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优化的四大关系
2012-08-15陈传林
陈传林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福州 350004)
论高等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优化的四大关系
陈传林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福州 350004)
当前制约和影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体系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医学院校课程体系中仍然存在着各类课程比例失调,课程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此,必须进行课程结构的优化。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优化主要集中体现在正确处理如下四对课程之间的关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本文着重就每对课程关系各自的基本内涵、客观必然性、相互关系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高等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优化;四大关系
高校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合理优化的课程结构可以形成课程合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实现课程体系目标。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医学院校课程体系中仍然存在着各类课程比例失调,课程结构不合理的问题[1],这些问题直接制约和影响着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体系的深化改革。因此,高等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优化是当前医学教育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论题。课程结构是指由不同系列或性质的课程要素所组成的关系或序列。课程结构优化实质上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课程各要素内在联系和相互结合的组织形式。其中课程各要素间的比例关系是课程各要素组合方式最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影响到课程的结构状况和功能的效度,是优化课程结构的主要线索。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课程结构可概括为四类课程关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以及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这四类课程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了医学院校课程体系的主要框架。但是在长期的课程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轻基础、重理论轻实践、重必修轻选修、重课内轻课外的结构失衡现象,为此,课程结构优化则主要集中体现在正确处理这四对课程之间的关系。
1 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关系
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各有其内涵。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是高校课程结构中一对相对应的课程。基础课程是指高校中某一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课程,其作用是为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学习科学技术、掌握发展规律的能力打下宽厚的理论基础。它又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就医学院校看,公共课程含有外语课、体育课、政治课、计算机课等,这类课程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需学习的,虽然与专业没有直接的关系,却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全面培养人才所必需的课程。专业基础课,如组胚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它是学习医学学科或某一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课程。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相对,指围绕定向培养目标所修习的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的课程。就临床医学专业看,专业课如内科学、外科学等,它是带有明显的医学职业倾向。全部专业课程构成专业理论与技术的体系,是专业教育计划的中心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对某种专门人才的业务要求而设置的,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范围内最新的发展成就和趋势。一般地说,基础科学在人类全部知识经验中是比较稳定、不易老化的那一部分,教学计划应通过加强基础课程来保持其必要的稳定,而且基础课程是专业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石,国内外教育经验表明打好基础,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功[3]。
加强基础是优化课程结构的重要趋向。当前高等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中存在着一个问题是:基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占的比重过小,可供选择的课程门类少,且不全面、不均衡,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以及其它素质的课程占的比例过小。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虽是专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但随着现代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越来越走向整合,未来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结构是“T”形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即在广博基础上的专精。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一个大学生要在较短的求学时间内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现代科技知识是不可能的,只有掌握基础科学知识才能提高适应能力。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经验表明,拓宽专业口径,扩大学生知识面具有极端重要性。加强基础,有利于专业知识学习,有利于专业变换,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各方面的素质,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加强基础是当前医学院校优化课程结构的重要趋向。
实现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有机结合。改革医学院校课程结构,强调基础,加强基础课程,这是一种发展趋向。但加强基础也有个“度”。加强基础是否就是愈宽愈好,愈深愈好?一定事物都有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基础是相对于专业而言的,为基础而基础是不存在的,鉴于我国现今的高等医学教育还是专才教育,打基础的目的是保证学生具备学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显然这个基础是有范围、有目的的,是由专业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这就要求学生要努力把握不同专业知识来加强基础的“界限”,在哲学上称为“度”。基础课程在本科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根据国内外的经验,以1/4至1/3为宜。而且,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应适当增加人文类课程的比重。总之,为培养当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医学人才,培养博学的医学专家,医学院校课程结构必须实现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合理结合,在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同时,也要强调知识的适用性和广泛性,拓宽专业基础,加强基础课程,对共同的基础课程要横向打通,实施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构筑起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等相互联系且逐级递进的平台化课程结构,以提供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知识、能力广度,变传统的职业性专业教育为厚基础的专业素质教育,从而从根本上支撑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4]。
2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
2.1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基本概念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是高校课程结构中另一对相对应的课程。理论课程侧重于对基本理论、原理、规律等理论知识的传授,理论课程具有抽象性特质,易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医学院校理论课程基本上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多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它主要是掌握医学所包括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方面的知识,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心理学、哲学、文学、历史学等方面知识[5]。实践课程,就是通过实验、实习等一系列实践环节的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相关课程。从实践课程的范围看,主要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科学研究等。医学院校实践课程基本是在医学临床教育阶段的临床实习见习实现的,医学院校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各类实验、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方面。也是当前教学改革需要着力加强的方面。实践课程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强化和拓展,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科学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有着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
2.2 加强理论课程是优化课程结构的重要内容
目前,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成为了我国高校的共性要求。然而,长期以来,高校课程结构中存在着忽视实践性环节的倾向,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关系失调,实践性课程仅占到总课时的10% -20%。相对于理论课的系统性,实践课程则处于分散的从属地位,形式单一,综合程度不高,并且与理论相脱节,导致当代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缺失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大幅度扩招,许多高校人才培养中生产实习、教育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在落实中困难重重,将实践环节的学时压缩,在数量少的同时,质量还难以保证。这一点在医学院校表现得更加突出。当前,急剧扩增的医学生与明显不足的临床实习基地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后果是学生没有足够数量的实习基地,而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是完成高等医学教育中临床实习任务的主要场所,其数目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临床实习的质量,没有足够的医院和病床、足够的病人、足够的临床实习过程,是不能培养出好医生的。数目的减少意味着每人管理的病床可能从要求的5张,降低到管理l-2张,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将来要出现危及人民健康的大问题。医学与其他理科不同之一就体现在实践性上,职业实践性强是医学教育的一大显著特点,临床实践在医学人才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院校所培养的医学人才特别是临床医学人才的质量和素质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水平状况。因此,加强实践课程,强化实践环节是当前医学院校优化课程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
2.3 坚持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上,要充分认识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是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机构成要素。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必须有理论方面的相关内容给予指导,使之立足于理论高度。理论性课程也需要有实践性的内容作为理论的验证和巩固,以丰富课程的内容,增强课程的可学性;同时实践是创新的根本,理论如果远离实践,创新教育就失去了实现的途径和方式,也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在二者关系上,坚持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发展实践能力。
在实践上,首先、要重视理论课程,切实搞好理论知识的教学,应用较多的时间学好本专业的基础理论,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的基础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必要知识。其次、针对医学实践薄弱环节,切实加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其一,要在教学计划中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增加医学临床实践环节,包括医学相关实验、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医学院校课程学习与一般理科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医学生的实验、实习课所占的比例明显较大,许多专业的课程学习,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通常是1∶1,甚至更高。其二,要改变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地位,实践性课程应单独设置并独自按教学要求组织教学。在课程结构的优化中,要切实加强实践性环节,转变实践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的观念,建立起科学、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同时注重实践性课程形式的综合化和科研化,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践的比例,并注重与理论课程的并行推进、有机结合,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之中[6]。
3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3.1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基本内涵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是高校课程结构中再一对相对应的课程。作为课程主干部分的一般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总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这一稳定性与科技迅猛发展、知识量激增构成了尖锐的矛盾,高校总不能用上一世纪的科技来培养下一世纪的人才,其课程必须要灵敏地反映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把课程分成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程是指教学计划中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必修课程保证了高校所要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选修课程主要指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专长和兴趣,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拓展学生的专业面向。选修课程又可以分为限制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给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配以一定的比例,使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能保持了主干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领域,活跃学术气氛,增加教学计划的灵活性。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中过去只有必修课程,近年来才陆续开了一些选修课程,但选修课程数量不多,其中多是限定选修课程,且选修课程的质量也不高。
3.2 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是优化课程结构的一大趋势
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不仅是当前我国高校课程结构优化的一大趋势,而且具有世界性意义。在国外,选修课在课程计划中或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重是较高的,如美国高校课程中,选修课占全部课程的1/3,法国大学本科选修课量在四年课程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0% -60%,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高校也都增加了选修课的比重[7]。我国高校的课程结构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基本都是必修课,到了80年代,选修课在课程结构中才有了一席之地,但至今我国高校课程结构中的选修课程比例较低。医学院校选修课程比例更低,开设困难也更大。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选修课偏低,一般在20%左右,最高的不超过30%。由于开设的必修课程分量过重,选修课程数量少,在课程计划中占的比重小,尤其是任选课占的比重更小(有的学校把选修课分为大量的限定性选修与少量的非限定性选修,而限定性选修实际上等于必修),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机会,只能局限于狭窄的学科领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受到压抑。鉴于选修课程在医学生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是优化课程结构的一大趋势。
3.3 实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合理优化组合
必修课程是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质量要求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选修课是照顾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满足个性发展需要而让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两者优化结合才是解决学生共性与个性、打好基础和发挥特长等教学矛盾的重要途径。因此,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优化,必须做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合理组合。首先,增加一定选修课程,压缩一些必修课程。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合理组合,实现课程结构优化,必须针对当前医学院校选修课程比例小现状,增加一定选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自然就要压缩一些必修课程。但无论是增加选修课程,还是压缩必修课程都遵循必要规则。调整必修课程一定要严格按照一门课程在实现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总课程体系中所占的地位高低和所起的作用大小来确定其课程比重和内容取舍。改变过去由于所有课程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强调自己课程的重要性,强调自身在学科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影响选修课程开设的现象。增加的选修课程也必须遵循如下原则:广博性,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平衡性,实现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必修课、限定性选修课、任意性选修课之间的相互平衡;相关性,各种知识与课程之间应有机互补,避免给学生以片断、零散的知识;适应性,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学生个人的需求。其次,加大选修课程比例上要掌握好“度”问题。在优化课程结构中,增加选修课程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选修课是否设置得越多越好?这要视国情、校情而异。选修课程比例应占多少,关系很重要,过多过少对培养人才都不利。从21世纪的眼光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35% -45%的选修课程比重是比较合适的,但目前我国医学院校选修课程比重偏低,一般在20%左右,最高的不超过30%。
4 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的关系
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的基本概念。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是高校课程结构中又一对相对应的课程。所谓课内课程是指安排在教学计划内的课程,而课外课程则是学生的自学、研究等课外活动。诸如:①定期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大学生辩论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活动等;②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类知识竞赛、学科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活动等;③鼓励学生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人文素质培养的社会实践活动。现代大学教育作为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专业教育,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之外,还需发展独立探求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内课程是确保高校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本条件,课外课程不仅适应大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特点,而且课外课程作为课内课程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增加课外课程是课程结构优化的一大趋势。长期以来,受传统的重课内,轻课外的教学思想影响,许多院校课内学时偏高是相当普遍的,课内外学时数的比例平均不到1∶1,课内学时的膨胀往往使学生能用于预习、复习和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的时间微乎其微,只能被动地应付作业、勉强地接受现成的结论,无法消化、吸收。这一点,在医学院校表现尤为突出。众所周知,医学科类专业的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历来为各科类专业之冠。据调查表明,高等医学院校课内课程门数最高达74门,平均为38门;总教学时数最高达4,593学时,平均也达 3,575.80 学时,明显超过其它科类专业[8]。在课内课程如此膨胀的情形下,课外课程先不说思想上不重视,就是排也排不上号。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地养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不仅缺乏学习上的进取性和主动性,更难发展独立探求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甚至还会影响健康。因此,增加课外课程是当前课程结构优化的一大趋势。
改变轻课外课重课内课倾向,将课外课程纳入课程结构。在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的关系问题上,首先,要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所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根据高校教学过程特点和本质,高校课内教学是最经常、最大量、内容最丰富的工作,课内课程属于第一课堂,课外课程属于第二课堂,因而要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其次,要减少课内课程,加强课外课程。针对当前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中的课外课程薄弱状况,根据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作为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和医学生学习特点的客观需要,必须改变重课内轻课外的课程结构,树立大课程观,协调和整合课内外课程资源,开设多层次、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将各类学术讲座、学科竞赛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与学分挂钩,使之具体纳人到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之中。当然,就目前看,医学院校要缩减课内课程,除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外,还必须提供相应的客观条件:一是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建设,举办各种学术活动,让学生有地方去学习;二是教师改变教学方法,从讲授为主转到指导自学为主,课堂讲授体现“少而精”原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三是要改变考试及成绩评定方法,把平时作业、课堂发言作为考试与评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1]陈传林.深化高等医学院校课程结构改革的理论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1997,5(1):1 -4.
[2]谢一萍.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内涵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2):164-166.
[3]仲丽娟.课程生态观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87-89.
[4]范树成.21世纪初叶我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与建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5-20.
[5]陈传林.论医学人才的主要特点与成才规律[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1):10-13.
[6]崔 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7]仲丽娟.课程生态观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87-89.
[8]陈传林.试析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三大趋向[J].医学教育,1999(1):7-11.
G642.3
A
1006-2769(2012)02-0223-04
2011-11-18
陈传林(1961-),男,福建长乐人,教育学硕士,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研究,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60多篇,50多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