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化时代发挥“市民论坛”的作用—以嵊州市为例
2012-08-15袁秋飞
□ 袁秋飞
在网络化时代发挥“市民论坛”的作用—以嵊州市为例
□ 袁秋飞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网络已不仅是网民意愿表达的重要渠道,而且也成为公民的问政平台和政府履行公务的场所,并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方便生活等多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何更好地运用网络,更有效地发挥网络的作用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领导干部适应新时代发展所必需的一项基本素质。
嵊州“市民论坛”活动以网络为依托,把收集到的舆情,通过网络论坛的形式来回答解决,实现了“问题从网上来,观点在网上谈,疑难在网上解”,整个过程都在网络中运行,既及时又有效。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积极作用,不断创新方法,以“解读政策、解疑释惑、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网上“市民论坛”活动。这样,政府部门的工作平台延伸到网络,在网上宣讲理论政策、解除百姓疑惑、凝聚思想共识、服务基层群众,从而使“市民论坛”活动真正成了“民意的广场、思想的门户”。
一、“市民论坛”在网络中的实践
目前,嵊州市有宽带用户7.4万户,占全市总户数的27.5%。网民约3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6.3%。上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重要部分。嵊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助嵊州新闻网这一平台,策划开展网上“市民论坛”直播活动。为提高论坛质量,嵊州市精心制定网络直播预案,并投入专项资金用于购置专业视频、图文直播设备,建立网络直播室。2009年5月,以“民营经济创业服务以及高中招生”为主题的第1期“市民论坛”成功举办,至今已有12期。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确定主题。网络民意是社会民意的一个组成部分。“市民论坛”的开展,政府是主导,网民是主体,没有网民的参与,也就不成其为“市民论坛”。要吸引广大市民来关注论坛、参与论坛,关键是要在论坛主题选择上下功夫,要善于站在群众的立场考虑问题,重点选择一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内容来组织实施论坛活动,才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关注民生,才能集中民智;也只有集中民智,才能解决民困。实践证明,论坛的主题越贴近群众,群众的参与度就越广;内容越贴近生活,群众的积极性就越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越高,越是能产生好的效果。
找准政府要说的和群众关注的热点是增强论坛活动实效的关键。嵊州市积极拓宽渠道,及时做好社会舆情的搜集、分析、研判工作。一是专门建立“互联网舆情采集分析系统”,采集涉嵊网上舆情,随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与变化。二是加强与市信访办、市长热线、公安局等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定期了解本地近期的敏感热点问题。三是建立突发事件即时汇报制度,要求涉事单位在2小时内向市网管中心上报口头或书面信息,在第一时间掌握突发事件的社会舆情。四是组建覆盖全市各乡镇(街道)、部门及本地重要网络论坛的“剡溪领航员”网评员队伍,注重从基层一线中了解收集社会舆情。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以及一系列新政策、新法规的出台,坚持一日一网摘、一周一梳理、一月一研判,重点列出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问题,经常性地开展论坛活动。
(二)共同参与。提高权威性和互动性是论坛活动的活力所在。嵊州市制订出台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定期与网民在线交流工作的意见》,并建立了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有关乡镇(街道)和部门联动、新闻媒体紧密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为提高市民参与度,建立了提前预告机制,每期论坛都提前一周将主题内容、举办时间地点等有关事项在全市的主流媒体以及各大主要网站进行预告,并在嵊州新闻网设立专题网页,引导市民在网上“拍砖”、“灌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每次论坛都由部门主要领导或新闻发言人带队参加,并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服务对象参与现场活动。论坛时间为1小时,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为政策宣讲,由相关部门的领导用15分钟左右时间在论坛上开展宣讲,切实把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讲清、把重大的政策措施讲透、把需要市民支持配合的工作讲明。第二个环节为互动交流,由部门领导与市民、网民开展45分钟左右的互动交流,现场解释群众疑惑、解答网民提问。同时,每期论坛活动都进行网上视频和文字实时直播,真正让网民问得方便、让干部答得清楚、让群众看得明白。活动结束后,论坛的内容长期挂在“市民论坛”网页中,使之成为市民学习政策的经常性、便捷性平台。
(三)注重拓展。“市民论坛”活动是一项民生工程,论坛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贵在坚持,重在创新,着力推进市民论坛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嵊州建立网络舆情定期发布机制,结合网民关注的热点,定期组织举办论坛活动,引导社会舆论;建立网络舆情引导考核机制,把网络舆情引导情况纳入部门年度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对网络舆情的关注度;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对于某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注重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合,共同解决问题,让群众真正满意。
为进一步提高论坛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嵊州着力做好市民论坛的延伸拓展工作。一是建立网上提问反馈机制。由于论坛活动开展时间有限,活动过程中不可能全部解答完网民的所有提问;加之活动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和需求的多样性,互动交流过程中一些网民提出问题涉及其他部门,或者需要多个部门联动解决。为此,嵊州专门建立了网上提问反馈机制,及时把在现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给相关部门,并做好协调落实。二是建立网络舆情通会制度。为切实解决好论坛活动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嵊州市还专门建立网络舆情通会制度,通过编写《舆情通会单》反馈给有关部门,责成有关部门落实措施加以化解。对于重大的突发事件,还专门设立《舆情专报》送市主要领导与涉事单位,以便及时研究应对。三是深化惠民便民服务机制。为巩固扩大论坛活动成果,引导各级各部门建立网上解答、网下服务机制,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对接群众需求,开展惠民便民服务活动,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在网络化十分普及的今天,“市民论坛”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论坛活动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结合市民群众最关心关注的身边事来设立主题,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已成功举办网上“市民论坛”12期,共有30多个部门参与了相关活动,回答市民各类提问1200多条,解决民生方面的实际问题300多个,兴办实事800多件,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关注,吸引了广大市民的参与,使部门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了,群众对部门的工作更加支持了。
二、“市民论坛”运作的原则
“市民论坛”不是搞纯粹的坐而论道,最终是为了替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得到实惠。要通过“市民论坛”,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群众的难点热点问题,满足居民群众的不同需求。为此,嵊州“市民论坛”在具体的操作中,注重以下原则,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内容有针对性。摸清当前群众所想所需所求,是开展好“市民论坛”活动的基础。政府部门乡镇领导要串门入户,下企业、跑车间、进家庭,有组织地开展调研活动,摸清当前群众到底在想什么、要什么、怨什么、骂什么,为针对性开展“市民论坛”打下基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但部分群众对形势政策和一些基本法律法规还缺乏了解,有的对党委政府工作目标思路不很理解、不很支持。当前群众最关心的是创业发展,最缺乏的是对政策、信息、技能、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因此,嵊州开展“市民论坛”活动在内容上贴近群众,贴近基层,增强了针对性。
(二)引导群众有真情。加强与群众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是“市民论坛”的重要环节。让不同层面的人一起参与论坛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市民论坛”的积极性,增强“市民论坛”的吸引力。参与论坛的党政干部要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积极宣讲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和党的政策,及时加强思想引导。要让广大群众畅所欲言,开门纳谏,为文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建言献策,通过论坛引导,使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形势政策,消除疑虑误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解决问题有实效。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维护好群众利益,确保群众长期得实惠,是开展“市民论坛”活动的落脚点。嵊州市从调查中了解群众反响比较集中的问题,把“市民论坛”活动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推进党委政府各项实事工程建设结合起来,与扶贫帮困等活动结合起来。要切实增强“市民论坛”活动的实效性,通过“市民论坛”活动的开展,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三、在网络化时代进一步发挥“市民论坛”作用的思考
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专门提到了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内容。决议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必须承认,当今社会,网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网络提供了新的渠道,提供了公共参与的接口,带动了社会的进步。中央对网络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直面网络,顺应时代潮流,坦诚以待,遇事要担当,引导主流民意,突出网上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应当说,“市民论坛”在网络化时代承担着更大的责职,有着更大的作为。
建立“市民论坛”在新的时期有其特殊的功能,为群众提供一个文化教育的课堂,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一个碰撞思想文化的场所,一个展示文化的舞台。通过一个好的活动形式,一个好的论坛主题,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要求确定,不搞假、大、空,不搞形式主义。这样才会长久保持,才会达到效果。“市民论坛”是一项长远的工作,深化“市民论坛”活动,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一)运用网络积极引导。随着网络的急速发展,必须学会善于运用网络,要时时刻刻秉持敬畏之心,以谦虚的态度向网民学习。推动政务,特 别要注重突发事件的信息透明,没有真相就没有谅解。触摸民意脉搏,从群众利益角度,体会解决现实矛盾的切肤之痛,增强紧迫感。
(二)解疑释惑促进和谐。随着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百姓家中,网民言论已成为党和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注重民生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市民论坛”重要性的思想认识,理性地去审视和对待它。网络时代如何有效引导舆论、化解矛盾、推动工作是一项长远的任务。网上“市民论坛”以活动为载体,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以干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说政府要说的、做政府该做的,讲百姓关心的、解百姓困惑的。以群众的视角来解决群众的问题,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欢迎。通过“市民论坛”,要让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及时了解形势政策,消除思想上的疑虑,筑牢稳定发展的思想,树立加快发展的信心。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占领人们的生活空间和思维空间,不少人在这里无条件地接受网络提供的信息,接受它的教育,吸取网络提供的精神食粮,网络及其论坛已成为新形势下的新兴媒体。对此,我们要更新观念,主动出击,占领和利用好“市民论坛”这块新兴宣传舆论阵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从而使“市民论坛”在网络上发挥其因有的作用。由于参加市民论坛的主体多元,提出的问题也复杂多样,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政策业务能力,如果不熟悉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就不能正确解读政策、搞好服务,不能让群众满意。这有力地激励了各级领导干部自加压力,加强对科学理论、政策业务、新兴媒体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有力地推进了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通过“市民论坛”,进一步巩固全市学习型党政领导班子、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等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效果。
(四)搭建干群之间的桥梁。要通过“市民论坛”,让领导干部和基层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沟通更加频繁,关系更加密切。领导干部参加“市民论坛”,是面对面教育群众、解答群众疑虑的良好载体和机会,在论坛上宣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领导干部与广大群众心贴心相互沟通、理解的过程,有些问题和矛盾在论坛过程中可能会得到化解和沟通,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通过“市民论坛”,能使广大群众加深对政策的理解,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服务大局、服从大局的意识,为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凝聚力提供保证。论坛活动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结合市民群众最关心关注的身边事来设立主题,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关注,吸引广大市民的参与,使部门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了,群众对部门的工作更加支持了。“市民论坛”活动在部门与市民之间架起了连心桥,有力地促进政府部门形象的提升。
作者袁秋飞,女,中共嵊州市委党校讲师(绍兴 312400)。
责任编辑:孙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