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集团财务控制问题的分析研究
2012-08-15朱新华
朱新华
(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宁阳 271400)
1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集团资金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企业集团的资金运作中典型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集团资金条块分割严重。一些企业集团仍未超出“行政命令虚拟的企业联合形式”,集团内部各成员严格地划分势力范围,较难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与统一调配,难于发挥企业集团的资金规模效用;二是企业集团存量资金盘活效果较差;三是企业集团内部聚积大量的沉淀资金。
1.2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企业集团未能建立、完善连贯母子公司财务工作全过程的控制机制,财务控制缺乏全过程性和一体性。具体表现在:一是财务控制各自为政,母公司难以从集团战略的高度统一安排投融资;二是集团公司无法全面、客观地考核各成员公司的经营业绩。
1.3 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未能实现规模效益,企业集团的根本优势在于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为了发挥这个基本优势,应在集团的组建和发展中,根据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对集团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我国的企业集团很少在组建及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进行资产的重整,因而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往往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症状。
1.4 关联交易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深入发展,关联企业间的关联交易越发地频繁,企业集团内部存在着大量的关联交易。我国的企业集团多数是由国有企业剥离出优质资产后重组上市的,由于母公司与上市公司在管理、财务上没有彻底地分开,加之管理上的不规范以及有效的监督体系的缺失,非公平关联交易现象甚至虚假关联交易在上市公司中大量存在。
2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企业管理滞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的复杂性,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业务发展的国际化,需要大量准确的基础数据和相关信息作为支撑,而要把这样复杂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及时准确地集成起来,对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企业成长理论,企业在做大规模的同时,管理能力一般会滞后于企业的发展。管理能力滞后于企业集团的发展,使得整体财务战略得不到认同,导致财务失控。
2.2 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对公司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权责利的一种制度安排。企业集团一般是由母公司通过投资或收购等形式组建的,应该有较为清晰的产权关系。然而,我国的企业集团,大多并不是以产权关系为基础形成的。所以,许多集团并未根据产权关系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成员企业尤其是母子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健全,导致集团财务控制缺乏良好的控制基础,财务监控制度不完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乏力。
2.3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不健全
企业集团内部多级法人主体增加了组织控制的成本,更为严重的是形成日益被扭曲的利益主体。而有效的财务监控应形成一种健全的运行机制,由于企业集团规模大、管理层次多、利益关系复杂,因此,它的财务控制尤其需要完善的控制机制和政策。而在我国,目前多数企业集团本身并没有健全的控制机制,没有建立起贯通母子公司的财务监控机制,缺乏全过程的财务监控,财务政策缺乏一体性。由此导致企业集团总部丧失了集中配置资源的权威和能力,使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受到极大地损害。
2.4 缺乏严格的财务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企业集团中财务监督十分薄弱,缺乏严格的财务监督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权力的分散导致财务监督的缺位;(2)企业集团的委托代理制度残缺;(3)激励机制欠完善;(4)内部监控力度不够。此外,外部经济监督乏力,社会审计总体有限。同时,企业集团具体实施的监控措施主要地集中在事后控制,缺乏至关重要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
3 加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措施
3.1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治理结构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法人治理结构框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董事会对经营者财务约束和控制的强化。从董事会的职权来看,公司治理结构以董事会为中心而构建,董事会对外代表公司进行各种主要活动,对内管理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只有董事会才能全方位负责财务决策与控制,决定公司的财务状况。从机制角度来分析,财务控制是出资人对企业财务进行的综合、全面的管理。一个健全的财务控制体系,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企业集团要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首先应建立以社会化、专业化为基本特征的董事会制度,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对经营者的监督效力。
3.2 实行预算控制,健全财务信息网络系统
财务预算控制是在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基础上所做出的现金流量安排,以及对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预计。编制财务预算,就意味着为集团公司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具体勾画出该生产经营活动的蓝图。故财务预算是促进公司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落实内部经济责任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公司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具体的预算管理与控制中,企业集团可根据规模的大小、子公司的组织结构等进行预算控制。
3.3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资产管理
企业集团应该通过清产核资的方式核实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为财务管理运作打好基础;同时,还应该根据集团主导产业的情况和经营发展战略对集团内的资源进行重组,降低不良资产的比重,改善资本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把资源用到集团优先发展的项目上,使得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实现集团的规模效应和规模优势。
明确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以保持资源配置的较佳状态。(1)根据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高效、合理配置资源,改善集团的资产状况和资本结构。(2)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要长期制度化。在这个长期制度化的环境中,冲突的因素虽然存在,但合作与协调的可能性越大,财务失真的频率与幅度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集团行为的效率。
3.4 加强企业集团组织控制,规范财务会计信息
加强企业集团组织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让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让集团的各种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企业集团是由多个企业组成的有机整体,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是独立的会计主体,为规范财务会计信息,体现集团整体性,首先应统一财务会计制度。再次,财务控制是企业集团组织控制的关键,企业集团要加强组织控制必须从财务控制入手,这必须要有组织结构上的保证。在保证集团总部权威的同时,集团公司与分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可以实现有效的信息沟通,使得集团总部的决策更加合理科学,有效地保证集团总部的决策得以贯彻和落实,以实现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目标。
3.5 完善集团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控制
审计在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会计师事务所对集团公司年度报表的审计属于外部审计,集团内部审计则主要由企业集团的审计部门负责进行。内审部门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子公司的财务工作,也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各组织机构的运行效率,是监督、控制内部其他环节的重要力量。企业集团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成员公司所存在的问题,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发挥内部管理强有力的控制监督作用。同时,与内部审计相比,外部审计相对比较客观,更能为企业集团提供内部控制的改善建议。因此,企业集团还应通过审计机构对其成员公司进行外部审计。
[1]魏明学.企业集团财务问题研究[J].管理观察,2010(3).
[2]安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