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管理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运用

2012-08-15程婷

绿色科技 2012年7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项目管理

程婷

(江西省铅山县林业局,江西 铅山 334500)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园林绿化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成为了工程项目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分项目。园林绿化工程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也顺应了人们对环境要求日益提高的潮流。园林绿化工程基本上包括整理山水、铺装场地、绿化栽植等内容,目的在于为人类创造一个更为良好舒适的环境。园林绿化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景观效果和文化品位,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也成为了园林绿化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关键因素。园林绿化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只有充分认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认识项目管理在企业降低成本和增加企业效益方面的作用,才能真正做到加强园林绿化工程中的项目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效益,满足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

2 园林绿化工程中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项目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从目前的园林绿化企业来看,项目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很多企业的内部规范比较差,没有真正做到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企业的管理者很难对下层的各个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管,使得很多因素都是在计划以外发生的,存在着大量不可控制的风险。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调控工程,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特点。要有效地加强企业的项目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制订一个长久的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对项目进行有效的控制和估算,对于一些计划以外的因素积极采取解决措施。项目制度不够完善就不能够有效对项目工程进行监管,会出现各种未知因素,严重影响项目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项目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导致在项目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差、资源消耗大的问题,由于缺乏监管导致施工现场比较混乱,组织计划性不强,制订的相关规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成了一纸空文。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劳动效率低下,严重影响项目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也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2 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人才是一个企业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拥有人才资源,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当前在园林绿化企业中,人才的层次安排不够合理,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稀缺,高素质的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在项目工程中专业性的人才是做好项目的基础,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减少浪费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项目管理就是要在项目未开工之前,对成本、设备等项目的各个要素进行评估,制订长久的发展计划,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和经验,针对不同的项目可以制定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方案,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管理者要考察各个方面的因素,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对施工可能存在的一定的风险因素要加强监督,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在保证项目的质量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成本,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监管力度;制定有效的合理的成本预算,设计图纸要与现场进行核对,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的管理根本不能做到这一点,对于施工的管理往往就是走一步算一步,没有做到合理长期的安排,对于一些突发的因素更是不知所措。

2.3 项目管理模式单一,相关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园林绿化企业在项目管理上大都受旧体制的影响,运行模式比较单一,往往是采用设计-招标-建造的方式进行,不能够有效把握整个项目的管理,对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满足客户的要求方面认识不足。我国的项目管理采取的是设计、采购和施工相分离的方式,而在现行的运行模式中,各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问题,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效益降低。我国的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相对滞后,与之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政府的监督力度不够,特别是在质量监督方面往往由于质监站在人事管理上和经济上没有完全分开,导致出现监管不力、市场混乱的情况。在企业内部的项目管理监管上存在着制定的一些考核标准不切合实际、考核办法和细则不够明确、没有做到定期考核监督、考核的奖惩力度不够、不能够引起员工的重视等问题。

3 改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

园林绿化企业在项目管理上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特别是在项目的组织上和管理制度上,要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基础上,有效节约项目成本,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使得各尽其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在项目的设计上要切合实际,设计的图纸要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相核对,保证设计的图纸的合理性。在采购上要建立相关制约制度,力求在保证质量合格的情况下,采购物美价廉的材料。在施工阶段要以安全为第一要务,保证项目的质量,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考核奖惩制度,建立项目法人负责制,将具体的责任分配到个人身上,加大奖惩力度,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在施工时要严肃施工纪律,严格按照计划的要求和进度进行,确保各个分项工程特别是关键的程序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建立完善体制,改变以往项目管理体制的落后面貌,改变那些不符合项目施工的原则,积极适应市场的需要,实行竞争上岗制、项目负责制等措施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

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1世纪人才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差直接影响着项目工程的进度和决策,将会导致决策失误、管理失控和施工效率低下,这就使得项目的成本上升,企业效益降低。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保证施工的质量,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采取定期培训和引入专家进行专项培训;强化不同层次的人员的培训,采用不同的方式,可以集中开展业务技能课程,或是在实践中具体讲授如何操作,提高园林绿化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整体素质水平;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方法,将企业内优秀的人才派送到国外学习,将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并贯彻到企业中去,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更好地实现有序的管理,实现各尽其职,发挥最大的效用,减少施工中返工的现象,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3 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政府对行业的监督力度

建立健全园林绿化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实现园林绿化行业顺利发展的基础保障。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是整个行业都要选择的一个共同目标,不仅需要全行业的支持,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法律的保障。要加强政府对园林绿化行业的监督力度,实施园林绿化工程必须要向绿化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办理绿化施工许可证,从源头上规范管理园林绿化企业。申报之后由绿化管理部门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并在做了认真的分析之后再颁发绿化许可证。这样便于绿化管理部门统筹兼顾,实现对整个城市的绿化管理,更好地进行调控。要实行招标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实现优胜劣汰,选择那些信誉好、施工质量高的企业。在实现绿化管理上政府绿化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监管力度,定期考核施工情况,保证施工的质量。只有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才能保证园林绿化企业能有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只有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才能更好地保证园林绿化的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1]黄中祥.园林施工项目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22):240.

[2]唐 健.浅谈园林绿化工程的项目管理[J].园林工程,2005(8):33~37.

[3]苏杰科.分析园林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08(6):427~428.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绿化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优化探讨
朱屺瞻《绿化都市》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