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历史探究及未来发展策略研究
2012-08-15王凯源
王凯源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太极拳历史探究及未来发展策略研究
王凯源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不断快速发展,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太极拳、喜欢太极拳并开始习练太极拳,随之对太极拳的研究也越来越被重视。文章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太极拳的起源、历史演变、拳种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叙述分析,并由此提出四点建设性意见:打造太极品牌;借助电视媒体,推动太极拳市场化发展;借助学校平台,营造太极拳气氛;建立系统的太极拳文化学科,从而为太极拳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太极拳 历史演变 未来发展
中华传统武术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武术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众多拳种流派,其中太极拳以其特有的健身养生特性和技击作用,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欢。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武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创编至今经历了300多年的发展。它是一种系统的强调平衡协调内外兼修、刚柔并进,既可以修身养性又可以防身技击的一项体育运动。其实“太极”一词源出《周易》,含有至高、至极、至大之意。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物的原始单位称为太极。由于事和物是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这种运动、发展、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就是太极原理,也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乃至无穷。太极拳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而编,以“太极”而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中国哲学思想。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有1.5亿人学习和习练太极拳,可见太极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太极拳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其本身的意义,太极拳更是搭起了一座全世界人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中国文明的无形桥梁。因此了解太极拳发展历史并探究其未来发展道路变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作者将从太极拳的起源、历史演变、拳种特色、太极拳未来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1 太极拳的起源及历史演变
1.1 太极拳的起源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有五种说法:(1)唐代徐宣平、孝道子所传。(2)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所创。(3)明初14世纪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卜所创。(4)清乾隆年间王宗岳所创。(5)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而大多武术人士根据唐豪先生的考证,更倾向于“太极拳为陈王廷首创”一说[1]。根据史料记载太极拳起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氏一族精习武术,陈氏第九世陈王廷,自幼从先辈习文练武,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在长期刻苦锻炼中肯钻研、勤切磋,深得家传武术精髓,而且熟读诸子百家,涉猎经史古文,堪称“文史武备卓越于时”。他根据我国古典哲学《易经》的阴阳对待学说,中医“经络学的原理”,并在家传武术的基础上把“导引”“吐呐”“阴阳”变化融会一体,创造了陈氏太极拳,并总结撰写了有关论述[2]。总的来说,太极拳的创立是综合吸取了明代名家拳法,并结合了中医经络养生学说和呼吸吐纳导引气功,以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易经、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其哲学基础,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哲学思想。
1.2 太极拳的历史演变
陈式太极拳的起源可追朔到陈氏始祖陈卜。但由于1711年以前陈氏家史无文字记载,仅有口传。直至1711年,陈氏十世祖陈庚为陈卜立碑,方简单记述了陈卜史实。然相距已有300余年,其间人物、事迹及有关拳术多有疏漏。所以关于拳艺、人物、事迹的文字记载,仅从陈王庭记起。
陈王庭又名奏庭。明末清初人。文武兼优,精于拳械,功夫深厚。在河南、山东一带很有声望。在他年老隐居期间,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参考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创造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太极拳。陈王庭传授下来的有一至五路太极拳、炮捶一路、长拳108势、双人推手和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器械。自陈王庭之后,陈家沟练习太极拳之风甚盛,老幼妇孺皆练习,当地流传的谚语“喝喝陈沟水,都会翘翘腿”。“会不会,金刚大捣碓。”这种风气世代沿袭,经久不衰,使得历代名手辈出。
传至十四世陈长兴,字云亭,著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他在祖传老架套路的基础上将太极拳套路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又名炮捶),后人称为太极拳老架(大架)。当时人称“牌位大王”,教有名弟子陈耕耘、杨露禅。第一路动作简单,柔多刚少,以“棚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采挒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柔中寓刚,行气运动,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为辅。全身内外,动分静和,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第二路(炮捶)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采挒肘靠”为主,以“棚捋挤按”为辅;以刚发劲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发劲。刚中寓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
十四世陈有本在原有套路的基础上,又有些改动,逐渐舍弃了某些难度和发劲动作,架式与老架一样宽大,后人称为新架(小架)。
十六世陈鑫,他感到陈氏拳术历代均以口传为主,文字著作很少,为阐发祖传太极拳学说,遂发愤著书立说,用12年的时间写成《陈氏太极拳图画讲义》四卷,阐发陈氏世代积累的练拳经验。以易理说拳理,引证经络学说;以缠丝劲为核心,以内劲为统驭,是陈氏太极拳理论宝库中最重要的一篇。他还著有《陈氏家乘》、《三三六拳谱》等著作。
十七世陈发科,是近代陈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对发展和传播太极拳有杰出的贡献。自1929年至1957年一直在北京教授拳术。以其刚柔相济,采、挒、肘、靠、拿、跌、掷、打,兼施并用,技击技术极好,与人交手时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的高超击法将人跌出,因其为人忠厚,武德高尚,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教授徒弟很多,有沈家祯、顾留馨、洪均生、田秀臣、雷慕尼、冯志强、李经梧、肖庆林等。其子照旭、照奎;女豫霞,拳艺亦很好。陈照奎曾在北京、上海、郑州、焦作等地教拳(主要以83势新架为主),为普及陈氏太极拳做出很大贡献。
十八世陈照丕,字绩甫。著有《陈氏太极拳汇宗》、《太极拳入门》、《陈氏太极拳图解》、《陈氏太极拳理论十三篇》等书。他所授弟子的代表有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等。他品德高尚,诲人不倦,对推广陈氏太极拳做出巨大贡献,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崇拜,为陈氏太极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现陈家沟所练的拳械套路有:老架一、二路(炮捶),新架一、二路(炮捶),小架一、二路,五种推手法。器械有:太极单刀、双刀、单剑、双剑、双锏、梨花枪夹白猿棍、春秋大刀、三杆、八杆、十三杆等。这些套路,从风格上,技击应用上,仍基本上保持原有的传统风格
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曲伸人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棚、捋、挤、按”等法则,借力制动,舍己为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陈家沟陈氏十四世在太极拳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但为了适应保健的需要和不同学习对象的练习需要,改拳势在必行。
到清乾隆年间,陈氏太极拳已威名四海。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799—1872年)来陈家沟师从陈氏十四世陈长兴(1771—1853年)习练陈氏太极拳近二十年之久。学成返乡后,开始在永年、北京教拳授徒,杨露禅出任北京京师旗师营武术教师,他为了适应清朝“玉体不动”的显贵达官和体弱年迈的体质,扩大练习范围,删除了拳架中的发劲、跳跃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创作了一套架势宽舒,动作圆润的“绵拳”。太极拳创编后成为陈家沟陈氏家族的“独得之秘”,陈姓老幼妇孺习拳之风,世代相传,经久不衰,且名手辈出。
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太极拳被提到了增强人民体质,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高度,为太极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太极拳成了深受群众喜爱,普及最好的健身项目。国际太极拳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太极拳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展。[3]
综上所述,太极拳从陈氏自家习练的拳术演变为杨氏、吴氏、武氏、孙氏等,从而使太极拳能够在社会更大范围内得以发展延续和传承,而因后来国家处于战乱时期,太极拳的发展受到限制甚至停滞,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对太极拳充分的重视下,太极拳得到了进一步的快速发展,现在太极拳已成为一项国际性的健身运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习练者。
2 主要太极拳拳种的特色
杨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轻灵,刚柔内含,轻沉自然,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其架式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而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益寿延年,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适应性广。
吴式太极拳其拳式连绵不断,不纵不跳,适应性较广泛。吴式太极拳拳正招圆,舒松自然,虽架式小巧,但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
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被称为“开合活步太极拳”。
3 太极拳未来发展策略
3.1 建立以太极拳文化为主体的“太极孙子学院”,打造太极品牌
为了更好的发展中华太极拳文化,使太极拳文化更深入人心,打造一个太极品牌是非常重要的,可借鉴汉办的“孔子学院”模式,打造“太极孙子学院”,以培养武术爱好者,传承中华太极拳武术文化为核心理念。通过树立一个太极品牌,使太极拳更好的深入人心,也为推广传播太极武术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借助电视媒体,推动太极拳市场化发展
电视媒体是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体平台,通过电视媒体对太极拳的宣传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越来越多的观众可以参与其中。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创办一些太极拳娱乐健身性节目,吸引更多的受众,这是推广传播太极拳非常有效的手段。应借助电视媒介,把太极拳文化推向市场,促进太极拳的市场化发展进程,带动全民太极拳健身的推广,为太极拳全民化道路增添了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3.3 借助学校平台,营造太极拳文化发展氛围
学生肩负着社会未来发展的重任,而在学校里开展太极拳教授,无疑为太极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这必将为太极未来发展的道路指明了方向,以学校太极拳传播这个平台,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营造太极拳文化发展的气氛。
3.4 建设系统的太极拳文化学科
太极拳是集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为一体创编的拳术,同时与中医学、易经、民俗等文化理论都有着内在联系,而在太极拳大发展的今天,全国各大体育院校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太极拳理论体系学科,对太极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建立太极拳的理论学科体系是太极拳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太极拳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4]太极拳文化学科的建立必将提升太极拳的品位,通过系统地整理有关太极拳理论方面的著述,对太极拳的哲学、健身养生等方面进行研究。要想使太极拳真正成为一项大产业,没有厚重的文化做基础支撑,其影响力将显得很单薄。同时,太极拳文化的形成决不可能离开它赖以生存的土壤。
4 结语
太极拳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具有东方哲学韵味的生命科学,太极拳有着修身养性的特性,其强体、健身、益智、修性和乐群的功能也已被世人所认可,通过对太极拳发展的探究,为太极拳未来发展的道路提出四点建设性意见:(1)打造太极品牌;(2)借助电视媒体,推动太极拳市场化发展;(3)借助学校平台,营造太极拳气氛;(4)建立系统的太极拳文化学科。在太极拳今后的传播发展寻找到重要突破口,这才将是太极拳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探究太极拳未来发展的策略也将成为一个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
[1]桑守惠. 太极拳发展策略研究 [J]. 湖北体育科技,2002(04).
[2]周保分.现代武术发展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01).
[3]陈正雷.陈氏太极拳械汇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2-6.
[4]赵 龙.关于太极拳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策略研究[J].文化空间,2010(02).
The Research of Tai Chi History and Investigation of Tai Chi's Future Development
Wang Kaiyua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
Chinese Wushu Culture has a thousand-year history which is a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Chinese Wushu is called"National Gymnastics",while Tai Chi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Wushu.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ai Chi in China even the whole world,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start to learn it,like it and practice it,so the researches of Tai Chi ar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This essay concludes four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Tai Chi through analyzing the origin and evolvement of Tai Chi,the character of different style Tai Chi:First,to create Tai Chi brand;Second,to promote Tai Chi market by TV media;Third,to create Tai Chi atmosphere by schools;Fourth,to set up Tai Chi culture subject.These will als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ai Chi.
Tai Chihistory evolvementfuture development
G85
A
1004—5643(2012)06—0045—03
王凯源(1986~),男,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休闲与社会体育、民间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