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网箱养鱼经济效益的措施与方法

2012-08-16金善玉

科技视界 2012年21期
关键词:投饵养鱼网箱

金善玉 金 莉

(1.抚顺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站 辽宁 抚顺 113008;2.抚顺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辽宁 抚顺 113008)

0 引言

网箱养鱼具有不占耕地,可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资源。 网箱设在大水利中,箱内外水体不断交换,鱼类排泄物和残饵可随时排出箱外,水质条件好,可高密度养殖,获得较高鱼产量。 由于不接触底泥,鱼没土腥味,质量好,起捕方便,可随时向市场提供鲜活鱼产品。 但网箱养鱼也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 管理措施与方法不当,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笔者根据网箱养鱼特点,对提高网箱养鱼经济效益,谈几点措施与方法。

1 鱼种是网箱养鱼的基础

适合网箱养殖的鱼类种类较多,但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为鲤鱼、草鱼、鲫鱼等品种。 以常规25 平方米(5m×5m×2.5m)网箱养殖鲤鱼计算,计划箱产5000kg,成鱼规格1000-1500g/尾, 则需200-300g 鱼种3000-4000 尾。 由于网箱养鱼需鱼种量大,初始养鱼往往鱼种准备不足,靠春天外购池塘培育的,由于起捕时水温10-15℃,加之长途运输, 鱼种入箱后不适应网箱环境,沿箱边狂游,鱼体易受伤,感染水霉造成大量死亡,致使成活率低,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甚至亏损。网箱养鱼若想获得好的产量和效益, 必须配套鱼种生产, 采取网箱培育鱼种,网箱越冬,网箱养成鱼“一条龙”生产方式。 若用池塘培育鱼种,必须秋天入箱。 因大水面降温比池塘慢,当池塘水温达到10-15℃,可以捕鱼种时,大水面的水温一般可高于池塘5℃以上,鱼种入箱后按要求继续投饵养殖,使鱼适应网箱环境。 网箱越冬的鱼种,春天分箱早,开食早,可延长养殖时间15-20 天,产量高于春天入箱的20%-30%。

网箱越冬鱼种的主要技术:

1)利用培育的鱼种。

2)池塘培育的鱼种,必须秋天水温15℃左右入箱。

3)池塘培育的鱼种必须用拉网捕,不许放干水拣鱼。

4)鱼种入箱后坚持喂到水温8℃左右。

5)鱼种越冬密度60kg-80kg/m2。

2 饲料质量是关键

人工饲料是网箱养鱼唯一营养来源,饲料营养是否满足养殖对象的要求,是网箱养鱼成败的关键环节。

2.1 配方设计

一个优良而经济的配方设计,首先要考虑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要求。 各种营养要平衡,尤其是必须氨基酸的平衡。 如缺乏一种或几种必须氨基酸,以致其它氨基酸不能合成鱼体蛋白,这种浪费是巨大的,设计配方时可参考国标的营养指标,列表1,表2。

表1 鲤鱼配合饲料主要营养成分(单位%)

表2 饲料中必须氨基酸推荐值

其次是考虑原料中各种营养的互补作用。 如北方地区多采用大豆粕,大豆粕含赖氨酸,但蛋氨酸、精氨酸含量较低,棉籽粕、菜籽粕则蛋氨酸、精氨酸含量较高,且价格低于大豆粕。 将大豆粕与棉籽粕、菜籽粕按2:1:1 的比例混合使用,即可满足鲤鱼对这种氨基酸的需求,且能降低成本。 第三,考虑原料的新鲜度,不用变质的原料。 第四,根据原料的市场行情,尽量就近取材降低成本。 第五,要考虑养殖水域的水质条件,如酸碱度、温度均可影响鱼的代谢强度。

2.2 油脂的利用

众多试验证明, 鱼类对脂肪的利用率可高达80%以上。脂肪被消化器官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利用。 研究证明,淡水鱼的必需脂肪酸为亚麻酸和亚油酸,缺乏时会影响鱼的代谢和生长。 脂肪是一种高能量营养,氧化1g 脂肪释放的能量为37.68KJ,为同样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2 倍。 国际公认,鲤鱼对蛋白质的利用率35%左右,其余部分除维持机体代谢外,很大部分被作为能量消耗。 蛋白质较昂贵,作为能量消耗是巨大浪费。 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一定时,增加脂肪的含量,可提高饲料的总能量,代替作为能量消耗的那部分蛋白质,从而达到节省蛋白的目的,可以大幅度提高饲料效率,降低成本。 实践证明,在饲料中加3-5%的大豆油、菜籽油、猪油等都可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 由于不饱和脂肪酸易氧化酸败,对鱼有毒害作用,所以严禁用变质的油脂加工饲料。

2.3 加工环节质量控制

1)原料细度

鲤鱼无胃,无口腔齿,吃食方式为吞食,咽齿的研磨作用不大,饲料在肠道中消化,消化饲料以浸润的方式进行。 只有提高原料的细度,才能缩短浸润的时间,才能增加饲料鱼消化酶和肠壁接触面积提高消化率。 试验证明,饲料消化率细度10-30 目为11%,30-50 目为51%,50 目以上为73%。原料细度好,可增加表面积,造粒成型好,可减少粉料,饲料入水后浸润溶散少,减少浪费。

2)搅拌均匀度

严格讲,配合饲料每个颗粒都应反应配方水平,各种原料混合不均匀就不能充分发挥配方的效果。 尤其是添加剂部分,一般予混料添加量1-5%,纯品0.1-0.5%,虽然用量少,但对鱼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如不进行予混扩散,直接与其他原料混合,往往搅拌不均匀,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而且造成浪费,加工质量列表3。

表3 鲤鱼配合饲料(硬颗粒)加工质量参考指标

3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保证

3.1 最适日粮的确定

网箱养鱼饲养管理中心工作是投饵,满足鱼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一是选用营养完全的饲料,二是采用科学的投喂方式。 最适投饵量是根据生长率与日粮的关系,找出最大日粮与最适日粮。 最大日粮指在超量投饵情况下,鱼类一天摄入的最大食物量。 最大日粮情况下,鱼的生长最快,但饲料效率低。 最适日粮是鱼类生长率与日粮之比达到最大值时的食物量,饲料效率最高。 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与生长快,可缩短养殖周期,提高资金周转率。 饲料转化率高,可降低成本,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科学的投喂饲量是最大日粮与最适日粮之间的一个数值。 影响最适投饲量的因素除鱼自身外,饵料质量,水温,水质等均可影响投饲量。 生产实际中,以“八分饱”做为最适宜投饲量易于掌握。 “八分饱”的标志为大部分鱼吃饱游走,表层仅有少量鱼继续索饵为止。

3.2 投喂方法与次数

投喂次数取决于肠道的容量和消化速度。 鲤鱼无胃,一次饱食量较小,主要营养多在肠道前40%被消化,增加投喂次数可增加营养的输入,提高生长率。 日本养幼鱼试验,水温27-32℃,日投喂8-12 次,可获得最大增重,日投喂5 次,增重率明显低于多次投饵。 诸多学者的试验证明,在日粮确定的情况下,增加投喂次数,可获得较快生长和较高的饲料效率,即少吃多餐。 投喂时间与次数可参考表4、表5。

表4 鲤鱼种投喂次数、时间

表5 鲤成鱼投喂时间表

投喂方法和节律,应根据鱼的活动情况灵活掌握,根据鲤鱼摄食特点,投喂方法与节律归纳为六个字“少、多、少,慢、快、慢”。 即开始投喂时,给的量少要慢,刺激鱼上浮抢食,随着鱼全部上浮激烈争食,投饲料增加,速度加快,以供上鱼吃,鱼不下沉为适宜。 随着鱼争食平缓,再少投慢投一些,待大部分鱼吃饱游走,表层仅有少量鱼继续索饵为止。

猜你喜欢

投饵养鱼网箱
养鱼记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精养鱼池不同天气如何科学投饵
精养鱼池如何做到科学投饵
养鱼记
鱼经
投饵机的选用与维护
10kV配网箱变局放检测案例分析
全国首例网箱豢养江豚繁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