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三种《永定河志》的历史地位

2012-08-15赵卫平

黑龙江史志 2012年23期
关键词:永定河体例乾隆

赵卫平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 满洲里 021400)

一、保存了清代及以前有关永定河的不少信息

清代有关水利的撰述,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高峰。清代三部《永定河志》搜集整理了史志诸书,可以了解到古代永定河的面貌和治理概况。

(一)提供了研究清代永定河河道变迁以及环境变化的文献资料

首先,保留了永定河早期六次迁徙改道的文献资料,如:康熙三十七年(1698)自良乡县老君堂筑堤,开挖新河,由永清县朱家庄,经安澜城入淀,至西沽达海,为永定河两岸筑堤之始,此第一次河道改由安澜城。康熙三十九年(1700)因安澜城河口淤塞……此第二次河道改由柳岔口。雍正四年(1726),因柳岔口以上渐次淤高……即今日之旧南堤,三次河道改由王庆坨。乾隆六年(1741)南岸六工以下,冰窖减水草坝因凌汛水大……此第四次河道改由冰窖草坝。乾隆二十(1755)年,因冰窖河口以北淤成南高北低……此第五次河道改由北六工二十号以下,地名贺尧营。乾隆三十七(1772)年,兴举大工,水由北六工趋下……此第六次河道改由条河头。(1)

其次,以上各河道自筑堤以后,也是迁徙无常。大学士刘统勋在奏折里条例分析了六次改道后堤埝的变化。“第一次之安澜城距今河身已徙北十余里。冰窖改河之后,康熙年间,北堤转为南堤。雍正年间之南堤改为北堤。以今日河身而论,则凡属康熙、雍正年间。所筑之南堤、北堤俱在河之南矣。”(2)乾隆五年(1740),又因河流北徙,“于北大堤起由东安县葛渔城至凤河西岸止,筑北埝一道”。乾隆二十一年(1756),“因北埝不足恃,又于永清县赵百户营筑遥埝一道”。乾隆二十八年(1763),“于北大堤永清县止荆垡起,至武清县之黄花店止,添筑越埝一道”。(3)堤防是河流发育变化的重要标志。

上述资料,清晰地说明了永定河六次改道,并随之建堤筑埝的概况,成为后人研究当时永定河的河道变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重要历史文献。除以上文字叙述以外,陈琮和李逢亨分别纂修的《永定河志》都用地图直观地展示了永定河六次改道,六次建堤筑埝的具体位置,“以迁移之故,按次分绘。庶流览分明,兼可悟因时制宜之意”(4)。

(二)传达了有关治理永定河的重要信息

对永定河的治理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渐进发展的过程,同样,永定河的管理制度和机构也是一个不断制度化和功能化的过程。

康熙三十七(1698)年,始建永定河大堤,也正是这一年,清朝统治者真正开始建立官署机构,作为专门管理永定河的职能机构,开始系统化地管理永定河事务。从《永定河志》的职官表里,我们可以了解永定河官署设置的变化,以及它的不断完善成熟的过程。

“官有职守,不可缺,亦不容滥,因时因地,自古然已”(5)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建堤以来,“上自总河,下及汛弁,或增设,或改设,或裁或复,靡不因时因地以制其宜考”。(6)“职官表因康熙三十七年(1698)总河而下,初设分司、同知、笔帖士等官。雍正四年(1726年),改设河道同知、通判、佐杂等员。”(7)清初,最初设定南北岸两分司,划分南岸八汛,北岸八汛,正副部院笔帖士三十六员,分工题补,作为汛员专门管理永定河河务。雍正元年(1723),清廷裁撤南岸分司,令北岸分司监管南岸分司事务。雍正四年(1726),清朝统治者加强了对永定河的管理,首次设置永定河道,至于河道总督之下,使它与山东运河道、江苏淮徐河道、淮扬河道三个河道相并列。直至光绪年间,其它河道都并入地方巡道监管,唯有永定河道存留下来,作为专管永定河事务的官署。这一系列的数据,一方面说明了清朝统治者对永定河治理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永定河管理机构的职能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达到了高峰。

乾隆二十八年(1763)正月十六日,直隶总督方观承上奏,提议把永定河南北两岸工段编号管理,“北岸工段以天、地、黄、宇、宙、洪、日、月、盈九字编为号次;南岸工段以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九字编为号次”(8)这种为河工工段编号的管理方法,有利于对永定河河防工程的管理和治理,也说明当时对定河事务的管理步入了科学化的阶段。

清代河臣在对永定河进行治理的过程中,既继承前人,效仿前人治河之策,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河理论。“应请将现奉上谕及议定章程,摘叙简明条款,刊勒丰碑,昭示来兹,庶成法永垂。”(9)所有条款总计十二条,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被刊刻在了《永定河事宜碑》(10)上,每一条的制定都是在治理永定河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治理永定河的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也为大规模治理黄河提供了借鉴。这些碑刻文献的留存,为后人研究清代治河的理论和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

二、科学评价清代三种《永定河志》

我们评价这三种《永定河志》,就要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从科学的角度去审视它,评价它,而不失偏颇。

(一)编纂方法

自《隋书·经籍志》以来,在中国传统目录学中,山水志一向都被列入史部地理类当中。到了清代,对山水志的著述更为兴盛,其数量不下三四百。这些山水志大致可以分为,山岳志和河渠水利志两类。而河渠水利志又可细分为三类:河工专著、各省水利专著、某一湖一河专著。在清代时期某一河流专书中,《永定河志》当属典型。

首先,这三种《永定河志》的体例结构完善。从明朝中期开始,志书的编纂体例日渐丰富起来,除了有平目体志书、纲目体志书外,纪传体、编年体的志书也逐渐增多。陈琮纂修《永定河志》首先开创了编纂永定河专志体例的先河,“据现存者搜录参稽史志诸书,用资考证,分纪、图、表、考、奏议、附录六体为纲。每体各依类分门为目,总以河防工程为要领”(11)谕旨纪、宸章纪和巡幸纪均按年月恭录。其中“批示臣工奏折及折内奉有朱批,随折恭录,以昭宸断。其原奏缺者,仍恭录于纪,凡抬写格式悉照《畿辅通志》。”(12)职官表按照前后异职,分为二表。“异官同者,尺福无多,则以类相次”,用《百官公卿表》式。

李逢亨纂修《永定河志》亦仿此体例,分为八门“曰绘图、曰集考、曰工程、曰经费、曰建置、曰职官、曰奏议、曰附录”。虽然李逢亨在《永定河志》中未曾提及仿效陈琮的六体来编纂此志,也没有把谕旨、御制诗文列入“纪”这一体例,但是仍然把它作为宸章恭录卷首。所以说,李逢亨纂修的《永定河志》基本沿袭了陈琮纂修《永定河志》体例。

朱其诏与蒋廷皋合作编纂的《永定河续志》则是这两部志书的增补与延续。由于当时的大清王朝已是岌岌可危,为了节省经费,此次续修嘉庆二十年(1815)之前旧志已录入的不再记载。《永定河续志》在体例依然承前旧志“谕旨仍恭录简端。其绘图、工程、经费、建置、职官、奏议、附录七门沿旧例”(13)然《永定河续志》在体例上仍有一些改进,比如在绘图方面“惟旧志之图,源委虽详,道里未核,且与今时形势小异。”(14)所以经过重新测量后,根据当时著名地理学家李兆洛《大清一统舆图》“按计分里”(15)的方法绘制;由于“石景山以上未及详者,非防汛所及也”(16),故忽略不再记载;旧志《兵制》列入在了“经费”门“兵饷”类目下,《续志》则另列为一门,“以正体例”(17);由于集考旧志记载十分详尽,《续志》删去不载;旧志奏议占据一半,《续志》还纂入了私家撰述、故老流传,“其或见诸他书,足资采择者,入杂识门,以备参考。”(18)这五项的变化,充分地说明了《续志》的编纂体例较前两部旧志有了明显的进步。

其次,修志的指导思想明确,就是指导永定河道治理。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和支持修志,原因在于方志可以发挥资政、教化的功能。当时清代文人也注重于考据之学,重视经世致用的思想。陈琮主修《永定河志》“章程即为万世法守。顾永定河旧无成书,九十余年来,卷牒不无残缺。据现存者,搜录参稽史志诸书,用资考证”(19)。李逢亨也在他纂修的《永定河志·例略》里表达了他纂修的思想:“因思在官言官之义,谨辑旧章及现在情形,拟为一书,以备稽考。”朱其诏也在《永定河续志》里提到“是志乘一书,实与治河相表里,修订一事,遂为今日之要图。”一个“万世法守”“用资考证”,一个“在官言官”,一个“志乘一书,实与治河相表里”,都充分体现了作为一方地方官修志备史的经世致用的理性认识和史学思想。

(二)编纂弊端

作为一种书籍,难免受到历史的时代背景,抑或著者本人等各方面的影响,所以就多多少少有优劣,有得失。三种《永定河志》的编纂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在收录文献上,缺乏连续性。三种《永定河志》资料性居多,理论概括较少。有关前人论述治理永定河的文章,只因“前人著述,磬竹难书”,几乎一概不收,未免有失偏颇。只有《永定河续志》摘录了几篇,如《凤河论略》、《永定引河下口私议》、《治河蠡测》、《水道管见》、《河渠论略》,弥补了一点遗憾。

在目录设置上,不够合理清晰。不论是乾隆时期陈琮纂修《永定河志》,还是李逢亨纂修《永定河志》,在每一卷开始时,都没有列上这一卷的内容目录。看上去,头绪混乱,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不便。例如:陈琮纂修《永定河志》凡十九卷,卷首一卷,奏议有九卷;李逢亨纂修《永定河志》凡三十二卷,奏议有十三卷,这两部志书所收录的臣工奏议几乎占据了整部书的一半。奏折明目繁多,编纂者只是按年编修,没有把每个奏折的题名条理清晰,录于每卷卷首,乍看上去,混乱不堪。如果想找到读者预期找到的资料,需要一页一页去翻阅,很耗费时间。作为后来续修《永定河续志》的编纂者,改善了这一缺点,于奏议的每一卷卷首,刊列了每一奏折的题名和时间,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节省了读者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在叙述永定河源流时,仍不乏舛讹之处。但是瑕不掩瑜,三种志书的价值我们不可抹煞。

注释:

(1)陈琮,纂修.永定河志,卷十七.乾隆五十四年(1789),钞本。

(2)陈琮,纂修.永定河志,卷十七.乾隆五十四年(1789),钞本。

(3)(4)陈琮,纂修.永定河志·例略.乾隆五十四年(1789),钞本。

(5)(6)陈琮,纂修.永定河志,卷二.乾隆五十四年(1789),钞本。

(7)陈琮,纂修.永定河志·例略.乾隆五十四年(1789),钞本。

(8)(9)(10)陈琮,纂修.永定河志,卷十九.乾隆五十四年(1789),钞本。

(11)(12)陈琮,纂修.永定河志·例略.乾隆五十四年(1789),钞本。

(13)(14)朱其诏,蒋廷皋,纂修.永定河续志·序.光绪六年(1880)刻本。

(15)朱其诏,蒋廷皋.纂修永定河续志·序.光绪六年(1880)刻本。李兆洛(1769—1841),清文学家、地理学家。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嘉庆进士,曾官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书院。通音韵、史地、历算之学。所著有《养一斋集》、《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历代地理沿革图》、《皇朝舆地韵编》、《皇朝一统舆图》等,并编选《骈体文钞》。

(16)朱其诏,蒋廷皋,纂修.永定河续志·序.光绪六年(1880)刻本。

(17)(18)朱其诏,蒋廷皋,纂修.永定河续志·原编序例.光绪八年(1882),重修本。

(19)陈琮,纂修.永定河志·例略.乾隆五十四年(1789),钞本。

[1][清]陈琮纂,修.永定河志,凡十九卷卷首一卷.乾隆54年(1789)内府钞本.

[2][清]李逢亨,纂修.永定河志,凡三十二卷,附录一卷.清嘉庆(1796~1820)、(1814~1820)刻本.

[3][清]朱其诏,蒋廷皋,纂修.永定河续志,十六卷,卷首一卷.光绪7年(1881)刻本.

猜你喜欢

永定河体例乾隆
论乾隆朝金川之战的影子腔演述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引注体例
“永定河——绿色港湾杯”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永定河——绿色港湾杯”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勃勃生机的永定河
一条母亲河的前世今生——大型音舞诗画《四季永定河》精彩绽放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诗经学史》书评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
计岁的规范化与年谱编纂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