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2012-08-15王宏伟郭绍华
王宏伟 郭绍华
(1.山东工商学院学生工作处 山东 烟台 264005;2.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人事劳动制度的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整个社会用人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近年来,在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问题中排在前几位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1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1.1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背景
从1999 年开始,全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从历史背景来看, 基于下面几种因素的考虑:一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扩大招生规模是发展高等教育的需要。 二是希望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来刺激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满足老百姓受教育的需求。 三是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推迟青年劳动力的供给,缓解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严峻就业形势。 四是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历史证明,我国高教快速发展的方针是正确的,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已进入大众化阶段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5 年世界教育报告》,1994 年西方国家的高校毛入学率均已超过30%, 而我国直到2004年高校的毛入学率才达到19%,2008 年接近23%左右。 一般认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标准是毛入学率15%。 扩大招生规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从过去面向“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改革实践,是适应学习型社会和知识经济提出的要求,是加快人才培养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要求和重要标志之一。
1.3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百姓关心的突出问题。 同时,高校的快速扩招、就业人数急剧增加又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出生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2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及就业后跟踪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
2.1 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产生错位
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客观的大众化就业需求与毕业生主观的择业观念相冲突,与社会需求产生错位。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毕业生把眼光投向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等大单位,而且希望单位的名气大、效益高、工作舒适、待遇好。 而目前,我国最需人才的恰恰是那些西部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艰苦行业和基层一线的中小企业。 部分毕业生不切实际的抱着过高的期望值,这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1]。
2.2 毕业生择业观念落后于社会发展
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分”的思想影响,部分大学生及其家长抱着进了大学校门理应是国家干部,不愿到非公有制单位去工作,仍然一心想找到“铁饭碗”,这种陈旧思想和观念制约了大学生择业,也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2.3 毕业生自身素质难以达到企事业单位的要求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不少学生的个人基本素质很难让用人单位满意和认可,这个素质包括思想品德、实践经验、个人修养、为人处世、口头表达能力及心理素质等。 另外,很多用人单位从本单位的效益考虑, 希望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这也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3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3.1 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和多元化择业的大众化就业观念
毕业生就业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不能游离于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之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出现多元化趋势。 所以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是现实的要求,破除旧的“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树立起市场经济下的新的就业观,即不管是何种所有制,只要是取得合法的、相对稳定的、能作为生活来源的工作就是就业的观念。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思想,真正把择业观念纳入市场引导,自主择业的轨道上来。
市场是不断变化的,虽然在择业问题上受社会影响因素较多,但应确立起主体意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不要人云亦云,对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做出正确判断,摆脱对父母的依赖,适时调整就业观和就业期望值,确定大众化的就业观,培养自主、自立、自助、自择等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观念。
3.2 加大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切实解决就业难问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大是人们普遍认为的观点,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却认为,尽管存在“难”的问题,但事实上夸大了这一困难的程度。 影响就业率的因素很复杂,有结构性矛盾,也有供求偏好的矛盾,但有一个矛盾却不能不提,那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适应[2]。 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基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基础能力培养一般包括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职前培训等。
通过就业形势分析会,就业工作座谈会,专业就业情况通报会等方式,教育培养学生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另外,要提高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仅有出色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不足以缔造成功的事业。 缺乏与人有效地沟通技巧,会限制事业的成功和发展。
1916年叶良辅、1928年杨曾威、1936年熊秉信、1938年王竹泉、1963年李星学、1960年北京矿业学院、1961年北京地质学院、1976年北京矿务局等许多地质学家及地质研究单位都曾来此作过研究工作,并最终确立了以本区地名命名的上古生界北京地区代表剖面,适合地质剖面测定、岩性岩相分析及沉积环境分析等基础性教学.
加强社会实践和职前培训。 高校通过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成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 成立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营,借用完全专业化的机构,在现实社会中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应聘技能培训、现场职业指导会等系列活动,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自己,获得职业信息,掌握求职方法,避开择业误区。 通过借助实习基地的平台,引导学生多参与高水平的社会实践[3]。 一方面可以了解单位的管理和工作节奏,体会单位的文化氛围,以此调整就业目标;另一方面可通过实习提高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实现综合素质和企业用人需求的统一。
2)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人才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高校就业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使之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改革现有课程体系。 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制定上注意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能创业的培养计划,使学生构建起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 具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有特色,使之适应社会需求。 要面向当地实际,主动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3)注重学生差异性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高度发达的社会,高校既要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又要注重培养个性化人才及学生创新与创业的意识。
4)积极做好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
从大学新生就开始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加强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第三学年开设职业指导理论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招聘会,让他们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的行情;第四年开设职业指导实践课程,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个人简历,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方面专门技能。 这种“大一入轨、大二助推、大三定位、大四放飞”式的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中,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择业实力的增强和求职技巧的培养都会有很大帮助。
此外, 还应加强对高校辅导员学工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通过考取国家职业指导师等级资格证书等,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力度。
3.3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要有超前性
毕业生就业的竞争意识和能力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完成的,只有通过长时间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形成。 因此,就业工作已不再是毕业生离校前的阶段性工作,而应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就业意识就应该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课堂教学是就业指导的主渠道,因此课程建设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只有行之有效的课程建设,才能使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理论得到普及,才能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有意识的、科学的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达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
2)加强与校友联系,发挥校友资源,重视创业教育
广大校友活跃在社会各行各界,他们既是学校的品牌又是学校发展的支持力量。 加强与校友的联系,不仅能为广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而且会为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了解社会等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在为毕业生提供广阔就业信息的基础上, 高校要大力宣传国家自主创业政策,从新生入学就开始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发展理念的教育,教授学生科学创业的技巧,减少盲目创业的风险。
3)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建立就业实习基地等措施,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 学校通过引导和安排学生到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企、 事业单位参观、考察、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对其所学专业的应用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专业有一个真实感性的认识,为将来个人的求职择业打下良好基础。S
[1]靳晓英.论毕业生的就业与就业观念的转变[J].河西学院学报,2004(20).
[2]刘维萍,毛忠梅.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鸡西大学学报,2006(6).
[3]李新生.构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体系[J].湖湘论坛,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