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光酒韵
2012-08-15聂鑫森
聂鑫森
千叟宴
中国古代素来倡导以孝治天下,敬老尊贤是必遵的基本礼仪,养老、优老成为传之不衰的优良传统。
《礼记·玉制》:“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坐……九十使人受。”这当然是儒家的理想制度,却具有深远的影响。国家要“养”的老人为三类,一是贵族中的老者,名曰“国老”;二是平民中的老者,称作“庶老”;三是为国捐躯者的老人,称为“死政者之老”。
到了今天,我国的离退休制度,就是最为切实和完善的体现。而很多单位,或有盛大庆典活动,或逢年过节,总要设宴款待这些“息影林泉”的老人。
在古代养老成为一种礼仪活动,主要形式在大学中宴飨“三老”、“五更”与“众老”。所谓“三老”、“五更”,一般指曾担任高级官吏而因年老退休的人。“三”与“五”,据说取象于“三辰”(日、月、星)、“五星”(金、木、水、火、土)。设宴款待他们时,要专设宾客之座,天子要亲临陈列酒馔处巡视、检查,要到门外亲迎。入门须奏乐,主人亲行酌献之礼;天子亲自为老人切割肉块,手捧肉酱送上;老人吃完后,再递上斟满酒的爵。然后,天子戴上冕,手持干盾,亲自参加舞蹈。
《史记》记载刘邦下令,每乡择乡“三老”一人,县择县“三老”一人,成为地方军政官员的顾问,“以事相教”。每年十月,赐给酒肉。明代规定,四、五品官员,年过七十而不能自给者,由政府每年供米五石;百姓中九十高寿者,每年设宴一次款待。
这种尊老养老的风气,发展成清朝的“千叟宴”。
康熙五十二年,逢其花甲大寿,内平“三藩之乱”,外御沙俄奏凯,“国家积蓄有余,民间年岁丰稔”(《康熙实录》)。各地耆老,纷纷进京祝寿。于是,康熙于这年的三月二十五日和二十七日,两次于畅春园宴赏众叟,赴宴者为六十五岁以上的,共两千八百余人。康熙六十一年正月,他又举行“千叟宴”,并赋《千叟宴诗》。此后,这种“千叟宴”还举办过多次。
“千叟宴是官办宴席中规模最大的宴请活动,为了炫耀帝王的恩德和国家的富足。千叟宴场面极其豪华,因此宴前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内务府营造司的油漆匠将宫殿及周围房宇重新油饰一新,使之富丽堂皇,光彩耀人;木匠为御膳房添造捧盒、茶桌和端酒木盘;铁匠添铸蒸笼铁锅、生铁行灶及鹅博铁勺;御膳房备齐各种主副食品、玉泉酒等用膳之物”(吕建文《中国古代宴饮礼仪》)。
宴桌的设置,分为御宴桌、一等桌及次等桌三个品级,各依品位高低就坐。宴桌分东西两路相对而置,每路六排,每排设桌二十二张,多者达一百桌。皇帝还要召一品大臣和年届九十以上者御宴桌前下跪,亲赐卮酒;同时命皇子、皇孙、皇曾孙为殿内王公大臣进酒,并分赐食品,饮酒后酒盅也作为赏赐之物。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文史馆和各省文史馆,在元旦或春节前,都会由政府举行宴会,款待这些上了年纪仍在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的人。我为湖南文史馆馆员,曾在一首七律中写下这样的句子:“史海钩沉头半白,诗林唱晚酒频斟。情牵参政民生念,兴寄崇文书画工。”
外藩宴
“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招待国宾、其他贵宾或在重要节日招待各界人士而举行的正式宴会”,称之为“国宴”(见《辞海》)。
而在古代,凡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归属于“宾礼”。《周礼·春宫·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国君宴请各国主要负责人及外交使者的宴会,谓之“外藩宴”。
汉武帝时,越南、匈奴及西域莎车、于田等国遣使前来朝献,于是设盛宴款待。“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八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之”(《汉书·西域传下》)。
到了唐代,《开元礼》详细规定了朝廷宴请“藩国使”的礼仪程序:
“藩国使”达京城时,朝廷“束帛迎劳”,安置下塌宾馆,供以馐馔。
由迎宾礼官宣布皇帝召见及递交国书的时间。
到了这一天,使者着本国服装来到宫中,由礼官引至太极殿,立于阁门之外,随员捧贡品于后。
礼官入奏,钟鼓奏乐。皇帝盛装坐于朝堂,接受使者的朝拜。尔后,中书侍郎率令史等,捧案至使者面前,使者递交国书。接着是使者向皇帝敬献贡品。
仪式完成后,皇帝设宴款待。皇帝、朝廷重臣、“藩国使”等人的席位安排在殿上,其他人的席位在廊下。
“接着,乐官引歌舞乐工登阶升座,御膳房进酒,皇帝手持酒盏,乐工奏《韶和曲》。典仪官又呼‘再拜’,殿上、廊下之人皆起立行礼,饮酒。酒过三巡,进饭案。饭毕撤案,又行酒,上菜馔”(吕建文《中国古代宴饮礼仪》)。
宴后,皇帝给贵宾赏赐礼品。
史载:武德八年(625年),唐高宗宴请西藩、突厥诸使及本朝五品以上群臣;贞观七年(633年),唐太宗于玄武门赐宴三品以上州牧及少数民族酋长;长安三年(703年),武则天在麟德殿宴请了日本执节大使田朝臣真人……
明代设置“会同四夷馆”,专门负责接待藩国及外邦使节。
若来的是“藩王”,皇帝一般都在谨身殿亲为赐宴,届时皇太子及诸王陪饮。规格是“酒九行,上食五次”,还要奏大乐、细乐。若皇帝不能亲自赐宴,则由皇太子在东宫赐宴,规格与前相同;或者由宰相奉旨在中书省后堂设宴招待,规格则为“酒七行,食五品”,其间“作乐,杂陈诸戏”。
如果来人是一般的使节,由礼部官员奉旨赐宴于合同馆,其规格为“酒七行,汤五品,作乐,陈戏”。而省府台宴请来使,就只是“酒五行,食五品,作乐,不陈戏”了。
清代把赐宴蒙古王公及诸国朝贡使节的宴饮,都称之为“外藩宴”。《清史稿·礼志·外藩宴》中,将“外藩宴”分为两种,其一是款待蒙古王公贵族的“内藩宴”;其二是赐给诸国朝贡使节的“外藩宴”,清朝就款待过朝鲜、越南、琉球、荷兰、葡萄牙、俄罗斯、英国等国的使节。
中国同样也派人出使“藩国”,这是外事活动之必需。
唐代时的“萧关”,即陇山关,故城在今日甘肃省平凉县境内,设置“都护府”,统管边境上的各附属国;“燕然”为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使崔希逸战胜吐番,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宣慰。王维写下《使至塞上》一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汉属国名)。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入海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中国的版图,在各朝都不尽相同。许多称之为“藩国”的,在今天看来都在我国的疆域之内。可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外国”的,在唐朝有日本(又称之为“扶桑”)、越南(安南)等等。日本人到唐时的我国,或因外交活动,或经商,或留学,人员众多。原名阿培仲麻吕的日本人,于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到中国留学,并任官职,中国名字叫晁衡、晁朝衡。他于天宝十年(753年)回国时,与他相好的朋友王维、李白皆设宴送行,并赠诗。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祝寿酒
当代作家聂绀弩,在进入花甲之年时,自写贺寿诗《六十》七律四首,其一云:“六十一生有几回,自将祝酒泻深杯。诗挣乱梦破墙出,老踢中年排闼来。盛世头颅羞白发,天涯肝胆藐雄才。藏书万卷无人管,输与燕儿玉镜台。”
中国人喜欢在自已的诞生日这天,举行祝寿活动,俗称“过生日”。自己给自己“过生日”,谓之“自寿”;亲朋戚友主动上门祝寿,名曰“讨杯寿酒喝”。
过生日这种习俗,大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记载,当时在江南就盛行为小孩庆贺周岁。成人过生日则见于唐代的一些典籍,当时以做生日煎饼为贺。到了两宋时期,做寿的习俗才普遍风行,一些官吏则借做生日搜括民财,“内外见任官因生日受所属祝贺之礼,及与之者各徒三年,赃重者依本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一个古代笑话,说某官属鼠,有下属送寿礼为一只金鼠,某官大喜,说:“再过几天,我母亲做寿,她老人家属牛,请馈金牛一头!”从中可见贪官污吏的少廉鲜耻。
民间祝寿,一般以十为整数庆贺,谓之“做整生”,场面比较隆重,贺客众多。非整十而做的寿诞,称之为“做散生”。
在祝寿的这天,亲朋好友都带着寿礼去拜贺,寿礼有寿幛、寿联、寿烛、寿桃、寿面,当然也有送钱物的。
寿面,取其长,故又名长寿面。相传西王母园中的蟠桃是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吃了长生不老,故祝寿少不了寿桃,若不是桃熟季节,则以桃的工艺品代之。寿烛,是用于寿堂燃用的。而送寿幛、寿联,上面是贺者撰写的文字,既褒扬其事业、功迹,又祝贺其身体康健,益寿延年。
在古代,帝王做寿这天,称为“千秋岁”、“万寿节”。史书记载,帝王的生日纪念活动始于隋高祖,尔后历代风行。唐玄宗的生日为农历八月十五日,他大宴百官于兴庆宫的花萼楼,接受百官的朝贺,并下令全国各州郡饮酒宴乐,休假三天。
清代皇帝的生日叫“万寿节”,皇后、皇太子的生日称为“千秋节”,皇太后生日名为“圣寿节”。这一天群臣都要上朝庆贺,贡献寿品。且前后数日不办公务。文武百官都按制穿上蟒袍补服,故又称“穿花衣期”。
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月十日,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大宴群臣,连续演戏三天。这个隆重、奢华的庆寿活动,耗银近一千万两,相当于清朝全年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
无产阶级革命家冯雪峰,同时又是作家、学者,“文革”前饱经政治磨难。在他六十寿诞时,聂绀弩亲临祝寿,并写下贺寿诗《雪峰六十》四首。其四云:“举酒邀花花面酡,以花挝马马欢歌。隔年风雪都晴了,如此江山奈老何。津惜渔人归一棹,弈嗟樵子烂千柯。太平天国多才杰,臣力犹堪施与罗。”
自寿和寿人,酒是必备的,这种酒称为“寿酒”。
在湖南的民间俗语中,关于祝寿、庆寿方面的礼仪,有“生日无请”的说法。意思是:忌讳发请柬,让人来祝贺自己的生日。古人认为:“寿者为尊。”主动邀请别人来为自已贺寿,则显得有些妄自尊大,是一种失礼的行为。此外,亲戚朋友都心中有数,不请亦会纷至沓来。再下请柬去提醒,就有损人家的面子,造成心理上的不快。但如果寿者,德高望重,名声远播,广得佳誉,由官方或好友出面,为其庆祝寿诞,则是例外,当然可将请柬发给有关人士。
“一九五三年一月七日,即农历壬辰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和中央美术学院,在文化俱乐部,为他(齐白石)九十岁诞辰,举行庆祝会。那天,参加的人很多”(张次溪《齐白石的一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文艺界、教育界各方面人士,都应邀而来,如周恩来、周扬、许麟庐、李可染、李苦禅、艾青……
与我同居一城的蒋海堤先生,系文艺界人,能文能诗,熟谙舞台美术设计和书法,曾供职于株洲县伏波岭畔、渌江边的文化馆。庚寅年他岁届古稀,友人相约前去祝寿,且正逢他的诗集《白璧诗草》出版。他设宴款待,佳肴陈案,寿酒飘香。我作了一首七律,贺他古稀之寿及诗集面世。诗云:“少壮渌江乍识君,伏波岭畔啸松风。红尘布景家国事;白璧题诗草木心。到老明霞书卷里,登高雅兴笑谈中。频增酒量因何故?灵感纷生唤举盅。”
丧 席
清代诗人黄仲则,因好友马鸿运辞世,写下《悼马秀才鸿运》七律:“飘零之楚复之燕,检点游踪欲半天。只道马卿常善病,谁知长史竟无年,感君意气堪千古,伤友生平又一篇。尺涕临风还自悼,他时谁悼酒垆边。”他痛悼老友的早逝,转而对自已的身世发出悲叹,让人极为伤感。
在关于丧事的礼仪中,湖南俗语云:“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已来。”意思是谁家死了人,因吊唁的、帮忙做事的人多,开的是流水席,吃饭任由自便。甚至有些人是丧家不认识的,是闻讯而至,吃饭时丧家忌讳阻止、询问,否则为无礼。
当这家有了亡者,丧家会打发人去亲朋戚友家“报丧”,决不会说“请”人来吊唁之类的话。亲朋戚友来送丧礼、来慰问、来追悼、来帮忙,是一种出于礼仪和情感的自觉行为,勿需说“请”。特别是长辈故去,孝子(还有其他亲属)在民间习俗中,属于“有罪”、“有凶煞”之身,任何人的到来都是一种“恩惠”。所以在过去,孝子见了任何人都要下跪磕头,“见人矮三尺”。
今天,因传媒工具的普及,家中有人逝去,在报纸上以广告形式发一个“讣告”,说明死者为谁,享寿几何,什么时间举行追悼会。这也是“发丧”的遗风。
在停灵的日子里,丧家开的是“流水席”,凡上门来吊唁的人,以及帮忙办事的人,都可随意入席。《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
按湖南习俗,在出殡的前一日,丧家会安排一次盛大的丧宴,亲朋戚友、各方吊客、左邻右舍,皆可入席就座。凡年长的人过世,称之为“白喜事”,故参加宴饮名叫“吃白肉”。在丧宴上,大家只是安静地喝酒、吃饭,决不可喧哗,一是怕惊扰了死者,二是表示对丧家的悲悯情怀。在第一桌酒席上,坐的是孝子的长辈,但要把上席的座位空出来,那是死者的座位,摆上碗、筷和斟满酒的杯子,以示大家对他的尊敬一如生前。
对于死者的骤然辞世,生者的悲痛无可名状。黄仲则《挽毛明经佩芳》其一云:“生别不经月,凶音忽到门。竹间杯尚在,石上坐余温。起起今年梦,来来何处魂?芙蓉城作主,反矣复奚论。”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之地,叫“芙蓉城”。苏东坡《芙蓉城》云:“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
聂绀弩困政治厄难,下放到东北完达山劳动,因文友毕高士亡故,写下《挽毕高士》一诗:“九尺曹交尚出头,终身恨未打蓝球。丈夫白死花岗石,天下苍生风马牛。雪满完山高士毕,鹤归华表古城秋。送君冠带棺中去,万木森森也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