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宁县开展竹海战略现状与对策

2012-08-15彭学库徐小荣郑必坤陈武松李兴发

绿色科技 2012年7期
关键词:景宁毛竹林业

彭学库,徐小荣,郑必坤,陈武松,李兴发

(1.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南乡人民政府林业工作站,浙江 景宁 323500;2.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局鸬鹚木材检查站,浙江 景宁 323500;3.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郑坑乡人民政府林业工作站,浙江 景宁 323500;4.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局营林公司,浙江 景宁 323500)

1 发展历程

1.1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初,毛竹林基地改造由县开发公司牵头,到了90年代后期由县农办牵头,但是发展力度不大,还是以传统方法经营毛竹林,其经济效益低,没有形成地方特色产业。

1.2 21世纪初至今

1.2.1 建设实验基地

进入21世纪,毛竹林基地改造工作由县林业牵头,首先,在原外舍乡千铺湾村搞毛竹林基地改造试点,面积1hm2,在2000年秋初,通过全面深翻(深度25cm),施复合肥50kg/亩,到了第2年在试点基地调查,每亩生长新竹62支,比对照明多生长65%,并且粗度增加32%,效益显著;2001年秋初,用同样方法在原鹤溪镇滩岭村进行改造,面积33.33hm2,是县委书记的实验基地,也收到同样的效果,从而为开展竹海发展战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2 全力加快推进笋竹主导产业培育

2008年6月份,县政府2008年度第4次常务会议通过《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毛竹产业发展试行办法》,给景宁畲族自治县竹农注入新的活力。广大竹农积极投入毛竹产业基地改造,开发热情十分高涨,经过县林业部门组织人员进行验收,2008年全县完成毛竹产业基地改造共计1104.6hm2,其中劈山抚育582hm2,完成计划124.7%;垦复360.13hm2,完成136.8%;垦复施肥162.47hm2,完成110.8%。涉及19个乡镇(管理区)1个国营林场60个村1个林业合作组织1500多户5000多竹农,推动了景宁畲族自治县毛竹产业持续协调发展,为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更大的贡献。

1.2.3 坚持标准培育

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强化经营方案、竹林结构、病虫害防治和生产管理档案的“四统一”,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实施竹林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高效毛竹笋竹两用林建设区主要包括景南、东坑、澄照、鹤溪、大均等乡镇,以“一竹二笋、一竹三笋”的经营模式,全面推广垦复、施肥、蓄水灌溉、开沟引鞭等技术,开展竹林道标准化建设,建成高效笋竹两用基地0.7万hm2。毛竹材用林建设区主要包括沙湾、英川、渤海、九龙、梅歧等其他乡镇,这一区域由于立地条件较差,毛竹经营水平较低,竹林立竹结构不合理,基础条件较差,以材用林为培育目标,大力开展劈山抚育、适当垦复、施肥,调整立竹结构,增加单位立竹株数,逐步建立高效生产系统,建成毛竹材用林区0.92万hm2。

1.2.4 强化科技引领

依托浙江农林大学竹类专家库资源,加强与丽水学院等院校的合作,建立“首席专家——区责任林技员——乡镇责任林技员”三级技术推广机制,通过农函大、培训班等形式,推广“春笋早出”、“笋材两用林培育”等多项竹林高效生产经营技术,扩大高产高效笋竹两用林基地规模,建设3~5个高效示范园区,加快竹林道路、灌溉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实用技术培训,着力改变竹农的生产习惯和劳作方式,提高竹笋主导产业的产量和效益。每年从三项经费中列支20万元作为特色产业技术攻关配套补助和奖励经费,确保竹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已举办各类技术培训48期,受训农民达8000人次,培养技术带头人230人。

1.2.5 竹产业转型升级

以省级现代农业·竹产业生产发展项目——毛竹现代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科技推广为动力,以政策为推动,以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投入1030万元深入开展毛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完成毛竹低产林抚育改造0.33万hm2,新建笋竹两用林基地0.17万hm2,新造毛竹基地266.7m2,建竹林机耕路154km,培育示范户30户,竹林均增值500~600元/667m2,示范区达1000元/667m2。每年全县生产毛竹240余万支(加工130余万支),冬(春)笋7000余t,竹笋4000t。建成高效笋竹两用基地0.7万hm2。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龙头企业较少

龙头企业只有一家,即大自然食品有限公司,其规模不大,资金实力不强,与种植户联系不紧密,懂业务技术人员缺乏。

2.2 加工企业布局不合理

竹制品加工企业38家,生产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鹤溪、东坑等镇(街道),其他乡镇规模加工企业相对较少。

2.3 林业专业合作社较少

从事竹产业林业合作社只有一家,即景宁兴隆林业开发专业合作社,涉及面积66.67hm2。

3 发展对策

3.1 凝聚合力帮扶

整合资金和技术力量,加强竹产业建设领导、实施和监管等小组,确定职能部门开展帮建帮造,定期召开协调会,落实林贷、基建、林管等具体问题,切实带动百姓持续、稳定增收。

3.2 积极推进竹木材循环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

加强竹木加工废弃物、竹木废旧制品的再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3.3 发展竹产业产品流通业

培育和壮大营销主体,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各类营销大户和经纪人,形成多元化小市场流通主体。鼓励发展竹产业产品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网络直销等新型流通业态,拓宽竹产业产品销售渠道。加强竹产业产品产地交易市场建设,优化交易环境和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宣传推广竹产业产品品牌,拓展竹产业产品市场。

3.4 采取政策引导、信息服务

采取政策引导、信息服务等多种方式,营造有利于涉竹产业企业发展壮大的环境,积极帮助企业承接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加强竹产品加工业的品牌建设的指导,努力培育竹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3.5 扶持竹产业加工企业

以城北“110”区块竹木加工园区入园企业、省市县级林业龙头企业和林业合作组织为重点,引导企业从事竹木制品、竹笋等森林产品加工开发,进一步鼓励林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竹制品产业发展,开发竹筷、竹板、竹炭系列产品,发展竹制工艺品。力争使竹木制品行业到2015年产值达10亿元。

3.6 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围绕景宁畲族自治县竹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制定出台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政策配套措施。通过确定项目申报制度,规范项目申报工作;细化人才培养规划,提供人才支持;加强考核管理,强化业务部门职责;开展等级评选,促进规范建设等,为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财政补助、税收减免、贴息贷款及土地厂房、物流运输等方面的优惠。尤其是信贷方面要加大支持力度,要通过降低信贷担保门槛,推行林业专业合作社社员联保等方式办理信贷,解决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专门筹建信贷担保公司,为林业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担保服务。落实优惠政策要点面结合,重点扶持一批影响面广、带动力强,有利于促进景宁畲族自治县竹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的林业专业合作社。以点带面,促进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1]姚能昌.云南省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9(4):97~100.

[2]吴孝云.安吉竹产业贸易分析[J].现代商业,2011(29):70~71.

[3]吴锦华,董晨玲,林海青,等.永安市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04(1):97~100.

[4]吴 江,魏同庆,刘世威,等.湖北咸宁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79~80.

猜你喜欢

景宁毛竹林业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节骨草和毛竹苗
寒 秋
land produces
敲竹杠
秀美景宁 生态畲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