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奖后的反思
2012-08-15宛诗平
文/宛诗平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1日晚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而早在此之前,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就吸引了全球文学爱好者,尤其是中国人的强烈关注。
莫言获 “诺奖”,注定会在有着深深的诺奖情结的国人中引起相当长时间的亢奋喧嚣。我们为莫言庆贺,为中国作家终于荣登 “诺奖”颁奖席而激动,这都无可厚非。然而莫言获奖,究竟是现实文学生态下的偶然特例,还是一个可以复制的良好开端呢?莫言获奖,是否就能真正反映当前国内的文学生态,激发中国文学的正能量?实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其一,反思 “诺奖”的持久魅力,汲取 “诺奖”评选的成功经验。 “诺奖”建立到现在,100多年的历史,它能拥有如此巨大的声誉,就是因为它秉持一个文学标准,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公正性,获得全世界的广泛认同。与之相比,我们国家和地方各部门每年对单位、个人或产品服务等评出的奖项完全可以称得上世界之最,但其结果是,几乎没有哪项评奖不遭到质疑,就连国家工程院院士评选都未能幸免。在文学界,代表最高创作成就的 “矛盾文学奖”同样遭到公众质疑,但追溯诺贝尔文学奖百余年历史却没有出现任何 “杂音”,其严谨公正的评选程序和态度,真可谓无懈可击。这是我们要反思的问题之一。我们更应该从 “诺奖”的评选过程中吸取经验,将其融汇到我们的各类评奖中去,当我们自己所有的评选都能够经得住公众的质疑和时间的验证,对我们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促进作用,恐怕远比莫言荣获 “诺奖”意义要大得许多。
其二,莫言获 “诺奖”,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影响乃至在世界文坛的震撼确实不容低估,这是一件对于华文创作的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情。其实,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关注的中心之一,中国作家尤其华文创作的作家,在西方公众的视野里确实是非常边缘化的,莫言获 “诺奖”,对国家文化传播,尤其对相对边缘的语境下的华语文学创作来讲,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和提升。但有一点要注意,一个真正崇尚文学的地方,对 “诺奖”其实并不会如此情重意浓。卡夫卡、列夫·托尔斯泰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萨特甚至拒领了 “诺奖”,但这依然无损其大师级的荣耀。莫言获 “诺奖”本身并不能改变什么,只要我们能摒弃浮躁,淡定一些,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事业的发展中,保持一份对文学的敬畏,保有一份对文字的敬仰,这才是比围观 “诺奖”更重要的事情。
其三,莫言获 “诺奖”需要我们更加重视文学的社会地位。文学的力量,是一种深植在祖国大地的、深植在百姓生活中的力量。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都来自于这种力量。文学之所以成其为文学,一方面是艺术上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是现实的升华,离开哪一面都不能成立。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用文学来纯净心灵,更需要在汹涌的市场化大潮中维护作家的良心。因此,如何以莫言获 “诺奖”为契机,让文学与商业化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让严肃作家和作品获得尊严,给予写作者更公平的发展机会和更平和的创作生态,培养更大规模的理性和有深度的读者,以民族语言的艺术性展现民族文化的广阔性,以文化大繁荣提高文学的社会地位,这些都是比获得 “诺奖”更具紧迫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