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溪五堰兴废中的废坝与护坝之争
2012-08-15程宇铮
程宇铮
(苏州大学历史系 江苏 苏州 215123)
北宋以来,减少上游来水被视为治理太湖水患中的重要一环而予以足够重视。胥溪五堰作为中江上游重要水利工程被历代治水者所关注。明正德七年(1512)东坝加固至三丈以后,中江上游来水被截断,古丹阳湖地区水位升高,泄水不畅,带来严重的水涝和虚粮问题。一时之间,废坝之声四起,洪水肆虐之年甚有私自开坝的群体事件发生。下游苏松地区直接受到太湖水涝灾害威胁,护坝、固坝之请亦坚。围绕胥溪五堰的废坝与护坝之争,不仅是太湖上下游水利矛盾的体现,更是古代治水思想演变重要过程。
一、筑堰、护坝论
较早关注五堰水利并将其纳入太湖治水整体格局的是北宋单锷。单锷花数十年考察太湖水利,著有《吴中水利书》。在该书中单锷将太湖治水形象地比喻成人的一身,五堰为首,荆溪为咽喉,百渎为心,太湖为腹,其他注入太湖水道为脉络,吴江为足。各个部分互为关联,相互依托。五堰上游之水奔流而下,吴江之水宣泄困难,是有太湖水害频发关键所在。两者之中,治理吴江长堤在先,修筑五堰杀减上游来水在后,“凡欲疏导,必自下而上,先治下则上水无不流;若先治上,则水皆趋下,漫灭下道,而不可施功矣。”(1)单锷治水理论以下流疏导为主,以胥溪五堰杀减上游来水为辅。胥溪五堰在太湖治水中的地位得以确认。虽然单锷的治水理论不曾真正实行,但是对后代治水者却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历代主张借胥溪五堰截阻太湖上游宣、歙、永阳江来水者,多援引其治水理论。
稍后的郏侨在太湖治洪决水问题上基本承袭了单锷的论点,主张杀减西北、东南来水,开辟吴江塘路,多置桥梁以通畅湖水出路,疏浚吴淞江以利于太湖排泄。其中,郏侨对于利用胥溪五堰杀减上游宣、歙、永阳江之来水尤为重视。“今者所究治水之利,必先于江宁治九阳江与银林江等五堰体势故迹决于西江;润州治丹阳练湖,相视大纲寻究函管水道决于北海;常州治宜兴滆湖、沙子淹及江阴港浦入北海,以望亭堰分属苏州,绝常州倾废之患,如此则西北之水不入太湖为害矣。”(2)郏侨治水将胥溪五堰置于杀减太湖西北来水的首要地位。
明代对于是否将胥溪五堰改堰为坝,以截断上游水阳江来水的争论尤为激烈。元末明初溧阳士绅陈嵩九曾以苏常乃国家赋税重地,上游水阳江来水为主要水患,请求朝廷于胥溪五堰处筑坝截流,但其请求被地方官员以地势相差悬殊,筑坝难以实施予以拒绝。其后,陈嵩九又以皇陵风水为由,力求筑坝截流。陈嵩九的筑坝论并未涉及太湖治水,却以皇陵风水为由打动皇帝,改堰为坝终获成功。
明代中期,东坝加固增高给东坝上游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水涝灾害,废坝之声愈演愈烈。沈《吴江水考》中曾言“太湖之源由西天目分而为二……唐宋以来水患多而难治,未为之分杀也……筑五堰于溧阳,以节金陵、宣、歙之水,尽由分水、银林二堰趋芜湖达大江,是杀太湖承受之大半矣。”(3)沈认为太湖来水之地数倍于湖,单靠疏浚下游水道治水显然无法达到效果,故分杀上游来水对于太湖治水尤为关键,胥溪五堰的存废对于太湖治水来说尤为关键。
二、废坝论
北宋时期,利用胥溪五堰杀减上游来水几乎得到治水者一致肯定。南宋时期,宋室南驾杭州,出于漕运考虑,乾道元年(1067),张孝祥曾进言:“此河(胥溪河)从古有之,既入太湖当自松江顺流入海,则苏常被害之说亦未为得,绍兴以来朝廷屡委本路漕司相度利害,村民往往惮于兴作……故立异说以惑乱上下,况银林至东坝每春水泛涨,旧河亦可通百料之舟。”(4)张孝祥认为胥溪河乃古河道,胥溪五堰对于太湖防洪来说并无重要作用,却妨碍了胥溪河航运价值的发挥,时人反对废堰利航是因为忌惮漕运经过所带来的重役杂税。因此,胥溪五堰当废以便于漕运。后经张维上书以“若开五堰,恐大江泛溢无以御之,苏常受害”为由劝阻,张孝祥之废堰之请始罢。
此后,对于胥溪五堰的争论一直不断。明代五堰改坝后,废坝言论较为激烈。明代中期的韩邦宪曾作《广通坝镇考》一文,是文名为梳理了胥溪五堰变迁历程,实为替东坝增筑后饱受水涝灾害与虚粮之苦的高淳百姓呼吁。“嗟乎!以苏、常、湖、松诸郡所不能当之水而独一髙淳为之壑,其至于洪涨而废田也决矣,而税又弗捐,民何以堪之?”(5)韩邦宪深刻地表达出胥溪五堰改坝对于高淳及上游地区的危害,得到坝上之人广泛共鸣,影响极大。废坝之论亦愈演愈烈。
几乎与韩邦宪同时代的归有光,对利用胥溪五堰杀减上游来水的治水方法亦持否定态度。归有光认为“吴地庳下,水之所都为民利害尤剧,治之者皆莫得其源委”(6),“泽患其不潴,而川患其不流也”,并认为“前代治水者今不专力于松江而欲涸其源,是犹恶腹之胀,不求其通利,徒闭其口而夺之食,岂理也哉!”(7)“天下之利有故而害有由,不明其故而妄以私智规小利失大利而遗大害。”(8)太湖治水应当关注于下游松江泄水问题而非杀减上游来水,主张疏通吴淞江以利于排水,反对利用胥溪东坝杀减上游来水。他认为利用胥溪东坝杀减上游来水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是因害废利的措施,胥溪东坝自然应该废去。
清代陈悦旦亦反对利用东坝杀减上游来水,曾作《东坝形势论》,影响较大。其认为“两坝(胥溪东坝、下坝)筑后淳邑之苦水患者固多,而四郡之报水警者亦不少”,利用胥溪东坝杀减太湖上游来水对于太湖治水并无实质效果。其感叹道:“噫嘻!天下之水皆东流也,两坝筑而淳水独折而西,东流者其势顺,西流者其势逆……淳民受害,四郡受利,坝之筑也,犹不宜,乃实有损于淳邑,而究无益于四郡,谁非赤子,独重困此一方民耶!”他认为利用胥溪东坝杀减上游来水不仅违背了原有水流的自然流向,而且政府的筑坝行为有失公允,太湖常年水患的根源在于“三江浅淤,则太湖之水必致泛滥,太湖泛滥则苏常之田必致沉沦。昔四郡多水患,乃下流拥塞使然而非广通镇之过也。”为此,陈悦旦认为要解决太湖水涝问题“惟有决两坝之一策为可历久远而无弊”,“开两坝以通水源,使来者有所泄,浚三江以通水委使去者有所归,则四郡虽当夏雨秋霖可以不受水害,且引输灌溉愈可以收水利也。”(9)只有这样太湖水涝灾害问题才能得到根治并达到上下皆受其利的效果。
三、改坝为闸论
除了筑坝与废坝外,还有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言论,即改坝为闸论。较早推崇此论者乃清代前期的徐喈凤。徐喈凤主张太湖治水应当顺应水性,效仿明初洪武年间改堰为闸的做法。徐喈凤《水利论》中曾言“易银林、分水二堰为闸,如北河漕运之制,当水涨时上下二闸加板以障其水,平时则撤板以便舟行,至旱则远引江水使趋荆溪以济干。”(10)他认为将胥溪东坝该为石闸控制同时解决了防洪以及航运和灌溉问题。
稍后于徐喈凤的改坝为闸论拥护者是清代中前期的沈彤,其在《乾隆吴江县志》中曾论五堰水利,“所论西北东南之水俱不令入太湖,似以治太湖之法开疏为缓而分塞为急,不知东南之利全在太湖,若必令尽从他道以入海而太湖之水大减,此非东南之利也,盖治太湖之法不患来水之多而患去水之少,故大禹治水只云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未闻塞太湖之上流以为底定法也,惟西北有五堰之筑亦因三江淤塞不得不稍为撙节,若三江大通,即五堰亦可不筑矣,总之治水之法因势利道,谈决谈塞皆逆水性,事难成而功易毁也。”(11)沈彤认为太湖治水应该以下流疏浚为主,胥溪东坝的增筑是锄草伤苗的行为,若古代三江畅通,则五堰可废也,这是顺乎水性的治水行为,若单独侧重于“决”与“塞”,太湖治水终难成功。同时,沈彤也认为“论太湖者以疏下流为急塞上源为缓也,然则五堰之筑可废乎……五堰以西之水从芜湖出大江,近从宜兴出太湖远,又大江深阔而直达海甚易,太湖之三江浅狭而迂,至海甚难,大江得五堰以西之水不觉其多,太湖纳五堰所蓄之水已觉其横,故曰五堰仍不可废也。”(12)由于太湖下游三江浅狭淤塞,五堰拦截之水从大江入海比从太湖入海更为顺畅,因此,五堰仍有其存在的需要。沈彤对于胥溪五堰的看法实则变相的改坝为闸论,既认为利用胥溪五堰杀减上游来水是锄草伤禾做法,又认为面对一时难以疏浚的太湖下游水道,胥溪五堰在太湖治水上仍有重要作用。
四、废坝、护坝之争与宋代以降太湖水利学发展
自宋代单锷提出利用胥溪五堰杀减太湖上游来水的治水论说以来,后世治水者对此争论不断,各家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尤其是明代中期东坝增筑以后,关于五堰存废的争论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历代关于太湖治水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两个部分,一为杀减上游来水;二为疏浚下游泄洪水道。太湖上游来水主要有西、南两方面。西路来水以荆溪水系为主,南面主要以笤溪水系为主,其中荆溪来水被视为太湖上游主要来水,因此,杀减荆溪来水也是宋代以降太湖水利学中探讨的重要问题。
北宋以来,圩田得到大力发展,导致河道浅狭、湖泊面积缩小,原来的蓄洪区域逐渐消失,处于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水涝灾害尤为严重。北宋中后期涌现出一大批的太湖水利学者,如范仲淹、郏亶、郏侨、单锷、苏东坡等,尤其是单锷《吴中水利书》所阐述的治水思想对后世治水者有着深远影响。单锷治水理论将胥溪五堰杀减荆溪来水作为太湖治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护坝者多援引单论为据。一时之间,利用胥溪五堰杀减太湖上游来水之论甚为风靡,其间虽偶有反对之声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明代中期东坝增筑以后,胥溪五堰上游地区水涝、虚粮问题严重。胥溪五堰上游地区学者对于北宋单锷以来太湖治水思想中“以胥溪五堰杀减太湖上游来水”观点予以质疑、抨击,为废坝而积极奔走呼吁,影响颇大。太湖下游一批学者面对日益淤积的河道与高田干旱问题,亦主张废坝以增加水量、水速从而减缓干旱与河道淤积问题。同时,一大批学者、官员仍然坚持“以胥溪五堰杀减太湖上游来水”这一主张,废坝与护坝之争尤为激烈。但同时,废坝与护坝之争也极大地推动了太湖水利学发展,因为在激烈纷争的同时,一部分学者开始反思前代治水行为,清代前期提出的“改坝为闸论”便是对废坝与护坝之争折衷的结果。由此,废坝与护坝之争对于宋代以降太湖水利学的丰富、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矛盾的重要反映。
注释:
(1)单锷《吴中水利书》,清嘉庆墨海金壶本。
(2)郏侨《郏侨再上水利书》,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十三《奏状》,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沈《吴江水考》,《水源考》,《中国水利志丛刊》第 60册,广陵书社,2006年。
(4)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八,稿本。
(5)韩邦宪:《广通坝镇考》,《吴中水利全书》卷十九,四库全书第57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6)归有光:《三吴水利录》卷四《水利论》,《中华书局》,1985年,第47页。
(7)归有光:《奉熊分司水利集并论今年水灾事宜书》,《三吴水利录》卷四,《中华书局》,1985年,第59页。
(8)《书三吴水利录后》,《三吴水利录·附录》,清咸丰涉闻梓旧本。
(9)陈悦旦:《东坝形势论》,民国《高淳县志·艺文》,卷二十一,第330-331页。
(10)《嘉庆增修宜兴县志》,卷一《水利》。
(11)《民国吴江县志》卷四十一《治水一》。
(12)《乾隆吴江县志》,卷二《山水》。
[1]单锷.吴中水利书[M].清嘉庆墨海金壶本.
[2]郏侨.郏侨再上水利书[M]//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十三,奏状.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沈.吴江水考[M]//中国水利志丛刊:第60册.扬州:广陵书社,2006.
[4徐松.宋会要辑稿[M].稿本.
[5]韩邦宪.广通坝考[M]//吴中水利全书:卷十九.四库全书本:第57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归有光.水利论[M]//三吴水利录: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