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胡锦涛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的历史观
2012-08-15周术槐
周术槐
(贵阳学院政教系 贵州 贵阳 550005)
所谓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正确的历史观,对党的事业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此,恩格斯明确指出:“如果不这样理解必然的历史联系,以及事变发展的大致进程,就不可能有任何成功的党的政策。”[1]它说明,作为一个党的领导者,要制定出好的方针、政策,首先必须对党的历史、民族的历史、社会发展的历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基于这一认识,恩格斯1890年8月5日在《致康·施米特》中指出:“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司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很大的帮助,这个领域无限广阔,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2]综观胡锦涛在建党九十周年的讲话,我们不难发现,通篇讲话中饱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观,堪称一篇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历史的重大的纲领性文献。这一文献为中国共产党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对此,笔者拟就胡锦涛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的历史观试作粗浅分析。不妥之处,恳请同仁斧正!
一、中国革命与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离不开先进理论的指导与先进社会力量的领导
所谓先进理论,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相关的基本理论。所谓先进社会力量是指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与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由于找到了能够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先进理论,找到了能够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先进社会力量。对此,胡锦涛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与总结。
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社会先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代表着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救国方案,其出发点在于改变中国遭受西方列强欺辱的历史面貌,挽救中国民族危亡的社会局势,让中国变得强大。然而,由于理论指导上的局限性,这些历史事件无不以失败而告终。要改变中国革命屡战屡败的残酷现实,必须寻找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最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为指导,从而彻底扭转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航向。“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3]九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一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一是进行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4]
中国共产党在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坚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而不是将其作为教条照抄照搬。由此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5]
二、中国革命与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离不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越贡献与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
中国有句俗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它说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先辈们的突出贡献与辛勤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总结百年中国奋斗的历史时,深有感触地说:“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的先进分子,其中杰出者有如领导辛亥革命的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政府的压迫,领导广大的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斗争,百折不挠,再接再厉,到现在,终于达到了目的。”[6]邓小平在总结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时,明确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7]邓小平去世后,江泽民总结说:邓小平“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8]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这个庄严的时刻,作为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同样没有忘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越和无数革命先烈为党的事业所做出的英勇牺牲。他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刻,我们深切怀念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巩固、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切怀念为创立、捍卫、建设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深切怀念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顽强奋斗的所有先驱。他们为祖国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永垂史册!”[9]
三、中国革命与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党的历代领导人始终坚持反腐倡廉,加强党的思想与作风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将人民的利益置于最高地位。因此,党的历代领导人始终坚持反腐倡廉,注重加强党的思想与作风建设。这也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向全党干部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0]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其目的同样在于加强党的思想与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同样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他强调:“对一切无纪律、无政府、违反法制的现象,都必须坚决反对和纠正。”[11]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依然重视反腐倡廉工作。199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一定要从近年来国内外惊心动魄的严酷斗争中警醒,从严治党,建立健全一套拒腐防变的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进行毫不留情的斗争。”[12]
党九十年来的历史表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为此,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而不是以个人的利益为重,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正确行使人民所赋予的权利。基于这一认识,胡锦涛在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指出:“全党必须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13]
四、中国革命与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党的历代领导人重视青年与青年工作有着很大的关系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人充满活力,富有朝气,善于吸收新的思想,接受新的事物。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对社会青年寄予厚望与重托,始终重视青年工作,重视发挥青年在革命与建设中重要作用。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根据革命的需要就已意识到发动青年的必要性。他说:“劳苦青年群众占人口百分之三十以上,在斗争中他们又是最勇敢最坚决的。因此对取得青年群众的宣传,是整个宣传任务中的一个重要任务。”[14]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强调:“中国的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15]知识青年只有与工农群众结合起来,才能组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取得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于青年力量的重要性的认识更是溢于言表。1957年在接见莫斯科中国留学生的讲话中饱含深情地指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6]“文革”结束初期,邓小平深感当时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匮乏,因此,对于青年寄予特别的厚望。他说:“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17]对于青年人的成长,邓小平尤其强调应用历史来教育我们的青年。他说,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18]在邓小平的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江泽民就如何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问题上,同样重视历史文化的作用。他说:年轻同志“要下苦功夫学习,学理论、学历史,学经济、学科技,学管理、学法律,学习一切需要学习的东西,努力打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功立业的思想根底和知识功底。”[19]
基于党在不同时期对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深刻认识,胡锦涛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对青年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广大青年寄予厚望。他说:“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20]
总之,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与率领全体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讲话中,从历史的观点出发,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周年的历史作了全面的分析与总结。总结历史的目的,在于开创未来。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周围,在胡锦涛同志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1]黎澍,蒋大椿,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历史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7.
[2]黎澍,蒋大椿,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历史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5.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
[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723.
[7]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45.
[8]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27-628.
[9]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125.
[11]中央纪律办公厅,编.邓小平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68.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25-426.
[1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
[14]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3.
[15]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41.
[16]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20.
[17]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55.
[18]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208.
[19]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296.
[20]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