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路线图”看异地高考门槛
2012-08-15吴晶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20期
继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地在年底前拿出“异地高考”方案后,教育部也提出要尽快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学“路线图”和时间表。
条件一:家长就业稳定外企白领林麟已在北京工作13年,结婚后一直没敢要孩子,原因是户口还在福建,“如果要孩子,上学就是一大麻烦”。
据悉,教育部已发文要求各地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根据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进一步细化准入条件,确定操作办法。林麟认为,自己已满足随迁子女可参加异地高考的条件之一——家长在流入地有稳定工作、固定住所、缴纳各种保险及税费。但他也担心政府出台的细则会过于苛刻,到具体操作时困难重重。
条件二:学生学籍确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确认学生学籍是一个技术措施,不仅要求地方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制定长远目标,也要在实施政策过程中阳光、透明。现实情况是,一些打工子弟学校还没有被当地政府认可,学生学籍认定存在问题。还有一些家长流动打工,孩子也随着他们流动学习,他们的学籍也需要在政策上予以确认。
条件三:流入地承载能力教育部表示,参加异地高考的学生不能超过流入地的承载能力,具体条件由各地政府出台规定。有不少专家指出,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的升学问题不只是教育问题,也涉及城市管理、社会保障、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情况十分复杂,需要权衡利弊,通盘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