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作霖的五夫人非寿山将军之女

2012-08-15谭彦翘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寿山张作霖光绪

谭彦翘

近些年来,不知从何处传出一件类似传奇的趣闻,说是奉系军阀张作霖于民国五年(1916年)取得奉天督军兼省长的高位之后一次在出席奉天省(今辽宁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某期学生毕业典礼时看上了代表毕业致辞的学生寿懿(她原随母姓,曾名王雅君)。他见她明眸皓齿,神采飞扬;侃侃而谈,举止大方。便派人去她家提亲,纳为五夫人。其时寿懿年仅20岁,婚后受到张作霖的宠爱,一切家政均由她管理。因其名寿懿,人们传说她是清末黑龙江将军寿山外室王氏所生,一时传为轶闻。此说一出,不胫而走,媒体、作家争作报道、撰写新作,闻者称奇,见者乐道,辗转相因,几成定论。如《奉天记事》(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之第三章《奉张治奉》中《张作霖家事》节内就说:“五夫人寿氏,名懿,也有人称张寿懿。满族旗人,世居沈阳,是黑龙江将军寿山一个王姓外室所生,故又名王雅君。寿夫人读过书,聪颖有见识,最为张作霖宠幸,长期伴张左右。寿氏生有四子,“九一八”事变后移居天津,解放前期去了台湾,1966年病故。”细考此说,颇有疑处,对于抗俄英雄寿山将军来说是必须弄清的一个历史问题,否则,既是对历史不负责任,也有损于寿山将军的形象。

欲将张作霖五夫人是否为寿山将军之女的问题弄清楚,首先应了解寿山将军的身世和寿山家属的踪迹。

清末黑龙江将军寿山家属的踪迹,目前尚未得见详细的记载,可喜的是吴雪娟、杨静华二位利用现存黑龙江历史户口档册,撰写出《寿山家族世系研究》(见《北方文物》2002年第2期),为我们了解寿山的世系和他后嗣的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寿山,隶黑龙江汉军正白旗,本姓袁,明末兵部尚书、辽东督师袁崇焕的后裔,清末富明阿(原名袁世福)的长子。由于他们学满族以名代姓的习俗,故只言名而不言姓,或即改如满族之名。所以富阿明、寿山都是缘此而来。寿山生于咸丰九年(1889年),其父富明阿病逝于光绪八年(1882年)。寿山服丧期满后,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八月依例引见(清制,京官五品以下,外官四品以下,由于初次任用、京察、保举、学习期满留用等,均须朝见皇帝一次)。奉旨,承袭骑都尉世职(爵位名,是世代承袭的爵位),以员外郎(官名,是各部下所属各司的副主官)归部选用。同年十二月初,寿山奉派调入神机营(清代禁卫军之一)当差。年终改任郎中(清代各部下属各司的主官)。是年,清政府新设海军衙门,以醇亲王奕譞为总理。其后寿山被委为船务章京(满语的音译。对文武办事官员多称章京)。光绪十二年(1886年)四月,寿山随奕譞巡查北洋海军,光绪十四年(1888年)督造颐和园档子房工程。光绪二十年(1894年)五月,在颐和园当差,赏加三品顶戴(清制,官员品级以帽上顶珠色质为区别,谓之顶戴,也称顶子)。同年八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寿山主动请缨,奉旨驰赴奉天(今辽宁省)依克唐阿(时任黑龙江将军)军营,被委为步兵统领(清制,八旗兵的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和各省巡访队分路的统兵官均称统领)。适其弟永山已任前敌马队统领,兄弟二人并肩抗击日本入侵者,永山战死于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市),寿山亦受重伤。次年,寿山率轻骑侦察敌情,在汤岗子猝遇敌军,酣战中,突中敌弹、弹由右腹穿入左臂,他色不为动,迎战益猛,敌退后,跨马行三十里回营、血淋漓盈衣裤,见者为之瞠目。战后,受到清廷嘉许,擢为知府,赏戴花翎(花翎也称翎子,是清代官员的冠饰。由皇帝赏给有功之臣,並用以区别官员的品级。有三眼、双眼、单眼之分)。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寿山回到黑龙江本旗,经时任黑龙江将军恩泽奏准任为镇边军左路统领,驻黑龙江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授开封知府。尚未赴任,黑龙江副都统出缺(清代,驻防旗营的最高军政长官),经恩泽保荐,该补黑龙江副都统,帮办黑龙江边防军务。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末,恩泽因病逝世。清廷谕寿山署黑龙江将军。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五月,清廷正式对外宣战,随之即谕寿山“严密防范,并备兵听候征调”并密电“分路攻俄”。他遵谕布置所属兵分三路,四面防御,联络吉、辽共谋抗击。六月,沙俄派重兵进犯黑龙江,七月初瑷珲失陷,黑龙江副都统凤翔退守北大岭,在战斗中牺牲,全省各线告急,俄军南下兵临齐齐哈尔城,寿山耻堕敌手,重辱国威,服毒、吞金未得死,乃自卧棺中,命卫士枪击惨烈殉职,身后事由其亲信僚属于驷兴经理。

关于寿山家属的情况,据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寿山任黑龙江副都统时《黑龙江城户口档册》所载,得知当年“寿山39岁,妻42岁;长子西丹(清代八旗中未成年而将要成丁之人称幼丁,此为满语音译)庆恩18岁,妻20岁;次子庆伦14岁,妻18岁;女10岁”。两年之后,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他们的年龄应该是:寿山41岁,妻44岁;长子庆恩20岁,妻22岁;次子庆伦16岁,妻20岁;女12岁。依《户口档册》所示,寿山的两个儿子彼时均已结婚,女儿尚在未笄之年。

寿山殉职后,在其僚属程德全署黑龙江将军时,任袁庆恩为垦务局总办。民国二年(1913年)北京政府颁发大总统给庆恩承袭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令。以后历任黑龙江巡防营统领,团长、旅长、督军署顾问、黑龙江省政府委员。新中国成立前病逝,没有子女。其弟,先已病逝,年仅27岁,生前经历不详,亦无子女。寿山之女,在宣统二年(1910年)年及22岁,由其兄长主婚,嫁给成家,此事在成多禄自订《年谱》(见《成多禄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中有较详的记载。《年谱》言:“宣统二年正月,在江省为四子世杰成室,娶袁氏。袁氏者,寿眉峰将军女也。”成多禄,吉林人,与宋小濂、徐鼐霖被时人尊为吉林三杰。他在程德全任黑龙江齐齐哈尔副都统、署黑龙江将军、署黑龙江巡抚之时为其幕僚,曾任绥化知府。《年谱》所言江省,是齐齐哈尔的泛称,眉峰为寿山的字,宣统二年正月,成多禄为其四子世杰娶寿山之女为妻,成之自订《年谱》是自己记自家事,言之凿凿,明明白白。

以上是对寿山子嗣形迹的寻绎。虽然略嫌简括,但事事有据,绝无依托附会之处。唯寿山次子之名,按《户口档册》所记,与袁庆恩续弦夫人刘淑德回忆不同,需待核查。

根据寿山的经历,他世居黑龙江城(即今黑河市爱辉镇),从政之后,先在北京,后在黑龙江城,最后在齐齐哈尔,并未到过沈阳。他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负重伤,身体孱弱,时发眩晕之症,以其治事作风,严于律己,不图享乐。其妻出于名门,夫妻关系谐和,绝无另寻外室的可能。另外,寿懿嫁给张作霖时,年方20,而寿山之女已经28岁,或已做了两个孩子的母亲。不合张选妾的条件。

那么,寿懿是谁的女儿呢?从台湾胡灜先生发表在《北国网论坛》之文可得端倪。文中说:“寿夫人(即寿懿)是为(清)西安将军多隆阿后人……唯有多公,才能有如此勇敢的曾孙女。传为黑龙江将军寿山之女,差太远了。我的父亲胡绳武,是寿海山之子。自我父亲那一代,均改汉姓(民国成立后,满族和其它少数民族多改为汉姓,因其祖先为胡拉特尔氏,取其前一字,即为胡。寿海山名寿庆,海山是其字)。1963年秋季,于台湾台北市由父亲带着,见过寿夫人一面,寿夫人很高兴,称我父亲为弟弟(他们是堂姐弟)……几年前,我姐姐由台北赴大陆,与住北京(的)姑姑曾(去沈阳)参观过小青楼(此系寿懿故居,已由沈阳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对于寿夫人身世写成寿山将军之女,对此曾大发脾气,要求更正,未果……”以上简单数语,说清了寿懿本为多隆阿之曾外孙女,而非寿山之女。

至于寿懿之父为谁?据上文说到的胡绳武生前提供的其家族世系可知,多隆阿有一子,名双全。双全妻张氏生三子,长子寿长(字仁山)、次子寿庆(字海山)、三子寿福早亡。寿长有三房妻室,即陶莫勒氏、王氏、辟氏。陶氏生一子一女,王氏一女,即寿懿,辟氏无子女。寿长曾任二等侍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授正黄旗满洲副都统,任奉天(辽宁省),仁字军总统(为清末陆军之常备军,总统为一军之主官)。二十五年(1899年)因其原有吸食鸦片、酗酒、好色恶习,又以信用亲故、营伍亦多不实之咎,被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后被召回叙用。如若当时有寿将军、寿公馆、办堂会、纳妾诸说,于他倒也贴切。

经过此番辨析,清源正本,一切问题均已了如指掌。那些所谓张作霖的五夫人寿懿为寿山外室王氏所生的无稽之谈自当休矣。

猜你喜欢

寿山张作霖光绪
不灭的初心(节选)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刘爱珠 情注寿山石雕
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金币
张作霖:成大业,靠演技
东北军阀有温情
赵寿山三次进谏杨虎城
陈莲舫曲线救光绪
张作霖竟然这么帅,比张学良颜值更高
张作霖巧骗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