解决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扶持政策,对保持地质队伍的稳定、加强地质工作和促进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中,仅仅依靠市场“无形的手”是不够的,需要政府用“有形的手”来调控宏观规模,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地质工作应注意统筹地质工作部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矿产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勘查,统筹国内地质事业发展与地质领域对外开放。并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适时修订矿产资源的总体规划和编制全省地质勘查规划。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加快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质工作体系。

3 结束语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煤炭需求非常旺盛,据有关专家统计,煤炭弹性系数在2左右。这就是说,要保证国民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煤炭工业必须增长两个百分点。这既是对煤炭工业的严峻挑战,也是煤炭工业难得的发展机遇。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的地质勘探其科技含量会更高、更新,更讲求经济效益,创造或总结出更多既方便又行之有效的地质勘探技术,并且为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王强.浅谈煤田地质勘探前沿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19:245.

[2]刘胜.大同煤田地质构造综合探测技术应用[J].中国煤田地质, 2005,2:47-49.

[3]李夫忠.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146-153.

猜你喜欢

煤田勘探矿井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巨野煤田沉降监测
勘探石油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煤矿矿井技术改造探讨
通柘煤田—1—2煤层的煤质变化规律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发布
浅谈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发展趋势
矿井提升自动化改造
临时主要通风机在基建矿井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