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食用林产品安全工作的措施探讨

2012-08-15潘炳良叶方长华瑞富

绿色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山茶油遂昌县林产品

潘炳良,叶方长,华瑞富

(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浙江 遂昌323300)

1 引言

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政府形象和社会安定,事关“森林浙江”建设和林农增收,是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但是,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挑战很多,压力很大,要牢固树立打持久战、打攻坚战的思想,牢牢把握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规律,突出重点,集中攻关,努力推动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遂昌县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要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行政,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改革发展的大局,认真履行职责,强化管理措施,加强了林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服务全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为保护遂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努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 食用林产品生产现状

2.1 水干果产业

遂昌县栽培的水干果种类有10多个,品种50多个。其中,板栗与柑桔为两大主栽品种,面积分别为0.43万hm2与600hm2。近年来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果品栽培方式,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种植,将食品安全法规落实到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生产全过程,果品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高。2003年开展了“板栗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目前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培育了湖山龙珠岗柑橘高效示范基地,已获得绿色产品认证;成屏种植场的枇杷已通过绿色产品认证;东门百步果园和叶子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的杨梅已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红提是该县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水果品种,北界丰收粮食专业合作社的红提已获得有机认证,2012年“红提标准化种植推广示范项目”已被确定为省级农业标准化项目。

2.2 竹笋生产

为保证竹笋食用安全,遂昌县参照《DB33/333.1-3-2001无公害竹笋 产地环境/生产技术标准/质量要求》,结合遂昌竹笋生产特点,围绕竹笋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制定了《遂昌县无公害竹笋生产技术规范》,完善了竹笋生产标准体系。为了建立有效的标准化推广模式和质量管理运行机制,根据DB33/333.1-3-2001无公害竹笋标准制作了《遂昌县无公害毛竹笋生产模式图》,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毛竹物候期主要农事及技术模式、主要毛竹病虫害综合防治办法、竹笋产地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毛竹立竹密度等内容,农民只需按图操作,就可达到标准化生产效果,从源头上保证了竹笋的食用安全。

2.3 油茶生产

遂昌县现有油茶0.53万hm2,其中投产面积0.48万hm2,在浙江省油茶面积中位列第5,是浙江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县。2011年产茶油750t,产值4500万元。

(1)引进油茶良种,油茶面积不断扩大。2010年开始从亚林所引进长林系油茶良种9个,建设油茶高产良种示范基地475.9hm2。

(2)争取项目资金,油茶增收力度持续增大。从2008年开始,全县加大了油茶低产林改造力度,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对林地进行清理、垦复,合理修剪、施用有机肥、适时采摘等经营管理和生态生产,到目前累计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2180hm2。通过油茶低产林改造,油茶产量和效益大幅提高,全县油茶产量比2010年增产23.9%。

(3)从粗加工业走向精加工,品牌效益日益显现。2007年遂昌县文泰山油茶厂油茶精加工厂建成投产,2009年浙江山圣山茶油有限公司日产4t的山茶油加工厂建成投产,2010年遂昌廻龙油茶开发有限公司精制山茶油加工厂建成投产,2011年遂昌纳福尔茶油有限公司日产2t山茶油加工厂建成投产,全县己有4家油茶精加工厂并都通过QS质量认证,其中浙江山圣山茶油有限公司年加工产值500万元以上,是丽水市油茶加工的龙头企业。2010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健康营养食用油产业博览会上,“金竹”牌原生态山茶油获得博览会金奖(山茶油类),品牌效益日益显现。

3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遂昌县在抓好林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有的地方对林产品质量安全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林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有的地方只从局部利益、行业利益和短期利益出发,以牺牲自然资源、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

(2)一些经营者受利益驱动,粗放经营,不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低下,采取“烂价”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直接危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林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较多、产品复杂;执行单位较多,难以行成执法合力,有关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标准体系和制度规章还不完善,监管检测机构还不健全。

(4)由于技术、人力等各种因素,尚不能在林产品生产季节对林产品开展日常性监测,对质量控制只能依托在省厅抽检和基地认证时申报,检测数量、范围有限,有可能个别不安全产品不能及时发现。

4 对策与建议

4.1 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

结合林业标准化生产和食用林产品市场准入的实施,广泛开展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验检测和林业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培训。同时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制定培训计划,重点搞好农民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并遵循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努力提高食用林产品生产标准化水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大力推广《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森林食品》(LY/T 1684—2007)、《无公害油茶籽油》(DB33 525-2004)、《无公害竹笋》(DB33/333-2006)等技术资料和制定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分发到各乡镇、村及示范户,同时加强对林农的毛竹、干水果、油茶高效栽培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参与质量管理积极性。

4.2 强化投入品的指导

农药、化肥等是影响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的最直接因素,要加强对林农的宣传教育和指导,列出相关禁用、慎用和可使用农药(肥料)的清单,指导基地农民科学使用。有条件的基地要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管理、统一购药用药、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检测监控、统一收购加工。

4.3 强化检测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林业生产准出检测、批发市场入市检测和农贸市场售前检测的三级检测体系,形成生产基地自检、批发市场批检、林业部门抽检、有关部门监测的检测监控链。各乡镇要在现有农业部门监测点基础上,按质按时完成食用林产品快速定性检测任务。基地生产企业和市场主办方必须建立食用林产品检测室或实行委托检测制度,主要负责对市场产品的抽检和对基地产品的自检。经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准出场或按相关程序处置。要加大动态监测建设力度,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定量抽检,同时做好监测结果的预警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通报。

4.4 强化专项整治行动

结合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以生产基地、认证基地、批发市场等为重点监控对象,以竹笋、干水果、油茶等为重点监测品种,配合工商、质监、农业等部门开展农药、化肥等环节的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整治力度,强化监管措施,打击不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要摸清家底,加强生产监督。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或按照规定使用无公害生产标准中明确规定禁用、限用的农业投入品(农药、化肥等),推广生产全程记录,建立可食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报告、举报、通报制度和应急预案等。

[1]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R].北京:国家林业局,2007.

[2]遂昌县林业局.关于食用林产品安全管理工作总结[R].遂昌:遂昌县林业局,2012.

猜你喜欢

山茶油遂昌县林产品
◎Paper Excellence 收购Resolute 林产品公司
广西首次公开发布山茶油团体标准
The Seasons
山茶油成为现代人的“新食尚”
山茶油到底有哪些营养功效?
遂昌县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浙江遂昌县红星坪村:从负债2万元到创收30万元的乡村振兴路
林产品供应链研究综述*
新荷初绽
山茶油食用价值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