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大滑坡,学校干什么?
2012-08-15姜永学
姜永学
(重庆市永川区双石镇双石小学 中国 重庆 402193)
人类经常治理自然界的滑坡,并且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正如温总理在2011年4月14日的讲话中提到的,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时至今日,社会出现严重的道德问题,该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治理道德滑坡了。
1 道德大滑坡,学校以前干什么?
在“文革”及以后的几十年教育中,学校都是紧密配合政治任务的需要开展一切工作的。“文革”期间,“既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又要反帝反修……”,在教育战线就是“工宣队进驻城市学校和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学校”。与各行各业一样,大批判,大游行,打倒一切,否定一切,工人不做工,农民不种地,学生读读书…… 所以,各学校都在喊:无限忠于党中央,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口号,其声,一浪高过一浪,有人叫得声嘶力竭,有人还叫得“杜鹃啼血”。事实上,此也是在强行对人进行灌输式的政治教育,此或许就是前些年盛行的“传销”活动中的,强行灌输洗脑法的蓝本。如此这般,多年后,高层领导想要结果,低调点说,基本达到。经过学校培养的,社会的主流力量——中青年们,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相信党中央,忠于毛主席的。要不然,怎么会出现,年轻的两口子,在家吃饭时,因观点不同之辩论而导致相互以碗击之,大打出手,最后导致离婚呢?此或许就是至今都令西方人心悸的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方面。不可否认,这就是以抓政治思想为全党、全国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心的结果,它是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表现出来的。在这一时期,与之相应的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只会喊政治口号的“跛脚骡子”。
以抓政治思想为全党、全国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心,最终导致了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度的匮乏的穷社会主义。由于物极必反,接下来理所当然该发展生产了。
所以“十届三中全会”确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都要从政治挂帅的阵容转移到抓经济建设的阵容中来。因此各行各业的评价领导和员工工作能力的标准,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谁会咬老鼠,谁就是好猫”。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员工,从工人到农民,举国上下就一盘棋——抓经济建设。在这种巨大洪流的冲击下,学校也逐渐翻起巨浪。那就是,把学生的考试分数与教师和领导的奖金或工资挂钩。只要学生成绩考得好,领导和老师的奖金,甚至是工资都十分可观。以至于以后的评优、评先、晋级、升迁等等,往往会接踵而至。真是,一肥遮百丑,名利双丰收。至于老师的为人,学生的品行,谁去过问?有时还为高分学生包庇缺点,使其长处更加凸显。在学生临阵磨枪时,教师往往还要指点作弊“绝招”。要不然,何来年年都有考试舞弊之丑闻!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熏陶出来的人群,对政治的东西必定淡漠。时势造英雄,铜臭之气,只能孵些“找币虫”。如果一切行动都是以钱为目的,又怎么不唯利是图呢?满脑子只有钱,哪有地方装道德的东西。从小在学校就没有播下道德底线的种子,成为社会公民后,思想意识里没有道德底线的影子,又怎么能长出有道德底线苗子?在行为道德的路上,就迈不开步子,在紧急关头居然还是想着票子(这可从小悦悦事件的邻居中大部分人并没有关心孩子的现状,而是在追问“捡破烂的陈姨奖励了几多钱?”的事实得到验证)。一天天,一年年,如此这般几十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经过量的累积,终于达到质的巨变。活脱脱地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社会主流力量——无道德底线的中青年人群,也终于娇惯出了今天的社会风气。
从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的教育可看出: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将育人目标纳入了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和督促,从而激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之日夜拼搏的热情,达到了高层领导们想要的结果——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只会想方设法“捞钱”的“跛脚骡子”。
综上所述:一个过分强调政治社会或过分强调经济的社会,都是畸形发展的社会,与之相对应的教育,必然是畸形发展的——过分强调德育或智育的教育,就必然会导致教育的“产品”的畸形发展,成为两腿不等长的“跛脚骡子”。而当这些“产品”充斥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各个角落时,就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畸形发展。如此循环往复,成为恶性循环。致使道德大滑坡,恶性事件层出不穷!
2 要治理道德大滑坡,学校招数有什么?
因为青少年有好奇心、思想单纯、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就大,这就再次证明了,要治理道德大滑坡,教育是可为的。你怎么教,他们就会怎么长;你怎么育,他们就会怎么变。而老样式的说教式德育教育又是没用的(道德滑坡本身就是这种德育教育的产物)。
鉴于此,就该另辟蹊径。改革开放,就该出新招,出怪招,出奇招,哪招有效用哪招。
实践证明,德育教育必须纳入对教师的工作考核,因为教育的成败都在教师,教师如何作为,是治理道德大滑坡的关键。
说教式德育,就是说说而已,老师德育工作的好歹,学校就是没有具体的考核办法。老师的各种名利主要是与考分挂钩,因此,做育人工作几乎都是,应付交差,走走过场而已!
那么,该如何科学地确定教师的育人考核分?
因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所以应到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去调查了解,验收学生的言行表现。学生的思想教育绝不仅是在学校表现给老师和领导看的。学科知识卷面考试,考的是知识再现。德育教育应该到学生生活的环境里,验收其言行表现。譬如,发现某学生有某种缺点时,几周后还没改掉,则可扣教他(她)的老师的育人考核分。
主管部门考核校长、校长考核教师都可以用学生守则、育人的要求等,到学生生活的环境里对照验收打分(可以设计成专用表格)。这样就迫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务虚”,转为“务实”,使教师不得不像教育自己的子女那样去教育学生。这样的德育教育,想它没有成效都不可能!因为植物有趋光性,人有趋利性。只要在哪方面给以利益,人就会朝哪方面去努力工作,从而获得努力工作后的奖赏,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毫不例外,这会收到前些年只以考分考核教师的工作一样的效果。
如此就能迅速改变以往教师对德育应付交差的做法?迫使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而不得不像教学科知识那样去教育学生。学科知识没学会的学生,教师会三番五次,十分耐心地给个别学生“开小灶”,要直到掌握了方能罢休,真的做到了诲人不倦。以前可能没有哪个老师有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去抓学生的德育教育,为何,是考核评价的经济利益的驱动,老师能不为五斗米折腰么?用这种办法考核教师的育人得分,教师们必定会经常用“开小灶”的办法去教育学生的。这就促使每一位教师不得不像教学科知识那样去认真细致地塑造学生的灵魂,名副其实地做一名灵魂工程师——一手拿雕刻刀,精雕细刻铸造民族的灵魂;一手拿粉笔,精益求精传播科学知识。此时的老师会比以前更劳累,此可想而知的。
不难想象,真要是如此对教师的育人工作进行考核,那就能像前几十年来抓智育第一那样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预想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因此,要治理道德大滑坡,立即行动不能拖!李开复说过:“若想有出色的下一代,中国一定要有一流的教育体系。”所以,尽快完善我国一流的教育体系是刻不容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