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校企联合培养创新模式”提高药学本科教学质量

2012-08-15张志荣李成容杨红芸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5期
关键词:新药药学校企

黄 园,张志荣,成 丽,李成容,龚 涛,杨红芸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以“校企联合培养创新模式”提高药学本科教学质量

黄 园,张志荣,成 丽,李成容,龚 涛,杨红芸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以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导向,针对药学本科教育目前存在问题,提出在药学本科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校企联合培养创新模式”。通过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制度评价方法;建立人才定制或资助式的培养模式等以提高药学本科教学质量。

校企联合培养;药学理论;实践教学体系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新药研究与开发进入了从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转型阶段,到2020年要建立起符合国际规范的医药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完备的创新药物开发平台,使我国的创新药物与国际接轨,创新药物研发的综合能力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以仿制为主向研仿结合创新为主的转变。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部署,国务院自2008年开始组织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其重点任务之一是培育一批企业新药孵化基地、产学研联盟和高新技术园区,加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推动我国新药研究开发的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药物创新体系。其中,产学研联盟是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提升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对于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决定意义。而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之一。

1 “校企联合培养创新模式”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医药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把学习与实践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以培养适应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1]。

我国目前医药院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多以药学专业为主。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为例,除40%的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约60%的毕业生将进入药物研究机构、医院、制药企业、医药公司、药品检验部门、药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药物研发、临床用药监督指导、药品生产、药品营销与管理、药物质量检验、药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而上述工作均或多或少涉及到药品的生产和研发,因此,在本科阶段学习药品生产和研发的知识,并加强培养此方面的实践能力,对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继续深造和就业,对生物医药行业产学研联盟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综观目前药学专业本科教育体系,存在以下问题:①针对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面向企业人才的课堂教学方法落后,缺失教育教学之中企业研发生产实践的融合,生产实践案例性教学较少。②针对面向药物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落后,缺乏产业系统化训练,毕业设计模式与现代企业产业创新模式脱节,药学本科生很少能够关注制药领域发展。同时,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差。③面向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方法缺失,特别是教学和实践培养过程控制标准,以及毕业生以制药工业为导向的实践性应用技能质量评价标准缺乏。④缺乏针对部分有潜力的创新药物研发精英人才的针对性培养,缺少种子人才库培养模式。

因此,在药学本科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校企联合培养创新模式”,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面向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进一步增进对医药领域的了解,提高实践能力,对培养具备医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 优化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创新模式”

通过一系列课堂教学、实践、考核体系的改革,构建适应现代药物发展的以创新性药物研发为导向的“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材体系以及基于就业需求的“零距离”素质拓展培养体系。

2.1 优化理论教学体系

通过建立面向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进学生对医药行业的了解,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在职场上的起点和竞争力。

开设药学平台课程。聘请医药企业家在学生中开设平台课,讲授医药工业的发展、现状及挑战,以及企业家创业经历等内容,使学生树立药物创新的思维,理清医药行业与其它行业的区别,加深学生对医药行业的了解。如我院在今年暑期的实践周邀请外企高管人员为学生开设药学平台课程,在以“大制药公司的新药研发”为主题的课程中,研发人员结合自己的药物研发经历介绍了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传统新药的研发模式,指出无论是创新药物还是传统药物的新靶点的发现都不可或缺。而在“纵横职场,永不言败”的讲座中,企业家给学生讲述了中国医药市场的规模、目前的医药发展趋势,同时以自身经历并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详细讲解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现阶段学生应如何定位。对于本科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个人素质的培养无疑有着积极作用。

制订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聘请企业资深生产及研发工程师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参与专业课程讲授,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新药研究与开发”、“新药知识产权保护”、“药品生产管理”等课程及讲座,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探索将药学基础知识与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案例应用、生产实践以及科学研究的积极融合;同时,设立企业家兼职班主任制度,聘请企业高管人员担任班主任,通过定期与学生交流、答疑等方式,以使学生更多的了解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研发、生产、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2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以药品生产研发实际为导向的实践环节设计,为药物生产、研发和销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后备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可缩短企业新员工适应期,实现企业内训的外包化。

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在企业中建立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以进一步增进对企业的了解,提高实践能力。如华西药学院与成都科伦、康弘等近20家医药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暑期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即可更多地接触药品生产和研发。如在完成《药剂学》课程学习之后组织学生前往药物制剂生产厂进行参观,以熟悉不同的制剂设备及生产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立实践型毕业论文模式。针对目前药学教育的发展,进行毕业论文多样化改革,建立针对科研学术型、实践创新型以及调查研究型毕业设计模式。其中,实践创新型即为面向药物研发生产设立的毕业课题,学生通过进行毕业设计,尽早地融入企业的新药研发项目中,有利于学生创新药物实践思维及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从理论向实践的过度。同时,也鼓励学生参与到企业技术难题解决中。如针对流化床造粒产率较低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课题研究,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学生一方面通过在车间对流化床制粒生产流程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进行资料查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通过加入一定量的辅料也解决了产率低的问题,同时,还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构建院级实践与实训创新平台。依托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建立院级训练与创新中心,搭建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实例型的实验课程设计改革,加强系统化训练[2]。如通过开设药学创新性实验课程,选择一种药物,从提取分离、结构修饰、鉴定、制剂、质量标准的建立、药理学研究等进行一系列实验,将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纳入实验课程的范畴内,内容涉及到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临床药学、药理学等,使学生了解新药研发的环节和关键技术,懂得如何将理论知识有机的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

3 建立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制度的评价方法

校企合作制度的建立尚需有效的评价方法,以促进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因此,在建立校企合作制度的同时,建立面向药学领域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方法,包括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培养过程控制标准、毕业生实践性应用技能质量评价等,也至关重要。通过设立“校企联合培养教育委员会”,在本院教学委员会的基础上,吸纳优秀的药品研发生产骨干人员,通过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近段时间的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及时解决。如有重大决策或新的要求,均以会议纪要或通知等形式下发给各部门,以便于更好的贯彻和实行,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作为工作的执行和考核标准。

4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有药学特色的培养模式

药学是一门实践型较强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早更多地接触实践,对于药学本科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极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在本科阶段即进入企业进行实践的学生,其对企业的了解、对药学研发方向的把握、对生产流程的掌控、对企业的管理模式的理解以及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都高于同届毕业生。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往往是企业对学生进行考察和选择的重要时机。与此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有药学特色的培养模式也很重要。

夯实理论基础,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新药研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药学、药理、临床、医学伦理等各个相关学科的相互配合与协作。因此,要使学生清楚:学好药学的各门课程,对于新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将企业引入高校药学教育机制,以加强实践活动,方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并不代表着让学生提前参加工作。

建立“定制式培养”、“项目资助制”培养模式。与优秀企业签订协议,通过“定制式培养”[3]或“项目资助式培养”,基于与企业共建的实践教育中心、训练中心以及创新中心,通过将部分精英学生引入药企研发项目实例,培育药物创新种子人才库。如每年均通过企业奖学金、竞赛活动等方式挑选一批有潜力的学生通过假期实践、毕业设计等参与企业的新药研发以及参与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部分学生即展示出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结语

药学创新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探索性的过程,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与社会接轨,培养21世纪“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是每一个药学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药学专业本科教育体系中引入“校企联合培养创新模式”,使学生在本科学习中增加实战经验,将有助于药学教学体系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也有助于药学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统一,对于药学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陈 旭,阳素娥,彭 惠,等.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职药学(社会药房方向)“药学服务”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时代教育,2008,5(5):86.

[2]张彦文,刘艳霞,朱元元,等.探索药学人才培养地区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教学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4(2):10-12.

[3]王欣然,徐晓媛,姚文兵.校企合作办学培养创新创业型高级人才[J].药学教育,2009,25(1):5-8.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Pharmacy Education
by Introducing the Innovative Model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HUANG Yuan,ZHANG Zhi-rong,CHENG Li,LI Cheng-rong,GONG Tao,YANG Hong-yun
(West China School of Pharmacy,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Oriented by producing high-quality,high-level and creative talents and targeting problems of undergraduate pharmacy educ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introducing the Innovative Model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into the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pharmacy theory and practice education.Some strategies such as optimiz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method of evaluating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system and as well as talents tailoring or sponsorship training patterns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pharmacy education.

university-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system of pharmacy theory;practice education

G642.0

A

1006-2769(2012)05-0873-03

2012-07-27

四川大学第五期质量工程教学改革项目(川大教[2011]97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药学教育研究会2010年重点项目(201007)

黄 园,女(汉族),教授,博士,从事药剂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新药药学校企
是否可以说新药一定比老药更安全有效?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邱小龙:致力研发国家原创新药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