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同的城市 不同的世界——论新世纪以来城市电影的多样化发展

2012-08-15韩秀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学院北京100024

名作欣赏 2012年27期

⊙韩秀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学院, 北京 100024]

作 者:韩秀娟,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学院讲师,汉语国际化研究中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化与影视评论。

电影诞生于西方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的时代,电影业也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城市是电影生长的土壤,同时也是电影观察、注视、表达的对象。城市与电影,一个层次丰富、色彩斑斓,一个捕捉光影、具有穿透力,两者彼此依靠,互为镜像。城市电影是以城市为注视对象的影片,它展现与表达的是对城市的想象与城市生活的体验。

中国的城市电影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但此后由于各种原因,这一类型的电影始终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到了90年代,第五代导演中开始有人将目光投向现代意义上的都市,例如夏钢、孙周等。新世纪以来,城市电影发展的各类条件似乎正趋于成熟,由此该类型的电影在中国开始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城市电影产生的原因

电影的发展,既伴生于社会的变革,也伴生于由此而来的电影受众的变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现代意义上的都市。忽然有一天,人们发现,以往银幕上那些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场景已经不能反映他们的生活,人们的欣赏要求已经不满足于充斥银幕的农人形象,不管是发财的农人还是破产的农人,人们要求看到自己的生活。于是城市电影逐渐兴起。

1.城市电影对城市资金的依赖

城市电影的兴起可以说与城市的兴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展示发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城市选择在形象宣传方面大做文章。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因其传播对象的平民化、范围的大众化而备受关注。尤其从近两年的影片来看,城市似乎已经不甘于仅作为故事背景的地位了,而开始谋求从背景到前台的华丽转身。城市何以“越位”?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资金。

众所周知,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不像文学或者绘画仅仅依靠创作者和几只笔、几张纸就可以创作出来,电影的生产必须是有组织的、集体性的。电影作品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它高成本、高投入的性质,甚至可以说,资金的多少直接决定作品的拍摄规模。因此,近几年便出现了这样一种双赢的产业现象:地方政府资助导演拍片,同时利用影片宣传地方。例如,由杭州市政府赞助拍摄的《非诚勿扰I》,影片中那个如画般风光旖旎的西溪湿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随着影片的上映,西溪湿地的旅游收入也大幅增加。

2.城市电影对都市人情感诉求的满足

当今的都市人对情感都有一定的诉求,而城市电影恰恰满足了这种诉求。

首先,在观念上,都市人具有超前性,在接触新事物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对待感情与婚姻,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正襟危坐,而是玩起了心跳。因此,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大龄青年网络征婚、合约情人和结婚前夜新郎落跑等诸多放在以前简直难以想象的桥段。

其次,在行为上,都市人却是滞后的。尽管观念超前,在种种先锋背后,都市人还是难以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即使周围的环境受到商品大潮的全面冲击,即使生活空虚、灵魂庸俗甚至道德不断失落,他们还是希望在无序之上建立一种新的有序。在《非诚勿扰1》中,梁笑笑的职业是光鲜亮丽的空姐,但在生活中却是不容于正常社会秩序下的“小三”。西方人恋爱注重的是过程,而我们中国人渴求的却是结果。虽然她的情人总是给她承诺,但她也明白他们大大方方在一起的希望有多渺茫。她需要在爱情中被拯救,而秦奋就担当了一个引领她走入正常社会秩序的角色。

再次,都市人渴求平民意识的细腻表达。电影《独自等待》以其平民化、日常化特色与观众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契合关系,使观众不仅领略到影星的风采,欣赏到曲折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从影片中看到了自己、家人或朋友等普通人的性格、经历在其中的投射。《生活秀》中勤劳能干的来双扬,看似大胆泼辣,其实骨子里也是个渴望在累了的时候有个坚实肩膀靠一靠的小女人。因为早年受过情伤,所以,当那个叫卓雄洲的男人对其表现出好感的时候,她靠抽烟来表现自己的犹犹豫豫和顾影自怜,观众对这个角色非但不厌烦,反而更觉几分怜惜与心疼。

二、城市电影的多样化发展

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一方面来源于对周围客观世界的把握,另一方面也依赖于银幕上的虚拟关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城市的想象。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独特性,城市人口的生存状况也有很大差异。这些不同被善于观察的导演所察觉,故而呈现在银幕上的丰富复杂的都市生活也趋于多样化,城市电影的表现领域是宽广的。如果要对新时期以来的都市电影作个笼统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梦幻”题材类

这类电影通常以大都市为背景,以表现当下社会的男欢女爱为主要内容。例如,2008年之后的三年里,先后涌现出《非常完美》《杜拉拉升职记》《摇摆的婚约》《非诚勿扰》《无人驾驶》等影像风格相似的影片。这些影片以其丰富的情感体验、前卫的话语方式、时尚的视觉造型和鲜明的时代气息赢得了广泛的受众基础,并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冲击力。这些影片大多沉迷于一种脱离生活实际的奇观性叙事,带有强烈的“梦幻”色彩,因此便形成了与现实题材相对应的“梦幻”题材。这一题材的电影往往注重事件的起承转合,画面精致,对于广大观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从目前来看,这些影片也仅仅停留在“好看”的阶段,而远远达不到“耐看”这一更高的艺术要求。概括起来这一题材的电影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节奏进展过快,情节推进滞涩。《无人驾驶》这部影片,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导演张杨借鉴了《撞车》和《爱情是狗娘》等经典电影的技法,经过拼接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故事结构,使人觉得这是对其代表作《爱情麻辣烫》的一次“升级”。但从影片的总体质量而言,这次“升级”显然不够让人满意。本来有过群戏拍摄经验的张杨可以将故事讲得更为生动流畅,但在影片中,这种流畅性被花哨的剪辑技法严重破坏,人物的行为缺乏必要的铺陈,动机不明显,让观众在面对人物的所作所为时,常感到莫名其妙。

二是,人物刻画着墨较少,流于脸谱化。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通常是公司白领、演艺明星、时尚主编、医生学者等,这些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城市的符号。如果不在人物刻画上下足功夫,这些人就会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观众得到的也仅仅是个符号而已。在《摇摆的婚约》中,郭晓冬扮演的吴巨源在结婚前一晚宣布与女友顺佳分手,这一人物在影片中仅仅是一个负心汉的符号,角色内在的东西没有真正立起来。而《无人驾驶》中陈建斌饰演的王遥,又将一个好人的角色进行到底。这些人物给人的印象过于概念化,并且强行牵制剧情向前推进,观众对这样的剧情难以形成一种内化于心的情绪上的共鸣。

三是,伦理判断比较空乏。在《无人驾驶》结尾处,身为“小三”的肖云与情人喜结连理,而最大的好人却锒铛入狱,这样的剧情设置让人很难接受。影片公映后面对观众的指责,导演张杨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自己只陈述事实,其他的价值判断掌握在观众手中。这是很不适当的创作思想。因为观众在接受一部影片的时候,不只是看电影本身,也包括与导演在其中流露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互动。在文学中我们强调“文以载道”,电影同样如此。这种只陈述事实的创作方法,实际上也是背离艺术初衷的。

2.现实题材类

光鲜亮丽的城市生活表象仍然难掩底层生活的沧桑悲凉。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翘楚者仍为少数,大多数的普通人还是以庸庸碌碌的凡人姿态在生存、抗争。他们的生活里,有不屈不挠的生存意志,也有无可奈何的命运嗟叹。这其中有广阔的艺术表现天地。因此,这一题材电影的兴起也成为一种必然。新世纪以来的十年中涌现出大量作品,例如《十七岁的单车》《世界》《生活秀》《即日起程》《高兴》《人在途》等。这些影片的特点也更加鲜明。

一是,大城市背景下的平民化视角。影片往往将城市作为故事发生的大背景,但越过上层生活的浮华、深入底层生活。例如,《十七岁的单车》和《世界》都将目光锁定在北京城,却没有从正面表现城市的光怪陆离,而是以底层平民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是“边缘人”的目光来探究城市。霍建起的《生活秀》中,核心的故事都发生在吉庆街,这里的人都在为生活而经营。只有在来双扬离开吉庆街去房管所或去江对岸戒毒所看望弟弟的时候,我们才得以隐约看到高楼林立的都市风貌。

二是,多数影片描绘底层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容易满足,容易快乐,却也更容易遭受挫折。汾阳女孩赵小桃来到北京后,她一直保持着乡土世界里的纯真,对爱情婚姻和生活并没有过高的奢求,但生活还是不断给她提出新的难题和挑战。这个新世界的复杂性和诱惑性,以赵小桃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她根本应付不过来。

这类电影中,还有一些是以喜剧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当然,喜剧只是创作人员讲故事的方法,其内在的核心部分还是出于一种对底层人物的关注,讲述小人物的生存哲学,表现小人物的美好品质。例如《人在途》中,王宝强饰演的牛耿,在这个人物的性格中,有一种很天然的东西。他不熟悉城市的生活,比如城市交通工具的象征——飞机,在这场戏中,从牛耿过安检到飞行途中要求乘务员开窗,这一系列的举动都反映出他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一根筋的性格。如果说影片的前半部分多少有点为搞笑而搞笑的嫌疑,那么在后半部分中,这个人物灵魂中的高尚部分便开始显现。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的他不顾别人的阻挠毅然把钱给了乞讨者。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必然会得到福报。因此,在影片的最后,导演让他成功了。由此可见,在这些小人物身上,寄予了导演对单纯善良人性的美好期待。

三、城市电影:路在何方

无论从城市发展的要求还是受众心理来看,城市电影的创作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这一类型的电影目前似乎正在陷入一种困境,一种商业价值与艺术探索之间难以平衡的困境。

以上两种题材,“梦幻”题材电影在商业性上做的比较出彩,从拍摄到发行,每一步都精心策划和宣传。《非诚勿扰1》取得了3.4亿的高票房收入,成为2008年之前国内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而2010年的《杜拉拉升职记》更是帮助女导演徐静蕾成功进入亿元票房俱乐部。这些成绩的取得大家有目共睹,与此同时,这类城市电影也披上了浓重的商业化色彩。《杜拉拉升职记》根据风靡网络的同名小说改编,不少人观看时抱着查阅“职场宝典”的心理,可在影片中,导演却把一个职场故事改编成了一部爱情电影,杜拉拉升职过程中的工作表现处理不突出,让人十分怀疑她的晋升是否真的是因为工作能力而不是其他。结果,观众自然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至于现实题材的影片,却往往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度的艺术化。这些电影大多是小成本投资拍摄的,由于资金问题,难以有效地宣传,导致观众对影片的了解很少。更有一些甚至在国外获得大奖的作品,而在国内的普通观众群中却反响一般,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困扰着此类影片的发展。其实,就电影的特性来看,它本身就是一种商业性与艺术性兼而有之的综合性艺术。我们在对那些纯粹“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怀有一份敬意的同时,城市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的严重对立也让我们为电影事业的长足发展感到忧虑。从已有的电影作品中我们发现,反映当下现实生活题材的电影大多数偏爱灰暗的色调,但我们的真实生活中,除了绝望、痛苦以外,还是有欢乐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最终走向衰落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如果现实生活果真痛苦不堪,那么人们去看电影是为了获得慰藉还是希望在银幕中再次体验痛苦。所以,在这类电影中,我们希望看到既有人性关怀又不失趣味的作品。著名影评人程青松发起的“2010中国十佳华语电影”的网络投票中,小成本制作的影片《人在途》在数百部电影作品中脱颖而出,和《让子弹飞》《艋》等叱咤2010年影坛的作品一样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肯定。其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影片学习借鉴。

新世纪以来的城市电影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我们还应当正视其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也才会产生“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电影无论以何种电影语言和叙事元素加以表现,唯有对城市文化和各阶层的都市人群充满真挚、理解和真诚的热爱,才有可能焕发出恒久的魅力,并赢得巨大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