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2012-08-15

老区建设 2012年6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心理障碍身体素质

熊 涛

体育课是学校基础教育必修课,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改善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1]。心理障碍是学生在接受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其主要负面影响是使学生产生慌乱、恐惧、困惑、胆怯等不良情绪。在体育教学中心理情绪伴随整个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调节好心理状态,消除其心理障碍,并尝试了解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以便达到在遵循体育心理健康规则的前提下,针对课堂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能够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2],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教学质量。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常见心理障碍及产生原因

心理障碍是一种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使人无法保持正常的心理调节和心理适应能力的状态。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在身体素质、情感、意志、个性、成长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异,使其在进行某些具有一定危险或难度的动作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会使少数具有这种心理的同学难以掌握规定教学内容,同时,他们的消极情绪可能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导致教学任务无法正常完成。

(一)消极心理障碍及成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

许多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于自身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学了之后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体育课不够重视。而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的目的性有很大的关联。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往往难以抵抗学习挫折的打击,受不住失败的考验。一旦受挫就会丧失信心,不愿再次尝试,甚至放弃追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情绪高低不稳,但想调节却力不从心,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情绪力量来自于不明的学习目标,缺乏心理后劲和韧性。

2.性格怯懦,吃苦耐劳精神不足

由于掌握体育动作技术和提高身体素质以及提升运动能力都需要经过反复的实践,只有不断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去战胜一个个动作难度,接受各种挑战才能达到学习与训练的目的。因此,体育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顽强拼搏的意志。若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信心勇气,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念,就难以学好体育课程,更加不可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另外体育教学中会出现大量的师生、生生合作,因此课堂上学生交往训练显得尤为重要[3]。部分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不敢发言、不善于交往;一些外向好动的孩子,当经历几次错误和失败后,也可能会产生挫折心理。

(二)自卑心理现象及成因

自卑心理就是由于学生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所引起的态度体验。在体育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学生对自我能力估计的失准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当练习较难动作遭遇困难的时候,他们往往缺乏完成动作的信心,容易轻易放弃挑战自己的机会。或是当练习动作接近自身最大能力时,因害怕受伤或在同学面前丢脸,从而对该动作的练习产生恐惧感,畏首畏尾,不敢尝试。还有些学生由于本身身体素质不够好、或心理、身理上的缺陷,对所学动作缺乏信心,不敢进行练习,由于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很容易产生自卑感。以上这些大都是由于对自身能力的估计不足,缺乏信心,不敢在实践中尝试所致。

(三)恐惧心理障碍及成因

恐惧心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紧张焦虑引起的一种心理反应。在体育教学中有少数同学存在着恐惧心理,其中以女生居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现象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生活经验相结合而产生的。在体育教学中产生恐惧不安的现象有两方面,主观方面包括心理调节力低,心理素质差等;客观方面主要包括有之前失败的经验,教学内容过于复杂,运动能力低,身体素质差等,这两方面是相互作用的[4]。

恐惧障碍是一种与回避行为连同的对某一类特殊环境的发出非正常惧怕出现的心理障碍。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条件。当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满足或无法达到自己安全的心理需要时就会感到焦虑和恐惧。体育教学中最常出现的是单纯性恐惧障碍,即对某一特定的环境或体育活动产生惧怕心理。例如以前在学习双杠动作时从上面摔下来而产生对体操动作学习的恐惧感,在以后进行类似的运动项目练习时,头脑中可能会再现事故场景,从而引发对运动训练的恐惧心理。除潜在的伤害因素和害怕痛苦所引起的恐惧障碍外,在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种团体恐惧障碍,这种障碍是由于担心别人对自己评价不佳而产生持续焦虑所造成的。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动作都是在他人直接观察下进行,对动作技能掌握的好坏和快慢都直接展现在全体参与者面前,对于经常被他人评价的学生,不能完成动作时,往往会感觉到丢脸,进而采取回避行为。若原有动作技能水平不高,又受到不好的评价,就更容易产生惧怕参加团体活动的现象。

二、克服障碍的对策

(一)教师方面

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克服消极心理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活动目的越明确、越深刻,产生的意志就越坚强,越能够激发人们的行为。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其认识到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化知识、熟练的技能,更需强健的体魄。通过体育教学能增强体质,还可以陶冶情操,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只要让学生认识到这点,就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内驱动力。学生学习动机一旦被确立就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就可以自觉的通过意志力去努力克服困难。使学生明白在体育锻炼和比赛中,想要实现即定的运动目标,就必须学会应对艰难环境,只有付出汗水和努力,才能为将来的拼搏增加一个砝码。

2.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首先,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抓住重难点,注重教学过程中方法的科学性,力求做到精讲多练、形象生动。用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来吸引并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主动从事体育锻炼和产生掌握运动技术的强烈欲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积极肯定地认识自我,多提供一些使其获取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教育。再次,学生情绪较沉闷时可以用得体幽默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既可避免学生厌倦、枯燥的心理,亦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要注意培养和使用体育骨干,让他们去带动并影响其他学生。最后教育学生应以充满信心的精神面貌正确评价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激起学生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

3.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帮助学生克服恐惧

首先,教师应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都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保持良好心态参与学习中去。其次,精心设计课程内容,科学安排组织教学方法。保证教材难易搭配合理,手段运用恰当,器材的设置和场地的布局要有科学性和趣味性,以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解和规范的示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对所学动作产生一种安全、易学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及跃跃欲试的念头。其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正视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帮助树立学生间相互尊重的良好品质。通过学生间的相互鼓励,减轻学习压力,使他们处于轻松的学习环境之中。最后,教师应正确对待已产生恐惧心理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并加强帮助保护措施,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动作,恢复信心,最后达到全面消除恐惧心理的目的。

(二)学生方面

1.清楚了解学习目的,克服消极心理

通过教师的学习目的性教育及自身的积极努力,想清楚自己在学什么、为什么要学等问题。通过树立正确学习动机,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克服消极情绪。

2.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首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用积极、肯定的态度去评价自我能力,慢慢树立自信心。另外,班级内的体育骨干学生,应积极带动其他学生,特别是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要使他们在一种充满奋斗、激情的氛围中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去,以此慢慢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

3.相互帮助促进,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首先,学生要对自我的运动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另外,学生间要相互尊重,对于同学的失误不可取笑,有可能的话要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在同学进行练习时,适当地协助采取保护措施,增强练习者的安全感。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帮助,争取胜利,以此慢慢克服恐惧心理。

三、结语

体育教学对学生在得、智、体等方面的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对学生在以后人生路上的发展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对策的研究,使我们明白了必须通过师生双方面的努力去克服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才能更好的为以后从事体育教育打下了好的基础。

[1]陆清.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障碍及治疗[J].中国科技信息,2005, (7).

[2]彭泽富.试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障碍及克服方法[J].缓化师专学报,2002,(2).

[3]黄明.学生消极心理的分析与探讨[J].河套大学学报,2006,(3).

[4]李金盛.体操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J].宁德师专学报,2006,(4).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心理障碍身体素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技术的心理障碍预测模型研究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锻炼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浅析恐惧心理对学生体操动作技术形成的影响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