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君子何以“不仁”——《论语》“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本义考

2012-08-15王俊鹏

黑龙江史志 2012年23期
关键词:仁者小人论语

王俊鹏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论语·宪问》中有一句话:“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针对这句话,历代主流注疏形成了固定的解释,但是由于不甚圆融而备受质疑,于是说法渐多而未能形成定论,以致原说本义更加难明。

一、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传统的解释起于孔安国说的“虽曰君子,犹未能备”。(1)其意,孔子所说的“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是指虽道德高尚的君子亦难以完备仁道。

北宋邢昺就孔安国的注而进行论述:“此章言仁道难备也。虽曰君子,犹未能备,而有时不仁也。若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可谓仁矣,而镂簋朱纮,山节藻棁,是不仁也。小人性不及仁道,故未有仁者。”(2)突出了“仁道难备”,故而君子有时会不仁;而小人和仁道无涉,则从不会仁。

朱熹引谢氏曰:“君子志于仁矣,然毫忽之间,心不在焉,则未免为不仁。”(3)也是持君子有时候会不仁的观点。

清朝的刘宝楠说:“仁道难成,故以令尹子文之忠,陈文子之清,犹不得为仁,即克伐怨欲不行,亦不知其仁;故虽君子有不仁也。《易·系词传》: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是小人必无有仁也。”(4)进一步论述了仁道之难以及小人为何必无仁者,并无新见。

钱穆也说:君子或偶有不仁,此特君子之过,亦所谓“观过斯知仁”也。小人惟利是图,故终不能为仁。(5)认为“君子偶有不仁”是因为“君子有过”,亦是持传统注疏的理解方式。

上述注解一脉相承,形成传统的主流观点。以“君子有过”且“仁道难备”,故而孔子所说的“君子而有不仁者”是指“君子偶有不仁”。

另如南朝梁皇侃疏中引袁氏曰:“此君子无定名也。利仁慕为仁者不能尽体仁,时有不仁一迹也。小人性不及仁道,故不能及仁事者也。”(6)韩愈《笔解》:“仁当为备字之误也。岂有君子而不仁者乎?既称小人,又岂求其仁耶?吾谓君子才行或不备者有矣,小人求备,则未之有也。”(7)《论语稽》中说:“君子偶不仁,无害其为君子。小人偶或仁,终见其为小人。况小人之仁,其暂也,其迹也,而其心则断断然不仁矣。此圣人示人以观人之法也。”(8)康有为说:“此合人心术、行事言之。君子心术固纯于仁者,然行事或偶失而为不仁,亦有之。若小人心术既不仁,则行事即有善行,必不得为仁矣。故观人者,不当论一二行事,而当别其人也。”(9)所论证亦各有可观者,然其结论皆未脱“君子偶不仁”的正统说法。

此种主流观点受到质疑的原因是“不甚圆通”。如杨伯峻说:“君子、小人若指有德者、无德者而言,则第二句可以不说”(10),李泽厚也说:“如指道德高下,则似同语反复”(11),意指若从道德修养的层次讲,则只说君子有不仁即可,没有说小人不仁的必要。牛泽群也指出,若以“君子偶有不仁”解释前句,“则对应于后句,无可圆通者。小人毫忽之间,时有仁行亦未能乎?”(12)以前句旧注观诸后句“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则只能解释为小人偶亦不仁,而这种说法则似乎不求君子之全,而专责小人之备了。孔子“导黎庶以仁孝,又‘有教无类’,岂能有此理!”(13)

杨伯峻因于质疑而提出:“这里似乎是指在位者和老百姓而言。”他解释这句话为“君子中不仁的人有的罢,小人之中却不会有仁人”(14)这种解释固然能把这句话从文法和语义上讲的通,但是这种解释所体现的道理,却恰好违背了孔子的仁道思想。正如李泽厚所说:“这里的“君子”、“小人”如指客观的社会地位,即士大夫和老百姓,则与孔子其他一些说法,如“小人”也可以是“士”、人都可以“为仁”等等相矛盾”。(15)故而这种以社会地位来解释君子小人的说法,亦难以圆通。

李泽厚虽然提出了质疑,但是仍然维持着传统“仁难”、“君子偶有不仁”的解释方法:“君子也有没仁德的时候,没有小人而有仁德的……如指道德高下,则似同语反复。但这里说“君子”也有不“仁”的时候以见此“仁”之难,连颜回不也只能“三月不违”吗?”最后他又说:“于是,“仁”作为全德(perfect virtue)也好,作为最高体验(peak experience)也好,这里只好解作某种具有神秘性的经验了。如前所一再点出,《论语》篇章常见矛盾、冲突,是孔子自身矛盾抑所传述者矛盾,已难究明,不必强解。”(16)对于句中矛盾最终置于不论。

牛泽群完全摒除了旧注,认为“此章传统释解恐非孔子本义,本义应为:君子非尽为仁者,小人(不学)绝不可能成为仁者……君子非必为仁者。综观论语,知孔子以君子→仁者→圣者等而上之……故知孔子广义称之为君子者乃包括仁人、圣人,而狭义者其标准并不高。”(17)提出了一个以广义狭义论君子的思路,在形式上圆通了“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句话的逻辑。赵又春继承并发挥了牛泽群“君子非尽为仁者”的观点:“虽然仁者都是君子,但君子中有些人还不能说已经是仁者。”并将此句翻译为:“由君子很快变为不仁者,这是有的,但没有小人一跃而成为仁者的。”(18)

另外,傅佩荣亦有独树一帜的解释:“君子而做不到择善固执的例子,是有的;但是从来没有小人会择善固执的。”“仁:人生正途的具体表现是择善固执。君子立志走在人生正途上,却未必可以固执到底;小人无志,根本不考虑择善固执。”(19)他在融贯先秦儒学的基础上,用《学》《庸》诚明之道来阐发“仁”的内涵,给我们以极大启发,但是对句中难解之处采取回避态度,从语言上消解掉了矛盾,仍然无法从内涵上根本解除疑惑。

总结古注今释,对于此章的翻译大概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君子有时不仁,小人从不会仁”;第二种为“君子中有不仁的人,小人中不会有仁的,君子小人以位言”;第三种为“君子中有不仁的人,小人中不会有仁的,君子小人以德言”。

前两种固然无可“圆通”已如上述,而第三种观点基于君子分广义、狭义两种的看法而说“君子中有不仁的人”,亦有待商榷。如《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很明显,孔子认为:君子而不仁,便无法称为君子;君子无时不仁——仁即君子的精神内核。那么,对于这句话,若从是否“圆通”的角度来看,我们除了不能说君子“仁道未备”、“偶有不仁”,也难以认同“君子非尽为仁者”的说法。

对这句话的解释,我们不能只求“圆通”,更要在深刻理解《论语》中孔子所说“仁”和“君子”的道德内涵的前提下来反观。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何为“君子”、何为“仁”,然后才能明白“君子”和“仁”的关系,进而明白“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的意思和孔子说这句话的真正意图。

二、仁

“仁”本指人内在的爱己爱人的情感,渐渐被用到了对人的道德评价上(20),而后又有仁政、仁功之谓。而“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中的“仁”,显然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说的。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在《论语》中以德讲的“仁”,首先应是人自发的道德情感。“仁者”即为完全具备此种仁德的人。如《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唯有真正的仁者,能够从自心发出合乎道德的情感。仁者所表现的仁,完全是本性自然的散发,是“由诚而明”。其立身处世以义为准则而认为理所当然,并不考虑利害得失,故而“仁者不忧”。因此,作为孔子所认为的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仁者,即“诚于中而形于外”,是内在道德情感与外在道德表现相统一的人。无论处于何种境地,其仁心不稍改,故而说“仁者安仁”。

相对于“安仁”的仁者,孔子还指出一种名为“知者”人格类型。《论语·里仁》:“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所谓智者,是“利仁”的人。其所表现的“仁”,并不是由本心自然而发的。如皇侃疏:“假令行仁获罪,性仁人行之不悔,是仁者安仁也……若于我有损,则使停止,是智者利仁也。”(21)智者的“仁”或“不仁”,是在经过其审时度势之后的,标准不是仁义,而是利害,并未有仁者那般的道德自觉性。故而《礼记·表记》中说:“子曰: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人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智者的“仁”,只是浮浅的外在表现。一旦外在环境有所改变,“仁”的表现已无利可图,智者就暴露出不仁的本质。另外,智者若广学渐修、思虑通达,则能“由明而诚”,得以“不惑”,以“克己复礼”、“择善固执”故,勇猛精进,亦可渐次入于仁道——这就是《论语·阳货》中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提到的“上知(智)”。上智者是指化道德他律为高度道德自律的人,不因外在环境改变自己的操守(不移),具有恒久不改的“仁”的表现,故而亦可被视为“仁”了。故而《论语·颜渊》中说:“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综上可知,“仁”的涵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仁”,指道德自律或道德情感,抑或是两者在一个人身上的统一;狭义的仁,则单指人道德情感。

三、君子

“君子”这个词本来是指客观的社会地位的,后来逐渐被灌输了德行的内涵(22),故而君子常有德、位两个方面的解释。“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中的“君子”,已如上文各家所论,应是从道德修养的角度来说的。那么,从道德修养的角度看,孔子对君子有什么道德要求的内涵呢?《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又有“君子怀德”。《论语·卫灵公》中也说:“君子固穷”。道德君子其实就是心怀善德而笃行之,择善而固执,不因客观环境变化而转移自己的德操的人。

牛泽群举例说明君子有时“标准并不高”。“如《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又‘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23)。而这些似乎只是孔子所提及道德君子品行的某个侧面的表现或者对其某个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对君子的完整定义,更不能由此而降低君子人格的道德内涵。就句意和词汇用法来讲,“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中的“君子”,也显然不能做为君子德行的侧面描述。

四、仁、君子、小人

对比“仁”和“君子”的道德内涵,我们能看到:“君子”的定义是确定的,即为“敦善行而不怠”;而“仁”则分为广义和狭义。那么,“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并非是以“君子”为广义的君子,而是以“仁”为狭义的仁。这句话应该是说:“始终具有道德表现的人,不一定都具有道德情感。”可是,孔子为什么要说这样的一句话呢?

我们仔细揣摩孔子说这句话的语气,似乎前半句只是铺垫,而后半句才是重点。正如李贽所说的“亦借君子以断小人耳”(24),这句话并非是指责君子,而是在感叹小人。

孔子提倡礼乐教化:一方面通过使人遵循道德约束而得以由外向内的道德渗透,一方面通过培养人的道德情感而实现由内向外的道德散发——由此实现人格修养的外在约束性和内在自觉性的统一。此即如《礼记·文王世子》中所说:“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孔子强调对人的内在道德要求,同样也格外关注人的外在言行。

《礼记·表记》:“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强仁。”《礼记·中庸》又说:“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诚然,具有道德表现的人不一定内心真的具有道德情感,他们的道德表现可能是刻意表现甚或伪装出来的;但是,即使是伪装道德的一个人,只要能一直伪装下去,我们就可以评价他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故而,孔子并不完全反对伪为“仁”,关键在于能够“克己复礼”。

人无论是“性而知之”、“学而知之”,还是“困而知之”,只要“知之”而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最终的外在效果并无根本区别。但是那些不愿学的人,就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了。既不“诚”又不“明”,故而成为执迷不悟的“下愚”者。对这种人,礼乐亦难化之为“仁”。连伪“仁”都不能坚持,又怎么能要求他们培养内在的道德情感呢?孔子对这种人,是深恶痛绝的。

故而,这句话的整体意思似乎是:“那些外在言行始终符合道德规范的人里面,可能会有内心并不具备高尚道德情感的吧;可是那些连外在言行都不能坚持合乎道德规范的人里面,怎么可能会有内心具备高尚道德情感的呢?”

注释:

(1)(2)[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5。

(3)朱熹.四书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83:161。

(4)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559。

(5)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三联书社,2002:382。

(6)(7)(8)程树德.论语集释.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90,(3):958。

(9)康有为.论语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208。

(10)杨伯峻.论语译著.北京:中华书局,1980:147。

(11)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327。

(12)(13)牛泽群.论语札记.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381。

(14)杨伯峻.论语译著.北京:中华书局,1980:147。

(15)(16)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327。

(17)牛泽群.论语札记.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381。

(18)赵又春.我读 <论语 >.长沙:岳麓书社,2005:106。

(19)傅佩荣.傅佩荣解读论语.北京:线装书局,2006:243。

(20)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上海:三联书社,1996:160。

(21)程树德.论语集释.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90

(1):228。

(22)韦政通.中国哲学辞典.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370。

(23)牛泽群.论语札记.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381。

(24)李贽.四书评注.李贽全集注(第21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10:204。

猜你喜欢

仁者小人论语
成宏:妙手不负悬壶志,仁者长怀济世心
仁者爱人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
指印小人来了
仁者
木勺小人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