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高10kV配电线路功率因数的探讨与分析

2012-08-15刘超建

科技传播 2012年21期
关键词:投切功率因数电容器

刘超建

郑州供电公司登封市电业局,河南登封 452470

1 工作目标

1.1 基本原则

坚持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的原则;实行分级补偿,实现无功动态就地平衡。

1.2 管理目标

配电线路功率因数达到0.95以上。补偿分二步实施:第一步:2009年对原有低于0.85的配电线路进行补偿;第二步:2010年~2011年对低于0.90的线路进行补偿;最终实现10kV配电线路达到0.95以上的目标。

1.3 管理的效果

2009年投资139.5万元(31/9700kVar),功率因数达到0.943;2010年投资26万元(4/1000kVar),功率因数达到0.945;2011年投资89.13万元(13/3300kVar),功率因数达到0.95.

2 具体措施

2.1 健全组织机构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责任考核”的原则,分级成立10kV配电线路无功管理小组,形成体系健全、层次清晰、运行有效的管理机构。

2.2 对现有10kV配电线路电容器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登封市电业局共有公用10kV线路64条,2009年3月~5月,组织技术人员对登封局61 条10kV公用配电线路(其中3条线路出线短,没有安装)安装的无功补偿装置110套(24340 kVar),进行了运行调查,发现运行75 套,占安装电容器的68.18%;无运行35 套,占安装电容器31.82%。从检查情况看管理原因:调试不当造成有13台,占37.14%;电源反向接反有3台,占8.57%;电容器被盗造成有2台,占5.71%;互感器极性接反造成有7台,占20%。设备原因:因内部变压器烧坏造成有4台,占11.43%;因外接互感器烧坏造成有1台,占2.86%;因内部电机损坏造成有3台,占8.57%。其他原因:线路停运造成有1台,占2.86%;电容器报废造成有1台,占2.86%。

通过近3个月的调查,发现各类未运行原因所占比例:管理原因占71.42%,是影响电容器运行的主要原因;设备原因占22.83%,是影响电容器运行的次要原因;其它原因只占5.72%。

2.3 分析影响配电线路无功补偿装置正常投切的原因

1)管理人员对无功补偿装置原理和控制器控制原理不熟悉,不会设置控制参数,造成大多数装置不能正常投切;

2)当线路出现电压不平衡或线路接地时造成电容器过流、控制器过流速断保护、控制器自锁、装置退出控制运行等。过流速断保护动作,控制器需人工复归,由于管理人员对控制器不了解,未及时复归解锁,造成装置不能自动投切;

3) CT二次接线极性反接和一次安装相续不对(A电流B.C电压或A.B电压C电流)而造成装置采样误差过大,导致自动控制不合理;

4)无功补偿装置安装位置不合理。无功补偿装置应选择负荷比较集中的前端安装;如果提高末端电压,无功补偿装置应选线路2/3处或靠末端安装。检查中发现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在负荷点后端安装,造成无功装置采集不到线路负荷,不能投切。

2.4 针对无功补偿不够和管理不当造成功率因数偏低的线路采取的办法

根据2009年6月份数据统计,当时功率因数低于0.85以下的配电线路39条。其中13条配电线路无功补偿装置明显不够。

2.4.1 第一步采取的措施

1)2009年首先对13条无功补偿装置明显不够的配电线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31套(9700kvar)。补偿前功率因数为0.791,补偿后功率因数提高到0.943;2)因管理原因和技术原因的26条线路,通过生产厂家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维护、调试,基本上达到了0.85以上;3)2010年10月份,又对低于0.85的崇西线、村关线进行了跟踪、分析,增加了无功补偿装置4套,总容量1000kVar。补偿前功率因数为0.83,补偿后功率因数提高到0.958。

2.4.2 采取的第二步措施

2011年6月份,对低于0.90的9条线路和部分损坏的电容器进行补充和更换,安装补偿电容器13组(3300kVar)。补偿前功率因数为0.87,补偿后功率因数提高到0.955。

2.5 加强对配电线路无功补偿装置投切的管理

1)加大功率因数考核力度,实行重奖重罚。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当线路出现电压不平衡或线路接地时,及时恢复控制器解锁装置。并加强人员培训,使管理人员熟悉、掌握无功补偿装置的接线方式、调试方法及无功管理的重要性;

2)加大技术力量的投入,合理选择无功补偿安装地点。通过对无功补偿容量的准确测算,合理配置无功补偿容量,并且防止无功倒送或无功补偿不足。

2.6 安装配置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的具体措施及方法

1)每条10kV配电线路上安装2~3处无功自动补偿装置,面发挥的作用,努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补偿容量按线路配变总容量的7-10%补偿;对已安装的无功补偿装置重新进行测算、调整,该补偿的补偿,该调整的调整;

2)整条线路安装一处时,将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安装在距线路首端的2/3长度处。安装两处时,第一处安装在距线路首端的2/5处,另一处安装在距线路首端的4/5处,各处容量为线路总补偿容量的一半。安装位置,应考虑便于操作、维护和检修工作;

3)安装线路无功补偿装置时,针对负荷变化较大的农业线路,要考虑每套无功补偿装置,分二组进行补偿,一组固定补偿,一组自动补偿。当线路负荷低时只进行固定补偿,线路负荷高时自动补偿投入,这样可控制单只电容器过补偿时整套设备停用。

4)加强对大客户的无功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指导督促客户按照《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管理条例》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规定,采用集中与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增加无功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

综上所述,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10kV配电线路功率因数,达到改善配网电压质量,降低电能损耗,提高配网经济运行水平,为企业降损增效和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1]提高10kV配电线路功率因数和输电能力的探讨[J].华中电力,1999(6).

[2]程红丽.配电网优化控制[D].西安科技学院,2002.

猜你喜欢

投切功率因数电容器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含有电容器放电功能的IC(ICX)的应用及其安规符合性要求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功率因数提高的仿真研究与实践
一种高精度功率因数测量电路
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概述
基于电容器投切的电网谐波阻抗测量
基于NCP1608B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
基于无功补偿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的研究
基于位置伺服控制技术的电容器投切相控真空断路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