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娩机转”的教学体会
2012-08-15李雪兰
侯 萌,李雪兰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学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61)
关于“分娩机转”的教学体会
侯 萌,李雪兰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学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61)
分娩机转是产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习异常分娩和处理产程的基础。由于整个过程比较抽象,所以一直以来是产科学教学的难点。近年来,我们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大大改观。
分娩机制;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个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其整个过程包括: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及前后肩的娩出[1]。通常以最常见的胎方位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为例进行介绍。正常分娩机制是现代产科学理论体系之一,是学习异常分娩及其他产科学的基础。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对分娩机制中每个概念、发生的时间、进行的方式及原因进行讲授,辅以骨盆及胎儿模型进行手工演示教学。由于大部分“适应性转动”在体内完成,整个过程较抽象枯燥,教师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因此,长久以来这一部分内容是产科学教学的难点。近年来,我们对这一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并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大大改观。现总结如下。
1 认识分娩机制在产科学的重要性
学习分娩机制是掌握分娩助产技术必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不理解分娩机制,就无法正确助产。同时掌握分娩机制,是处理难产的基础,特别是处理头位难产的基本要求。
学习前先让学生在产房见习一次正常分娩过程或者看一段正常分娩的教学视频,提出问题:正常情况下,胎儿是如何从母体产道分娩出来的?从而引起学生对学习正常分娩机制的兴趣。使学生感到直观有趣,从而为新知识的讲授做好铺垫;接下来给学生列举临床病例,如一持续性枕横位的孕妇,需要助产,胎儿才能顺利娩出,否则危及胎儿生命。如何助产?不掌握“内旋转”结束时胎头与骨盆的关系,矢状缝位于骨盆哪条径线上,助产时就不能正确旋转胎头的方向及角度,就可能造成母婴严重的产伤。所以掌握分娩机制是助产、处理难产的前提,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正常分娩机制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以提问方式复习理论知识。授课前,教师带领学生复习骨盆的结构、骨盆平面及骨盆径线和骨盆轴以及胎儿头颅径线及囟门等相关内容,同时借助骨盆及胎儿模型进行手工演示。以启发、提问的方式进行,尤其注意各知识点其中的联系,紧密结合临床,尽量减少学生死记硬背。如:教师拿出骨盆模型,指出骨盆的骨性标志;让学生回答,再指出骨盆各径线,说出正常值;教师拿出新生儿模型,让学生说出新生儿头骨的组成、颅缝、囟门、各个径线的正常值、起止点;还有,骨盆轴的重要性与分娩的关系。分娩时,胎儿沿此轴娩出。如进行助产时,需要顺着这一轴线的方向进行,反之则有可能引起软产道及新生儿损伤。
用胎儿及骨盆模型分步讲解并演示分娩机制各步骤。复习完基础理论后,我们用胎儿及骨盆模型配合讲解、分别演示分娩机制的每一个步骤,详细讲解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例如,在讲解内旋转原因时,由于中骨盆平面是骨盆三个平面中的最小平面,且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的前后径大于横径(提问三个骨盆平面的径线并得出结论),那么胎头要从入口平面进入中骨盆平面,必须适应其特点,把胎头径线最大的前后径摆在中骨盆和骨盆出口平面的前后径上,以便更好地通过骨盆。最后由教师利用胎儿和骨盆模型把枕左前位分娩机制全过程连贯起来演示。
应用多媒体视频动态展现分娩机制整个过程。应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分娩机制各个部分完整地连贯起来,能更加正确而清晰的显示整个分娩机制的动态过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反复观看分娩机制,使抽象难懂的分娩机制变得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直观教学效果。
应用自动分娩机制模型巩固学习。通过购买自动分娩机制模型,让胎儿在骨盆腔内下降,学生观看,看后说出分娩机制各步。动态而完整的展示整个分娩过程。既能巩固学习的知识,同时又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学生分组演示。经过教师示范性演示、多媒体播放、学生动手操作自动分娩机制模型后,将学生分组练习,每2人1组,要求每个学生当众演示1次,示范的学生演示一步,其他学生来判断演示的对与错,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清楚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使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机会,提高了教师授课的互动效果。通过亲手演示使学生能够对胎头在骨盆中下降过程每一步都有了清晰生动的印象。
通过临床见习,架起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桥梁。通过以上四轮反复学习以后,再次安排学生回到产房见习一次正常分娩过程,由临床医师讲解分娩经过及如何助产,亲眼观看产程进展及助产过程,可以更好地巩固先前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引发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思考,架起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桥梁。
教师进行答疑并提出进一步问题。在上述反复学习中,学生应该对正常分娩机转基本掌握了,也能模拟演示。对于学习中出现的疑问,师生双方接下来进行互动,共同解决。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课程的最后,教师可以以下节课内容进行提问,比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正常分娩机制,那么如果是一个臀位的产妇,采取何种分娩方式,如果能经阴道分娩,那么分娩机制又是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督促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习惯。
3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进步,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病人拒绝配合学生临床见习,特别是妇产科实习涉及女性生殖器等隐私部位。因此拟人模型、影像、VCD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已很广泛应用。在授课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大量图片对胎势、胎产式、胎方位、骨盆轴等进行讲解,同时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了声音、视频剪辑、flash等,使看不见的过程变成三维图像播放出来,使抽象难懂的分娩机制变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能更加正确而清晰的显示了整个分娩机制的动态过程,起到了很好的直观教学效果[2]。学生可自行下载,反复播放,便于学生随时复习。同时我们购进了自动分娩机制示教模型。让学生亲手演示胎儿分娩机制。既能巩固学习的知识,同时又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均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将这些教学资源充分用于实践教学,通过骨盆、胎儿模型,分娩机制模型,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3]。
4 以学生为中心是见习课的宗旨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合作、互动的过程,成功的教学活动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的宗旨,更是近代教育界提倡的教学方法[4]。妇产科见习课需注重引导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更多参与教学过程。也可以通过各种学习竞赛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演示竞赛,知识竞赛及知识小测试等,可以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总之,针对《妇产科学》中“分娩机制”教学中的情况和特点,运用上述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知识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掌握了分娩机制的教学内容,效果满意。总体而言,我们的体会是:①要想突破产科教学中“分娩机制”教学难点,必需几种教学方法并用,多种方法互补,才能达到教学目的。②一定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教学一定与临床结合,用案例和临床见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丰有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宁玉梅,李瑞兰,杨艳宏.三维动态多媒体课件在产科分娩机制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5):548-549.
[3]洪 宇,梁金晓.仿真模型在妇产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70-71.
[4]李 玲.教学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妇产科示教课[J].卫生职业教育,2006(21):90.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Labor Teaching
HOU Meng,LI Xue-lan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Medical Schoo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61,China)
Mechanism of Labo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 in Obstetrics teaching.It is the basis of studying abnormal labor.Because of the process of Labor is more abstract,it is the difficult to teach and learn.In recent years,we improve our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and apply to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As a result,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stud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s greatly changed.
mechanism of labor;teaching methods;multimedia teaching
G642.0
A
1006-2769(2012)05-1012-03
201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