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2012-08-15陈廷凯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5期
关键词:主体中心目标

陈廷凯

(江苏省南京市公园路中学 江苏南京 210001)

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陈廷凯

(江苏省南京市公园路中学 江苏南京 210001)

随着苏霍姆林斯基的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的兴起,教育越来越指向于人的成全,21世纪初,我国教育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概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来设计和展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它是指向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而教师的教学引领,它是指向学习活动中的教,这是教与学这一双边活动平衡杆的两端,只有两端齐头并进,才能真正保障教学的平衡,这样的教学活动效果才能达到最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并在动态中形成自我循环,构建完整且具备再生功能的教学内容体系,重视体育新三基,以内容为抓手,注重教法学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塑造良好的体育素养,在保证一定量的运动负荷下,密切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

体育教学 初中 发展 中心

1 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教育理念的历史沿革

对于教师我们自古就有“传道、授业、解惑”这样的定位,强调师道尊严,也因此以往我们一直进行的是填鸭式教学,老师是课堂的绝对主角,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成为学习机器。随着苏霍姆林斯基的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的兴起,教育越来越指向于人的成全,21世纪初,我国教育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概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来设计和展开。这一理论一经提出,即在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引发了热烈讨论,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这个理论太过笼统,欠缺指向性,“以学生为主体”,究竟以学生什么为主体,教师的地位如何体现,含混不清,进而在广大基础教师中引发了一些波动。通过专家学者的反复论证,在新课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极具前瞻性人本性的教育观点。

2 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的认识

经过这些年的培训、探索和学习,我们广大基础一线的体育老师,对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已经有了较为客观清晰地认识。大家普遍认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不会导致放羊课的发生,相反,只有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指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保证,可以这么说,教师主导地位体现得如何,学生的主体性也才能会有相应的表现。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它是指向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而教师的教学引领,它是指向学习活动中的教,这是教与学这一双边活动平衡杆的两端,只有两端齐头并进,才能真正保障教学的平衡,这样的教学活动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3 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3.1 如何切实有效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双边活动,如前所言,只有教师主导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切实体现。不存在谁被强化谁被弱化的问题,对于如何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如何切实有效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本人认为,首先要明确以下四点:(1)不同的教学对象,其体现方式是不一样的。(2)不同的教学内容,其体现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3)教师主导地位的充分体现,是实现学生学习主体的重要保障。(4)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最终衡量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发展、改变,即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3.2 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对于这一教学理念,我们要树立教师为本、学生第一。摆脱知识对教育的束缚,从而超越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更加强调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满腔热忱地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和生命质量,努力是每一位学生成为“他自己”。

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和教学方式的采用上,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3.2.1 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并在动态中形成自我循环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有条不紊。在体育体育教学中,对于究竟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选民健康成长,从专家学者到广大一线的体育教学,其实大家都处于摸索阶段,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那就是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之始,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必须清晰课操作,一堂体育课中,教师究竟如何进行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实现,乃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理念的真正落实。

目标设置上我们要高举健康第一的旗帜,从运动习惯、运动技能到身体心理等整体发展上来考虑设置目标。具体制定课堂目标时,第一,要从水平目标出发,联系单元目标,进而制定出具体的课时目标。第二,要细化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结合实际将课程目标具体化,提高目标的可操作性,有计划有步骤的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同时要注意目标的梯度,做到难易适中,促进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2.2 构建完整且具备再生功能的教学内容体系,重视体育新三基

在这一轮体育课程变革中,我们改变了既往“统得过死”这一顽症,以课程标准替代了以往的教学大纲,这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教学生产力,激发起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在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这样一个深水区,对于体育教学内容,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如何选择的问题,更要从学生终身体育,全面健康发展的高度进行整体构建。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上,则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保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理念得到贯彻落实。

在内容选择上,首先是要对学生的健康有益,一切对学生健康有利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纳入选择范围;其次要研究初中学生心理,选择初中学生乐学好学的内容来进行教学,比如男生喜欢篮球足球,女生喜欢健美操等。不管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都要充分研究课程标准,把脉前沿动态,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也因此,我们要始终关注体育新三基问题,新三基是相对于老三基而言的。新三基提出的基本方法是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会学习,应用知道的方法。充分强调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发展了过去的课程思想,丰富了身体认知和运动行为的内涵,提出了新“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包括技术)和基本方法。新“三基”中提出的基本方法主要体现了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指掌握学习的方法,也就是学会学习的方法,掌握学习的方法就可以采用这个方法来学习新技术,同时还可以采用这个方法来创造;二是对所学技术运用的方法,也就是说能把技术很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进一步向能力发展。我们认为,只有切实掌握了新三基有涉及的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3.2.3 以内容为抓手,注重教法学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塑造良好的体育素养

在新课程实施伊始,我们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方法。其实,在实践中我们一线的体育老师更多地把它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来对待,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始终围绕这样的主旨进行。我们知道,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场景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参与兴趣。即便是同一堂课,学生所表达出来的情绪也会有诸多差异。这是个体差异在具体实践中的客观表现。作为教师,我们无权苛责学生,他们毕竟是发展中的人,更是有自我需求的现代公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我们要思考学生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身心发展是否得到促进,只有通过学生主观的积极参与程度来检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去尝试、去练习,给学生一定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同伴交流,最终提高学生参与技能学习的积极性。

体育学习具有开放性、激情性,也因此,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更加真实。在参与体育学习过程中,老师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同学中去,遵守体育规则,形成一定健康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良好习惯及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素养是安全教学的保障,也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一环。

3.2.4 在保证一定量的运动负荷下,密切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

记得上海有位老教授曾问我们:体育课最大特征是什么。有人说是运动,有人说是身体参与,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但老先生只说了两个字:疲劳。别小看这两个字,那可是老先生五十多年体育教育的切身体验。体育课基于文化课教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需要身体的参与,必须有一定的运动负荷。这也是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害怕吃苦,不喜欢长跑,就随意取消掉这些运动项目,这其实还是对这一教学理念没有深刻把握。体育是身体之教育,也就是运动,当然,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量初中学生的具体情况,所承受的练习活动强度,必须是符合人体体能变化规律的。不同时间段,学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运动量,完成多少课堂练习,参与哪些教学活动,保持怎样的身体状态,都是在老师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展示出来的。要密切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我们始终认为,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体育教学的根本之所在,也是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唯一主线。在这一点上不可有任何偏差。

G807.2

A

2095-2813(2012)12(b)-0054-02

猜你喜欢

主体中心目标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何谓“主体间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