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桑《红字》中的不确定性

2012-08-15刘春燕广东金融学院广州510521

名作欣赏 2012年3期
关键词:霍桑红字梅斯

⊙刘春燕[广东金融学院, 广州 510521]

19世纪美国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以其天才的想象力及精雕细刻的优美文笔赋予他的作品独特的艺术效果及深刻的内涵,也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他的作品包含了大量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包括:主题的不确定性、象征意义的不确定性、主人公的不确定性,霍桑对清教徒及清教社会的态度的不确定性、人物性格的不确定性及描写含义的不确定性。读者反应批评,又称读者反应理论,是通过各种方法探索和研究读者对同一文学作品的各种反应甚至分歧的一种研究文学的方法。本文主要应用读者反应理论研究霍桑的小说《红字》中的不确定性。

一、《红字》中的不确定性

1.主题的不确定性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红字》的主题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最初显而易见的主题是“罪与罚”;而“勇气”这一主题以不同的方式触及到作品中的每个主人公,指引着他们走不同的生活道路。海斯特自始至终都有勇气去面对她的困境,因此最终得到了社会的原谅。丁梅斯代尔临死前才找到了勇气,这也使他得到了解脱。齐林渥斯则缺乏勇气成为他自己,他的伪装和报复导致了他的无声消亡;“宽恕”这一主题则提示人们,一个犯了错的人想得到社会的宽恕,就要通过自己的谦卑及慷慨助人而获得,而不是作为一种权利而获得,正如海斯特的乐善好施,使她得到了社会的宽恕;“真”的主题体现在小说中,海斯特和珠儿都是非常“真”的人,特别是珠儿,在虚伪的清教社会中一尘不染,始终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而丁梅斯代尔作为清教社会的代表,则是虚伪的写照;文明社会与原始社会的冲突的主题,要戴起面具做人的清教小镇和能让人释放真实情感的森林代表了相反的行为体系,也体现了文明社会与原始社会的冲突。作品的主题除了随时代的改变而令读者有不同的诠释外,还因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的立场和身份不同而相异。清教徒把该作品的主题视为“罪”与“罚”,而女权主义者则把该作品的主题定为是妇女对清教社会的反抗及妇女在这一社会的独立。

2.字母“A”的象征意义的不确定性 字母“A”在作品中有很多象征意义。它象征海斯特“所犯的罪”(Adultery,通奸);象征着海斯特被社会的隔离和孤独(Alienation and Alone);象征着海斯特的能干(Able)及她在人们心目中天使般的形象(Angel);象征着亚瑟(Arthur)·丁梅斯代尔在海斯特心中的地位,还代表海斯特对新生活的渴望(Aspiration)。她把字母“A”(在她心目中代表Arthur)绣得如此精美,也许正是要表达她对亚瑟的情感。

3.主人公的不确定性《红字》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海斯特、丁梅斯代尔、齐林渥斯和珠儿在作品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谁是主人公,读者有不同的见解。很多人认为海斯特是主人公,因为她是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角色,而美国惠顿大学的里兰德·李肯教授认为主人公应该是丁梅斯代尔,因为海斯特所面临的冲突在小说的中间已经得到解决,她已经在清教社会中获得了尊重,小说的后半部分是关于丁梅斯代尔如何获得解脱。另外,还有一些读者认为珠儿是主人公,因为她在小说中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她是小说的寓意所在,也是小说中最富活力的人物。事实上,由霍桑对这四个人物的描述可见他没有偏爱于哪一个人物,也不让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人凌驾于另一人之上。尽管珠儿有着不羁的性格、活泼的个性,她在故事中始终乖乖地留在她该在的位置上,霍桑没让珠儿成为宠儿,也没让齐林渥斯成为替罪羊,他只是去探究每个人的心理并揭露他们心中所隐藏的秘密。因此究竟谁是作品的主人公,霍桑留给了读者自己去决定。

4.霍桑对清教社会态度的不确定性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霍桑对清教社会态度是很复杂的,他出生于一个曾经很有权势的清教家庭,但他又不是真正的清教徒。他在作品中表达的是清教主义的遗产之一,即“罪”与“罚”,他对清教社会的生活方式很感兴趣,但从霍桑对清教社会的描述,读者可以看到霍桑对清教徒的否定态度,清教徒由于压抑自己的感情,对别人盲目、虚伪、麻木不仁,也失去了自己的本能和直觉。霍桑为清教社会的放逐者创造了森林这片净土,让他们在此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他们在此还可以得到大自然的同情,其实也就是霍桑本人的同情。通过描述清教小镇、监狱,则揭露了清教社会的腐朽与残酷。从小说中,读者也可以看到霍桑所持的一些清教社会的道德准则及思想,如各种形式的“罪”会对“犯罪”的人形成毁灭性的影响,而“犯了罪”的人必须忏悔,才会得到上帝的拯救。他仍然把宗教放在神圣的位置。而霍桑在作品中留下的众多疑问使读者无法看透他本人的真正态度。

5.人物性格的不确定性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是难以参透的,霍桑的人物是圆的、多维的,而不是一维的:丁梅斯代尔心肠好但软弱虚伪,齐林渥斯本来无辜但却变成了恶魔,珠儿顽皮淘气但纯洁可爱,至于海斯特,霍桑则塑造了美国文学史上最坚强、最有魅力的妇女形象。在人物性格方面霍桑所设置的不确定性使得他的人物更加吸引人,而人物的命运更能触动人心。海斯特的美丽、坚强无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对清教社会的惩罚,她是顺从还是反抗?若是顺从,她在被示众时为何昂首挺胸,在被允许摘下红字后却仍继续佩带这一耻辱标志?若是反抗,她又为何选择留在这个小镇而不离去?至于小精灵似的珠儿对海斯特及丁梅斯代尔的态度以及她自己本人的性格,读者更是难以捉摸。她是小说的寓意所在?是对“犯罪者”进行惩罚的实施者?还是仅仅是一个聪明、敏感而又喜怒无常的无辜小孩?读者似乎永远无法看清这个在空中飘忽不定的小精灵的真实面目。而正因如此,读者对这个小姑娘的印象尤为深刻。而丁梅斯代尔到底是一位软弱、虚伪的年轻牧师,还是仅仅是清教社会的牺牲品?霍桑对他除了批判,是否还有同情?否则,他为何又让珠儿在这位牧师临死前送他一吻?是否为了安抚他受尽折磨的灵魂?霍桑对齐林渥斯除了厌恶以外是否也有一丝的同情?否则,他为何让齐林渥斯在死前把财产留给珠儿?是否为了减少读者对他的厌恶?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作者都留给读者自己探究。

6.描写含义的不确定性《红字》中有很多对人物和环境的描写,这些描写的含义也具有不确定性。如对阳光的描写在作品中多次出现,而且意义深刻。一天,海斯特和珠儿沿着森林的小路走,“当他们走近的时候,顽皮的阳光就逃掉了”。对于阳光为什么会逃,一些读者认为是因为海斯特还佩带着红字,而红字代表海斯特对清教法规和生活方式的接受,大自然不欢迎她。正如珠儿对海斯特所说,“阳光不喜欢你。它逃开藏起来了,因为怕你胸口上的什么东西”。但是当海斯特把红字扔掉,决定和丁梅斯代尔离开小镇的时候,“刹那间,天空笑逐颜开,阳光射进朦胧的森林,一片片绿叶欢呼雀跃地从枯黄变成金黄,连萧瑟老树的灰色树干也闪闪发光。先前只能产生阴影的物体,顿时都在流光溢彩”。海斯特再次看到了阳光,是因为她抛弃了清教的束缚,决定开始新的生活。而另外一些读者认为,阳光躲避海斯特表明了她去哪里,不幸的事情就在哪里发生,因此她和丁梅斯代尔的见面增加了他的痛苦,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还有一些读者认为阳光代表着不羁的激情,因此在与丁梅斯代尔在森林见面之前,海斯特因压抑自己的激情而无法享受阳光。然而,当她在森林里和丁梅斯代尔见面并憧憬着新的生活的时候,她的激情就重生了,作品把这种激情比喻为光芒四射的阳光。

作品对蔷薇的描写、对总督官邸和府内环境的描写以及对森林中小溪的描写等都具有丰富的含义,读者对这些含义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

二、不确定性在作品中的意义

1.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读者对作品产生不同的理解 文学作品是书面的东西,不像会话中有说者也有听者,当听者对自己的理解不确信的时候,可以通过向说者求证确定。而读者作为诠释者,要自主地去理解文本的含义。正如马歇尔所说,“要理解的东西摆在那里,自己无法言语,它所传达的信息需要通过与读者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而实现”。如果一个作品的含义过于显而易见,读者无须思考就能明白,那么该作品也就不会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会很快被忘掉。《红字》中的不确定性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让读者去填补,而“这些空白其实正是读者进入文本的切口”。文本的含义越是不明确,对该文本的阅读就越具有挑战性,就越容易激发读者的兴致。正如伊泽尔所说:“如果一切都明明白白地摆在面前,读者就不会产生一种参与其中的欲望……把文本遮盖起来,给读者一定的暗示,读者才能获得充分的想象空间。”如果《红字》仅仅是一个有关早期清教社会的信仰和惩罚的故事,它也许早就被遗忘了。相反,霍桑在作品中留下的大量不确定性,使得该作品受到历代读者的青睐,因为这些不确定给了读者引申出多种主题的机会。

2.唤起读者对作品人物的兴趣《红字》中因象征和比喻等手法的使用而产生的大量不确定性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含义,也使得作品人物更富有动力和磁力。比喻的运用使读者对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更深的认识:珠儿时而是一个顽皮的精灵,时而是一只羽毛鲜红的小鸟,时而又是一朵无瑕、不凋的花,人物个性的不确定除了使读者对人物产生神秘感外,还使得人物更加迷人,更吸引读者。此外,霍桑的人物似乎还具有“第二感”,珠儿似乎能感觉到丁梅斯代尔跟她的关系,而西宾斯太太则好像能察觉到海斯特心中的秘密。所有这些,都增添了人物的吸引力。

3.赋予作品丰富的含义 因作品内容的不确定而留下的空白为读者的理解创造了众多的填充空间,为了理解作品,读者必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使作品的含义得以完整。霍桑在《红字》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空白,很多时候他都没有直接告诉读者他要说的是什么,或者自己是怎样的态度。如丁梅斯代尔胸前是否真的有“A”字?珠儿对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的态度如何?他都没有直接描述,只是描述了齐林渥斯揭开牧师衣服时的狂喜,以及珠儿的一举一动,其余都留给读者去思考,而读者一旦开始了思考,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也就加深了。此外,作品中的不确定使得不同年代的读者产生不同的理解,在丰富作品含义的同时,也使作品成为不朽之作。

4.避免过于直接或激进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霍桑的一些信念,如社会的改革、教育、妇女的地位和解放。他对清教社会是有一定批判的,但是如果他直接把牧师丁梅斯代尔写成一个伪君子,直截了当地表明他的观点,在当时会被认为过于激进,甚至会对清教社会造成冒犯。因此他运用了象征和其他手法,暗示了多个现代的主题:妇女的解放与独立、人性、人与人之间的疏远等。

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对于文本描述清楚的东西,我们只能是欣赏,而不是想象,但有时想象出来的东西往往比真正看到的东西更美。就如欣赏一座山,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地看到整座山所感受到的美,可能比不上只看到山的一个侧面或云雾缭绕中的山所感受到的美,因为我们可以在脑海里想象山的全貌,这想象出来的美景更迷人。霍桑是一位勤于思考的作家,在作品中,他通过自己深刻的思考揣测人物的心理,以丰富的描写去滋润自己的作品,使之枝繁叶茂。《红字》中略带神秘色彩的自然景象烘托环境、渲染气氛、映衬人物心理。这种神秘主义倾向使作品产生一种曲径通幽和余音绕梁的效果,又会引导读者透过种种象征去探究人物深藏的心理和主题背后的哲理。因此,正是文本中的不确定性使得读者参与文学意义的创作。一个文本中的不确定性越多,所隐含的可能性就越多,读者所能理解的空间也就越大,其含义也就越丰富。作者通过作品中的不确定性,所要表现的是一种介于事实与想象之间的朦胧汇合点。那蒙着一层薄纱、似梦非梦、来自现实又高于现实的东西给予读者广阔的理解空间。《红字》之所以流传至今,原因之一就是其中的不确定性使得不同年代的读者能理解出不同的主题,引起不同的反响。在作品中留下大量的不确定性,使作品有更大的生存空间,是霍桑作品的艺术手法之一,也是《红字》的美学价值之所在。

[1]Bensick,Carol M.“Dimmesdale and His Bachelorhood:“priestly celibacy’ in The Scarlet Letter.”Studies in.American Fiction[J].1993.

[2]Chase,Richard.“The Ambiguity of the Scarlet Letter.”Readings on Nathaniel Hawthorne.[C].San Diego:Greenhaven,1996.

[3]Dolis,John.The Style of Hawthorne’s Gaze:Regarding Subjectivity [M].Tuscaloosa & London: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93.

[4]Hawthorne,Nathaniel.The Scarlet Letter[M].New York:Bantam Classic Edition,1986.

[5]Iser,Wolfang.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Baltimore:John Hopkins up,1978.

[6]Jauss,Hans Robert.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2.

[7]Marshall,Donald G.Literary interpretation.In Gibaldi,Joseph (ed.)Introduction to scholarship in moder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C].New York:MLA,1992.

[8]Peter J.Bellis.Writing Revolution:Aesthetics and Politics in Hawthorne,Whitman,and Thoreau [M].Athens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2003.

[9]Ryken,Leland.Realms of Gold:The Classics in Christian Perspective[M].Wheaton,Illinois:Harold Shaw Publishers,1991.

[10]Smiles,Samuel.“The Scarlet Letter”,The Critical Temper[C].Ed.Martin Tucker.New York City: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mpany,1962.

[11]陆梅林,程代熙.读者反应批评[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12]W.伊泽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M].霍桂桓,李宝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3]汪正龙.文学意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霍桑红字梅斯
玫瑰有刺
玫瑰有刺
霍桑是清教徒吗?——从《红字》中的“罪”谈起
歌剧《阿依达》的故事(三)
霍桑与权力技术的现代转型:红A字和催眠术的启示
智力跷跷板
蓝笔写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