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简·爱》中冰与火的意象
2012-08-15宋亚捷
宋亚捷
(新疆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女小说家。出生在英格兰北部约克郡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里。她曾和其他几个姐妹一起被送进一家生活条件恶劣、教规严厉的寄宿学校读书。夏洛蒂当过教师和家庭教师,也曾与妹妹艾米莉一起于1842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
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主要描写贫苦的小资产者的孤独、反抗和奋斗。同时,她也因《简·爱》一书被马克思归为了以狄更斯、萨克雷为首的“出色的一派”,并获得了高度的评价。《简·爱》是她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夏洛蒂·勃朗特集中笔力在《简·爱》中对冰与火进行描述时,它们既被赋予了种种情绪、气氛及至主人公命运的深层次内涵及作者的世界观及反抗意识。因此,冰与火既从无知无觉的自然现象升格为具有多重意义的意象。
意象在文学创作中即指用具体的形象和图画来表示或暗示作者的理智和感情、心理和情怀、体会和经验。意象主要分为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和抽象意象等几种。《简·爱》中冰与火的意象可以划归为视觉意象一类。
《简·爱》的成功在于作者塑造了几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自尊而倔强的简.爱,狂野而重情的罗切斯特先生,虚伪的慈善学校负责人,冷酷的传教士里弗斯……这些人物之所以得以栩栩如生,在于作者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及富有性格的语言描写。而这都与冰与火这两个意象分不开。
1 《简·爱》中冰与火的意象语言描写方面
语言描写与细节描写在人物刻画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冰与火这两个意象在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中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罗切斯特假扮吉扑赛人给简算命时感叹道:“火焰在眼里闪烁”[1]。此时,罗切斯特分明从简眼睛中读出了爱恋与激情,找到了他寻找以久的心灵上的共鸣,从而使读者明白他们爱情的基础是心灵上的共鸣与碰撞。当罗切斯特被揭发早已娶妻时,他悲愤至及而喊道:“重婚是个丑恶的字眼……毫无疑问要受上帝最严厉的惩罚——甚至要受到不灭之火,不死之虫的折磨。”[2]罗切斯特无奈而又愤怒的呼喊使读者体会到那个时代和那个社会对人性的压制与摧残——富有而有地位如罗切斯特尚且不能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与真正的爱情,那么普通百姓的命运可想而知。从这个角度讲,火这个意象无疑地将主题深化发展了。
而《简·爱》中最为精彩的意象描写因属罗切斯特对简的表白。罗切斯特出于对真爱的渴求对简说:“……我心里产生了热烈的崇高的激情,它是向着你的,要把你吸引到我的生命的中心和泉源,用我的生命将你包裹起来——燃烧熊熊的纯洁之火,把你我熔为一体。”[3]这是出自肺腑的爱的呐喊,在这呐喊声中,作者描绘出一幅罗切斯特本人因为爱而燃烧着的画面。这火不但是爱情激越升华的火,更是两个灵魂涅磐融合之火。在火的温婉与热烈之中,罗切斯特与简熔为一体。这是两个灵魂的撞击,烈火焚尽了所有对爱情的桎梏,两颗心正如两颗火苗仿佛凤凰涅磐般地烧尽污浊,获得重生。
“火便是我,火便是你。”[4]在熊熊火焰的燃烧涤荡中,爱情的一切功利成分在火中燃烧净尽,从而使简与罗切斯特的爱更为完全,更为纯洁。因为真正的爱必须历经火的燃烧,才能升华,才能经久不衰,永远具有生命力。这些语言描写不但使人物形象显得栩栩如生,又在思想方面表述了作者的反抗精神,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 《简·爱》中冰与火的意象烘托气氛方面
与勃朗特同时代的另一位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明朗欢快,充满喜剧情调的小说不同,勃朗特的小说像浓雾或风雨中的荒原,笼罩着一层悲剧的激情气氛。这一特点在《简·爱》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在小说的开篇,简就借图画书中对北欧的描述表达她尴尬、凄苦的处境:“那儿常年积雪、冰封厚实,它是几百个寒冬的积聚,像阿尔卑斯山一样层峰跌岭、晶莹光亮、使严寒备增威势。”[5]这段描述,让读者从一开始就了解到简同里德一家的感情有着怎样的隔膜。里德一家对简的冷遇与敌视如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般难以消融。在这样冰冷的环境里,简不但要忍受肉体上的折磨,更要忍受精神上的巨大苦闷。
在简对表兄约翰的欺侮表示回击后,立刻受到了惩处,全家人对她表示了格外的冷漠,简“便到窗子边,对着窗子上凝结的霜花哈气,在玻璃上哈出一块透光的地方,这儿可以看见外面的庭院,那儿在严霜之后一切都悄悄的僵凝不动。”[6]这段描写,突出了简雪上加霜的处境,也体现了一个孤女在遭受虐待后凄苦的心境。使读者对幼小的简所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有冰出现的时候,就是女主人公承受痛苦的时候。冰这一意象很好的烘托了人物,更给小说抹上了一层阴暗抑郁的色彩,使小说发生的环境显得阴森而恐怖,从一个侧面推动了情节起伏跌宕和故事的发展继续。有火出现的时候,总是男女主人公心情最为跌宕,最为不平的时候——对不平等待遇的反抗也好,对爱情的希冀与绝望也好,对没有感情的婚姻的控诉也好,都与男女住主人公追求幸福、自由与平等密切相关。
火是主人公短暂超越和克制空旷寒冷的最有效手段。因而简面对屈辱、面对绝望,总是爆发出火样的激情,燃烧自己以图反抗。熊熊火苗勾画出了男女主人公生命的轨迹,象征了他们无声的叛逆与反抗。与火恰恰相反,冰是受难、痛苦、凄凉的象征。冰的出现总是在女主人公处境最为凄凉,心境最为绝望的时候。如果说火是女主人公反抗命运的挣扎的话,冰则多多少少表示了女主人公对命运暂时的妥协与低头。这种短暂的怯懦与妥协总是需要火来将其融化,将怯懦化为愤怒,将妥协变成发抗,从而引导简与罗切斯特去追求自由与幸福。
简就是这样在凄凉的“冰”与热烈的“火”之间,同自己思想上的两股意志斗争着。幸而代表激情的火焰总是可以熔化冷酷的坚冰,而使女主人公获得了幸福。
3 结语
冰与火这两个意象往往在人物命运的关键时刻现形,在揭示主题、塑造形象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揭示着主人公们受难——追寻——获致幸福的主题。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更为厚重的意义。
[1]Bronte,Charlotte.Jane Eyre[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郎芳.《简·爱》的主题意象:月亮与火[J].名作欣赏,1997年 06期.
[3]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4]宋兆霏.石楠荒原上的两朵奇葩[J].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01期.
[5]吴笛.论哈代作品中鸟的意象[J].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01期.
[6]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黄源深,译.译林出版社,2006(本文有关译文均引自本书).
[7]张舒予.论伍尔夫与勃朗特的心灵与创作之关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