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系统地区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2012-08-15

科技传播 2012年21期
关键词:着色配电配电网

孙 波

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局,宁夏银川 751400

1 地区实施配网自动化的目标

1.1 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用电需求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需要不断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稳定性、整体供电能力以及电力故障的处理效率,减少停电时间,即借助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为各用电单位和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2 对应用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在建设在主站系统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营销MIS、配网GIS、配网SACAD等系统,这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耦合关系,需要有完善的信息沟通体制做保障,进而实现彼此之间信息的交换、共享和操作。因此,需要借助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对各应用系统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2 地区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内容与特点

地区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配电变压器、柱上开关的协调与监控和FTU三遥功能的实现,系统故障的控制与识别等,进而配合主站实现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网络重构、工况监测、优化运行等。

配网自动化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量大、直接面向用户、适应性强、多系统接口等特点,与其他自动化系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集成和协调,以求在数据共享的前提下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的提高。

3 地区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建设要点

3.1 配网自动化的系统技术平台建设

配网自动化系统要建设成为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支撑平台,从而在提供标准化的用户开放环境的同时,为各个应用软件提供一个可用率高、统一、容错的应用环境。

3.2 馈线自动化的功能建设

馈线自动化的功能建设主要涉及到故障区域隔离、故障定位以及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等内容。配电主站通过配电终端对故障信息进行及时的检测,并根据变电站开关跳闸、继电保护的信号等故障的数据与信息对故障发生的类型和区域进行确定,借助语音、声光、打印事件等报警形式,通过网络动态拓扑着色的方式在配网单线图上对出现故障的区段进行确定。

3.3 图模库一体化的功能建设

为实现图模库一体化的管理,需要完善10 kV电网的模型数据的导入功能、电网数据模型的拼接功能以及上级电网模型的数据导入功能等。

3.4 配电主站的SCADA功能建设

配网自动化中的SCADA功能建设主要包括远程控制功能、电力数据采集功能、系统内部交互操作功能、电力故障追忆功能、图形与状态等的显示功能、事件警示功能、打印报表功能、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计算机网络互连功能、配电网络运行监视功能以及配网系统的安全保护功能等。

3.5 WEB发布功能的建设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要确保SCADA数据的实现以及及时发布,配电网的运行与管理人员能够利用WEB浏览器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浏览和监控。

3.6 配网特色管理的功能建设

3.6.1 线路单线图与系统联络图的同步操作与自动匹配

对线路单线图和系统联络网的建设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全力配合配网的具体工作需求,进行网络框架结构的全方位系统的展示。线路单线图与系统联络图根据拓扑连接关系实现自动匹配,相互之间能够进行快捷切换,挂牌、置数等相关操作可以在任意类型的图形上操作并自动同步。

3.6.2 关于设备的异动机制分析

配电网络模型动态变化处理机制是基于配网功能建设的频繁变动的现状对现实模型和未来模型进行调度和切换问题,实现对未来拓扑和现实拓扑模型的反映。对于现实模型通常用黑拓扑或者黑模型进行反映,对于未来模式采用红拓扑以及红模型进行反映,从而实现为配网点进行动态的反映。

3.7 配电调度运行的支持功能建设

配电调度运行的支持功能主要涉及到信息的智能告警、配电网区域供电能力的提高、风险预警的防范和智能操作票与防误操作等。电力部门要充分保证地区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在坚持配电自动化的基础上,综合利用配网调控一体化等支持系统和智能技术手段,对地区配网的检修、运行以及抢修等基础配套设施和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实现对传统配网监控与调度的创新与发展,实现集中化、统一化的管理,在提高配网系统低异常故障的反应速度的同时,保证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供电的安全与可靠。

3.8 配网网络的分析功能建设

通常所说的配网网络分析功能是指配电网拓扑分析、配电网模型管理、设备挂牌与操作分析、网络带电着色等等。其中的网络着色具体可以细分为线路着色、供电范围着色、电源点追踪着色、全局着色等。采取不同的色彩对电网元件的带点、停电状态的反映即为全局着色;对电源进行分析,并对配电线的供电路径和供电范围进行分析即为线路找色;而供电范围的着色能够对单条以及多条配电线的供电路径和范围进行研究,并显示动态电源。

3.9 配网分析应用功能的建设

配网分析应用功能的建设主要会涉及到状态估计、合环潮流、潮流分析、网络重构等内容。状态估计指的是对不良数量的辨识、修复和补充;合环潮流指的是合闸开关过程中对稳态合环电流和最大冲击电流结果的校验;潮流分析则主要指借助配电网络在特定运行状态下的指定运行状态下的设备运行功率、变电站母线电压、拓扑结构等数据对配电网络的功率分布、支路电流、节点电压等进行计算;网络重构则是强调配电自动化的主站系统必须拥有较好的高级应用基础等。

4 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着国内外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不仅需要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还需要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并在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面更好地满足电力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开发和建设出功能实用、技术先进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电力服务。

[1]张保龄,吴迪,郭荆涛,等.城区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J].农村电气化,2011(11):18-19.

[2]钱成兵,苏娟,董志玲.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应用[J].农村电气化,2011(7):14-15.

[3]周建成,魏国强.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研究[J].科技与生活,2011(23):130-131.

猜你喜欢

着色配电配电网
蔬菜着色不良 这样预防最好
苹果膨大着色期 管理细致别大意
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10位画家为美术片着色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基于CIM的配电网线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