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
2012-08-15王春平
王春平 王 娜
文化产业园作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柱,已经成为文化企业茁壮成长的孵化器、骨干文化企业壮大发展的助推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加速器,已经成为文化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源地。近些年,在政府为主导和市场为主体的强力推进下,南昌文化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为龙头,以省级文化产业基地为骨干,以本土特色文化产业群为支点,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园区格局。目前,南昌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9个。截止2011,南昌已建园区49个,园区面积已经超过了749.52万平方米,总投资额逾150.90亿元。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带动作用下,文化产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了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成为促进南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南昌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产业园区不断壮大,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近些年,在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目标指引下,南昌以优惠的产业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吸引文化产业各种要素向产业园区集聚,多功能、立体化的文化产业园区逐渐形成,规模效应逐步呈现。全市投资过亿元的大型文化产业园区已有10多个,华夏艺术谷文化产业园、江西慧谷?红谷创意产业园、南昌国际动漫产业园等园区总投资都超过10亿元,建筑面积都在25万平方米以上。如华夏艺术谷文化产业园投资达65亿元,面积达64.54万平方米,成为了江西省目前最大的文化产业园;南昌国际动漫产业园总投资约20亿元,建筑面积达90万平方米。大部分产业园区在突出主业的基础上,实行了产业配套,强化了园区的规模效应,如八大山人文化产业园聚集了八大山人纪念馆、八大山人真迹馆、八大山人研究院、程允贤雕塑馆、彭友善美术馆、江西名人雕塑园等文化项目。同时,各大园区文化产值也有了大幅增加,2011年,文港华夏笔都文化产业园实现产值达12.85亿元,年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同方泰豪动漫产业园实现收入1.24亿元。
(二)多元化发展模式已形成,园区发展呈现新活力
经过多年发展,南昌文化产业园区已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模式,从投资主体来分:一是政府主导型园区。通过政策调控、园区规划、关系协调、直接投资等措施,南昌相继规划和建造了八大山人文化产业园、南昌文联书画院瓷画创作基地、南昌世界都市候鸟公园等一系列文化产业园区;二是开发商投资型园区。在南昌,开发商投资开发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已成为一种趋势。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791艺术街区、茵梦湖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魔幻乐园、南昌宝葫芦农庄等都是民营资本投资为主建设的。从业态发展来看,有以江西慧谷?红谷创意产业园、华夏艺术谷文化产业园等为代表的综合型园区和以金太阳教育出版印刷产业园、南昌瓷板画试验基地为代表的单一型园区。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南昌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其中以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影响最大,目前已有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江南艺术馆等80余商户已入驻樟树林,商户签约入驻率已达85%。
(三)园区业态发展多样化,逐步向内涵提升阶段发展
当前,南昌文化产业园区正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阶段发展,日益注重发挥集聚效应。各大产业园区功能渐趋完善,门类更加齐全,产业要素更加集聚。如华夏艺术谷文化产业园集会展、演艺、培训、交流、创作、交易、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涉及文艺事业、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699创意产业园逐步发展成了集针织工业文化展示馆、文化体验、创意设计、教育孵化于一体的高端文化创意产业园;南昌康庄国际文化旅游新城,是融旅游休闲、文化传播、创意孵化、高尚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基地。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园区的管理不断完善,已从一般房屋租赁到提供完备的物业服务,并逐步发展到帮助企业孵化、开展各类咨询、提供金融服务等注重创新运营模式的管理。
(四)社会资本发挥重要作用,抢占园区发展先机
文化产业高附加值的特性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大量社会资本涌进了文化产业领域,日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中,南昌按照“业主投资,市场运作”的方式,采取多样化的经营体制,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在南昌23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中,有11个项目是由民营企业投资的,另外有5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是社会资本参股的。如,791艺术街区由浙江天奥集团投资兴建,南昌动漫产业基地由泰豪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兴建,茵梦湖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魔幻乐园的开发商为江西康庄投资置业有限公司。这些园区从资金注入到开发市场,从文化挖掘到市场运营,主要都是由民营企业一手操办,政府主要是发挥牵线搭桥的引导作用。民营资本已成为南昌文化产业园发展与振兴的重要力量。
(五)产业园区规划与建设并重,管理渐趋规范化
近些年,南昌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成立了文化产业规划办公室,起草了《南昌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征求意见稿),规划中明确了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提出了“一轴两带三圈”的园区发展思路,对县区、新区、开发区的文化产业园区进行了整体统筹规划。如,南昌县重点加强国家级示范产业基地和动漫园产业建设;西湖区着力打造以万寿宫商城、绳金塔为核心的旅游文化产业园;进贤县以华夏笔都文港为主,建设文化产品生产贸易园区。在此基础上,2011年,南昌组建了文化产权交易所,完善了文化信息发布平台、电子交易平台、文化企业孵化平台建设。同时,制定下发了《南昌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文化产业项目申报和管理办法》,加大了对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园区的支持力度。近期,正成立了市文化产业协会,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园区的规范管理。
二、南昌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催生了南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热潮。但在建设热潮的背后,也暴露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园区的良性发展。
(一)产业优势相对薄弱,内生增长力不足
与北京的798艺术区、深圳欢乐谷主题公园等相对成熟的文化产业园区相比,南昌文化产业园区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一是起步较晚,新兴园区占多数。现有园区基本上都是在2008年实行“文化大市、文化强市”后兴建起来的,从南昌现有的49个文化产业园区(含基地和中心)来看,新兴文化产业园区占到了85%以上,江西新华安699创意产业园、791艺术街区都是近两年新建的园区;二是部分产业园区规划论证不充分,定位不准确,选址不合理,导致缺乏市场支撑,运营能力不足,有的甚至还存在着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和行业内的恶性竞争等情况;三是不少文化产业园区只停留在建设、宣传阶段等形态建设上,迟迟没有进入运营、集约等业态建设阶段,存在“空壳化”现象,限制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内生增长力不足。
(二)园区集聚效应不明显,孵化功能不完善
目前,南昌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无论在各大园区之间还是在园区内部文化企业之间,割据状态明显,产业上下游关联性不强,小、弱、散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以动漫产业为例,成熟的动漫产业基地只有一两个,并且星散在各处,彼此之间在优势互补、信息共享等方面合作不多。有的园区,虽然设置了动漫产业区、动漫教育培训区、综合配套服务区、动漫文化体验生态区、动漫衍生品加工区,但这些功能区并没有实现无缝对接。以动漫设计为主打专业、大量输送动漫人才的先锋软件学院,学生毕业后大都跑往周边的长沙、杭州、广州、无锡、南京等地就业,没能就近服务于南昌本地的动漫产业园区。在一些自发性形成的文化产业园区内,企业涉及的门类广泛,难以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集聚效应不明显,孵化功能不完善,难以形成产业链,限制了园区的发展壮大。
(三)园区拳头产品不多,品牌性文化符号缺乏
凡是发展得比较好的文化产业园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如常熟沙家浜影视产业园的“沙家浜”、长沙天心区文化产业园的“蓝猫”、苏州桃花坞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苏绣”。有些地方,整个文化产业园区都被打造成文化创意品牌,像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深圳大芬油画村、798艺术工厂和华山创意文化园区。当前,南昌部分园区由于缺乏政策支持,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入驻文化企业多以生产低端产品或为外商贴牌生产为主,缺乏主打的品牌性文化符号,实际经济效益不高。瓷板画是富有南昌特色的文化产品,但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同时,南昌的文化产业园区以提供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服务为主,而不是以生产文化产品为主,因此难以形成品牌,知名度有限,附加值不高。
(四)园区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有效供给短缺
在集聚同类企业、挖掘区域优势、服务园区企业、提升产业层次等问题上,产业服务平台往往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当前,南昌文化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信息共享平台不完善。突出表现是南昌文化产业园区的一些文化产业数据、指标没有入库规范、权威的统计机构,导致文化创意产品的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无法顺畅完成商务交流。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文化需求不能实现,另一方面是大量无效的文化产品供给。福州路的山水汇和昌北的环球公园,虽然是以本地消费群体为主,但它们的经营出现今天这种状况,不同程度上都受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影响,致使业主轻视目标市场实际需求,最终让这些主观盲动型的园区供给遭遇滑铁卢。
(五)园区业态创新不足,溢价效应不强
文化产业业态决定了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随着现代高新科技的广泛运用,引发了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和新兴文化业态的崛起,由新媒体技术催生的文化产业门类,成为当今文化产业中最快的增长点。目前,南昌产业园区文化企业的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大部分文化产业园区还是从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化旅游等传统产业,数字出版、数字影视、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业态还相对不足,采用数字技术,高科技手段改造传统文化产业也不多,这也使得园区文化产业溢价效应不强。
三、提升南昌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按照省市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要求,要不断提高文化产业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主业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具有较强吸纳能力和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园区。
(一)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强园区顶层设计
要按照规划要求,重点发展数字传媒、动漫游戏、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演艺娱乐、广告会展、出版印刷和文化旅游等八大门类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要按照省文化发展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南昌作为全省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把南昌打造成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发展高地。要着力打造以中心城区为主的文化信息服务、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文化产业聚集区;以青山湖区为主的新媒体、创意设计产业聚集区;以南昌县小兰为主的动漫游戏产业聚集区;以新建望城为主的出版产业聚集区;以进贤文港为主的文化产品生产贸易聚集区;以安义为主的古色文化休闲聚集区。
(二)拓展延伸产业链,加快推动园区聚集发展
要坚持“双轮驱动”,一手抓企业集团发展,一手抓园区建设。大力培育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的文化企业成为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整个园区聚集发展。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融合,增强孵化功能,发挥聚集效应,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同时,各集聚区要错位发展,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消除文化的“产业壁垒”,减少园区竞争内耗。比如,南昌市汇通演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南昌互联网运用创新基地,可以考虑整合产业资源,促进相关产业的企业进驻基地,围绕互联网,可以吸引影视、动漫、游戏、MTV音乐等各种企业为其提供节目内容,促进资源整合。
(三)完善园区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园区的增值盈利能力
在完善各大产业园区的软、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园区项目服务、市场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产权服务、中介服务、会展服务平台,尤其是要建设一批提供研发设计、信息咨询、生产制作、合作交流、推介融资等文化园区高端增值服务平台,促进园区形成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增强园区的增值盈利能力,促进园区文化资源合理配置,聚集产业要素,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使之成为文化产业的孵化器,成为引领、辐射、带动南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平台。
(四)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园区金融扶持力度
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根据文化产业不同类别,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园区。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研究确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具体范围,加大税收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园区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内有条件的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迅速做大做强园区整体实力。
(五)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打造高端创意产业园
要牢固树立“创意为王、科技为核”的理念,充分发挥科技和文化相互促进的作用,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增强南昌文化产业园的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能力。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升级。要优先引进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等新兴媒体入驻文化产业园区。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发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推进三网融合。鼓励发展手机出版、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网络游戏、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等新兴传播载体,打造高端创意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