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需要引导媒体成为科技传播主渠道
2012-08-15潘文良
潘文良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文化与科技教研部,云南昆明 650111
2010年云南省第三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数据显示:电视是云南省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从2001年、2005年和2010年云南省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的变化情况来看,呈现出以下变化趋势:1)获取科技信息渠道多样化趋势显现。比较2001年、2005年和2010年的数据表明,2001年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较少,主要是通过电视、与人交谈、报纸杂志、广播和少量的因特网来获得相关科技信息,而2005年以后,科学期刊、图书及其他途径也成为了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类型不断增加。说明云南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多样化特征越来越明显;2)因特网在获取科技信息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公民通过因特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从2001年的0.77%,2005的3.19%,到2010年达到9.7%,逐年升高,与科学期刊的比例相接近。与2001年相比,2010年我省公民通过因特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增长了12.9倍,比2005年增长了3倍。但是与比全国平均水平(26.61%)相比,我们还低16.91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34.7%)低25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25.7%)低16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20.4%)低10.7个百分点,还有较大差距,说明因特网在我省公民获取科技信息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省还有较大差距,应进一步加快网络技术普及和应用;3)与人交谈、图书是相对稳定的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从三次调查中公民通过与人交谈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来看,2001年、2005年和2010年的比例分别为25.31%、27.29%、23.35%;图书的比例2005年为5.07%,2010年为4.39%。数值大小变化不明显。可见,与人交谈、图书是我省公民相对稳定的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4)电视的主渠道地位逐渐下降。电视一直以来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但是从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相对比例来看,2001年为46.62%,2005年为40.14%,2010年下降为33.91%,电视主渠道的排名未变,但其相对比例下降,表明主渠道地位逐年下降。这也是科技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5)广播的主渠道作用日渐显现。2001年、2005年、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公民从广播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相对比例分别为6.64%、11.25%、12.28%,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其科技信息传播主渠道作用日渐显现;6)科学期刊的主渠道作用不明显。通过科学期刊获取科技信息的相对比例2005年为6.25%,2010年为3.75%,其比例在下降,主渠道特征还不明显;7)报纸杂志的主渠道地位提升。2010年云南公民通过报纸杂志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达到47.3%,比2005年的11.21%提高了4倍多。[1]结果表明,云南省公民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多样化趋势已开始显现,但电视、与人交谈、报纸和广播等传统手段仍然是云南省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因特网传播科技信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公民通过因特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明显升高[2]。
从中还可以看出,大众传媒正逐步成为科技传播的主渠道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主阵地。我国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大众传媒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主战场。近年来,各主流媒体已经响应国家号召,相应增设专门板块或专栏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知识宣传。新浪网的科技频道,就是IT行业排头兵与中科院、中国科协青少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推出的专门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网上科普专业版块[3]。大众媒体的科普宣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要乘势进一步采取措施,积极推动大众传媒主动参与科普,使之成为科技传播普及的主渠道。
实际上,科技传播已经成为科学素质建设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积极有效的科技传播可以在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大有作为,而大众传媒也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科技信息的主要传播途径。很多公民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很多社区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推进得很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公民没兴趣参与,这也将越来越成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最大困难。但绝大多数公民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各种大众媒体上,有意无意地接收到大众传媒的信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所必需的科技知识也完全可以藉着这样的机会传递到受众受众,甚至可以真正做到入心入脑。显然,若想有效加大科普宣传,需要与各种传播媒介密切配合。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的提高将会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以及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纲要》也因此把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列为需要着重实施的四个基础工程之一,强调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科普宣传功能,让媒体架起公众与科学之间的桥梁,使之成为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满足公众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渠道[4]。通过发挥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甚至很可能是导向作用,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可以说,加强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普及,促进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是时代赋予大众传媒的历史责任。但目前我国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大众媒体科技传播方面的节目、作品数量少,质量低,信息量不大,不能满足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要求[5]。如何有效提高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实施《纲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研究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机制,加以完善并用以指导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科普实践。
[1]云南省第三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主要结果[R].昆明: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1:14-18.
[2]云南省第三次公民科学素质分析报告[R].昆明: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1:22.
[3]孔海生.我国科普投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以山东省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07:14.
[4]郭建斌.加强科协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中的服务功能[J].社团管理研究,2007(2):52-55.
[5]徐善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J].中国科技产业,2004(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