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植物染料及其文化内涵

2012-08-15金少萍

关键词:染料红花植物

金少萍,吴 昊

(1.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650091;2.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91)

我国的纺织品染色技术历史悠久,大量的出土文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古代染织品实物,而各种文献古籍中则详尽地记载了染料植物的种植方法、染料的制作方法以及利用植物染料对纺织物进行染制的工艺。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用于纺织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两种,即矿物染料和植物染料。由于矿物染料多具有不溶于水的特点,无法直接对织物进行染色,染制时不但必须借助于其他手段,而且固色性也较弱。而植物染料可溶于水后直接为织物上色,并且在我国农业发达的大部分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培植,植物染料实现了从野生到人工种植的飞跃,成为传统农耕种植经济的一部分,因而植物染料成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染料来源。

一、古文献中植物染料的种类

(一)蓝色植物染料

蓝色是我国古代最为常见的色彩之一,历来是服饰和生活用品的基本色调,因此蓝色植物染料的用量最大,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资料也较为丰富。染蓝色的植物染料概称为蓝草,实际上是不同的多种植物,我国古代很早就开始种植。据《天工开物》记载,用于染蓝色的蓝草又可细分为蓼蓝、菘蓝、马蓝等。“凡蓝五种皆可为淀。茶蓝即菘蓝,插根活。蓼蓝、马蓝、吴蓝等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名苋蓝,种更佳。”①宋应星撰,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卷上《施彰第七》“蓝淀”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62页。上述几种蓝草都为草本植物,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广泛的分布,其枝叶既可用于制作染料的染材,又可以作药材使用。

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是我国古代蓝色植物染料的主要代表,在植物分类中属于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有大叶种和小叶种之分。原产地是东南亚周边,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蓼蓝在秋季时生长出白色和红色穗状的花,染材主要是叶和茎。

菘蓝(Isatis indigotica),别称茶蓝,属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顶生黄色小花。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河北安国、江苏南通和浙江等地。据说由于菘蓝比蓼蓝更容易水解,所以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时期,菘蓝制靛比蓼蓝等其他蓝草更为普及,明代之前的典籍甚至有“蓼蓝不堪为靛”之说。

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别称大青、大蓝、山蓝等。在植物分类中属于爵床科植物,系灌木状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米,花冠漏斗状淡紫色小花。一年可收获两次,5-7月间收割的称之为夏蓝,而9-10月间收割的则称之为冬蓝。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亚热带以及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海南等地。

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别称槐蓝、印度蓝,小灌木植物,在植物分类中属于豆科植物,花冠红色。分布于我国山东、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对蓝草就有了成熟的认识和广泛的运用。《尔雅》中已有对蓝的记载:“葴,马蓝。”①李学勤主编:《尔雅注疏》卷第八《释草第十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8页。而在《礼记·月令》中明确记载了关于蓝草的用途:“令民毋艾蓝以染”。②吕友仁、吕永梅译注:《礼记全译·月令第六》,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23页。《齐民要术》中则对蓝草种植的整个过程和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齐民要术》的“种蓝”一节中载:“蓝地欲得良。三遍细耕。三月中浸子,令芽生,乃畦种之。治畦下水,一同葵法。蓝三叶浇之。晨夜再浇之。薅治令净。五月中新雨后,即接湿耧耩,拔栽之。《夏小正》曰:‘五月启灌蓼蓝。’三茎作一科,相去八寸。栽时宜并功急手,无令地燥也。白背即急锄。栽时既湿,白背不急锄则坚确也。五遍为良。”③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蓝第五十三》,北京:商务印书馆,第72、73页。《天工开物》中还专门介绍了种植菘蓝的方法,在冬月时收割,把叶子一片一片地摘下,放入窖中制造蓝靛。剩下的茎干斩去上下部分,只留靠近根部的数寸,晒干后埋在土里。春季来临时焚烧山上的杂草,使土地肥沃松软,然后再用锄头把土掘成斜洞,把蓝的茎杆插入土中,它就会自然生根成活。④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卷上《施彰第七》“蓝淀”条,第262页。而其他几种蓝皆可撒子而种,与《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方法差不多,以致后来的各类书籍凡涉及种蓝的,大多引用以上两本著作的记述。

(二)红色植物染料

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红色植物染料主要有茜草、红花、苏木、冬青、棠等,而其中种植和利用最为广泛的是草本植物茜草和红花,茜草系中国本土所生,而红花则是汉代从西域引进的红色植物染料。

茜草(Rubia cordifolia),草质,攀援藤木,有多条根状茎,及其节上的须根均红色;有花十余朵至数十朵,花冠淡黄色,干时淡褐色。常生于疏林、林缘、灌丛或草地上。其根含有茜素,以明矾为媒染剂可染出红色。用茜草浸染的色彩属于暗红色,俗称“土红”,而且茜草染色需要复杂的媒染工序。茜草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和四川及西藏等地。朝鲜、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茜草是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红色植物染料,《尔雅》中释义“茹藘,茅蒐”。⑤李学勤主编:《尔雅注疏》卷第八《释草第十三》,第233页。《诗经》:“东门之墠,茹藘在阪”、“缟衣茹蘆,聊可与娱”,⑥周振甫:《诗经译注》卷三《国风·郑风》,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26页、第129页。分别说明了它的生长环境和它的染色功用。在红花引进中原之前,茜草是最主要的红色植物染料,其种植规模也很大。汉代时茜草的种植和使用已经相当普遍,甚至于皇室中也有所种植,《汉官仪》中记载:“御园出茜,可以染绛。”《史记》、《汉书》中也曾提到过当时大量种植茜草的情况。据相关的考古学资料,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纺织品,经化验证实其中的红色即是用茜草和含铝媒染剂浸染而成。⑦赵承泽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78页。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全部叶质地坚硬,革质;头状花序多数,多为红色、桔红色;瘦果倒卵形。原产中亚地区,汉代传入我国,红花的产区主要集中于新疆,在我国其他地区也均有栽培。红花的花卉中富含红色素,是我国古代用以染制织物的红色植物染料。

用红花染色,得到的是鲜艳夺目的“真红”,与茜草染色的“土红”不同。红花也可直接在棉麻纤维上染色,因此,在红色植物染料中极为重要。但红花并非我国本土所生,而是西汉时由西域引进种植的植物,据王祯所撰的《农书》载:“红花,一名‘黄蓝’,叶颇似蓝,故有‘蓝’名。生于西域,张骞所得。”⑧王祯撰,缪启愉译注:《东鲁王氏农书译注》百谷谱集之十《杂类》“红花”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97页。在徐光启编撰的《农政全书》中也提到张骞从西域引进红花的事例,徐书引《博物志》曰:“张骞得种于西域。”该书还对红花的外形特征做了详细描述:“一名红蓝,一名黄蓝,以其花似蓝也。今处处有之,色红黄,叶绿有刺,夏开花,花下有梂,花出梂上,梂中结实,大如小豆。”①徐光启撰,石声汉校注:《农政全书校注》卷之四十《种植杂种下》“红花”条,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111页。《农桑衣食撮要》中提到种植红花的方法类似于种麻,雨季前撒子,五月收子,秋季可以种晚花在八月间,腊月便可收。②贾思勰:《农桑衣食撮要》卷上《种红花》,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7页而其余农书中所提到的种植红花的方法,则多引用《天工开物》和《齐民要术》书中的内容。《天工开物》“红花”一节中,详细介绍了红花的种植和采收的方法与标准:种红花要在园圃中撒下种子,二月初下种。如果种得太早,苗长到一尺高左右时易生虫被吃根,使苗死亡。土地肥沃时,红花苗可长到二三尺。此时要在每行花苗旁打桩,绑上绳子将苗拦起来,以防被狂风刮断。若土地不肥,苗只会长到一尺五寸,则不用这样做了。红花在入夏时会开花,花下是多刺的球状花苞,采花的人必须带着露水采摘。如果太阳升起再摘,露水干了,花朵便会闭合起来而不能采摘。早晨阴雨天没有露水时,花开得较少,因为没有太阳照射,晚摘一点也没有关系。③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卷上《施彰第七》“红花“条,第162页。

苏木(Caesal pinia sappan),原名苏枋,是一种豆科的常绿乔木,可高达6米;羽状复叶,小叶片纸质;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瓣黄色。原产印度、缅甸、越南、马来半岛及斯里兰卡,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均有栽培,云南的金沙江河谷和红河河谷有野生苏木分布。苏木的木质可用以染红色。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海岛有苏方国,其地产此木,故名”。④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苏方木”。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苏木“渍以庾岭之水,则色愈深”,但又“煎汁忌铁器,则色暗”。⑤转引自赵丰:《草木染的起源》,《丝绸》1984年3期。《天工开物》中载“木红色用苏木煎水,入明矾、棓子。”⑥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卷上《施彰第七》“诸色质料”条,第261页。苏木还可以与其他染料进行套染,染出更为丰富的颜色。

冬青(Ilex chinensis Sims),常绿乔木,高达13米,树皮呈灰色或淡灰色,有纵沟,小枝淡绿色,无毛;叶薄革质,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干后呈红褐色;叶柄有时为暗紫色;花瓣紫红色或淡紫色,向外反卷;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成熟时呈深红色。产于我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本草纲目》中对冬青的集解中提到:“藏器曰:冬青木肌白,有纹作象齿笏。其叶堪染绯。”⑦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冬青”。此处的绯即指深红色。

棠(Pyrus betulaefolia),落叶乔木,高达10米,树冠开展,枝常具刺;叶片菱状卵形至长圆卵形;花白色。产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江苏、安徽、江西。棠叶有的可以染红色,有的则可以染紫色,是两种不同的棠,《齐民要术·种棠第四十七》中记载:“按今棠叶有中染绛者,有惟中染土紫者。”其中还对棠的种植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做了详细说明:“棠熟时,收种之。否则春月移栽。八月初,天晴时,摘叶薄布,晒令干,可以染绛。必候天晴时,少摘叶,干之;复更摘。慎勿顿收:若遇阴雨则浥,浥不堪染绛也。”而当时种植棠的收益也比较可观,“成树之后,岁收绢一匹。亦可多种,利乃胜桑也。”⑧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棠第四十七》,第65页。

(三)黄色植物染料

古代用于染黄色的植物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栀子、槐花、黄栌、郁金、黄檗、地黄等。这些植物除了可染黄色以外,还常与其他颜色套染以得到更为多变的色彩。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灌木,高0.3-3米;嫩枝常有短毛,枝圆柱形,灰色;叶对生,革质;花芳香,通常单朵生于枝顶,花冠白色或乳黄色,花可以用来染制黄色;果卵形、近球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色或橙红色。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河北、陕西和甘肃也有栽培。《齐民要术》中载,“孟康曰:茜草、栀子,可用染也。”⑨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七《货殖第六十二》,第97页。将栀子成熟后的果实放入冷水中浸泡,再煮沸,便可得到织物染色的染料,配合不同的辅料,还能染出深浅各异的黄色。《汉官仪》中记载有:“染园出卮、茜,供染御服。”(10)转引自吴淑生,田自秉:《中国染织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7页。这里的卮即栀子,说明当时浸染皇室所用的织物也用栀子。《农桑辑要》中对栀子的种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栀子。新添,十月选成熟栀子,取子淘净晒干。至来春三月,选沙白地,斸畦区深一尺,全去旧土,却收地上湿润浮土,筛细填满区,下种稠密,如种茄法。细土薄糁,上搭箔棚遮日,高可一尺。旱时一二日用水于棚上,频频浇洒,不令土脉坚垎。四十余日,芽方出土,薅治浇溉。至冬月,厚用蒿草藏护。次年三月移开,相去一寸一科,锄治浇溉宜频。冬月用土深拥根株,其枝梢用草苞护。至次年三四月,又移一步半一科,栽成行列。须园内穿井,频浇频锄。每岁冬,须北面夹篱障,以蔽风寒。第四年开花结实。十月收摘,甑内微蒸,晒干用。”①王云五主编:《农桑辑要》卷六《药草》“栀子”条,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13页。另外,四川还盛产一种红栀子,可染红色:“蜀中有红栀子,花红色,染物则赭红色。”②徐光启撰,石声汉校注:《农政全书校注》卷三十八《种植·木部》“栀子”条,第1073页。

柘(Cudrania tricuspidat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7米,树皮灰褐色,有长刺;叶卵形或菱状卵形;花雌雄异株。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树皮可以染黄色。产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各省区,朝鲜、日本也有栽培。《本草纲目》记载“处处山中有之。喜丛生,干疏而直,叶丰而厚……其叶饲蚕……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③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柘”。《齐民要术》中则介绍了柘树的种植方法:将土地耕至松散,然后用耧耩做成垅。柘树种子成熟时,应尽量多收集一些,用水淘洗干净,晒干。把种子撒到地里,然后将地平整。长出杂草要立即拔掉,不要让杂草把柘树淹没。三年以后,就可以间断砍一些树枝来用了。④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桑、柘第四十五》,第59页。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属玄参科,多年生草本,体高0.1-0.3米,密布灰白色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花多为紫红色;蒴果卵形至长卵形。根部可制作黄色染料,同时也可入药。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北等省区。生于海拔50-1100米之砂质壤土、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处。《齐民要术》中对地黄的种植方法、留种方法、田间管理、种植收益等均有详细的记录,对于土地“须黑良田,五遍细耕。”在播种时间上“三月上旬为上时,中旬为中时,下旬为下时。”具体的种植方法是“一亩下种五石。其种还用三月中掘取者。逐犁后如禾麦法下之。至四月末、五月初生苗。讫至八月尽九月初,根成,中染。”如果需要留种的话,“即在地中勿掘之。待来年三月,取之为种……今秋取讫,至来年更不须种,自旅生也。唯须锄之。如此,得四年不要种之,皆余根自出矣。”种一亩的地黄可以收三十石的根。对于地里长出的杂草,也要小心锄去:“有草,锄不限遍数。锄时别作小刃锄,勿使细土覆心。”⑤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伐木第五十五》“种地黄法”条,第74页。

黄栌(Cotinus coggygria),又名栌木,漆树科落叶灌木,高3-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赤褐色,叶互生,倒卵形或卵圆形,叶秋季变红;花黄色。其木材可制作器具,也可提取黄色染料。现分布于我国东北和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四川等省。《本草纲目》中记载“藏器曰:黄栌生商洛山谷,四川界甚有之。叶圆木黄,可木。”⑥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黄栌”。黄栌既可染金黄色,还可以为染制其他颜色打底,《天工开物·施彰第七》中记:“金黄色芦木煎水染,复用麻稿灰淋,碱水漂”,“大红色……染房讨便宜者先染芦木打脚”。⑦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卷上《施彰第七》“诸色质料”条,第261页。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也作黄柏、黄木,芸香科落叶乔木,树皮淡灰色;羽状复叶,墨绿色,秋季颜色为暗黄色或黄色;花朵黄绿色,果实黑色。树皮可入药,茎可以制黄色染料。原产于中国北部、东北部和日本。最早分布于黑龙江南部、江西、四川北部的区域内,在朝鲜、俄罗斯等地也有分布。《天工开物》中介绍了用黄檗与蓝靛套染的方法:“鹅黄色黄檗煎水,靛水盖上。”⑧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卷上《施彰第七》“诸色质料”条,第261页。

郁金(Curcuma aromatica),属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长有肉质块茎和块根,呈纺锤状,黄色,有香气;株高约1米;芳香;根端膨大。郁金主要产于我国南部和西南部。染色是用其肉质块根浸泡后的煮沸液,加入除铁块以外的金属盐媒染,即可染出各种浓淡的黄色。《本草纲目》记载:“恭曰:郁金生蜀地及西戎。苗似姜黄,花白质红,末秋出茎心而无实……宗曰:今人将染妇人衣最鲜明,而不耐日炙,微有郁金之气。”⑨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卷十四“草之三郁金”。这说明古代民间早已熟知郁金的特性,并广泛用于妇女所用织物的着色。这是我国最早带有香味的服装染色材料。(10)赵翰生:《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64页。

(四)紫色植物染料

紫色在我国古代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颜色,常为宫廷所用。用于染紫色的植物主要有紫草、紫苏、棠等等。

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多年生草本,根富含紫色物质。茎直立,有短糙伏毛;花有白色、紫色;小坚果卵球形,乳白色或带淡黄褐色。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紫草的根部,外表暗紫色,断面紫红色,可制作紫色染料。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此草花紫根紫,可以染紫,故名。”①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草之一紫草”。据《齐民要术》引《广志》所言,产于甘肃一带紫草是最好的紫色染料:“陇西紫草,染紫之上者。”②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紫草第五十四》,第73页。种植紫草是一项相当复杂繁琐的工作,《齐民要术》介绍紫草适宜种植在黄白色的、土质松软的地里,种在黑色的沙地里也可以;种过黍、穄后新开垦出来的地里更好。紫草经不起水淹,所以一定要寻找地势较高的土地来种植。田间管理的要求也颇为繁复:首先要前一年秋天耕过的地,来年春天再耕一遍。三月播种,先把地整成垄沟,然后在垄里播撒种子,肥沃的田地每亩要用两升半种子,贫瘠的地则要用三升种子。播种完后要将地整平。锄草的方法和种稻谷一样,越干净越好,要拔干净在垄沟底部的杂草。如果垄底的草也用锄头来锄,容易伤到紫草。九月中旬紫草籽成熟了,就可以收割。等到果壳干燥以后,一起用车拉回去堆放在一起,然后把籽种打出来。如果果壳湿的时候就拉回去堆放,籽种容易腐坏。收割完毕后,就要立即把土地深耕、细耕一遍,如果不这么做,那紫草便会减产。然后还要沿着垄沟用耙耧把根翻过来,并加以整理。③参见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紫草第五十四》,第73页。《农桑衣食撮要》中还详细介绍了收割紫草的一些要求:“收紫草。用火烧其根,阴干,用草包收挂之,则叶不落。”④王云五主编:《农桑衣食撮要》卷下“收紫草”条,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3页。“刈紫草。子熟即刈之,晒干打子,湿则浥。杷耧要整理,收草宜速,遇雨则损。每一小束茅草束之,当日斩齐,一颠一倒,十层堆垜平地上,以板石压,令匾于屋下阴凉处,棚上顿放,勿令烟薫。”⑤王云五主编:《农桑衣食撮要》卷下“刈紫草”条,1936年,第26页。

紫苏(perflla frutescens),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叶色因品种而异,有绿或紫红,茎叶有特殊香气,为天然色素或香料,常为食品上色,也可入药。紫苏也是古代染制紫色的植物之一,但对于紫苏的种法及染法的介绍较少,《农桑衣食撮要》中简单介绍了紫苏的种植:“种紫苏。于瓜畦邉成行撒子,每丛长髙可以得两利。”

另外,在文章前面介绍过的棠也是染紫色的染料之一。

(五)黑色植物染料

黑色的染制可用多种染料,常用的植物染料有五倍子、鼠尾草、栎、乌桕、栗壳、莲子壳等。

五倍子(Rhus chinensis),也称盐肤木,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小枝、叶柄及花序都密生褐色柔毛;圆锥状花序顶生,密生柔毛。花小,乳白色;果扁圆形,橘红色。树皮可以作黑色染料。五倍子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至黑龙江南部,南达海南岛。《本草纲目》中对其培植有所介绍,须“生于肤木叶上”。同时指出了五倍子的染色功用:“九月采子,曝干,染家用之……皮工造为百药煎,以染皂色,大为时用。”⑥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第三十九卷“虫之一五倍子”。

鼠尾草(Salvia japonica),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呈丛生状,叶对生长椭圆形,色灰绿,叶表有凹凸状织纹,香味刺鼻浓郁,夏季开淡紫色小花。鼠尾草的茎叶在古代常被用以染制黑色,《尔雅》有云:“葝,鼠尾。可以染皂。”⑦李学勤主编:《尔雅注疏》卷第八《释草第十三》,第233页。此处的“皂”即黑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陶弘景所言:“田野甚多,人采作滋染皂。”又引藏器曰:“紫花,茎叶俱可染皂用。”这说明用来作为染料使用的是鼠尾草的茎和叶。同时,《本草纲目》中还提及了鼠尾草的生长环境和采收时间:“鼠尾生平泽中,四月采叶,七月采花,阴干。”⑧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鼠尾草”。

栎(Quercus acutissima),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树皮深灰褐色,深纵裂;幼枝被灰黄色,叶片通常为长椭圆状披针形。果壳可以做黑色染料。在我国分布广泛,除西北、西藏地区,几乎各地都有种植。据《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考证,栎即是柞木、橡斗、杼、栩,因各地发音不同而所记有别。《本草纲目》中记:“栎,柞木也。实名橡斗、皂斗,谓其斗剜象斗,可以染皂也。”李时珍还引陆机之语做了更进一步的说明:“栎,即柞栎也。秦人谓之栎,徐人谓之杼,或谓之栩。其子谓之皂,亦曰皂斗。其壳煮汁可染皂也。今京洛、河内亦谓之杼。盖五方通语,皆一物也。”⑨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橡实”。除了对栎的不同称呼做了进一步的释解,还同时提到了其可染黑色的作用。《齐民要术》中还对柞,即栎的种植方法及当时的价值做了介绍:“宜于山阜之曲,三遍熟耕,漫散橡子,即再劳之。生则薅治,常令净洁。一定不移。十年,中椽,可杂用。一根直十文。二十岁,中屋槫,一根直百钱。柴在外。斫去寻生,料理还复。”①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柞”条,第69页。

除上述植物外,栌木、杨梅皮、蓝草、栗壳等物在相互配合之下也可染出黑色。

二、古文献中植物染料的制作工艺

植物染料与矿物染料相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织物染成后颜色牢度较高,不易脱色,而矿物染料由于其颜色通过一些黏合剂附着于织物表面,所以水洗易脱色。因此,植物染料历来是我国古代最为主要的染料,其制作工艺和染制工艺在各类文献古籍中均有所记载。

我国古代的植物染料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把植物染料直接通过煮或自然发酵的方法做成染液,将织物放入染液中浸染、煮制以上色,属于直接染料、媒染染料的植物多用此方法,如茜草、红花、紫草、栀子、皂斗等。另一种方法则是通过一些化学方法将植物中的色素成分提取出来,制成染料后随时取用,这属于还原染料,如染蓝色的马蓝、蓼蓝、菘蓝等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染色。在此主要介绍还原染料蓝靛的制作工艺以及红花饼的制作工艺。

(一)蓝靛的制作工艺

蓝靛的制取需要以石灰等为辅料,并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来提取染料。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不仅介绍了蓝草的种植方法,还对制靛的工艺作了详细描述,这种方法也一直沿用至今。其书中记载:“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许束,作麦杆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荄,内汁于瓮中。率十石瓮,着石灰一斗五升,急手抨普彭反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淀着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蓝淀成矣。”②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蓝第五十三》,第73页。这里提到造靛的时间在农历七月,这正是蓝草的果实采收以后。首先要将蓝草的枝叶放置于大坑中,并完全淹没于水中,还要以木石等重物压在上面以免漂浮。这里还明确指出了蓝浸泡的时间,气温较高时泡一夜,气温较低时则需再多泡一宿。泡好的溶液需滤去枝叶渣滓,加入一定的石灰,比例为十石的瓮中加一斗五升的石灰。期间还要不停搅动最后沉淀呈现“强粥”状时,把水泻去,蓝靛便制成了。可见制靛技术对于温度、时间、水与石灰的比例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宋应星所撰的《天工开物》中也对种蓝及蓝靛制作有详细介绍,方法大致与《齐民要术》所记相同,但有些步骤稍有差异。“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其掠出浮抹晒干者,曰靛花。凡蓝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计数。”③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卷上《施彰第七》“蓝淀”条,第262页。在这里的记录中,蓝的浸泡时间需7日,而水中石灰的比例则约为5%。而且蓝入缸浸泡时,还需加入稻灰水,并每日搅动。这些制靛的方法解决了从前染布需要在一段特定时间内集中染制的情况,使得染制更加方便和灵活,不会再受季节时间的限制。

除了《齐民要术》、《天工开物》中记载制靛工艺外,在部分地方志的资料中,也有制靛工艺的记载,如万历《闽大纪》所记:“靛出山谷中,种马蓝草为之。……利布四方,谓之福建青。”天启《赣州府志》记载,赣州“种蓝做靛,西北大贾岁一至,泛舟而下,周人颇食其利”。④转引自赵丰:《草木染的起源》,《丝绸》1984年3期。再如民国时期《大理县志稿》中有当地白族人民制作蓝靛的记载,“初秋刈叶,以水浸之,至蒸发时,和以石灰搅之,注于缸底者,即靛也。”这种制靛方法与《齐民要术》和《天工开物》中的方法大致相同。直至今日,我国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沿用古法制作蓝靛,如云贵地区的苗族、布依族、云南的白族、广西的壮族、侗族,等等。

另外,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民间制作蓝靛的工艺,既有湿靛制作方法,也有固体蓝靛的制作方法。笔者在大理周城村调查时也了解到,除了湿靛,固体蓝靛(干靛)也是染制蓝色织物的常用染料。与湿靛相比,这种干靛易保存,运输和使用都很方便,村民们常在赶街天拿去贩卖,贩卖蓝靛成为村民生活的重要补充。在染布时只需将干靛和水按比例溶解,再加入一定的辅料就可以染制布料。

据相关资料,干靛制作方法的前几个步骤与湿靛大致相同,都是要把制靛植物的枝叶割下,放入土坑或其他容器中浸泡,加入石灰搅拌后用重物压紧,并密封,让枝叶充分发酵。20天左右发酵完成后,把枝叶杂物捞出,把蓝靛水舀到垫了香蕉叶的箩筐内过滤,使其中的水份滤出,蓝靛的固体就留在了香蕉叶上,晾干以后便可长时间保存。⑤颜恩泉:《云南传统植物染料及其开发》,《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二)红花饼的制作工艺

红花饼是用红花制成的染料备用品,是古代染家常用的红色植物染料。《天工开物》“红花”一节中记载,“若入染家用者,必以此法成饼然后用,则黄汁净尽,而真红乃现也。”①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卷上《施彰第七》“红花”条,第263页。红花饼具体的制作方法是:把带着露水的红花摘回,捣烂用水淘洗,放入布袋中挤去黄色汁水。取出再捣一次,用酸粟或米泔水再次淘洗,放入布袋沥干汁液。然后用青蒿覆盖一夜,捏成薄饼,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②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卷上《施彰第七》“红花”条,第263页。要浸染布料时,将红花饼放碱水或稻草灰水中,经过几次澄清,红色素溶解出来就可以染色了。不过,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贾思勰则认为做成红花饼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因其不易干燥,不利于保存,而认为摊放晾干再用的方法更好一些。③据《齐民要术》卷五《种红蓝花第五十二》记载:“绞讫,着瓮器中,以布盖上,鸡鸣更捣令均,于席上摊而曝干,胜作饼。作饼者,不得干,令花浥郁也。”用红花染完布后,还有特殊的方法能将其从织物中重新收回,并且还能保存再用。在《天工开物》“诸色质料”一节中也记录了这种方法:“凡红花染帛之后,若欲退转,但浸湿所染帛,以碱水、稻灰水滴上数十点,其红一毫收转,仍还原质。所收之水藏于绿豆粉内,放出染缸,半滴不耗。”④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卷上《施彰第七》“诸色质料”条,第261页。

三、古文献中植物染料的文化内涵

(一)封建等级制的象征及制作工艺的垄断性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身份地位的区分是十分严格的,各种色彩除了具有装点服饰的功能之外,还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往往成为人们身份地位的象征。在周王朝,黑色被视为是一种低贱的颜色,而黄色、红色则被认为是高贵的颜色。朱红、鹅黄等色彩鲜艳的精细织品,专门用于制作贵族衣物。而那些颜色灰暗的赭色、青色和黑色则是奴隶和平民服装的专用色彩。⑤吴淑生、田自秉:《中国染织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6页。特别是黄色,自隋唐以来,成为帝王的专用颜色,严禁平民使用。对不同等级的官员、平民,其用色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宋代时规定了紫色、青色、朱色、绿色等是官员的专用色彩,平民不得使用,官员各品级的颜色使用也有严格规定。宋中兴年间规定了“四品以上紫,六品以上绯,九品以上绿”的官服色彩,⑥《宋史》卷一百五十三《舆服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63页。各级不得僭越。

我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王朝统治,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之下,所有的东西无一不是在封建王朝的掌控之中,对于可以象征人的身份等级与地位的纺织物及其染制工艺自然也在封建王朝的控制范围之中,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在统治机构中设置了专门的部门与官职来管理染色事宜。西周初期就已设置了“染人”专管染色生产,“掌染草”专门管理染料的采集和加工:“染人掌染丝帛。凡染,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冬献功。掌凡染事。”⑦吕友仁译注:《周礼译注》“天官冢宰第一”,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08页。“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以权量受之,以待时而颁之。”⑧吕友仁译注:《周礼译注》“地官司徒第二”,第218页。

西汉时朝廷不仅在少府下设置了东织、西织专为宫中织造服饰,⑨参见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汉书》(第一册),卷十九“百官公卿表(上)”,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315页。在地方还设有服官专门为皇帝和朝廷官员制作官服,如山东的临淄、襄邑等地。(10)参见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汉书》(第二册),第717页。对礼乐制度的重视使得当时对官服的开支数额巨大,在《汉书》中曾有记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三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11)参见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汉书》(第三册),第1484页。在以后的各朝代,都设置了染署、司染署、司织一类的机构专门负责管理中央和地方的染织工艺。

隋唐时期的中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染织工艺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唐六典》中记载隋炀帝时设有少府监,下属有司染署和司织署,后来两署又合并为织染署。唐朝的染制管理大体沿用隋制,在少府监下设织染署,唐贞观年间设立织染署,管理二十五个染织作坊,(12)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二十二“少府军器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75-576页。其中“练染之作有六。一曰青,二曰绛,三曰黄,四曰白,五曰皂,六曰紫。”(13)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二十二“少府军器监”,576页。可见各染织作坊间分工很细,各自负责专门制作服饰中的某个部分,甚至连不同颜色的染制也分别由不同的作坊完成。

宋代官办染织生产的机构仍然延续唐朝的传统,各作坊间分工细致,在少府监下设有绫锦院、裁造院、内染院、文绣院等,这些都是与染织生产相关的管理机构。

元朝时期的染织机构规模庞大,掳掠了大量的民间匠人专事生产,以满足官府和贵族的需求。根据《元史》记载,元朝在工部、将作院、徽政院、储政院等机构下都设立了许多与染织相关的局、司,其内部又由许多负责不同工序的作坊构成,这些机构几乎覆盖全国,例如在工部之下设有一个“随路诸色人匠都总管府”,其下又设“织染人匠提举司”、“大都等处染织提举司”,而在各地方还设了很多相关的染织机构,共有几十个染织提举司。①《元史》卷八十五“百官”,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119-2240页。

明朝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均设立了许多染织管理机构。在工部下设文思院、织染所,内府监局所属的则有内染织局,“内织染局……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城西蓝靛厂为此局外署。”②《明史》卷七十四“志第五十·职官三”,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820页。除中央管理机构外,地方还设有染织生产管理机构,如江西布政司、四川布政司、河南布政司等。而对于民营的作坊,也设有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管理,推动了民间染织业的进一步发展,很多地方形成了专职的染坊,《万历实录》、《吴江县志》、《浙江通志》、《石点头》、《松窗梦语》等文献中都对当时民间染织作坊的兴盛状况进行过记载和描述。③吴淑生、田自秉:《中国染织史》,第235页。

清朝时期,我国的印染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同的地方还形成了染色的不同体系,各具特色。乾隆时期,曾有人这样描绘上海的染坊:“染工有蓝坊、染天青、淡青、月下白;有红坊,染大红、露桃红;有漂坊,染黄糙为白;有杂色坊,染黄、绿、黑、紫、虾、青、佛面金等。”④转引自王玮:《中国传统草木染历史发展概述》,《四川丝绸》2007年第3期。清代还设立了江南织造局,下辖江宁局、苏州局、杭州局等三个主要的纺织染色的机构。

(二)耕织一体的农耕文明以及专业性植物染料种植区域的形成

中国历史上最早用于染色的染料是矿物染料,可说是石器时代的产物。当人类进入农业文明,大自然中丰富的植物染料被人们逐渐认识,植物染料也实现了从野生到人工栽培的飞跃,植物染料取代了矿物染料而成为人们生活中主要的染料来源,这不能不说是农业文明带来的进步。

著名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中有一句唱词说道:“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夫妻恩爱苦也甜……”这一唱词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家庭农耕文化中耕织一体的格局。在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衣食住行基本都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纺织技能常常成为评价妇女勤劳贤惠的社会标准之一,男耕女织成为古代农业经济运作的最佳模式。平民百姓家中对衣料布匹的需求,大多出自于自家的田地。因此,棉花种植和植物染料的种植等均成为平民百姓家庭中农耕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棉麻种植、桑蚕养殖、纺线织布到染整、裁缝,都靠自家人的辛勤劳动。正如管子所言:“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农业种植的互助也是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各家各户在农忙时节互相帮忙,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染料植物的种植方面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如《齐民要术》中所记述:红花收获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采摘,凭一家之力是无法完成的。此时只要把车赶到地头,每天早晨就会有数十上百的孩子来采摘,摘下的花公平地称重后,由主人家和采摘者对半平分。所以,哪怕是单身的男女,也可以种植很多红花。⑤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红蓝花第五十二》,第70页。

染料植物的种植不仅满足了人们穿衣和审美的需要,还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让很多农户增加了家庭收入。《史记·货殖列传》载“千亩栀茜,千亩姜韭,此其人以千户侯等。”⑥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2051页。可见当时种植栀茜的规模之大、收益之可观。在《齐民要术》中也提到,当时种植红花一顷,可相当于“岁收绢三百匹”,“一顷收子二百斛,与麻子同价。”而种植蓝靛和制作蓝靛的收益也相当可观,《齐民要术》中记载了这一情况:“种蓝十亩,敌谷田一顷。能自染青者,其利又倍矣。”⑦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蓝第五十三》,第73页。仅是种蓝的收益就能抵得上种谷的十倍,如果能自己染色,利润还能成倍增长。除中原地区,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种蓝的收益亦如此。《民国大理县志稿》载:“靛(旧云南通志),出太和……凡染青蓝色,皆用之。获利甚大。今北乡、周城、江渡、塔桥、阳乡等村产靛甚伙。”⑧张培爵修,周宗麟纂:《大理县志稿》(民国五年重印本)卷之五 食货部二《制造之属》,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我国古代植物染料的种植和发展除了具有耕织一体的农耕文化的意义之外,还在部分地区形成了专业性的植物染料的种植区域。东汉时期,马蓝曾是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形成了专业性的产蓝区,文学家赵歧路过此地,见到周边山岗上马蓝遍布,有感而发,曾写下一篇《蓝赋》,其序中有“……此境人以种蓝染绀为业”的字句。

中国幅员辽阔,包含了多种地质条件与气候特征,植物品种也相当丰富,为植物染料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自然基础。遍及全国的农耕传统,人们对有限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家家户户靠田地吃饭、自给自足,又为植物染料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社会条件和发展空间。因此,植物染料的种植既是我国古代耕织一体的农耕文明的文化象征,也是染织工艺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植物染料的功用价值

1.染色的功用价植

植物染料首要的功能就是染色,我国的纺织物染色开始的年代很早,很多植物的染色功能早在西周时期就被成熟运用,《荀子·劝学篇》中就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名句。《唐六典》中具体描述了民间利用植物染料染色的功能:“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时月,皆率其属而修其职焉。”①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二十二“少府军器监”,第576页。

从各地考古遗址出土的纺织品遗物来看,我国古代织物的颜色是相当丰富的,但很多植物只可以染出单一的颜色。但古代的染匠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发明了套染、媒染等方法,并染出各种绚丽的颜色,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色谱。

《考工记》中提到了利用多次浸染的办法可以染出深浅不同的颜色:“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②张道一:《考工记注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232页。意思就是将被染物浸入染浆里染色,浸入三次为呈红的纁色;浸入五次为黑中带红的緅色;浸入七次就变成了浓黑的缁色了。《天工开物》也记载了利用这种方法染制各种红色的做法:“莲红、桃红色、银红、水红色以上质亦红花饼一味,浅深分两加减而成。”“翠蓝、天蓝二色俱靛水分深浅。”③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卷上《施彰第七》,第261页。

将多种染料配合使用,也能染出色泽不一样的颜色,如“大红色。其质红花饼一味,用乌梅水煎出,又用碱水澄数次。或稻稿灰代碱,功用亦同。澄得多次,色则鲜甚。”④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卷上《施彰第七》,第261页。而仅苏木一种,与不同的染料搭配便能染出不同颜色,如染木红色要用苏木煎水,加入明矾、五棓子即可实现;染葡萄青色要先放入蓝靛缸里染深,再用浓苏木水进行套染;染耦褐色则要先用苏木微染,再用莲子壳、青矾水微染便可。而用蓝靛先微染织物,再与苏木套染可以染出天青色;先用黄檗水染,再放入靛缸中浸染可以染出蛋青色;先用蓝淀水浸染成深蓝色,再用栌木、杨梅皮煮的水套染可以染出玄色……⑤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卷上《施彰第七》,第261页。

再如某些颜色的染制,需要掺入一些金属成分,以此作为媒染剂。如染制黑色,就是用栗壳或莲子壳水煮一天,将渣滓滤出后,放在铁锅里,加入铁砂、皂矾,再煮一个晚上就可染出黑色。

若想在布料上呈现出各类花纹,除了传统的织锦、刺绣工艺以及直接绘画之外,还有利用各种称之为“缬”的防染技法直接在布料染色阶段就可显示出各种花纹。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的传统夹缬、腊缬、绞缬工艺就是呈现各种染色纹样的防染技法和工艺。夹缬,就是利用镂空版印花的原理,用两块一模一样的镂空花版把布料对折后紧紧夹在中间,然后在镂空处刷上染料,打开镂空花版后,花纹便呈现出来。宋代以这种方法染色的布料作为士兵的服装,因此多次被官府禁止贩卖,“政和二年,诏后苑造缬帛。盖自元丰初,置为行军之号,又为卫士之衣,以辨奸诈,遂禁止民间打造。令开封府申严其禁,客旅不许兴贩缬板。”⑥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十三“志第一百六 舆服五”,第3576-3577页。绞缬,即扎染法,又称撮缬、扎缬,使用针线在布料上将想要的花纹经缝、扎、抽紧后,如普通布料一样进行染制,浸染后晒干再拆除缝线,被线扎紧的地方便会显示出色彩深浅不一的花纹。绞缬的布匹在魏晋时期便开始流行,至今有许多出土文物为证。如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十六国时西凉的墓中,发现了最早的绞缬红娟,其绞缬菱花纹绢,缚结时的缝线还没有拆去,可以看出当时折迭缝缀的方法。⑦《中国古代史常识·专题部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第133页。绞缬技法传承至今,在云南大理白族地区仍然流行。如今,绞缬技法开发出了更多的花纹图案,扎染布料用途也得到拓展,被开发成桌布、床单、被套、门帘、服饰等,成为中外游客们爱不释手的纪念品。蜡缬,即蜡染,方法是把融化的蜡液用竹笔或蜡刀在平整的织物上直接绘图,等蜡液干透后放入染液里浸染,然后再用沸水煮织物,蜡质被去除便显现出花纹。这种蜡染的方法至今仍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广泛流行,如苗族、壮族、侗族、瑶族等。南宋的《岭外代答》中还记载有一种结合了蜡缬和夹缬的染制方法,被称为药斑布或猺斑布,“猺人以蓝染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镕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其蜡,故能受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故夫染斑之法,莫猺人若也。”①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卷六《服用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24页。

2.医用的功用价植

丰富多样的植物染料不仅可以为服饰增添缤纷的色彩,同时也是治疗疾病的中药材,进而体现了传统染料植物的独特价值。《农书》在介绍蓝草时就提到:“蓝非独可染青,绞其汁欲之,最能解虫豸诸药等毒,不可阙也。”②王祯撰,缪启愉译注:《东鲁王氏农书译注》百谷谱集之十“杂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87页。前文所介绍过的各类植物染料,几乎每种都可入药。《本草纲目》也详细记载了各种染料植物所具有的药用功效。

制作蓝靛的吴蓝(吴地所产的木蓝)主治“寒热头痛,赤眼,天行热狂,疔疮,游风热毒,肿毒风疹除烦止渴,杀疳,解毒药毒箭,金疮血闷,毒刺虫蛇伤,鼻衄吐血,排脓,产后血晕,小儿壮热,解金石药毒、野狼毒、射罔毒”;蓼蓝主治“杀百药毒,解野狼毒、射罔毒”;蓝草制出的蓝靛也可入药,主治“解诸毒,敷热疮,小儿秃疮热肿。止血杀虫,治噎膈”;马蓝不仅“解诸药毒不可阙也”,连根采服还可以治妇人败血。③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蓝”。马蓝在民间俗称板蓝根,其药用功效也得到广泛的运用并沿袭至今。在云南大理白族地区,人们不仅用马蓝制作蓝靛染布料,很多人还会摘其枝叶泡水喝,因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果遇到蚊虫叮咬,只要用蓝靛染缸里的染水清洗伤处,马上就能消肿止痒。白族人还喜好穿着板蓝根染制的衣物,他们认为这种衣服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的功效,不易得病。当婴儿满周岁举行仪式时,外婆家送上的礼物必须有用板蓝根染制的扎染花布,当带孩子外出时,把这块花布盖在孩子背上,可以清热解毒、预防中暑,还有“辟邪”的功用。④金少萍:《白族扎染——从传统到现代》,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2、130页。

红色植物染料中,红花主治“产后血晕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多用破留血,少用养血。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⑤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红蓝花”。茜草可以治疗“寒湿风痹,黄胆,补中。止血,内崩下血,膀胱不足,跌蛊毒。久服益精气,轻身。可血泻血……通经脉,治骨节风痛,活血行血。”⑥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茜草”。苏木是清血剂,有祛痰、止痛、活血、散风的功效,可以治疗产后血胀闷、霍乱呕逆、破疮疡死血、产后败血。⑦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苏方木”。

黄色植物染料中,栀子可以去“五内邪气”;治疗目赤热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去热毒风,除时疾热,解五种黄病;解玉支主喑哑,紫癜风等疾病。⑧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栀子”。郁金则可治疗“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治女人宿血气心痛,冷气结聚……亦治马胀。凉心。治阳毒入胃,下血频痛。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蛊毒。”⑨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卷十四“草之三郁金”。黄栌能够“除烦热,解酒疸目黄,水煮服之。洗赤眼。大风癞疾。”(10)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黄栌”。

作为紫色植物染料的紫草主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疗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治恶疮癣。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11)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卷“草之一紫草”。直至今日,紫草还被制作成紫草膏、紫草喷雾等,是蚊虫叮咬、皮肤创伤的有效良药。

黑色植物染料里的鼠尾草主治“鼠寒热,下痢脓血不止。白花者主白下;赤花者主赤下水蛊”。(12)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鼠尾草”。栎木,即《本草纲目》中所记的橡斗,可主治“下痢,浓肠胃,肥健人。涩肠止泻。煮食,止饥,御歉岁。”(13)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橡实”。五倍子更是一味十分常见的中药,主治“齿宣疳,肺脏风毒流溢皮肤,作风湿癣疮,瘙痒脓水,五面鼻疳疮。肠虚泄痢,为末,熟汤服之药。口吐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14)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第三十九卷“虫之一五倍子”。

3.美容的功用价植

人们都说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美容不仅是现代女性的热门话题,也是古代妇女爱美之心的一种实践。但由于古代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没有当今如此丰富的化妆品可使用,妇女们美容所用的脂粉主要利用天然的动植物或矿物为原料。上文中所提到的不少植物染料,也是古代美容用品的主要原料。

《红楼梦》中有一段关于胭脂的生动描写:“也不是一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上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平儿依言妆饰,果见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①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367页。这里所提到的胭脂即是用红蓝花所制成的,是古代妇女所用的高级化妆品,其制作方法十分讲究。

《齐民要术》在“种红蓝花”这一节中,介绍了数种采用红蓝花为主要原料制作脂粉的方法,如“作燕脂法。预烧落藜、藋及蒿作灰……以汤淋取清汁……取第三度淋者,以用揉花,和,使好色也。揉花……布袋绞取淳汁,着瓷椀中。取醋石榴两三个,擘取子,捣破,少着粟饭浆水极酸者和之,布绞取沈,以和花汁。……下白米粉,大如酸枣,粉多则白。以净竹箸不腻者,良久痛搅。盖冒至夜,泻去上清汁,至淳处止,倾着帛练角袋子中悬之。明日干浥时,捻作小瓣,如半麻子,阴干之则成矣。”②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红蓝花第五十二》,第71页。其中所说的“花”就是红花。此外,这一节中还介绍了合香泽法、合面脂法、和手药法(手药的功效类似于现今的护手霜)、作紫粉法等,都是采用各种天然花草、动物脂肪、矿物等原料制成。

猜你喜欢

染料红花植物
红花榜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红花榜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红花榜
活性染料的配伍性
红花榜
哦,不怕,不怕
染料、油和水
将植物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