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人格培育
2012-08-15张学文
张学文
(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在目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正变得日益突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动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呢?随着文明全球化,人们逐渐认识到,解决生态危机不能仅靠治理污染、适度开采资源、环保技术的提高这些补救性的技术手段来完成。而重新实现和谐的生存环境也必须要从人类自身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的转变入手,从培育一种具有真正生态意识的人文精神、更新现代文明模式入手。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而逐步完成具有生态精神的人格塑造,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人类的生存困境:生态危机
当前,人类面临着诸多问题,最深层、最根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则在于人自身,在于人与自然相悖的生存方式。首先,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能力有限,只能依靠采集、渔猎、种植、养殖从自然界中索取物质生活资料,人们信奉“安贫乐道”,“与自然和谐”。机器大工业使人类真正以主体的姿态开始了征服自然的历史,蒸气机的发明、电能的利用、大城市的崛起,前所未有地改变了自然面貌,创造了一个丰富的物质财富的世界。与此同时,人类在“征服自然”的伟大壮举中所积累的智慧和力量正在指向人本身:环境日趋恶化,特别是20世纪,“是全球规模环境破坏的世纪”;资源枯竭,人口暴涨,植被破坏,险象环生,若不及时有效地加以控制,不远的将来地球就会成为人类无法生存的“寂静的死球”。其次,人的生存意义日渐消失。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人与自然相悖的生存方式,导致人的生存意义丧失,人的本质生命的剥夺。尽管经济发达了,衣食富足了,人却没有感到更多的快乐与幸福。
二、可持续发展核心:生态人格的培育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制约着人的存在,包括人的存在的类型、范式。一部人类史,既是人类在时间上不断延续的历史,也是人类在空间上不断拓展的历史,还是人的存在的内涵、范式不断深化、丰富和演变的历史。由此呈现出不同的生产状况和结果,表征着不同的文明,人格形态存在的不同类型。自人类走出渔猎时代,主要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当下正向生态文明转移;在人格形态存在的形式上,侧重表现为“道德人格”、“经济人格”,当下正向“生态人格”过渡。
“道德人格”,是指崇尚道德,轻视利益,安贫乐道的人格形态。在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里,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建立在其上的各个生活领域,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个人从属于共同体。原始社会是“自然形成的部落共同体”,单个的人只有作为这个共同体的一个成员,一个肢体,他才能存在。道德则是维护共同体的主要纽带。崇尚道德,重视道德在立身做人及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身体力行实践道德,有其积极的意义;但重义轻利,弱化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且愈到后来愈益禁锢人的思想,束缚人的手脚,使个人陷于懒惰麻木、社会陷于停滞不前之中。
“经济人格”,是指崇尚经济,贬抑道德,努力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格形态,它是随着商品经济产生,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而出现的。决定芸芸众生命运的不再是出身和门弟,而是拥有的财富和金钱,社会最大限度地围绕着谋取利益来运转。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经济人格”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人们在采取各种手段来争夺财富的狂热举动中,走进手段的王国,却迷失了自身的目的;跨进物质的天堂,却陷入精神的深渊。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挑战,也是对人的生存方式的挑战。事实表明,“经济人格”在许多方面与时代已经愈益不相适应了。
“生态人格”,是指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及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格形态。生态,即“生命的存在状态”。世界,包括自然、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存在着客观的运行逻辑和规则。“生态人格”正是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中对这种运行逻辑和规则的逐渐阐释,并用于规范和改造自身,努力达到外部自然生态、内部自然生态———精神生态、人格生态的平衡,形成良好的生命存在状态。生态人格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体验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价值观:
(一)自然价值观
1.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首先,生态世界观把世界看作由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构成的有机整体,认为人与自然共同存在于生物圈这个关系网络之中,人类与生物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包容。其次,人类的价值和意义也包含在自然整体的组织进化过程之中。自然整体的进化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尽管人类在自然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作为自然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并不能大于自然整体的价值。因此,人类的价值应该建立在自觉维护自然整体价值和促进自然进化的基础之上,在促进自然的完整、健康和繁荣的同时来实现自己的发展。这种世界观既肯定人的主动性,更强调人对自然规律的受动性;既承认人与自然的对立,更强调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人对自然的生态责任
首先,人是地球上惟一的道德代理人,人类应当以这样一种方式运用他的理性和道德,使得这种利用不仅有利于人的生存,而且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繁荣。其次,因为非人类生物有内在价值,应该受到人类的尊重。再次,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所以具有道德意义,归根到底是因为这种关系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对生态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直接损害到另一些人的利益,尤其是子孙后代的利益。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人有权利利用自然满足人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另一方面,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
3.人与自然的生态“美”境
生态人格是一种富有审美情趣的人格,在它看来,世界原本就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体,情感体验和理想思维一样都是人与世界发生关联的方式,世界的真实性就存在于人与自然和世界进行交流的多重关系中,因此,拥有审美情趣的人善于运用自己的感受力和直觉,从情感审“美”角度实现人与自然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融合。以往常见的是人与自然的认识关系,而把人的价值情感拒之于门外,实际上,自然生态美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美的环境是培养人“善”的品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人类的精神生活提供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体验和欣赏生态美是人净化心灵,丰满精神品格的高深要求。
(二)社会价值观
1.人类公平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人类社会内部利益均等问题的解决。实现人类利益的公平,必须从最基本的经济层面——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入手。市场经济在环境资源的价值方面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程度的矛盾冲突,因此需要重新定位传统的市场经济:首先,根据二者的矛盾关系,市场强调经济利益,而没有顾及到环境资源的多价值性,在价值观和政策取向上,只有在首先将可持续性规范视为既定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才谈得上根据市场经济伦理去追求代内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其次,可持续发展与市场经济有相一致的方面,即都可以通过利益调节人们行为。如果利用价格机制使当代人在经济活动中注意到生态系统稳定和谐,那么下代人将能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中。
2.全球合作
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把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子。任何一个地区的环境被破坏,都会对整个国际经济和人类带来损害。因此,人类应该将整个世界看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对未来发展采取一种“着眼全盘”的观念,在行动上要谋求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相互协调。
3.科技道义
人作用于自然的手段是科学技术,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同时,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作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是科学与价值分离的结果。所以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把资源、人口、环境与科学技术整合到一个新的目标框架之中。
(三)人的价值观
1.全面发展视野
马克思把人的发展概括为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三个历史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人的理想状态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实现的前提条件。首先,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为了人多方面的需要,因此要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成员享受各种权益,在体力、身心、精神、道德和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其次,可持续发展需要以人的素质的提高为条件,应该把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放在绝对优先的地位。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因此要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实现社会文明。
2.合理消费取向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息息相关,因为消费不加节制,对自然无节制索取状态就不可能改变,自然保护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人们需要根据适度消费和生态消费来确定幸福。适度消费是考虑到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维护规律,兼顾生产力状况、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要增加精神型消费,是指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涵养一类的文化型、科技型的消费,这对提高个体素质十分重要。生态消费是人们消费的新领域,生态需要不仅是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是很重要的享受和发展需要。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理性生态人格
理性生态人格具有双重素质。第一,他能对一切与环境有关的事物做出符合生态学的评价;第二,他会有充分的道德、智慧和知识制定符合生态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