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2012-08-15高云霄
高云霄
(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北京 100050)
浅谈体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高云霄
(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北京 100050)
随着现代竞技体操难度的大幅度提高,想在高手如云的国内外大赛中技压群雄,取得优异的成绩,教练员们逐渐意识到,除了要有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外,有计划、有目的的心理素质训练也倍加重要。
心理素质训练作用 内容 方法
现今体操比赛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动作难度越来越高,世界体坛高手如云,所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能在水平相当的国际国内大赛中脱颖而出,除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之外,还需要具有能够创造机会,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强大心理素质。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心理素质的训练越来越受到教练员的重视,教练员们已经慢慢的发现,有计划、有目的性的对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不但可以顺利完成训练计划安排,而且还能增强运动员自身抗压能力,在竞争激烈的比赛中发挥最佳状态,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1 心理素质的训练作用
(1)通过心理素质的训练,可以引导运动员慢慢学会自我情绪的调节,适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控制不良情绪,随时保持头脑的冷静清醒。这样的情况下,在平时的训练中会更快的领会动作要领,掌握好训练节奏,提高训练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过心理素质的训练,可以使运动员排除干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克服长期枯燥的重复训练带来的逆反心理,在训练中发挥运动员自身的身体潜能,增强对外界干扰的忽视感,平心静气,并通过聚精会神的训练,增加对训练的兴趣爱好,从而保质保量的完成提前制定的训练计划。
(3)通过心理素质的训练,可以更大程度的发掘运动员自身的特点,提高运动员的认知性和想象力,发挥主观创造性,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运动员能够在平时的训练中很快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解决,通过对自我动作的分析,更深刻的体会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通过这样的方法去领会要领,会比生硬死板的说教和动作示范更有力度,教练员辅助运动员进行体会,更大程度的发掘其主观能动性,渐渐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4)通过心理素质的训练,可以培养运动员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坚忍不拔的品格,在比赛中能够顶住压力,积极进取,战胜困难,发挥自己的真正训练水平,取得最终的胜利。
(5)通过心理素质的训练,可以培养运动员百折不挠的乐观主义精神,真正做到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即使出现失误,也能通过强大的心理素质调整心态,及时总结经验,将比赛的失利转化成今后训练的动力,再接再厉,为下次取得优异成绩更加刻苦努力。
(6)通过心理素质的训练,可以使运动员之间更加团结,心态平和,以集体利益为中心,不计个人得失,相互帮助,建立起一支更具有凝聚力的强大队伍。
2 心理素质训练的内容
(1)体操意识训练。即针对运动员思考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高而做出的训练,通过训练,最终使运动员记忆力增强,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独立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
(2)自我调节训练。每个人都有心理上的起伏,运动员自然也不例外,为了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能够稳定情绪,完成既定目标,在平时的生活和训练中,就要随时渗透式的进行情绪上的调节训练,保持心态的稳定性,更积极的投入到训练和比赛当中去。
(3)抗压能力训练。运动员在自己的体操生涯中,要经历无数大大小小的比赛,尤其是在势均力敌的比赛中,如何战胜对手,发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为了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提高运动员的抗压能力至关重要,在这方面的训练是今后能否在高度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取得佳绩的关键。
(4)审美及气质训练。在赛场上,竞技体操除了要表现出高水平高难度的动作外,还要体现出美的特质,比赛中给评委留下的印象也在打分中占有一定的因素。优秀的体操运动员,除了要有过人的体能外,还要有自身独特的气质,只有二者兼备,才可以更加舒展大方的完成动作,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赛场上。
(5)适应能力训练。在比赛中,会有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例如比赛地的气候影响,赛区的生活饮食条件,国际比赛时的时差问题,场地器械的适应度等等,面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平时的心理素质训练中,就要有意识的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意志品质训练。从启蒙训练阶段开始,运动员就每天进行周而复始的训练,趣味性不强,容易感觉枯燥乏味,产生厌倦感,甚至会开始出现逆反心理,不愿意参加训练,出现畏难情绪,最终导致放弃体育事业,也使教练员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从启蒙训练就对运动员进行意志品质的训练非常重要,要让他们渐渐培养出坚韧的意志,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主动克服障碍,以饱满的情绪完成训练课程。
3 心理素质训练的方法
(1)作为教练员,第一,对每个运动员的特性,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组织运动员参加专业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通过各方面知识的积累,提高运动员自身修养及对平时训练存在的问题的自我发现能力。第二,要培养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带领队员多观摩训练和比赛,增长见闻,通过观摩其他人的训练和比赛,找到其存在问题和差距,分析并解决。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提高运动员自身观察和分析的能力。第三,加强对运动员协调性与柔韧性的训练,增强乐感和节奏性,使律动无处不在,甚至渗透进平时的生活当中去,使运动员达到有条不紊,从容应对学习和训练的状态。
(2)利用课余时间,教练员要多抽出时间带领运动员尽可能多的参加训练以外的其他活动,例如郊游,爬山,参观等锻炼身心的活动,或多看一些课外书,增长其他领域的见闻,培养出一些好的兴趣爱好,使运动员在紧张的训练之余,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其他领域的事物,增加新鲜感,调节平时训练带来的不良情绪,消除疲劳和厌倦情绪,从而达到运动员自我调节的目的,有益身心健康。经常有意识的做这样的训练,使运动员可以自己慢慢掌握一套属于自己的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运用到自身的生活和训练当中去。
(3)经常组织小测验或各种形式的比赛,甚至在平时的训练课上进行突击测验,人为的为运动员们营造出比赛的紧张气氛,并制定一系列的奖惩制度,根据运动员测验或比赛的成绩执行,让运动员们在平时的训练中,通过反复的进行模拟比赛现场气氛形式的训练,时不时的感受到紧张的氛围,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力和抗压能力,充分锻炼适应各种比赛的过硬强大的心理素质。
(4)适当培养运动员的其他兴趣爱好,鼓励运动员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多接触其他领域的新事物,拓展各个知识领域的宽度,开阔眼界,建立自己独到的认知和见解,从而按照每个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培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特色和气质,并随时观察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自身散发出的气质,根据个人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动作的辅导,并不时的让运动员自己总结,提出改进方案和思路,锻炼其主动思考的意识,最大程度的调动运动员们的积极性,加深加快对正确技术要领的领悟,提高训练效率。
(5)在平时的生活训练中,对运动员的应变能力做有意识的训练,提高适应能力。在训练时,可以不时的改变训练项目的顺序和人员次序,在做好训练前准备活动后,对前一天所掌握的动作做突击性的考核,或对个别运动员进行抽查,并不时的添加一些非常规训练的科目,考察队员的完成情况。通过考察,让运动员自我总结,发掘自我潜能和提高适应性,在平时的训练中就会有意识的注重适应能力的训练,随时准备应对任何情况的突发事件,达到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稳定心态的训练目的。对于适应能力的训练,就需要教练员在训练计划上多下功夫,花更大的心思针对每一个运动员暴露出的问题做出更系统的训练安排,循序渐进的培养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和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6)在确保运动员身体能够承受和不会受伤的情况下,定期进行一次高强度训练,完全释放出身体能量,这样首先使运动员能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潜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其次更重要的是锻炼运动员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充分提高自信心,增强心理上敢打敢拼的韧劲和百折不挠的刻苦精神,这种坚毅的意志品质的形成与否对在今后的训练中是否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作为一名专业的体操教练员,在心理素质训练这个课题上,还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学习,这就需要教练员们时刻本着献身体操事业的奉献精神,在进行管理和教育等学科学习的前提下,加强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水平,为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做出最大的贡献。
G808.1
A
2095-2813(2012)09(c)-0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