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古之谜试揭秘(连载二)——伊春暨金山屯所涉金代文化遗存整合考证研究

2012-08-15仲继波

黑龙江史志 2012年20期
关键词:石鲁完颜女真

仲继波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第二部分 “肃慎”是小兴安岭最主要的古代土著人

本章提要:伊春有关区域多处出土文物证明:在东北新石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小兴安岭就有人类活动;此乃“肃慎”人后裔之地,属“黑水”,在金建国之前为五国部之一的盆奴里国属地,主要以纥石烈氏族为主,同时还是乌林答部、蒲聂部等的女真部落聚集地;在公元3世纪和4世纪期间,从大兴安岭南迁的鲜卑族拓跋氏某些散落部落有所涉足,他们与原土著的肃慎后裔相融合,一时称雄于此地,连许多肃慎人也以“跋氏”为号。直至金祖先人完颜部落的到来,特别是被辽国所任用的完颜氏第一个边戍之官“惕隐”开始,小兴安岭就逐渐归属于以完颜氏为核心的女真人了。

据《神秘的东北历史与文化》(王禹浪著)、《东北通史》(米大伟著)、《走进东北古国》(黄斌、黄瑞著)和《松花江传》(范震威著)、黑龙江省博物馆展介、黑龙江史志、伊春市史志、金山屯史志等文献记述,以及东北和黑龙江各地大量考古资料之发现知,黑龙江大地早有古人、新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痕。本文所重点讨论的小兴安岭,也有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踪影。金山屯发现的北山大砬子等几处遗址,考古工作者确认是“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但许多文志对于“新石器”一说之定位,往往与中国乃至全世界对古人类发展阶段“石器时代”有些混淆。其实,黑龙江的石器时代,是一种地域性划分。北方的石器石代其实比南方要晚上千年甚至几千年,一定程度上说明北方人类在发展进程上似有些落后。这些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故简略表述如此。

金山屯北山大砬子遗址的有关情况在第一章中以作介绍,经省市文物普查确定,这里具有文化遗存叠加现象,即有新石器晚期遗存,也有青铜器时期文物特征,甚至有铁器时代特征。据考证,北山大砬子等新石器遗存“晚于莺歌岭文化”。(莺歌岭文化据今大约3000年)。而青铜器遗存则类似海青文化。金山屯区域此类发现尚有多处,如“横山北遗址”,具有铁器时代特征和金代特征。“曙光遗址”、“馒头山遗址”、“黎明遗址”等均具有铁器时代和金代叠压特征。专家确定为同仁文化(绥滨)类型。这说明,在小兴安岭腹部地区,早有古人和古民族部落活动,距今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

在可查证的历史记载中,小兴安岭区域与历朝历代息息相关。先秦至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伊春暨金山屯为肃慎人居地;汉晋(公元前206年至公元318年)为挹娄地;东晋南北朝(公元318年至580年)归属勿吉;隋唐时期(公元581年至907年)属黑水靺鞨部;辽(公元907年至1211年)属生女真领地,属五国部之盆奴里国,旋属汤旺河兵马司及五国部节度使司;金(公元1115年至1234年)属屯河猛安。金宣宗贞佑五年(1217年)金人于横山设“都统所”。(以后历代暂略)

这足以说明,小兴安岭等地是以肃慎人(后来的女真人、满族人)祖先为主活动区。“肃慎”一词,早在《山海经》就已提及,当时在“不咸山”,后人依此认定为长白山。其时,“肃慎”族是我国东北居地较为偏远,却同中原联系最早、最为密切的一族。据史载,在“舜”的时代,就有北方肃慎人奉献所产弓矢。夏、商、周、春秋各代均有肃慎人献弓矢的记载。因此,小兴安岭“土著人”的文化史可以再向前推溯千年以上。《国语》卷5《鲁语下》记载,有弟子问孔子,隼(箭)之来源,孔子曰:“隼之来远矣,此肃慎氏之矢。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这说明,肃慎人向中原朝廷贡楛矢石砮由来已久,且影响深远。楛矢是一种箭杆,而石砮则为一种箭簇即箭头。那时箭头是石头磨制的,而楛矢则是一种产自东北大森林中的树木杆。这种木材,有人说是“桦木”制做,其实是不对的。笔者在林区多年,小兴安岭等北方山区产一种灌木,学名为“黄花忍冬”,俗称“王八骨头”,还有一种就是“卫矛”,俗称“鬼箭”,这两种树木木质特硬,似骨头一样,故称“王八骨头”,是做箭的好材料。肃慎人一直使用这种材料,后来到了铁器时代,有了铁箭头,但箭杆仍以此木制做。小兴安岭是产这种木材最多的地方,可以想象这里是他们制做箭弩的广阔天地。

据《金史》世纪篇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涅部、曰号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称靺鞨,而七部并同。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其五部无闻。”据《走进东北古国》一书载:“肃慎人早在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生活在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应该说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的土著民族了”。《松花江传》也说:“松花江流域的肃慎文化,是中华民族上古江河文化中的重要一脉,”“是最雄健的一支”。在伊春金山屯北大砬子出土的文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就是说,小兴安岭一带为女真人的祖先肃慎人所居有。《辽夏金元史徵》一书就说:“肃慎,就是女真的古读音,即音转,”古称的“肃慎、挹娄、勿吉、靺鞨”等部落,到五代时,以女真始见史籍。

如上所述,小兴安岭从总体上看,是古肃慎地,后称“黑水靺鞨”部。即女真人祖地。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间也会有民族的交叉与融合。在伊春区域,大金王朝的宗族——完颜氏迁徙过程中,在落脚五国城(现依兰)和按出虎水(后金上京,现阿城)之前,曾长时间落居在小兴安岭汤旺河沿岸,是当时的“外来户”。(《大金国史话》黄斌、刘厚生著)中用了此语,证明完颜氏是外地迁徙来的一个新的部落。(完颜氏族迁徙的一些情况,笔者在后面的文字中将有表述,其中也包含了作者的个人看法)。为了在以后各章节中表述得更清楚,这里推定完颜氏迁徙至小兴安岭的汤旺河沿岸时曾遇到强大阻力,这些阻力,来自当地原住的部落氏族。那么完颜氏迁来之前,当地主体部落是女真族还是其他部落群?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多年的考证分析,从一些历史事件、当地遗留之地名与金史相比对,证明在小兴安岭主要是女真人纥石烈部(其分布较广,凡三十部,有星显水(今延边布尔哈图河)、徒笼骨水(萝北嘟噜河)、活剌浑水(今呼兰河)、回帕川(今吉林辉发河)等地。尚有居于阿陵达河(今汤原县)周边的乌林达部、帅水(今巴彦和木兰县域)的少陵河的唐括部、安邦河(今铁力县)的铁骊部、梧桐河和嘟噜河(今萝北、汤原)的主隈部、秃答部等。因此,在完颜氏族到小兴安岭狩猎时,遭到当地原纥石烈部等的排斥。但后来,完颜部终于占住了脚根,并与各部族相联合。

从伊春和金山屯一些地名遗痕看,当地似有散落的鲜卑人。鲜卑人本来不属女真族系,但由于鲜卑人天性比较开放,很快就与女真人,包括后来的完颜部族相互融合了,并且,当时由于鲜卑拓跋氏已在中原一带建立王朝(北魏),受到所有民族的尊重,甚至连姓氏都以沾上鲜卑之姓氏(bá)音,但大金朝建立之后,带有(bá)音的姓氏逐渐减少,就可看出其中的端倪。

做出这样的推论的根据是:金史等史书均记载当年金祖先人们与小兴安岭地居部落斗争征战的事件人物,许多人名均与“跋”(或巴、拔)如:拔乙门、跋忒氏、跋葛氏等和“跋”有关,而金山屯当地之遗留地名,也有许多代“ba”和“ga”音的。如当地地名:阿什跋、嘎(岔)拉巴气(山)、嘎拉巴气(河),腊拔(白)山、嘎(干)跋(巴)沟子等;均带有“ba”音或“ga”音。笔者还到汤旺河下游与松花江入口处的汤原县进行考察,发现汤原县也有“嘎”“跋”之音的地名,如“大干(嘎)巴(跋)砬子、小干巴砬子。其实干巴是由当年的氏族人发音“嘎”、“跋”演泽而来。笔者认为,这是当年鲜卑族人曾一度散居汤旺河两岸的重要留痕。

何以此说,须从当年鲜卑族人的历史谈起。鲜卑人古为东胡之一支,东胡是东北重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载,东胡人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后,其部散为三支:第一支被虏入匈奴。一部分东胡人向北逃去,来到大兴安岭的乌桓山,以山为号,称乌桓人。东胡的另一部分人,在东胡被击败后,更向北逃,逃至大兴安岭的鲜卑山,后来便以山为号,史称鲜卑人。乌桓人与东汉和平相处近百年。乌桓人、鲜卑人后皆附曹操。东胡人被匈奴击破后,第三支跑到最远的大兴安岭,即大鲜卑山。但北方寒冷的气候,使其生活不便,又看到乌桓人南下后,鲜卑人也心动,开始南迁。鲜卑人在中国北方政治军事角逐中,多次扮演角色。其中的宇文氏,曾建定“北周”,另一支重要力量就是拓跋氏,公元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386-534年)。从公元前1800年开始,鲜卑族的先世就活动在大兴安岭一带,主要以狩猎为主,使用的工具是石器。在后来南迁过程中,先进入呼伦贝尔大草原,并在此居住了五代,然后又继续南迁,到达内蒙古中部阴山下,与当地匈奴人融合,从此出现史书上的鲜卑族拓跋。也称北部鲜卑。《魏书》载:“因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鲜卑人当时并无建房之术,多以土穴为居,而能找一个石洞居住,那是贵族、头人才能得到的上苍之赐;而嘎仙洞是当时最大的一个石洞,是鲜卑最高头人(先帝)之居,“室有神灵,民多祈请”同时成为拜祀之所。称“仙洞”意义如此。但关于大鲜卑山的位置,多年难以确定,众说纷纭。直到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贝尔鄂伦春旗阿里河镇发现了“嘎仙洞”和北魏大臣李敞于443年来这里致祭时的祝文,才确定大鲜卑山就是大兴安岭,嘎仙洞就是《魏书》上面记载的北部鲜卑的祖庙石室,这是一个天然的大洞穴,坐落在山腰中,洞口呈三角形,洞外有一条小河,洞内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祝文就刻在距洞口15米的两壁上,壁上布满苔藓,整个祝文竖写,19行201字,洞内还发现陶器和箭镞等物。

鲜卑人向南迁徙过程中,经历“九难八阻”,非常难行,有一些人开了小差在途中就悄悄地留了下来,其中一部分溜到了小兴安岭。汤旺河两岸成为他们生活的新天地。他们与当地原土著之族——肃慎人相融合。而肃慎人也以鲜卑人为尊。但这些外来户,因他们的部族首领一直从内蒙阴山脚下,征战到中原建立北魏这样的政权,而感到部族的骄傲,也因此称雄于当地。这些跋氏姓和嘎音名,延续到了小兴安岭,因此,就有了诸如“小嘎(狐)仙洞”、“嘎拉气河”“xx跋”(或跋xx),这种的称呼了。并且,当地的原肃慎族人也以鲜卑人的称谓为荣,凡首领酋长之头面人物,均以跋称之。“跋”即首领、尊人、头人之意。在金山屯目前不少地名遗留中,均有“跋”音,和嘎仙洞的“嘎”音之地名,足见当时“跋”、“嘎”者是多么荣耀啊!举个例子:在金山屯区西北方向的乐园村,古名为“嘉(嘎)林泊”,那里多少年就有“狐仙洞”之民传,此“狐仙洞”与“嘎仙洞”仅一字之差,最早应与嘎鲜洞有关联影响。后来,人们又与女真人名相联系,又与“狐狸仙”相联系而称之(这在后几章中有述)。

关于小兴安岭曾有鲜卑散民落脚的思考原本是笔者在伊春金山屯工作期间根据地名遗留所产生的;但最近在《黑龙江省志·地名录》所刊、通河县志载,此地的“西伯河”(西伯其实即为鲜卑),是鲜卑遗民所居而得名。这为笔者的思考找到了重要佐证,即通河位于松花江北岸、小兴安岭南麓与伊春金山屯山水相连是依兰与小兴安岭的古马驿道。如果在通河地区当年有鲜卑遗民,那么在金山屯山区有其遗民是不容置疑的。

这样分析,恰好与女真完颜氏部落进入小兴安岭发生多次征战相一致。因完颜氏到此地时是“外来户”,当地人与外来人可能不合,或为争地盘、争权利发生各种纠葛。但最终还是完颜部落征服原有的当地部落,如纥石烈部人和散落的名噪一时的鲜卑跋氏族。以完颜部落为核心的女真人占据了整个小兴安岭,成为这里的新主人。鲜卑人有与其它民族相融合的天性,也有随他族姓氏的天性,因而鲜卑人与女真人相融合,或干脆就连姓氏也改为女真姓氏了。

第三部分:金祖先人游猎迁徙小兴安岭是女真人祖辈依存的猎场,也是金祖先人理想的战略要地——金祖先人游猎迁徙的又一路线图解

本章提要:女真人核心部落完颜氏族几代游走迁徙,最后居于“按出虎水”(今阿城),至阿骨打创立大金国。金之始祖函普,初从高丽来,后又居完颜部“仆干水之涯”。本文认为,函普自高丽先向北至黑龙江,再至同江、绥滨一带。到了第五代“石鲁”时,从同江、绥滨、鹤岗方向涉足小兴安岭,成为小兴安岭的部落总头领。从此,为小兴安岭成为完颜部乃至整个女真人战略根据地而奠定了前期基础。而后,他们沿汤旺河走向松花江又从松花江走向“金上京”。

从公元七世纪到十世纪初,即隋末唐初至辽朝初年,白山黑水之间,东北古代民族经历了大动荡。高句丽人所建立的政权开始被隋朝削弱最后被唐朝所灭,粟末靺鞨人建立的渤海政权被辽朝所灭。女真人属肃慎族系,他们世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和长白山一带。前章已述,最早在公元前,肃慎人就与中原地区建立了联系。据史书载,先秦时代,称其为肃慎,西汉三国时称其为挹娄、魏晋南北朝称其为勿吉,隋唐时称其靺鞨。靺鞨内部有七个部落,其中以松花江上游的粟末靺鞨和黑龙江中下游的黑水靺鞨为最大。粟末靺鞨首先建立了“海东盛国”的渤海国。(现牡丹江宁安一带),黑水靺鞨为其所属。五代时期,渤海国衰落,公元926年被契丹人所灭。

黑水靺鞨亦称“生女真”。关于“女真”之称,徐孟莘《三朝北盟会编》“政宣上帙三”记述是:女真,古肃慎国也,本名朱理真,番语讹为女真。……五代时,始称女真。……契丹阿保机乘唐衰乱,开国北方,并吞诸蕃三十有六,女真其一焉。”辽国(契丹)灭女真人为主体的渤海国之后,“阿保机虑女真为患,乃诱其强宗大姓数千户,移置辽阳之南,以分其势”。对其进行“熟化”,史称“熟女真。”熟女真——地处咸州(今辽宁省开原、辽阳)束沫水(第二松花江以南地区)。而另有30多个部落继续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地带,史称“生女真”。熟女真地带为辽国直接管辖,而生女真则非常游散。据《金史》记载,女真人按姓氏划分为完颜部、温都部、乌古论部、纥石烈部、蒲察部、徒单部、乌林答部、加古论部、唐括部、蒲聂部等等。各部以部为氏,将氏与地域相结合,划分出带地名的各部称。其中完颜部是各部之核心力量。而完颜部当时也有多个不同地带的部落。最后完颜部统辖了女真各部,从而奠定了大金王朝诞生的基础。

《金史》载,“金之始祖讳函普,初从高丽来,年已六十余矣。兄阿古乃好佛,留高丽不肯从(其后迁至曷苏馆,现辽宁辽阳一带),曰:“后世子孙必有能相聚者,吾不能去也。”完颜始祖老函普看来是逃离了辽国迁徙之命,自与其弟“保国里”一起逃到北部去了,从而成为生女真之一族。函普居“遥远的”“仆干水之涯”,而保活里居“耶懒”。函普在渤海国时期,身份如何,古书无明确记载,但根据他能调解部族之争,很快得到人们的拥戴,成为完颜部族首领,说明函普在渤海国时期有过相当于部族酋长的经历,并接触到了渤海国乃到中原、大唐王朝的一些先进文化。大金创国皇帝阿骨打在征辽之初,就说过:“女直(真)渤海本同一家”(《金史·本纪·世纪》),说明女真人与渤海国的关系。他可能对灭掉渤海国的辽国契丹人恨之入骨,并可能立下世代努力灭掉辽国的祖训。(这从大金建国开国之号“收国”一语可以判定“收国”即有“收复失国”(渤海国)之意含。不然,金代建国英雄们就不会从老函普开始记述他们氏族起家的祖嘱了。这样,函普经过几代,有书记载是到了第四代的“绥可”,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那就是绥可逐步移到了海古水(距今阿什河不远的地方,有说是海林附近)问题是,绥可在正式迁徙此地之前,他曾去过哪里?他是通过水路还是山路到达接近按出虎水(今阿什河)这个地方的?史书无记载,但现代史学家有不同的说法。一说从牡丹江逆流而上;一说从牡丹江穿越千里大山而来;一说是从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口一带迁徙而来的。笔者更倾向于范震威先生《松花江传》的说法,即完颜氏族是从绥滨一带而逐步迁徙的。根据范先生考察,目前绥滨县仍有个叫“蜿蜒村”的地方,即“完颜”谐音之遗存也。而且,考古工作者在绥滨县新城镇附近的蜿蜒河遗地出土文物判定是挹娄人实即女真人的祖先的居住地墓穴,这里早就是女真人的领地,到完颜氏族向这里迁徙之时,因同族同习而顺理成章,后成为完颜氏族领地是非常正常的。

笔者认为金祖先人即完颜氏是从黑龙江与松花江入口附近向上游逐步迁移的。据查《金史》关于绥可之记载“黑水旧俗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夏则出随水草以居,冬则入处其中,迁徙不常。”这里记录的是“黑水”,正说明,函普以及绥可正是居于黑龙江流域附近。那里的习惯是函普、绥可他们逐步改变的。这也正说明,金祖先人正是沿完达山麓乌苏里江走向黑龙江与松花江三江汇合之畔的,即现在的抚远、同江、绥滨一带。这一路线图,正是当年“五国”城所属的五个部落国的线路上。而从“迁徙不常”句看,绥可甚至函普并不是像汉人一样在一个地方永久定居,而是经常迁移变化或反复无常,来回游走,这符合女真人游猎特点。“自此遂定居于按出虎水之侧”,也只是侧地而已,也不能说明他永远不动在一个地方。笔者这一观点,与目前关于完颜氏族是从牡丹江直接迁徙过来的观点可能有所不同。

有时,地方志比有些正规史记还能更准确地记述一些史实。《绥滨县志》明确记载“绥滨县是满族祖先(女真人)的发祥地。唐朝时期,居住在绥滨蜿蜒河一带的黑水靺鞨人,分为三支,一支留居本地。奥里米(今绥滨)一带,居住一万余户人家。一支西去松花江中游的黄家崴子和宾县老山头一带。一支南去沿乌苏里江到绥芬河流域,后西展转到阿什河流域定居……这种说法与老函普兄弟三人分手出走有相近之处,说明绥滨地区女真历史悠久。笔者分析认为,绥滨县志所记的“唐朝时期”,正是金始祖函普至石鲁共五代的所活动的史期,可推论函普和下四代绥可其时已在奥里米(今绥滨)一带活动。也可推论笔者关于函普当初是沿乌苏里江和其弟保活里一起到了北部的黑龙江,函普与保活里在此分手,函普又沿“黑水”(今黑龙江)来到奥里米一带(绥滨和同江一带)。其后代逐步从黑龙江沿松花江逆流而上。从三江平原游猎到小兴安岭。

这从金史记载中也可以做些分析。前边已经提到,函普本来哥弟三人,初走时,其兄阿古乃因“好佛,留高丽不肯从”,他只好与弟保活里“俱”,即一起向北走的。走到什么地方了?“始祖居完颜部仆干水之涯,保活里居耶懒。”从与弟保活里“俱”,一起走的意思看,函普开始同保活里应一起迁徙到了“耶懒”,但这里又说函普居“仆干水之涯”,似与保活里分道而行了。但仔细分析,他哥俩开始肯定是一起走的,到了耶懒可能才分手,保活里留在了“耶懒”,而函普后来到了“仆干水之涯”。“耶懒”在今俄罗斯远东苏城地区,证明函普与弟保活里从高丽界沿着乌苏里江一直向北面而行,行至黑龙江处,函普转而沿黑龙江逆水捕渔行猎,到了今松花江与黑龙江入口处,即今天的同江和绥滨一带。这样分析与金史中关于函普“居仆干水之涯”的说法并不矛盾。“仆干水”有人说是今牡丹江,但其实这并不准确。笔者认为《黑龙江史志·地理志》的记录比较准确:即金时所称的“仆干水”并不是牡丹江,而是“倭肯河”,在今依兰下游入松花江。倭肯河与汤旺河互为南北支流。倭肯河发源于完达山西路,流经七台河、勃力、华南、依兰等地,是老爷岭的主脉,是辽金时期五国城之“越里吉”和“越里笃”两部国之域,与奥里米相连,当为老函普活动区域。“之涯”就是“相当远的一个概念。“涯”,“遥远”之意,不是“附近”之意,如人们常说的“天涯海角”。如果当时函普居地就在“仆干水”是(牡丹江)的话,那么他原住的渤海国方向的高丽地,历来同为一个属区,不会有那么遥远的概念。另外,从函普与其弟保活里一起北行的路线也难以吻合。另《金史·乌春传》(乌春与完颜族相争)世祖劾里钵曾试图与乌春部结为联姻关系,但乌春藐视完颜部,说“胡里改与女直岂可为亲也”。此语也证明,胡里改在东南部,而女直应在东北部,那时,胡里改与女直尚未统一,也说明此时完颜部并未居今牡丹江方向,而是在其它方向,即东北方向,即以今汤旺河与今倭肯河为界向东北至松花江下游至黑龙江这一广袤的三角形地区。这地区正是小兴安岭所幅射的周边地区。到了其下辈绥可,有最后定居于按出虎(今阿什河)一侧之说,但他们的居所并不十分固定。金史所载的:“绥可,黑水旧俗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夏则出随水草以居,冬则入处其中。”这非常清楚说明绥可仍在“黑水”(即黑龙江边)居住。后来,因其族“迁徙不常”,又迁徙了。这说明,老函普及其三代——四代在黑龙江边(极有可能是在今同江、绥滨一带)居住。但因其“迁徙不常”的游猎习惯,他们也可能来到其它地方打渔狩猎。这些地方包括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阿城一带)。

女真人是依赖山水而生存了的民族,猎场是他们的第一需要。小兴安岭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大山,在黑龙江除大兴安岭,没有比小兴安岭再大的山脉了,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西北以嫩江为界与大兴安岭相连,东北至黑龙江岸,东部连接三江平原,是黑龙江与松花江中间的最大山岭。在一定意义上,可称为“黑龙江之山”。现伊春市占据了小兴安岭的绝大部分地区,北部是嘉荫县,邻黑龙江,东北为萝北县,也邻黑龙江,东部为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处的绥滨、同江的要道,南部邻通河、汤原、桦南、依兰、木兰、巴彦,是松花江之要冲。金史反复提到的“黑水”、“混同江”均在小兴安岭之侧。而女真人是以山水而生存,其实“山猎”比“渔水”还要重要的民族。他们怎能不看好这片大山?而他们将小兴安岭与其它山区比较之后,认为小兴安岭为“最好”。这从伊春金山屯的遗名可见一斑。金山屯以前还有一个名字:“阿尔坦·阿布拉·爱拉。”其实,此语为女真语。“阿尔坦”是“恰好、最好”之意;“阿布拉”是则为狩猎之意,“爱拉”是“大山”之意,连起来译成汉语为:“最理想的狩猎圣山”。女真人将此大山视为如同生命的养育之山。

在完颜部首领来到小兴安岭时,就有更深层次的意义:神秘的战略根据地!据金史记载,到绥可的下一辈石鲁时代,就开始在此“炫耀武力”。据金史载,到了绥可下一辈的石鲁时代就在小兴安岭征战过。石鲁,刚毅质直。当时女真“其人勇悍好诈、贪婪残忍”,“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嗜酒好杀、酿糜为酒,醉则傅之俟其醒不尔杀人。”当时“无书契,无约束,不可检制。”石鲁“欲稍立条教,”这是具有立法性质的族规,让大家遵守施行。但却遭到族人的坚决反对,甚至欲将其活埋。多亏其叔谢里忽在众人面前,慷慨陈词曰:“我兄之子石鲁,贤人也,为何杀他?”并以弓箭向众群威射,众人才散去。石鲁施行“条教”,在当时的重大创举。部落渐强。因生女真各部落皆归辽国,辽逐命石鲁为“惕隐”之官,即部族之官亦称部落长。这是史书可查的被辽国承认并任命的第一个完颜部落长,完颜部自此正式走上了辽国的官职。石鲁开始以“惕隐”的官职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地进行统辖之战。据《金史》载,石鲁“耀武于青岭,白山,顺者抚之,不从者讨伐之”“入于苏滨、耶懒之地、所至克捷。”这是有史以来关于完颜部最早涉于小兴安岭和绥滨的记载。文中的“青岭”,史家解释不一,但笔者认为“青岭”是指小兴安岭,有时也指伊春市岱岭区的大青川一带;有时还指小兴安岭与鹤岗接缘的山岭。有时也概指松花江两岸的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第四章有述)上述《金史》之载,将“青岭”与“白山”(即长白山)相提并论,足见“青岭”是与“长白山”几乎相当的大山大岭,而非一池一地的山岭之名,因此,“青岭”是指现在的小兴安岭为主体的松花江两岸之山是毫无疑问的。(当然在征辽和伐宋时也记有“青岭”一词,不过同名异地而已。)据此证明完颜部族已正式将小兴安岭乃至长白山、黑龙江流域均已纳入其管辖范围了。据《金史》记载,石鲁到青岭炫耀武力,当从绥滨而西,经今鹤岗丘陵,而后沿今大丰河源头进入小兴安岭腹地。石鲁日夜征战,极为艰辛,至一个叫“姑里甸”的地方得了重病,至“逼剌纪村”而卒。当时,部族间有抢柩之俗。石鲁之柩曾被其他部族所抢去,欲毁完颜之祖风。最后经石鲁之部顽强强抢战,终将石鲁之柩抢了回来。而后又遇加古部蒲虎复来袭之,并寻问路人曰:“石鲁柩去了多长时间了?”路人故意编造说:“咳,早走远了,追不及了。”蒲虎之兵才停止了追击。于是才使石鲁之柩“归葬焉”。这里所谓的“归葬”十分重要,归回至完颜部所统的腹部地带,或在按出虎(今阿什河一带”,或也可能秘密藏于更深密的大山——小兴安岭。这或许奠定了金山屯横山古代墓的祖源。即这里是完颜部祖坟茔地所在,女真人“尚未有文字,无官府,不知岁月晦朔”,故石鲁之葬地尚留进一步考究。

非常有趣的是,在今金山屯有好几处类似“石鲁”的地名。这里不仿例举几例:在与鹤岗接壤方向、金山屯南沟,白山林场有个蹊跷的山名:“忽鲁头沟”(俗名葫芦头沟);曾在一棵古老红松树采伐锯割时发现铁疙瘩、类似箭头之物;另在白山林场公路北侧有痤突兀的石砬子,就叫“石葫芦头(当为石忽鲁头)”或“石祖岩”大砬子,当地人曾在此大砬子旁山坡上发现一些兽骨遗骸,铁箭头和石灶火烧遗痕;在金山屯北沟力林林场,有个山名叫“石猴沟”“石龙沟”(曾发现锈蚀的铁箭头状物和类似马蹬子的锈蚀铁圈);在金山屯区址、汤旺河西侧的西山后梁,则叫“石人沟”、亦称“石龙沟”笔者主管林业工作,经常出入这些山沟,发现这些山名,有的与“石头”或“葫芦”毫无关系,有的虽有关系,但名称奇特。经与当地老乡了解知道有些山名是古已有之。如“忽鲁头沟”、“石忽鲁头”砬子在抗联时期就有此名,并非今人根据地形地貌而命名的。如“忽鲁头”沟,现在人们将它说成“葫芦头沟”,此地从古至今只有寒地森林,而无任何“葫芦”这种植物,有人将其分析为此山沟形像“葫芦”,其实都不是,不过是望文生意罢了。“忽鲁头”沟早已有之,笔者分析是当年女真语言之留存。《金史·金国语释》载:“忽鲁”是统领数个部落的头领。“忽鲁,犹总帅也。”金史这一解释与金山屯的“忽鲁头”沟的含义非常一致,“忽鲁”加“头”语,明确无误的表示此山沟曾以部落总头领之称而名之。再与山口的“石忽鲁头”大砬子,也称“石祖龙”大砬子,这两个名称均显示出与“石鲁头领”的关联性。而民间神话传说,将金山屯区和白山林场一带都描述成古大海、大湖、据有两条龙在此居住。后来,“玉皇大帝”令湖水干涸,龙升空而去,留下它居住的龙宫,龙头(宫)在金山屯北山大砬子,龙(宫)尾一直延伸百里之外,现白山大砬子即是其尾,(也有人说白山大砬子是头,而金山屯北大砬子是尾)。另一个“石祖岩”的传说其实更耐人寻味:传说阿尔金山有一个年少美女,与一男少年青梅竹马,后此女竟被岭东财主抢去了。少年气愤填膺,骑马而追,终将少女夺回。他俩不也回家,就在大山里游荡,后来来到一个明水如镜天谭,在一个明月高照的夜晚二人相依而泣,最后投入到潭中。此潭之岸,古林茂密,随着百鸟叫声,山上竟长出一个石头峰,此峰就是那少年,而水潭则是少女,二人永远不离不弃,相望相依相爱……而且,那石头峰就叫“石祖岩”。这个故事,从抗联时期就有类似流传,本人曾接见过当年抗联老战士到金山屯白山“抗联营”回访,他们几乎都会讲这样的故事,至到今天,人们一直流传着。这些故事,本为民间编撰,不是史实,但民间许多故事,其实是有一定来源的。如第一个“石龙”的传说,与“石鲁”发音相近。有学者曾论述,在女真语中,“龙”就是“鲁·温”;而依中华民族的共同习惯,一般将大头领、大人物称为“龙”,后来只有皇帝才可称为“龙”。这样说来,人们将“石忽鲁”与“龙王”的传说相联系和解释也许合乎常理。从第二个传说中,更能看出端倪:传说主要是“抢”和“夺”美女的故事,而且明确地说出“石祖岩”特有之名。“石祖岩”,是否可以理解为:1、有“石”音汉。2、又有“祖”音,祖音类似“鲁”;岩与“颜”音同;因此也可翻写为:“石鲁(完)颜”,这不正好是“昭祖石鲁”吗?如果,此地没有“忽鲁头沟”、“石忽鲁沟”和民间传说,这“石祖岩”可能就是汉意的一般表达:但将一石砬子称颂为“祖”,非常符合人们原始崇拜的习惯,也符合“石鲁”本为大金之祖的谥意。更何况,关于“抢”、“夺”美女的故事在金史中竟在叙述“石鲁“时有一段有趣的记述。“昭祖石鲁”与另一个石鲁同名。是完颜族另一个部落的首领,人们为区别二人称前者为“勇石鲁”,而后者为“贤石鲁”。贤石鲁投奔“勇石鲁”,从此二者成为“结拜兄弟”一起南北征战,并成为“连襟亲戚”。这要从二人“夺美”事件说起。《金史·列传·欢都》载:“初,乌萨扎部有美女名曰罢敌悔,青岭东混同江蜀束水人掠而去,生二女长曰达回,次曰滓赛。昭祖与石鲁谋取之,逐偕至岭右,炷火于箭端而射。蜀束人怪之,皆走险阻,久之,无所复见,却还所居。昭祖及石鲁以众至,攻取其资产,掠二女以归,昭祖纳其一,贤石鲁纳其一,皆以为妾。是时,诸部不肯用条教,昭祖耀武于青岭、白山,入于苏滨,耶懒(俄罗斯苏城)之地,贤石鲁左右之也,其后别去。”“苏滨”有人认为是绥芬河,笔者认为是绥滨,“蜀束水”其实就是绥滨。“绥滨”就是“蜀束水”的音转,而“岭东”正是小兴安岭之东松花江与黑龙江入汇处的绥滨。这说明石鲁活动在今小兴安岭、绥滨、同江乃至俄罗斯伯力一带;如果将苏滨说成是今绥芬河,不是一个区域,且中间隔着契丹、高丽等其它民族区域,活动不方便,而且没有必要。因此,笔者认为“苏滨”应为今绥滨而非绥芬河)这段史实与前面讲述的金山屯白山历史故事有某些相近之处。(且关于两条石龙(宫)的传说似与二石鲁相吻合。从绥滨到小兴安岭的金山屯,这条道路人们习惯称之为“进(金)山驿马古道,”鹤岗入金山屯界附近,就称为“古马道”。说明,古时这里是骑马行走往来的通道。

从以上地名分析、民间故事之传和历史实载相互联系,就可以得出结论,当年女真核心部落的完颜氏族头领石鲁肯定是来过小兴安岭金山屯(当时称为“土温水”)这一带,或打猎,或征战,或耀武。它是辽朝在完颜部所任命的“惕隐”(管理部族之官)的第一人,开创了完颜部“官涯”之史。当时“土温水(现汤旺河流域)均分布着大小女真人部落群,作为女真人族官的“石鲁”,怎么可能不到此山岭来呢?并且,女真人是游猎民族,他不到这里来狩猎也是不可能的事。

石鲁被后来的金国皇帝追谥为“昭祖皇帝”,而辅佐石鲁的正是贤石鲁,他的子孙后代都是完颜部族军团的顶梁柱。其中,后面将要提到他的子孙欢都和后辈希尹,他们是能征善战的大将军,并文武兼备。希尹后来创造了女真文字。希尹年轻时曾在小兴安岭一带狩猎、捕渔、屯兵,与完颜贵族子孙形同一体,并在现金山屯一带留下遗迹(卒时葬于吉林省)。金山屯区域汤旺河西北,有个地名叫“石龙沟”又称“石人沟”,而北边则邻“西林”区,也与“石人”音近,当地百姓一直猜解“西林”和“石人”的来源。笔者认为这正是当年贤石鲁和希尹在此活动留下的俗称。“石龙”的“龙”音即“鲁”的同音汉化,而“石人”即“希尹”谐音演绎的汉化名称。笔者在金山屯工作期间,曾数次到这个山沟去找所谓的“石头龙”或“石头人”,非常奇怪的是,这里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石头龙,和石头人,哪怕有个近似之形也好,但都没有。那是一个比较抒缓的山坡而已,但沟旁的突兀的大西山顶上才有一些陡峭的岩石,但它并不在“沟”里,而在高山之上,也没发现任龙形的人形的岩石,更没有石象生类。因此,“石龙”和“石人”指一个沟塘、并非巧合。由此地名以及附近发现的大量金代遗迹,推论是由当时的“贤石鲁”和其后代“希尹”在此活动留下的俗名并且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汉音汉字化的结果。这样推论:白山的“石忽鲁”应为“勇石鲁”之意,而金山屯区址西面的“石龙沟”应为“贤石鲁”之意。

小兴安岭腹部的“土温水”(即现在的金山屯),正是当年贤石鲁和其后代欢都、欢都子希尹主要活动地带。然而女真人与汉人一样,也有认祖归宗的观念和作法。即分直宗和分支不同。贤石鲁与完颜部勇石鲁是“认呼一家子”,并非亲哥兄弟,因此,在以后追祖列宗时,将贤石鲁及欢都、希尹,仅作为金之功臣待之。

猜你喜欢

石鲁完颜女真
辽属女真与北宋的朝贡隶属关系
长安画派画家作品·石鲁
女真从兴起到脱离明朝东北亚封贡体系的策略选择
清河堡考略——明朝防御建州女真及后金的前沿堡城
谁的思念在石碑上发芽
谁的思念在石碑上发芽
谁的思念在石碑上发芽
石鲁家属向国家博物馆第三次捐赠书画作品
石鲁家属发声明追索遗作
女真不是“东方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