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编辑中的舆论引导

2012-08-15

科技传播 2012年21期
关键词:编辑者舆论工作者

王 磊

四平电视台,吉林四平 136000

身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把关意识、掌控全局的能力等等,纵观以上这些意识,都不能完整的体现当前社会对一个编辑的多样化要求。因此,新闻媒体是我党和人民的咽喉,肩负着以正确舆论导向,促进和谐社会,推动科学持续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只有加强引导意识,才能正确舆论引导,提高把持舆论方向的能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1 新闻的舆论导向确定了新闻编者必须首要建立引导意识

提起新闻编辑,也就不得不谈到新闻舆论,顾名思义,所谓新闻舆论就是透过社会上的新闻媒体所散播的信息而形成的舆论。新闻舆论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就使新闻编辑的责任十分重大。作为电视节目的新闻编辑,从最开始的选题、安排记者采访,到后面的选择、修订、新闻稿子和图片的美化等等,都可以体现一个编辑人员是否拥有引导社会的能力。

在现实社会里,我们大家都生活在社会舆论所包围的舆论氛围中。这种氛围具有极强的作用。同时在人人们的理性层面和借助情绪的力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后走进人民的内心深处世界。革命伟人马克思曾经指出,舆论的作用非常巨大,以致可以渗透到社会的任何层面和角落,而这就是舆论的普遍性。它通过群众的口口相传,既看不到也摸不着。

应当看到,经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建和谐社会武装起来的舆论引导队伍,从整体上看是具有政治责任感的,是可以经受住各种考验的,是可以把握并正确引导好新闻舆论的。但对于新闻队伍的培养,不能随性,这要求领导者要与时俱进,要伴随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而增长,新闻编辑者也要搞提高对舆论的引导能力。可以看到,现实生活里确实有部分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哗众取宠,将事实歪曲,导致在民间流传一些和主流健康文化不相称的舆论,这些都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

2 树立正确引导方向是所有新闻编辑者应具有的职业素质

2.1 经得起考验的政治素养

新闻编辑者的脑海里必须时刻铭记“政治家办报”这一观点,这是新闻编辑者最基本的素质,否则不可能编好新闻,更不可能有正确的引导力。有些人误解了“政治家办报”这句话,认为这是在搞政治,这是完全不对的。我们要正确理解这句话,这是告诉我们在政治上要具备敏锐性、甄别力、预见性和贯彻性,要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认识周围发生的事。所以,作为新闻编辑者必须坚持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始终以团结、稳定、积极正面的宣传为主要宣传方针,坚持原则问题,树立鲜明旗帜,事关重大是非问题要严把政治观点、新闻纪律。这是新闻编辑者最核心的素质。

2.2 较高的文化素质

一名好的新闻编辑应该是一个杂家,要具备多种学识的积累,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在编辑新闻的各个环节中操控自如,得心应手。现实的社会需要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来诠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与编辑工作者同样适用。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编辑工作中才可以去伪留真,明察秋毫。在现实实践中既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要根据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2.3 丰富的业务知识

新闻编辑人员要熟悉出版的法规、章程、政策和纪律,同时贯彻落实在工作中。当前,新闻的播发形式从预播改为直播,对编辑的要求也更高了,需要新闻编辑者熟练掌握流程中的每个环节,不能出现任何纰漏。新闻编辑要熟悉的业务水平包括知识储备量、编辑技巧、写作表达能力等,因此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者要掌握所有相关的业务知识,通晓新闻学概论和新闻编辑学,熟练编辑业务。对于自己拿不准准或怀疑的历史事件、生活常识,要多查询资料,向专家请教,务必符合事实真相,弄明真伪。

2.4 超常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高度的服务态度

难以想象一个没有服务态度和社会公德心淡薄的新闻编辑者能写出好的新闻稿子。每一个具有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都应努力宣传群众事件,传播先进思想,正确文化导向,塑造美好心灵,提倡科学态度,弘扬社会正气。新闻媒体是否具有权威、引导性强弱与否都和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心和工作态度是分不开的。

3 新闻编辑如何在外界舆论的导向中发挥自身职责

要做好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就要求我们按照规律办事。社会主流媒体的可信度、群众接受新闻的心理、新闻发播规律三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报道的情况要以真实事件为根据,一定不可以出于引导方向的因素而人为捏造事实,否则效果只会适得其反,造成由于受众群体出于对媒体的不信任,导致虽然是正确导向却不能起到良好社会引导效应。

第二,选择有积极社会意义的事进行报道。选择有事实依据的新闻进行报道,不代表所有事实都是新闻。作为新闻工作者,要选取有社会意义的材料,才可以体现社会主流导向。新闻报道的事实,要同时具备新闻价值和事件材料本身具有正确导向两方面。其次,编辑工作者要有强烈责任意识。媒体不能只为吸引群众眼球和提高收视率而忽视社会责任。引导方向不能庸俗。所以要求编辑人员要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意识来源于深厚的社会素养和坚实的文化底蕴,否则只能惊鸿一瞥,靠一时的新奇带来收视率的提升,甚至不惜迎合部分人的低俗爱好,这样的报道背了初衷,也不是媒体自身具有的导向功能。第三,媒体要给与群众辨别新闻真伪的权利。尊重是相互的,受众只有在感到自己被尊重的同时才会相应的尊重新闻媒体,才会对所做的报道认可。所以我们说所的引导并不是包揽,只是一种抛砖引玉,这样才能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循环,带来正面的结果。

4 结论

作为新闻舆论的工作本质是就是依靠舆论导向去改变和通话群众的舆论,依靠媒体的影响力带动受众群体的立场与观点。新闻编辑工作作为新闻产品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其产品的质量和引导的效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现实中,编辑工作者要从各个方面打好坚实的基础,肩负起新闻编辑的社会责任。

[1]张锦华.网络论坛编辑引导舆论应注意的三个问题[J].编辑之友,2011(7).

[2]安向清.舆论引导与编辑的主体意识[J].新闻界,2006(6).

[3]蔺婧,王莹.也谈广播新闻编辑必备的能力[J].神州,2011(11).

[4]赵麦妮.浅析编辑的舆论意识[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猜你喜欢

编辑者舆论工作者
数字化时代新闻编辑的角色转换
关爱工作者之歌
融媒体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提升研究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试论编辑与广播电台形象之间的关系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浅谈新时代如何做好财政类期刊的编辑工作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