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爱铸就师德之魂

2012-08-15张美艳

科技视界 2012年21期
关键词:师爱师德师生关系

张美艳

(招远市毕郭镇滕家学校 山东 招远 265400)

黑格尔说:“教育如果不从爱出发, 那么一开始便结束了。 ”教育需要师爱。 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在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

1 热爱学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 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 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这也是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不断强调的。 而要做到这一点,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 因为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融洽、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的心境。 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会随之升高。反之,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 学习效果也不会好。 这种情况, 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和鞭挞,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 ”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 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不把其视为亲人,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 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 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 因此说,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2 教师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一颗火热而真诚的心。 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 ”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 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 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热爱学生还要坚持育人为本。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更应该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觉悟。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绝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教师爱学生体现在 “严”和“慈”上。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 ”又说:“严是爱,宽是害。 ”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 “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 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 充分重视学生的自尊,鼓励学生的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不仅要热爱学生, 还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 “铺路石”、“孺子牛”、“人梯”、“春蚕”等,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 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 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颓废的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就象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无怨无悔!

4 从教十五载,我是这样热爱学生的

1)坚持“三不”。 不挖苦学生。 当学生做错事时,我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 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我的要求去做的,我不会让学生写上十遍、二十遍,而是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 不心罚学生。 “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 比如,有的教师说学生“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 还有脸往这儿坐”;“灌铅的脑袋! ”“死榆木疙瘩!”……这种心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他们的情感,损伤了他们为人的尊严。 大家想想,学生真的遇上这样的老师日子该多难过。 所以,我们应爱护学生。 维护其自尊心,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 ”……有关对教师以及教师职业的赞美之词确实不胜枚举。 我们应常常进行反思,思考一下我们的行为是否与那些赞美之词相符。

2)理智公正。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普遍而广泛的,不应该以社会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时表现而有所偏爱,应该一视同仁。

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冲动的。 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无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 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 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 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3)严爱结合。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差学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 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 首先,我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 其次,我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 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我深深相信,付出真诚就能得到真诚,付出理解就能得到理解,而付出爱就一定会得到爱的回报! 当我们把无言的爱伴着汗水融进风雨,当我们把辛勤的耕耘随同丰收的期盼融进血液,我们必将铸就不朽的师魂!

猜你喜欢

师爱师德师生关系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以师爱诠释教育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