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武术段位制思想理论体系发展研究

2012-08-15邢秋皓

运动 2012年6期
关键词:段位制段位理论体系

邢秋皓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中国武术段位制思想理论体系发展研究

邢秋皓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中国武术段位制的顺利推广关系到中国武术未来的健康发展,随着世界竞技体育项目的风靡,中国武术的段位制模式能否在这一浪潮中崛起,中国武术段位制自身在中国武术发展过程中又存在怎样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思想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和概括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为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发展作出贡献。

外展训练;OB;NOLS;差异比较

1 问题的提出

自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并正式实施《中国武术段位制》以来,中国武术终于走上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那么从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正式颁布实施十几年来,中国的武术段位制发展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中国武术段位制还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困境?我们还需要做那些努力?这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我们知道,一个新鲜的事物能否健康快速发展,其指导思想和理论的指引起着关键的导向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思想理论体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在总结中国武术段位制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思想理论体系缺陷和优势的情况下,对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思想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和概括总结,希望能探索出中国武术段位制全方位高水平发展的更优化的道路。

2 中国武术段位制概述

1.1 武术段位制的内容

中国武术的段位制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组织制定和推广的一项武术水平等级评价制度。其核心理念即为推进中华武术运动的发展步伐,增进中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并通过一套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平价体系来引导和规范中国武术的进步。这套武术段位制理论体系是根据习武者的武术技术水平、武术文化和武术道德修养、习武年限、对于中国武术的理解和领悟水平,以及在武术的科研和推广等各方面做出的贡献将习武者的武术层次划分为三级九段,其中初级段位包括一段、二段、三段;中级段位包括四段、五段、六段;高级段位包括七段、八段、九段。

1.2 武术段位制的意义

对于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推广和落实,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向,给了广大武术练习者必要的引导,并在此引导下形成一个国内甚至国际统一的武术水平鉴定和评价标准,为中国武术这个领域内部的公平竞争和互助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和实践的导向。与此同时,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制定和推广,必然促进广大的习武爱好者不仅仅把学习中国武术的精力全部投入技术的练习,而同时也开始把思路和目光投向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得广大的国内外武术练习者能够真正理解中国武术的本质意义,进而更好的推进中国武术能够在世界的体育和文化丛林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成为种目标明确、计划合理、循序渐进地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甚至对于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推广,都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武术段位制的思想理论体系发展

2.1 中国武术段位制思想理论体系

中国武术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的积淀,历经传统道家、法家、佛家等各种哲学、伦理学、医学等等门派学术的影响而发展起来,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和价值底蕴。中国武术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上,都将中国的古典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兵法思想、中国古典美学思潮、中国古代道德和伦理等纷繁绚丽的古代传统文化思维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鉴于此,中国武术段位制的规则中也有了相应的明确规定,即规定武术练习者在段位的晋升考核中,考段者要想取得高一级别的武术段位,除了技术和理论层次要达到规定的要求外,必须同时注重对武术道德修养的考核和评价,并进行相应的理论考核,通过后方可以晋升段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武术段位制对武术道德等文化和理论的重视。

2.2 中国武术段位制思想理论体系发展现状

武术段位制虽然在中国推广数年,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思想理论体系,从武术段位制的规则改编就可以看出来,其实武术段位制的理论体系在近年来特别是2005年改革以来已经有了很快的发展,各个理论层面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凸显,关于武术段位制的理论体系也在不断的考评和推广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丰富和发展,并且随着国家体育总局近年来对民间武术和各门派传统武术的发掘和关注以及为适应奥运争光计划而对竞技武术所增加的投入,武术的思想文化和理论层面已经有了一个实质性的飞跃。

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相对性,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理论体系跟技术体系发展相比,却明显表现出了滞后性和发展缓慢的特点,武术段位制的许多研究领域依然是呈现着空白,对于武术段位制的思想文化和理论研究面也稍有狭隘,关于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研究也仅仅主要集中在武术段位制的高校推广和考评体系的研究,而像武术段位制的民间思想文化传承、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理论社会化发展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仍然没有明显的突破。这一切都有待于我们去深思。

2.3 中国武术思想理论体系的缺陷及其应对策略

中国武术段位制从本质上是为了拟补武术练习者关于武术文化理解的缺失而制定的,所以要求习武者必须要有一定的武术文化修养作为段位制入段的支撑。然而,作为这一思想的继承体,武术段位制本身也存在着许多的文化价值和思想体系缺陷。

2.3.1 武术段位制的规则缺乏明确细致的目标如在段位制的推行细节上、段位费用的收缴上等,都缺乏明确的规定流程,因而造成了许多的机制性混乱和指导思想体系不到位,使很多的武术考段者没有明确的入段方向和目标。对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这些目标和细节进行规整和完善,打造一部目标明确的中国武术段位制规则。

2.3.2 武术段位制的考核和入段对象存在错位武术段位制是本着推广武术运动,尽可能吸引武术爱好者参与的一项机制,结果成为了专业的武术人员的考评体系,因而脱离了武术段位制的发展和推广方向。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拓展武术段位制考评的范围,大力吸收社会各界武术爱好者参与,形成全民参与的局势。

2.3.3 缺乏必要的武术道德修养考评标准中国武术是在几千年文化底蕴中慢慢发展而来,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思想精髓,真正的武术大师必然要有相当的文化和武术道德修养,而仅仅把技术层面的东西考虑到武术段位制推广上,其实并为实现武术发展的核心。所以,在武术段位制的思想理论考核中,需要增加武术道德修养考核模块,保证考段位者除了有相应的段位技术水平和思想理论水平外,也保证了其武术道德的平衡发展,依靠武术段位制真正把中国武术的思想精华传承下去,从而达到一种习武与修身同步进行的状态,带动中国武术的内涵发展。

2.3.4 对于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推广思想缺乏多样性考虑中国武术本身就是流派众多,各有所长的文化和技术体系群。运用一个统一的技术和理论标准来衡量所有流派的武术层次,缺乏多样性的考虑和长远发展的眼光。为此,必须建立多视角多层次,多方位的武术段位制思想体系策略。在对武术段位制实施和推广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地的武术运动发展特点和各地民间武术思想理论体系的特征,并依据各个流派和地域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思想理论考核体系,打破传统的统一制单一体系,从而带动全国各地和各个武术流派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发展。

3 小 结

中国武术段位制思想理论体系的完善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是由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特点所决定的。同时,中国武术有处于不断地发展过程之中,所以不可能运用一成不变的思想理论体系来维持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发展,必须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完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武术未来的思想体系的发展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来作为科学指引,既要传达出中华民族的特色历史内涵、传承中国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又要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保证中国武术段位制的长久进步。

[ 1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宣传部.中国武术段位制简介[ J ].武术通讯,1998(4):5.

[ 2 ]宿继光,刘定一等.对中国武术段位制实施现状的思考[ J ].搏击·武术科学,2008,4(4):10-11。

[ 3 ]蔡仲林,周之华.武术[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4 ]李金龙,王晓刚等.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扬弃[ J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08,2(32):58

[ 5 ]金红梅.传统武术文化的形态研究[ J ].搏击·武术科学,2006,11(3):25

[ 6 ]王燕.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J ].哈尔滨体育大学学报,2006,6(24):14.

G852

A

1674-151X(2012)03-13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3.070

投稿日期:2012-01-13

邢秋皓,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段位制段位理论体系
“段位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复兴号”美食“新段位”
武术段位制与学校体育结合研究
地域视角下“武术段位制+一校一拳”模式构建
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评分规则演变研究
测测你是哪个段位的吃货
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瓶颈与对策研究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