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马上的于晓威
2012-08-15刘兆林
■刘兆林
人如草木,也是有根的。一方人总会带有一方水土的根性。辽东鸭绿江入海口处,有座又依山又临海又靠江的城市,叫丹东,从地图上大略地看,那也算是一方天涯海角了。不说它满族大清朝龙兴之地的历史,光是看它与江海河山相通连的边疆位置,便可想象,那是个天高皇帝远,不容人思想懒惰,也不许人心眼太过灵活的地方。一个战略要地,古今中外的战火烧多少遍了,几度夕阳红过,青山依旧健在,丹东仍不老地活着。丹东人如果没有思想,或思想太过灵活,缺乏定力,恐怕活不这样。我感觉,现居丹东,身为丹东市作协主席,并兼《满族文学》主编的满族作家于晓威,就具有丹东人那种思想既不懒惰、也不灵活得失去定力如无根草木盲目飘零随处落脚却永不成材的特性,有点像丹东大街旁不招摇,不花哨,却结实雅观,叶、果、枝、干都于人有用的银杏树。晓威几乎从少年时就偏执地选择了文学,到如今,一直心无旁骛地把文学当命待,我看,他是经得住时间推敲的。他的作品就像他家乡的青山,也是经得住推敲的。
我和晓威认识快二十年了,那时他在辽宁文学院学习,家还在丹东的宽甸住。我第一次去宽甸,不是看奇特著名的青山沟风景,而是去看晓威。当时,晓威作为辽宁文学院毕业的青年作者,已发表了一组不错的短篇小说,尤其发表于《山东文学》他那篇早期代表作《九月玉米地》,让我眼睛忽然一亮,晓威因之在我心里成了宽甸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在我和文学院的同志结伴去参加丹东文联在宽甸为晓威小说举办的讨论会上,晓威的作品让我兴致极好,所以发言时间不知不觉有些长,把饭时都给耽误了,可我并没后悔,还故弄幽默地强词夺理说,这不怪我,怪晓威小说惹的祸,把我时间观念弄乱了,把墙上挂钟的时间观念也弄乱了,大家看看墙上的挂钟!
本来会议开始的时候是下午一点多,可会议室挂钟才上午九点多,不知是早就停了还是会开始后停的,反正至今那一时间就凝固在我脑中了。晓威二十多岁就能写出功夫不凡的《九月玉米地》,的确让我无法忘记他了。写这篇短文时我又读了一遍,不仅没改变最初印象,反而更加深了对晓威创作之路的理解。他用悠然沉静的笔调,描写乡间凄苦的温暖,其实是在写人类生的艰难和死的挣扎,也在歌颂无奈与乐观的人生。抽去时代背景不论,很有些萧红的笔致和韵味。回头想,我明白了,晓威真正的写作起点,是从《九月玉米地》出发的,我对晓威目不转睛的关注,也是从《九月玉米地》开始的。他执着地走到现在,作品题材、内容和形式变化很大,甚至一篇一个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写的都是生的艰难与奋斗,死的挣扎与无奈。《L形转弯》《抗联壮士考》《沥青》《陶琼小姐的1944年夏》《圆形精灵》《游戏的季节》《北宫山纪旧》《我在你身边》等等,不管怎么追求形式的变化和创新,他的努力都是在为人生而文学。所以他总是以迎难而上的姿态去探索人心,去创新求变,去寻求对人的心病的发现与疗治的提醒。晓威是忠诚的服务者,而不是名为他人服务实则是为自己的私囊服务的庸俗家伙。
被挂钟凝固了时间的那次研讨会后,我到晓威家里坐了很久,他一家人给我留下的印象也至今凝固在脑子里。原来当年晓威家里专为他设立了一个文学奖,每在市、省、国家级报刊发表一篇作品便发给他一次高低不等的奖金。当县文化局长的父亲,当图书馆长的母亲,以及已经出嫁了的姐姐,甚至姐夫,还有哥哥,都积极为他颁发奖金。妻子是高中语文教师并且也能写作品,因文学相爱,她不可能不重视丈夫的作品,虽不曾出资参与为丈夫颁家庭文学奖,但不可能不对丈夫写什么和怎么写时时关注着,欣赏着,并要求着。他母亲平时可以为买一斤菜省几分钱而跑好几个地方,可儿子想体验生活写得更好要到外省跑跑,她把多年从柴米油盐节省出的三千元一下全给了儿子。
那次作品研讨会后,我们乘船游览了他家乡最美丽的青山沟。青山沟美到什么程度,我一下说不好,但辽宁美术家协会主席宋雨桂特意在那儿建了一座画家村,他经常领人到那儿去作画写生,足可以说明青山沟之美了。常看这方山水的人,身心定会清洁健康的。同时我就更明白了,在那样清洁的乡土间,面对亲人种种殷切的目光,晓威不可能不在幸福中深思,文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自己到底应怎样回报生活。
这样,晓威的写作,就成了既是为亲人的,也是为人生的,当然也是为人类的和为人民的。为人民的,自然也会得到人民馈赠的币,虽然比有的并不为人民却得到许多人民币的不道德者少多了,但干净。字和心都干净。
前面我说了,丹东是个不容人思想懒惰,也不许人心眼儿太过灵活的地方,所以丹东优秀文人的代表者之一于晓威,也明显具有勤于思索且严谨操行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他少言寡语似乎没什么想法的样子,有几次在省里开创作座谈会,大家都抢着发言,他也不吱声,不少人以为他没说的。我觉得他不应光是扑在纸上写,口头的交流能力也很重要,便点名叫他也说说。他这才开了口,不想省内外,国内外,竟一气儿说了好多话,见解新鲜、深刻而独到,没一句世俗迎合的说辞,不禁令人刮目相看。由此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晓威的印象,他的写作是有理论自觉的,因而每篇作品都能说出创作体会来,不像有的作者,忽然写出一篇不错的作品,却谈不出个所以然来,像瞎猫碰上了只死耗子,不是抓着的,是捡来的。晓威从不拣死耗子,专找难抓的活耗子,所以不会是不管死猫烂狗碰着就吃,吃得一身肥肉和充满腐味的懒猫。他身材精炼得像他小说的语言,没有一点赘肉。
他又太认真,认真得有点犟了,拿定主意的事,谁也难以扭转。连握个手,也用力地握,唯恐不用力就虚心假意了似的。他写的字,也每一笔都使劲,很难找到写虚发飘的一划。这种性格使他特别敬重写下《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而累死的路遥。我读过他为祭念路遥写下的《早晨从何时开始》一文,其中提到他舅舅去陕西参加笔会,有幸听到路遥讲课,课后大家请路遥签字留念,舅舅排了两次,另一次是特意为晓威代求签名的。得到舅舅带回的路遥亲笔签名,晓威如获至宝,放在书桌上时时砥砺自己。可见他人生态度和写作态度的本质,与路遥的共鸣处。大家熟悉的于晓威作者简介的那幅半身照片,手拄下颌,侧头远望,目光刚毅略带忧思的形象,就有点像他作品的缩影。他因为好盯住一点使劲思索,所以有信念,因为有信念,所以不很灵活,也不善迎合。想想早年丹东那一带,日本人俄国人都占过,争过,太灵活,善迎合的,都成什么人了吧?汉奸!反之,才能成为赤子。
所以,当晓威不善迎合的作品,连亲人也必须反复深思才能理解时,他开始不断获得家庭以外的奖励了,于是便得以连获第一、二、三、四、五届辽宁文学奖,和以入选21世纪文学新星丛书的小说集《L形转弯》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母亲去世不久,中国作协通知他参加颁奖会,晓威终于让母亲在九泉之下看见他骑上了文学的骏马。
他是个骏马背上的赤子。
文学骏马是不用扬鞭自会奋蹄的。
那就祝骏马背上的晓威,把手中的马鞭用来振策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