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态水电发展的有益探索

2012-08-15党辉

绿色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水电水电站流域

党辉

(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5)

1 引言

水电工程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作用巨大,由于水电工程建设涉及面广,建设时间长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干扰。再加上人们对其不正确且不公正的认识,容易产生对水电不正确的认识。但从长远看,我国是贫铀国不适宜建设核电站,风电不稳定,需要建立相应的水电站或抽水蓄能电站互补运行,光电使用寿命太短,火电的装机比例已经较高,减排压力大,水电是今后我国能源发展的重点,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进一步重视,也认识到生态建设与水电建设方案进行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2 生态水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与建设内容

2.1 生态水电站工程建设重要性

2.1.1 水电资源丰富

我国的水电资源丰富,总量居世界第1。根据国家发改委2005年发布的全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我国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装机容量6.94亿kW,理论蕴藏昔年电量6.08万亿kW·h,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2亿kW,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4.02亿kW;其中,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高达81%,且在西部地区的金沙江干流中下游、澜沧江干流云南段、雅砻江十流中下游、大渡河干流、怒江干流中下游、黄河干流上游及中游北干流、南盘江红水河干流、乌江干流就富集了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2.05亿kW,占全国总量的5l%。而目前我国水电已建容量在2.2亿kW左右,因此,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是我国水电现在及今后发展的主战场。

2.1.2 水电资源丰富区珍稀动植物众多

怒江流域的高等植物占全国20%以上,包括200余科、1200余属,6000余种。峡谷区内的珍稀植物资源丰富,属国家级保护的有彬椤、秃杉、贡山厚朴、长蕊木兰、红花木莲、水青树、董棕等20余种,省级保护的有30多种。怒江流域珍稀的野生稻是我国重要而珍贵的基因种植资源。该流域陆生动物较多,有兽类154种,鸟类419种,两栖类21种,爬行类56种,昆虫1690种;其中亚洲象、羚羊、雪豹、白眉长猿猴等多种濒危珍稀动物;怒江现有七类48种鱼,其中17种为怒江所特有,角鱼、缺须盆辰鱼、裸腹叶须鱼及长须黑鱼等4种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2.2 生态水电站工程建设内容

生态水电站的建设是建立在水电供应的基础之上的,在我国长期的水电建设中,对地貌、水土流失、生态系统、景观等方面关注起来,才能使生态水电站的建设标准提升上来。生态水电工程建设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3 生态水电的发展现状分析

3.1 水电发展环保体系

随着我国长期的水电建设显现的环保问题,环保保护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一套水电站环境保护体系。水电站环境保护体系如下。

(1)开展流域规划及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工程监理、竣工验收,运行期的监测及运行后评价。

经过多年生态调度的实践,“评价—规划—设计—实施—监测”形成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大调研力度,系统完整地学习并研究分析,借鉴其先进的经验与理念,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特点,提出未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环境保护及河道生态修复的发展战略。

(2)水电建设生态环境环保措施。水电建设生态环境环保措施大致上分为陆生生态保护措施、水生生态保护措施。陆生生态保护措施主要针对陆生生态景观、水土流失、珍稀植被等;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主要是针对鱼类的保护方案,栖息地、鱼道、捕捞过坝、增殖放流、鱼闸、升鱼机、深水网捕等,除鱼道外目前都出于大都处于实验性阶段,鱼道也有建成的不是运行效果不好,或者就是因为种种原因报废了。

3.2 水电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2.1 规划以及规划环评不完整

虽然目前的河流规划基本上都在做流域规划时,开展了流域规划环评工作,但是河流的水电规划往往是以行政边界区划,将整条流域划分成几段,分别做规划以及规划环评,因此对于河流来说规划是不完整的,规划环评也不完整,同时在规划中由于地方与地方利益的冲突,规划随意调整,目前环保的声音较弱,规划环评也存在一定的公正及科学性。

3.2.2 流域的生态功能及生态价值研究缺乏

缺乏对于流域的气候的稳定、水体自净、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维护生物多样性及稳定生态系统等生态功能及生态价值的研究,特别是生态服务功能的定量分析。

3.2.3 流域生态系统及动物习性的研究薄弱

目前为了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都开展了相应的研究,但对其一般地方保护物种、土著种、经济物种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及稳定性研究就更加缺乏。

3.2.4 工程设计中环保措施不成熟

目前虽然有建成的,但是出于工程安全考虑但未投入工程运行,造成很大的浪费。

3.2.5 生物监测工作十分薄弱

大多数流域尚未建立流域生物监测系统,有些流于只是在单个项目建设过程进行短暂的环境监测和生态观测,只是为应付国家环保要求,监测结果的实用性差。

4 生态水电发展的有益探索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生态水电管理与技术供应中去,使自己的技术能力在创新的基础上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把握自身的技术标准,能够在技术性的建设内容得到有效强化。

4.1 流域综合管理

水电的梯级开发对区域、流域的生态系统、气候、水温的影响往往具有累积效应,需从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及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来统筹考虑。

4.2 生态功能的研究

生态环境对气候的稳定、水体自净、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维护生物多样性及稳定生态系统等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研究规划及开发河段的生态功能及生态价值。

加强规划及开发河段珍稀、土著及经济植物的种植技术、动物的生态习性及迁徙行为、鱼类的生态习性及其行为学的研究,分析其在食物链中担任角色,以便产生更好的优化设计、施工及运行方案,保护生境。

4.3 生态补偿的研究

在水电开发中,针对淹没及破坏都是给予当地居民及政府一定的赔偿,但是仅仅局限于水电开发的直接占用或淹没损失的补偿,生态功能的补偿尚未考虑,近几年,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的生态价值,并对此做了相应的研究,但是基本上均尚未实施。在研究生态功能与价值,使之量化,并加强生态补偿方式的研究,并尽快试点实施。

4.4 优化工程设计

在规划中要合理的确定河流开发的比率,水电开发符合国家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在保证工程安全的条件下,根据鱼类的体长,体型优化水轮机的叶片,提高水轮机过鱼的成活率;优化电站进水方式及进水口位置,减少电站运行对水温的影响;研究电站泄洪的消能方式,减少过饱和气体的产生;工程运行上优化调度形式;在鱼的产卵季节人工的下泄洪水等,这些新的认识也促进了在工程设计中对工程技术的改进。

4.5 环境监测及工程后评价

水电站建设的生态响应、水温、气候变化都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演进过程,在生态的长期观测,为后续电站生态修复和其他电站设计做好基础研究。

5 结语

对生态水电技术进行有效关注,就要将内部建设现状与外部的技术供应大环境融合进来,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为将来能够更好地为水电建设提升能力的渗透作出相应的贡献;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控制标准提升上来,找到更加创新的实施技术,利用点与点的联合建设技术、环境保护手段的相应提升,将更加科学、更加新颖的建设技术融合进来,才能使自己的全面控制技术得到有效强化。

[1]董哲仁.怒江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J].生态学报,2006(6):37~39.

[2]董哲仁.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水力学报,2004(6):212~213.

[3]晏志勇.对我国水电发展的思考[J].水力发电,2008(4):57~58.

[4]赵建达,程夏蕾,朱效章.小水电开发中的环保和生态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9):99~101.

[5]姜富华,杜孝忠.我国小水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9):16~17.

[6]邹体峰,王仲珏.我国小水电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6):147~149.

[7]李正天.新型发电机保护装置及其通信系统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8]于永海,曲 洋.农村水电工程与鱼类资源保护[C]//中国科协.2008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北京:中国科协,2006.

[9]吴乃成,应用底栖藻类群落评价小水电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D].武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

猜你喜欢

水电水电站流域
国际水电协会:2021年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增长缓慢,难以满足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里底水电站工程
高层建筑水电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
水电站水轮机制造新工艺的探析
水电安装工程中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