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连载五)

2012-08-15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4期
关键词:满族习俗黑龙江

程 弓

鹰猎文化简述。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一般意义的鹰猎指的是利用海东青捕猎。海东青文化起源于唐代甚至更早。《本草纲目》中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唐以后,海东青成为黑龙江地区满族先民向中原王朝进贡的主要品种之一。《契丹国志》记载:“女真东北与王国为邻。王国之东接大海,出名鹰。自海东来者谓之海东青,小而俊健,能擒天鹅,爪白者尤以为异。”海东青身材虽不像金雕、海雕、苍鹰那样硕大,但生性十分凶猛,可捕天鹅和小型哺乳动物,如田鼠、野兔等,有的甚至能捕鹿。因此,从唐代甚至更早,满族先民靺鞨、女真人便把海东青作为进贡的物品。辽王朝建立以后,由于辽国主每年都要“四时捺钵”,而海东青可猎杀天鹅,因此,辽国主及豪门权贵非常喜欢海东青。据史料记载,辽国统治金国之后,仅靠进贡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所以派专人到女真地索要海东青,强迫女真人每年必须完成向辽国贡鹰数量。这些银牌天使(钦差带着辽国银牌)进驻金国部落,强行催缴捕鹰数量。更有甚者,这些钦差,对女真人烧杀抢劫,奸淫掳掠,激起女真人的愤怒,积怨渐深,终于引起了历史上的辽金战争。

许多年来,海东青一直受到推崇,一些文人墨客赞美有加。

金国诗人赵秉文作诗《海青赋》赞云:“俊气横鹜,英姿杰立。顶摩穹苍,翼迅东极。铁钩利嘴、霜柳劲翻”。辽代文人描写白玉爪海东青猎捕天鹅的战斗:“白海青,不仅如鹘,既纵,直上青冥,几不可见,俟天鹅至半空,自上而下,以爪攫其首,相持殒地。”

明朝大学士李东阳在燕京十景《南囿秋风》有:“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的诗句。

现代的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衣殿臣有:女真贡鸟海东青,敢上云霄抖羽翎。劲似千钧飞砮石,疾如九野震雷霆。三冲狡兔多捐命,一击天鹅少遁形。弱可谋强清帝赞,名鹰岂独列禽经!

吴文江《颂海东青》有:小小海东青,女真视神灵。羽中称猛虎,空域似雷霆。鈎咀啄辽败,转头逼宋冥。利爪擒双帝,鲲鹏展百翎。征云虽远逝,铭志尙常庭。成就当今事,还须舞鸷青。

有关海东青的绘画作品也很多,其中清代朱耷的《双鹰图》、徐悲鸿的《飞鹰》、齐白石的《梅花鹰石》等作品最为著名,堪称传世之作。在乌拉街镇“雾凇岛”景点,现立有一米多长的根雕作品《海东青》,该景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观赏过的中外游人赞不绝口。

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女真族,鹰猎习俗历史悠久,许多年来一直有向宫廷贡鹰的传统。据考证,起源于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鹰猎习俗,到辽、金、元代更加受到朝廷的重视,当时的女真及蒙古宫廷都有规定:凡流放到辽东边地的犯人,若能“获海东青即赎罪,传驿而归。”因此,当时的皇亲国戚,朝廷重臣,为得到海东青不惜重金。能捕捉到海东青的流人,可免除罪刑。“若得白玉爪海东青贡上”,不仅死罪可免,且一夜之间能暴富。

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京师内务府在今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设立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辖区面积7000平方公里,专司采捕朝廷贡品。同时,设立了“捕鹰丁”,专事负责贡鹰差事。朝廷为了独享资源,特别制定了《盛京围场窃例》,对私自进入围场猎兽、打牲、砍树、割草者,无论初犯或再犯,均面刺“盗围场”三字,按数量多寡处以杖刑、枷号、徒刑、充军、发遣到乌鲁木齐为奴等刑罚。直至光绪初年,围场管理才渐见松弛。甲午战争后,东北大御路南侧的阿木巴克围场方始开禁,允许百姓入围开荒行猎。

清廷还曾明确规定:白玉爪海东青只能由皇帝豢养把玩,皇亲贵族决不许染指。康熙帝喜猎,曾赋诗云:“吉林国,盛京国,天府秋高兽正肥。本是昔年驰狩处,山清水态记依稀。”康熙喜猎尤喜鹰,曾赋诗赞美自己的爱鹰:“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属海东青”。乾隆在他的《海东青行》诗中云:“鸷鸟种不一,海青称俊绝”。

继康熙、乾隆以后,满清几代皇帝都有喜猎和豢养把玩海东青的嗜好。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随着清王朝的消亡,“贡鹰”习俗也结束了。在民间捕鹰、驯鹰、放鹰的习俗也越来越少见了。

解放后,由于海东青濒临灭绝,这种习俗己不存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满族鹰猎习俗的挖掘、整理,在中国北方,在乌拉街相继出现了韩屯、北蓝鹰户。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在许多鹰户的积极努力下,海东青文化的再次发掘、整理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素有“中国第一鹰屯”之称的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乡渔楼村(鹰屯),至今仍保留并沿袭着满族人的鹰猎习俗。这个村始建于明代后期,后金和清初曾是朝廷的渔猎之地,并建有冬季存放渔网的渔楼,“渔楼村”因此得名。清初,渔楼村成为满族的世居地,清代的渔猎习俗也薪火相传,延续至今,尤其是捕鹰、驯鹰、放鹰习俗更为突出。使鹰猎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习俗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猎鹰驯鹰技巧。海东青是一种性情凶悍的猛禽,是禽中之王。海东青又有海东青鹘、海青、海青少布、白鹰、玉雕、玉爪雕、白玉爪、青雕等称谓,其中尤以称作“玉爪骏”者最为贵重。

鹰作为狩猎工具,其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唐代。到了清代,专门有满族人以此为职业,成了专职的“鹰手”和“野鸡差”。当时的鹰手放鹰,除了获得收益外,还可以为宫廷提供娱乐。对于久居紫禁城宫廷里的皇上和皇宫权贵们,对这种强烈的刺激性娱乐项目是非常感兴趣的。

满族鹰户捕鹰(俗称“拉鹰”),有独特的方法和技能,俗话说:“二八月过黄鹰”,每逢这个季节,天高云淡,碧空万里,空中盘旋的鹰抬头可见。特别是在旧历八月份,是当地人们捕鹰的最好时机。捕鹰一般在山头处进行,捕鹰前,要叩拜鹰神(鹰一直是满族的图腾,在金上京博物馆至今还有鹰嘴妈妈的坐像)。首先要搭建鹰神佛龛,即在依山慢坡上建一座临时的小土庙,叩拜仪式结束后,布上细网,然后用雉鸡、鸽子等做诱饵进行捕鹰。捕到鹰后,鹰手要驯鹰。驯鹰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熬鹰”,把鹰的野性熬掉,办法是猎户自始至终陪着它,不让鹰睡觉。接着训练它接近主人,让它能习惯地站在主人的手臂上,这一过程叫“过拳”。接下来是“跑绳”,即让它在远处听到呼叫,能习惯地飞到主人的手臂上。放鹰前,为了增强猎鹰的进攻欲望,并听从主人的命令(一般叫听使唤),首先采取“喂轴”,就是让它吞下用肉片裹着的麻团儿,当它吞下2~3个之后,便呕吐不止,使鹰充饥不成,倒搭胃食,这个过程中“勒膘”或叫“甩轴”。经过这道程序,将鹰的体重控制在1.9斤左右,于是,达到放飞的标准。

放鹰时,主人要站在山头最高处鸟瞰。还有4~5个人“一”字形排开,嘴里不停地发出“嘟、嘟、嘟”的吼声,并用手里的棍棒不停地敲打树丛,驱赶藏匿在树丛、草丛中的猎物。此时,居高临下的猎鹰,铁嘴如钩,双目了望,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沟沟坡坡。一旦发现猎物,猎鹰尾巴上长长的白公鸡尾羽上下摆动,尾铃叮叮铛铛作响,以异常迅猛的速度直扑过去,无论是山兔或野鸡,都不如它的飞翔速度,无一幸免,瞬间便倒在猎鹰的利爪之下。猎物被擒之后,几乎没有挣扎的能力,立刻变得骨酥肉麻。凶悍的猎鹰第一爪抓住野兔的屁股,兔子疼得头向后仰,它的第二爪趁机扣住兔子的嘴巴,两爪一合,只听“哇”的一声惨叫,野兔的脊梁骨当即折断,再用利喙叨住兔子的两眼,兔子彻底就完了。野鸡的飞行速度和高度远不及猎鹰,因此,也是同样的下场。就这样,猎鹰每天可捕到数十只猎物。

满族人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学会了豢鹰驯犬,一个出色的猎手豢鹰驯犬的本领是极高的。因为在狩猎过程中,鹰和狗都是主人的重要帮手,所以称鹰和狗是猎户的无价之宝。

近年来,在承德北郊及东北各地,还有一些保持着这种习俗的鹰屯,如吉林市土城子乡渔楼村、乌拉街满族镇韩屯,北蓝的鹰户均在延续这种民间活动,功夫不衰。

满族鹰猎器具。满族鹰猎习俗分为捕鹰、驯鹰、放鹰三个步骤。所使用的场地和器具大致有:鹰场、鹰网、诱饵、地窨子、鹰枰、鹰杵子、鹰尾铃、鹰绊绳等。

鹰场:指的是捕鹰场所。鹰场设在高山平坦处,和地窨子紧紧相连,是捕鹰设网的地方。

鹰网:主要用细丝织成,类似鱼网。鹰网要织成3米宽、10米长的片状绳网,颜色多近似于秋季草色。内有纲绳,供猎户收网时用。

诱饵:多用小鸡和鸽子等鹰喜好捕捉的禽类。

地窨子:地窨子是旧时东北游猎少数民族的居所,上个世纪30~40年代还有人住地窨子。地窨子是在地面向下挖一个1.5米深的坑,地上用树枝和草类盖好,颜色近于周围环境。地下一半,地上一半,为猎户捕鹰藏身之处。

鹰枰:量鹰体重的专用工具,枰的盘呈V形,与其它盘枰有别。

鹰杵子:是鹰手在熬鹰时和让鹰站立休息的专用器具。鹰杵子需用黄玻璃木和椴木制成,上小底大,底部多用石磨等较重的物品制成,使其稳固。上部的立杆和横梁用木制,横梁必须是榆木和椴木,因木质发软且暖,鹰立在上面时不伤其爪,对鹰爪能够起到保护作用。

鹰尾铃:鹰尾铃系金属制成的铃铛,便于猎户监控鹰的去向。

鹰绊绳:驯鹰时用的专用绳,有的用麻绳,有的用皮条,长约两尺,绳上的环儿,解开可放飞。绳为细绳,便于控制猎鹰的行动。

鹰猎文化特征:满族鹰猎习俗流传至今,已经上升成为一种文化。作为源于东北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无疑是冰雪文化的重要组成。鹰猎自产生至今,从帮主人狩猎,到民间、宫廷消遣娱乐生活内容,这种文化传承至少己有1900多年的历史。经过若干个历史朝代延续到今天,经过传承、演化、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鹰猎文化基本特征:

(1)鹰猎是伴随着黑龙江古代先民,一直到满族民间狩猎活动产生与传承,因民俗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经过数个朝代的继承,完善与发展,经历了失传、抢救和恢复,从而形成了对满族民间习俗强烈的依存性特征;

(2)鹰猎技艺长期在民间传承之后,升华成宫廷的观赏性、刺激性娱乐活动。从民间到上流社会,在这种自然而漫长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上至达官显贵甚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乃至顽童,特有的消遣娱乐性特征;

(3)鹰猎现象历经几朝几代,甚至由此引发大规模征战,成为征讨的导火索。“一条鹰路半部辽史”,所以,具有年代久远且直接影响历史、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独有性特征;

(4)鹰猎源于民间,是养家糊口之本。旧时,鹰手之间互不交流,是一种世袭的,传内不传外,只在本族之内口口相传的家族传承性特征;

(5)在长期历史性传承下,经过总结、积累、提高,逐渐形成的人禽沟通,相互信任,和谐相处,建立情感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结合产生的属性特征;

(6)海东青作为“羽族之虎”,“百鸟之尊”,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驯服的鹰,而且“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可以为我所用,故具有独一无二的稀有性特征;

(7)鹰为主人捕猎,但鹰无法区分所猎动物是否是保护动物,一旦锁定猎物,一概捕之,故存在着与野生动物保护法相互矛盾的制约性特征;

(8)鹰神作为满族民族的文化“图腾”,之所以千百年来受到崇尚,是因为它勇猛善战,果断迅速,嫉恶如仇,百折不挠。而由此形成的彪悍、粗犷、豪爽、率真的东北少数民族朴素性格与海东青似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有原始、质朴、执拗的原始性特征;

(9)东北地区四季分明,冬夏温差达到摄氏70多度,捕鹰驯鹰,围鹰狩猎等许多鹰猎文化活动,经常受到风霜雨雪,阴晴云雾等气候等条件限制,故存在季节性特征;

(10)从民间的、古老的原始习俗到鹰猎文化现象,从不为人知的社会底层活动到高等级的文化层面,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现代文明的升华,表现出鲜明的进化性特征。

发掘、升华、宣传的意义:具有鲜明特征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特别是满族的鹰猎习俗,在整个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是黑龙江冰雪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分支,是黑龙江冰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它——满族以及其它少数民族,从民间至皇室统治者的文化生活缩影,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东北边疆少数民族的历史;分析它——满族民间习俗和历代王公贵族生活中的文化遗存,可以更深刻地体会东北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研究它——海东青文化乃至冰雪文化,可以更有力地宣传黑龙江特有的黑土文化和地域文明。因此,抢救、发掘、保护、发展、升华、宣传海东青文化,进一步丰富黑龙江江冰雪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从唐代初起,到辽、金、元、明各代,特别是到了清代,海东青习俗具有它独特的引导性、历史性和延伸性。通过对海东青文化习俗的深入研究,可以从另一个视角了解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历史,了解黑龙江地区边民的生活习俗与状态,了解历代王公贵胄驯鹰养鹰的历史涵义,了解黑龙江地区各少数民族间的征战、依存、互补、融合……不仅对丰富和完善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对黑龙江冰雪文化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整个中国历代王朝历史的进一步研究,对丰富和弘扬中华文明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发掘海东青习俗,丰富海东青文化,能够促进东北地域文化的发展和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宣传黑龙江,丰富少数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重要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对黑龙江冰雪文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还是黑龙江冰雪文化,至今还鲜为人知。曾几何时,还有许多家乡人发出这样的感慨:黑龙江地广人稀,气候恶劣,历史不长,缺少文化……其实,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具有厚重历史,深刻文明,深邃内涵的黑龙江大地,以及它所包含的黑龙江海东青文化,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黑龙江冰雪文化,黑龙江金源文化、渤海文化等等,需要有更多的人了解,才可能发自内心地为之自豪,才会有为之付出的激情与动力,才会迸发出建设家乡的豪情壮志。因此,是相当有意义的。

猜你喜欢

满族习俗黑龙江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羡慕等
满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黑龙江出版集团
满族风俗图谱(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