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2012-08-15孙雅娟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8期
关键词:劳务输出劳动力人力资源

孙雅娟

(哈尔滨市松北区万宝街道办事处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

“三农”问题近年来以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策也由城市逐步向农村倾斜,中国未来的发展更离不开农业农村的发展。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关键就是怎么做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土地资源的相对匮乏,人力资源相对过剩是我国农村的一个基本特点。因此,依靠开发耕地等物质资源来拓展农业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而从开发人力资源的角度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则具有比较优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

社会学原理告诉我们,农村人力资本内涵的高低与农村家庭的收入之间将产生“马太效应”,内涵越丰富的家庭,越容易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并且形成良性循环,具有加速效应。人力资源如果得不到开发,不能转化成人力资本,则会陷入贫困的陷阱,难以改变。就我国目前的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来说,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不能转化成人力资本,以此下去,将会陷入贫困的陷阱,难以改变。因此,做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改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受教育程度较低,整体素质不高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而且多数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态度,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极和新兴产业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将越来越窄,低素质劳动力就业领域越来越有限,这将给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加难度。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方向

一是不断强化教育。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及职业技术培训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首先,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很薄弱。一些地区的农村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青少年失学现象还较为严重,这与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必须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不断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其次,培养科技人才,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应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吸引科技人才到农村就业,这对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满足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十分必要。第三,建立和发展农村的成人教育体系,通过扫盲教育、提高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式,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提高农村成人的知识能力和自身素质。

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发展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村居住分散、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农民、农村、农业中产生的问题主要依靠乡镇及村级基层组织向上一级汇报。中央关于农村的重要决策、政策也主要依靠基层组织传达到农村并切实贯彻执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选好基层领导干部。在农村选干部应选择有市场经济意识,有开拓精神,为农民办实事的人,而不是没有任何作为,惟上级脸色是从的人;第二精官简政。乡镇及村级干部过多会给政府财政带来许多困难,给农民带来负担。第三改善基层干部工作作风。有的乡村干部不是深入田头地尾、农院村落做实际工作,在决策、定措施、调资金时存在着避农离农、非农化的倾向。改善乡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势在必行。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还是应放在加强农村干部的素质教育上,没有一定的文化,就不能深入领会上级领导精神,不能将农民心声向上级领导汇报,起不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不是人民的好干部。

三是适度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近年来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政府采取重视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忽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政策取向。从长远来说这样的方式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长速度的加快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从短期来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有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在数量上严重过剩,但受教育水平、职业技能相对较低,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短期内很难见效。在当前的农村人力资源低水平下,发展对知识资本、经济资本要求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显然是较为困难的。相比之下,劳动密集型产业无疑是智力要求最小、吸收劳动力最快的一种产业,也是最适合我国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特点的产业。因此,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可以变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劣势为优势,从而直接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前面我们谈到农村人力资本内涵的高低与农村家庭的收入之间将产生“马太效应”。如果能通过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使农民从贫困走向富裕,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农民的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了,还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发展需要,农民自己会自愿拿出多余的资金来学习更多的知识,以更高的技术性水平回报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

四是开拓国际劳务输出市场。一些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短缺,而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大,可以采取相关措施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对外输出。虽然近几年有所发展,但目前国际劳务输出的规模与我国人口比例仍然很不相称,我国国际劳务输出的空间仍然很大。为了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国际劳务市场,政府应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劳务输出法律、法规;建立国际劳务输出的信息系统,帮助我国农民了解出国信息;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口的教育、管理与培训等多种方式,全力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国际市场的竞争。

五是建立面对农民的信息服务网络。由于自身素质及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农民无法准确及时地获知劳动力供求及农业信息。因此建立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网络尤为重要。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网络主要包括两部分:首先,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包括农产品供需信息、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等。第二,建立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包括职业介绍、工作咨询等。为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民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培训;同时还应培育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总之,逐步建立完善遍及城镇、乡村的各级专为农民服务的信息网络,并加大投入的力度,以拉近中国与国外农村的距离。资本和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则是利用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创造价值,推动国家和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农民问题的解决,根本的途径就是加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有效的向非农业转移,创造出更多的国民财富,增加自身和社会的福利。

六是完善农民的各种保障制度。当前,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大社会保险制度。特别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拆迁以及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也凸现出来。此外,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都逐步地显现出来。因此,应根据各地地情和农村的实际,加强研究和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分步实施,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水平,力争在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等方面实现农村与城镇的接轨。

总之,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认真把握“三农”问题的核心和本质,全面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根本意义,正确处理其中的各种矛盾,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1]王德海,张克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战略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1,(9):16.

[2]王宗科.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途径和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24.

[3]吴宏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J].社会发展,2004,(10):69.

[4]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000.

猜你喜欢

劳务输出劳动力人力资源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驻马店市锦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劳务输出导向:民族地区职教扶贫模式的理性审视
中国对日研修生派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我国劳务输出法律体系及保障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