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村民奔富路——记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红穆村党支部
2012-08-15孙宏波
文/本刊记者 孙宏波
走进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红穆村,只见层林翠绿,河流溪水,碧波荡漾,一片片良田、一栋栋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一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缘何在短短几年间有如此大的改变?这一切,用村民们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全靠村里有一个好班子!”
把支部建设成强有力的龙头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通过采访,记者发现,红穆村党支部的显著特点:一是领导班子选能人,用强人。二是普通党员中年轻、学历高的人比例逐年增高。
红穆村坚持高标准,选能人、用强人,严把村干部入口关。村党支部十分注重发展新党员,每年发展新党员2名以上,严格按照有关程序把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一定致富经验并能积极要求进步的有志青年及时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给村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近几年发展的党员中年轻人、学历高的比例明显增高,有效地改善了村里党员年龄老化、学历低的现状。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红穆村党支部先后建立健全了《红穆村党支部书记职责》《红穆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及决策程序》《红穆村党支部目标管理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群众联系制度》《党员议事制度》等,农村党员队伍实现了制度化管理。
为了让村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村党支部制定了“村务公开一览表”,村里收入多少、支出多少,都让老百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仅如此,红穆村还设立了村民议事厅,村里的大事小情都由村民讨论后才能决定。现在,红穆村的村民都说:“村里的事我们自己说了算,大家心情舒畅,干部真正为我们老百姓着想,我们与村干部相处也更加和谐了!”
随着支部建设的加强,红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龙头”。
让党员成为创业致富的能手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支部把增强党员整体素质,提高党员带领群众共致富的能力作为最重要的工作。”红穆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庭波说。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作用,广泛开展政策理论和实用技术培训,使党员干部素质得到提高,为民服务本领得到增强。经过不断学习与实践,一批党员摸索出了一些种植、养殖、农业旅游等方面的经验,成为活跃在村里各个领域的创业致富、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和引领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排头兵”。
党员张晓敏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经过自己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搞起了大榛子种植,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令村民感动的是,走上致富道路的张晓敏,无偿为村民提供榛苗和技术,倾力帮助村民种榛子,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帮助村民致富理所应当,党员就是要为村民多做实事,看见村民过上好日子,我心里也高兴。”张晓敏说。
张晓敏只是红穆村党员致富能手的一个代表。赵烁个体肉牛养殖场、裴振东山栗子种植、王旭的绿色生态园农家院等,这些党员致富能手富了不忘乡邻,把技术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周围群众,极大地带动了红穆村的种植、养殖、农家乐等产业发展,并解决了村里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
让惠民利民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整治村容村貌,与全村村民生活息息相关。“一个村的村容村貌不是小事,事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事关群众的安全和健康。”红穆村村委会主任付广强说。几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红穆村逐步完成了村内基础设施改造,修路栽林、整治河道、建文化活动广场……如今的红穆村,可以说是小桥、流水、人家,青山、绿树、红花,许多从城市来的人都不禁感叹:“这样的景色,这样的环境,在城市很难看到。”
红穆村党支部还建起了弓长岭区第一家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集管理、教育、服务、活动于一体,总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便民服务大厅,从解决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以社区服务站建设为基础,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起点,把社区服务逐步深化,不断创新思路,努力搭建造福群众的有效平台,让社区居民切身感受到社区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付广强说。便民服务大厅制定了详实的工作制度,实施8小时坐班制,实行一站式服务,方便了群众办事。还专门制作了《便民服务手册》分发到户,内容包括服务中心组织体系、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规定、窗口服务指南、服务热线、服务内容一览表、村规民约等,极大地提高了为民服务水平。“过去办一件事要出村跑好几趟,现在可不一样了,村里建起了这个便民服务大厅,再也不用往村外跑了,好多手续一次就能办完。”村民尹大爷在便民服务大厅办完事后高兴地说。
通过一系列为民、利民、惠民举措的实施,村民切实得到了实惠,甜在心里,喜上眉梢。
几年来,红穆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辽宁省文明村标兵”、“辽宁省环境优美村”、“辽宁省级卫生村”、“辽宁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等称号。在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红穆村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一个更加殷实、富足、和谐的红穆村将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