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探析
2012-08-15刘江平
余 浩 刘江平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 万州 404120)
随着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社会对体魄强健、心理健康并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相对滞后,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才的培养,现行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和管理模式必然受到了冲击。因此,寻找适应时代需求的体育教育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1 实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必然性
1.1 符合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部建立了由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构成的分级课程管理体制,从而使学校有了一定的课程自主裁量权。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文件精神,鼓励学校体育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打破原有的专业、班级制来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任课教师,上课时间,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氛围。
1.2 符合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强化人才培养的标准”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因此,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制订人本化的激励制度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创造性,为学生和教师搭建更高、更宽的发展平台,进一步优化体育教学资源,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符合当前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1.3 符合人本化的个人发展需要
研究发现,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根据国内部分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的经验,体育俱乐部能有效地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其独特的自主“选时”、“选师”、“选项”、“选班”的组织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与健康意识,也有利于学校培养和选拔各类运动人才;不仅能促进教师的业务能力,也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愉快、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新模式。
2 如何实施体育教学俱乐部
2.1 合理的选课机制
建立体育俱乐部课程选课机制,有计划地安排选课是保证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前提。首先让学生了解课程设置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教学内容、授课进度、考核办法、任课教师等详细资料。其次是选课前进行教学调研,让学生在学期开始前填写选课志愿,由体育系(部)提出每一门课程的计划人数。最后是实行计算机选课管理,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选择俱乐部课程。
2.2 严格的管理制度
为保证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有序运行,根据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结构,确定了明确的目标组织管理机构。
2.2.1 体育教学俱乐部部长由体育系(部)主任担任,全面主持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总体工作,包括俱乐部的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工作管理、教学与活动安排及其它相关工作。
2.2.2 职能组(教学与辅导、体育活动管理与竞赛、运动训练)由具有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体育教师组成,负责俱乐部的教学、训练、竞赛、管理等相关工作。
2.2.3 功能俱乐部(技能发展俱乐部、体育社团等)各功能俱乐部设主任和秘书长各一名,相关专业体育教师担任主任,由学生担任秘书长;各功能俱乐部下设各体育项目俱乐部分部,会员由学生组成,并设负责人一名。
2.3 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
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身体体能、技能、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和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考勤等。传统的单纯的终结性成绩评价,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会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所以,在成绩评价的过程中,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结合形成性评价,把考核和考勤、进步程度、兴趣、合作精神结合起来,并将教师评价和个人自评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个性、气质、身体条件、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做出针对性更强的评价,从而突出重过程、淡结果,重能力、淡选拔,重参与、淡甄别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其内容包括实践、理论、学习态度和学生主观感觉四个方面的自我评价。理论部分可采用“自学+闭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认识的考核;实践部分采取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
3 存在的问题
3.1 师资力量
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体育项目,特别是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项目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选课的学生多,但具有这些项目专长的教师少,教师只能改行,边学边教,影响了教学质量。
3.2 管理难度
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自由度,但同时给教学管理带来了组织难度增大,成绩评定与录入复杂,教学时间的不确定性,管理成本上升等诸多困难。另外因学生的体育意识还不强,锻炼的自觉性有待提高,兴趣不平衡,教学管理水平暂时跟不上新模式的要求,制定的具体管理措施也在探讨之中。
3.3 场地设施
对于热门项目,由于场地、师资限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选择,因而违背了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精神和宗旨。而其它一些项目,如田径等,师资力量较强,选课人数较少,造成教学资源浪费。
4 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对策
4.1 开设合理的教学项目内容
学校体育俱乐部开设项目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开设项目的“社会性、娱乐性、时代性、兴趣性”特点;由于学生的选项意愿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所以学校在开设体育项目时要充分考虑这些方面因素,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4.2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为了促进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实施前应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强有力的支持,抓领导,领导抓,与各部门协调好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师资队伍的同时制定合理的教师参与制度,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4.3 合理调整项目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保留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对项目设置加以积极引导,统筹安排,引进部分新、特项目,以促进输送渠道畅通和大众体育的普及,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和深造,使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
4.5 适当增加投资,拓展资金来源
学校体育俱乐部大多数存在资金缺乏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学校增加投资,另一方面俱乐部应实行有限的有偿服务,可积极面向社会开拓市场的工作。在一些对场地器材要求较高、需要投入一定资金,而对人们又有很大吸引力的项目如游泳、网球、健美等,俱乐部在服务学生的同时,可拓宽服务对象,面向社会开发市场,以获得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以弥补其不足。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教育部教体艺 [2002]13号)[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2.
[2]徐国富,尹霞,等.以俱乐部形式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3).
[3]周云飞.高校体育教学推行俱乐部模式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3).
[4]赵海涛,齐伟.浅析网球课在大学选项课中炽热的动因及教学对策[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1(1).
[5]刘成,熊曼丽,蒋荣清,等.构建实施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审视与思索[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