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神魂颠倒的体贴
2012-08-15■柴静
■柴 静
有一天早上有个电话打来,东北腔,说是张宏杰。
我在博客里写到过他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就这么算认识了。他要有新书要出版,发一份给我。
其实在香港的时候,我在长江大姐家里翻《当代》,看到过他新书里的文章,写光绪的,一开始没注意,看到第二页——
仅仅从光绪九年二月到六月不到半年间,《翁同龢日记》中记载了十二岁的小皇帝六次大发脾气:二月十五日,小皇帝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后殿大发脾气,竟然“拍表上玻璃”,被碎玻璃扎得鲜血淋漓,“手尽血也。”又过了一个月,三月十八日,“与中官闹气”,“扑而破其面”,把太监的脸打破了。五月初二日上课时摔破一碗,六月十二日,因发脾气踢破玻璃窗,六月二十日,“颇有意气”,“余等再入诤之始平”。动不动就摔东西,甚至有自残举动,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讲,绝非寻常。翁同龢感觉到这个孩子的脾气十分不祥,在日记中写下了“圣性如此,令人恐惧”。
忍不住翻回去看写的人的名字,果然是他。他打来电话的时候,我正跟百家讲坛的人在一块,于是大力推荐他,“他看历史的角度很有意思,有人的面孔。”
大姐人特别好,“真的呀?有点年轻人来讲讲也挺好的。”
我多了句嘴,“而且看他写朱元璋就像写那个谁”。
“哟,”她说,“那可不行。”
宏杰看样子还得寂寞下去。
不过这是他生活常态,他现在离开银行,转到大学教书,一年四节课。其他时间,六点起,九点睡,跟他喜欢的托尔斯泰差不多。可能陪他多的,是他博客照片里那些家门前常来的麻雀,绿色大蜻蜓,凝视他的燕子。
还有一张是猫。
“听了一夜猫叫。早晨一看,楼下一车库门前,蹲着两只猫,正不断地沿着车库门的下沿向里窥探,伸爪,打滚,试图钻进去,与里面伸出来的一只小爪取得联系。
这才明白,是一只小猫被困在车库里了。外面的,是它的爸爸妈妈。下楼研究了一番,车库门很严,没有任何办法能把小猫救出来。不知道小猫是怎么钻进去的。
两只大猫,显然是野猫,此刻也不怎么怕人了,看着我在门口鼓弄,也不远走。我一走,又跑到门前蹲守。
等物业上班后,给他们打了电话。他们说,找找看,看能不能联系上车库的主人。然后就没了下文。
晚上回来,公猫仍然守在门口。里面还偶尔传来小猫的叫声。我从下面缝隙中塞给它一只奶棒面包和一袋牛奶。面包被拽进去了,牛奶就不知道能不能喝得到。虽然我在袋上用牙嗑了个小口。”
嗑了一个小口。嗯,我喜欢。
写历史的人,要想从各种大仓库里解救点有生命的东西,不但得有趴在门缝前的耐心,还得有点让人神魂颠倒的体贴才行。
后来他说要写《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我曾经问他,“为什么要写这人?有多少人多少书都写过了呀”。
宏杰说:“我没想这么多,我只是对他感兴趣,想通过写来了解他。”
当时我正写顾准,对他这话觉得相当亲切。
两个人互相往来稿子,才发现彼此动笔的出发点很有相近处,顾与曾这两个人都是体制中人,都并非天才,受尽困厄,回到平实,都经历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痛苦转变。
老曾说,“其苟且者,知将来之必敝;其知当者,知将来之必因。所谓虽百世可知也”;而顾准说,“我信任人类的不断进步,我注目现世,不信有什么地上王国,对于未来的瞻望,必肇始于前,没有未来会出现的东西,而现在没有萌芽的。因此我注意经验的归纳,不信从经验方面无根据地对未来的预言”。
经验主义的特点就是虚而能受,不然就容易走上武断专制的道路,像顾准所说“专制就是坚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想法”。
学会应酬交际,算是老曾的成年礼。
很多人以为他从此黄老之学,变成实用的犬儒主义,一个团团脸胁肩谄笑处处打揖的人。常看书店架子上大字写着“面厚心黑曾国藩”。
中国人到中年确实常成为道家信徒,曾国藩也一再说老子的话“柔弱胜刚强”,但是什么是柔弱,什么是刚强,对这一点到底了悟到什么程度,却往往是人后半生的区分。
曾国荃是其中一种,他是丛林法则的信徒,劝他哥,今日之世界是“势利之世界,以强凌弱之世界”。
有这样价值观的人,强时容易鲁莽、操切,弱时便一变而为圆滑、退缩,像宏杰写的“从当初那个闯进瓷器店的公牛,变成一个不思进取、明哲保身的老官僚,成天求神问卜,不干正事。”
老曾对刚柔的理解是不同的,虽然磨砺性情,“知自己处处不如人”,换一副柔和面貌待人,不肯轻议人非,但一直到他入世极深,劝勉子弟也一直说:“少年不可怕丑,须有狂者进取之趣,此时不试为之,此后必将不肯为矣。”
不过,人到中年,他对“刚”这个概念也拆碎重组——去忿欲而存倔强,是为刚,“刚非暴戾之谓,强矫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他在道德经的扉页写“至刚无刚,至柔不柔”,意思是柔的意思不是柔婉取媚。只是“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为泰而不骄”。
曾国藩在旧有体系中成长,但他能够赞赏西方文明优异之处,“所以卓越古今者,由其每治一事,处心积虑,不达目的决不止”。
他平生以不懂天文算学为三耻之一,不过他有朴素而近科学的“晓事”方式,“一是剖析,二是简要,三是综核”。“剖析者,如治骨角者之切,如治玉石者之琢。每一事来,先须剖成两片,由两片而剖成四片,四片而剖成八片,愈剖愈悬绝,愈剖愈细密,如纪昌之视虱如轮,如庖丁之批隙导窾,总不使有一处之颟顸,一丝之含混。”
这就是他“试图寻找事物原由”的推理线索,事物的认识越细密,拆解得越精微,精确就是除邪,这也是科学精神的源头。
这种精神本来就是一种不安的精神,它并不确信现有的答案,不服从于表面的统一,在同质的体系中,一旦遇到障碍,会迅速提出问题,并且试图得到更新的答案。
老曾没有推翻旧有体系的愿望,只是从内部硬硬地另生一枝,让新的力量尽快生长起来。他在义理、考据、词章的孔学三门之外,又加上了“经济”一门。曾国藩能成为曾国藩,靠的不是道德勇气,而是精神上不断地自我更新,“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看完宏杰的书稿,我问他:“你想过吗?为什么你从朱元璋写到了曾国藩?”
他想想说:“没有。”
我说:“也许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
一旦走上这条道路,路就永远没有尽头,在这条路上,种下的每一棵树,也许深深植下,却被连根拔起,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老曾当年是好名之人,把自己的清誉放在性命之上,爱惜之极,后来明白“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誉而无毁,有恩而无怨”。
体制内的改良者,大都经历这样的处境,像蔡元培说的锅里的小鱼,"两边煎",政府觉得你不忠诚,老百姓觉得你是走狗,保守者觉得你动摇根基,激进者觉得你迟滞迂缓,总是两边都骂你,什么好也落不着。
百年来,对他的毁誉都很极端,他被认为是完人,也被认为是卖国贼,被认为是圣徒,也被认为是刽子手。
真与伪是大敌,真却永远两拳空空,无所依恃。但这个湖南人明知不可,仍以一身霸蛮之气而为之。但就靠一根穷骨头,养活的这一点意思,却能在中国大地上渐流渐广,代代都有中国人,如梁启超那样,从他身上得到建设之力,“为之不已,将有可时,若其不为,则天下事固无一可也”。
曾国藩形容过这种力量,“风之为物”,试图把握它时,像是空无一物,试图钳制它时,像是很容易衰落,但是“及其既成,发大木,拔大屋,一动而万里应,穷天下之力而莫之能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