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交响——贾又福山水画的文化精神

2012-08-15广西许华新

名作欣赏 2012年16期
关键词:时代精神山水画中国画

/ 广西_许华新

作 者:许华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书画研究》《中国艺术家》杂志主编,北京大学贾又福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桂林旅游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中国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从艺术思潮、创作交流、艺术教育等诸多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并迎来了它的繁荣期。上世纪80年代,由于西方艺术思潮的大量涌入,逐渐形成了当时的新潮美术思潮,一些理论家对中国画的存在与发展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中国画穷途末日论”。许多画家对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困惑,并欲通过以西方艺术为样板来探索中国画的出路,“实验性水墨”就是例证。当时的美术界普遍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前途缺乏信心,使传统中国画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当然,在来势凶猛的新潮美术思潮面前,一部分画家与艺术理论家毅然坚持着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与探索,欲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创作实践来证明中国传统绘画顽强的生命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文人画派”的全国巡回展览,就是在当代语境下回归传统的新姿态,也是对“中国画穷途末路”的有力回应。接下来对黄秋园、陈子庄等传统型画家的推介与研究,则是对当时呈压倒之势的西方美术思潮的反拨。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美术界逐渐趋于冷静与平和,能以辩证的观点对待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经历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之后,许多中国画家又逐渐回归传统。这次回归不同于20世纪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西画来改良中国画”的艺术改良思想,而是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下,参照与吸收西方艺术,并更深入地研究传统艺术,探索其自律性发展道路的回归。由于对传统的深入研究与梳理,逐渐厘清了发展思路,当代中国画在本世纪初开始迎来了它的繁荣期,在创作、交流、教学、艺术市场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蓬勃发展。

综观世纪之交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主要集中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两大主题,这一时期画家个体的艺术抉择,也集中体现在对这两大主题的回应上。只有坚持民族精神、表现时代精神的画家,才能最终成为这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在山水画领域,贾又福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亲身经历了这一美术思潮转型的贾又福,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冷静的思考,始终坚持着自己独立的艺术思想,紧紧把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主线,不断深入、完善自己的艺术风格,使其山水画始终居于当代山水画发展的前沿,成为时代与民族精神的标杆。对民族精神的崇敬与坚持,对民族文化的深入研究,使其作品熔铸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神而特立于当代绘画之林;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把握和深切关怀,使其作品始终站立于时代前沿,启迪思考,引导心灵,指向未来。

贾又福认为艺术发端决定艺术创作,因此,长期以来他始终坚持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个人独立人格的锤炼,以保持其端正的艺术思想和崇高的绘画品格。贾又福从未动摇过对民族文化的信念,他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坚持不仅仅停留在对其简单的继承上,而是通过对它的深入研究以取其精华,并吸收、融合西方艺术精髓,在当代语境下深化并发展民族艺术精神。

在文化价值取向上,贾又福在其作品中表现出坚定的民族文化信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新潮美术思潮的大浪中,他就推出了蕴涵雄浑博大的汉唐民族精神的丰碑式山水画作品,如《太行丰碑》《大音希声》等巨幅作品。这些作品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开拓了有益的探索道路,证明了传统中国画强大的生命力,给予了当时的中国画界极大的鼓舞。

在传统绘画的研究与继承上,贾又福既注重广度的搜寻又注意精深的研究。广度上,贾又福跨越几千年的传统上下求索,从山水画的发端、发展到成熟的各个时期,他都作过系统的研究,探索中国画的演变与发展规律,表现出博大的文化胸怀;精度上,贾又福则十分重视历代名家中有独到创造力的画家,如范宽、石涛、龚贤等,对他们倾注了全部情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坚持不辍地学习传统,使其笔墨技巧沉着深厚,又千变万化,无迹可循,可谓炉火纯青。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贾又福还极力在学生中传播民族文化精神,大大增强其影响力,以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贾又福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是不断深入、逐渐升华的。贾又福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学习、乐于总结的画家,他深知,要继承与发展民族绘画,就必须深入地研究它、吃透它。鉴于此,他提出了“入古者深,出古者远”的传统绘画研究理念。他从不担心对古代绘画学得太多而不能解脱,唯有担心学得不够深入,研究得不够细致和透彻。对于经典作品他总是拿着放大镜来回审视,仔细品读,生怕错过哪怕是极细微的细节。一边读画,一边揣摩古人的作画状态,呼吸着古画散发出来的气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画中。他始终认为,有高深的传统临摹功夫,才有高拔的绘画创作技巧,反之,则只能流于平庸。其治学态度如此,方能健毫游走古今,吞吐大方,心随笔运,笔落境出。值得注意的是,贾又福对传统的学习讲求的是活学,他反对生搬硬套和机械拼凑,他对传统的学习跨度很大,并善于对各家各派的技法融会贯通、消化创新。所以,其作品呈现的不是画史上某家某派的具体技法,而是经过画家消化、融合后生成的“贾氏山水画法”,却又蕴涵着山水画传统精神和审美元素。当代一些画家与理论家以为他的作品“没有笔墨”,其实是他们对固有传统模式的机械套用,以及对贾又福山水画笔墨元素的曲解。

“穷则思变”是贾又福一贯的艺术观,他在研究传统中国画时得出结论:中国画的奇妙生命力在于它的流动性,中国文化是时刻流动变化的文化。所以,他始终坚持用变化的观念去继承中国画,通过不断地创造来延续和发展中国画,而认为任何僵化的思想和做法都无益于中国画的发展。贾又福曾说:再蹩脚的创造也胜过娴熟的模仿。带着这样的艺术观,贾又福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艺术思想,研究新的绘画方法,提高艺术品格,推出新的、振奋人心的力作,他总是能源源不断地给当代中国画注入新鲜血液。继《太行丰碑》之后,他又先后推出了《穿破壁垒》《高山仰止》《无声呼唤》《抚琴欲令众山响》等重要作品,这些作品包含着越来越深的哲学内涵,也显示了作者日渐洗练的绘画技巧,记录着作者思想上、精神上和技法上的点滴进步与升华的轨迹,凸显了作者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这正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

贾又福深知,坚持民族性不是闭关自守,更不是夜郎自大,而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兼收并蓄,在参照、融合中提升、发展民族艺术。在深入学习传统绘画理论和技法的同时,贾又福还广泛地学习西方的绘画技法和创作理论,以充实、拓展自己的山水画艺术语言。他的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素描原理、光影原理,以及画面构成原理的应用,这和他早年对西画的系统学习和研究是分不开的。为此,他还专门撰写一篇名为“素描无罪”的文章,阐述他对运用中外优秀的艺术遗产来丰富、发展中国画的主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贾又福正是大胆地吸收、融合了西方绘画的有利元素,才取得了艺术上的巨大成功。坚持民族精神不是泥古不化,开放的思想,虚心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这是贾又福的艺术给予我们的启示。

每个时代都有其典型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形式,生活在一定时代的艺术家或多或少地都会在其作品中留下时代的痕迹。然而,只有那些深刻读懂时代精神的艺术家,才能在其作品中传递时代的声音,启迪人们的思考,并引领人们走向未来。贾又福就是这样一位敏感于时代精神的艺术家。

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与传达,也是艺术作品精神格调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指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是其深刻的文化积淀的综合呈现,而不是短暂流行的浅层文化情绪。所以,对一个时代的深层文化精神的洞察需要敏感的心灵和深刻的思考能力。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一方面经济发展,思想解放;另一方面,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导致了中国画界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流行。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贾又福在对中西文化的对照研究中,看到了中华民族文化逐渐上升和壮大的深厚基础和发展潜力,及时推出了如《太行丰碑》等代表这一精神内涵的“汉唐风骨”系列山水画作品,体现了他对民族艺术的坚定信心和发扬民族艺术的巨大决心。上世纪90年代,美术界进行了关于保守与改革的大讨论。针对保守主义的思想束缚,贾又福创作了《冲破壁垒》等系列作品,表达了作者改革和发展中国画的勇气和决心,在当时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进入本世纪初,在金钱和物欲面前,人们的精神受到极大的冲击,逐渐丧失其本真和纯净。这一时期,贾又福又创作了诸如《明月之诗》《抚琴欲令众山响》等寓哲于画、游心于物的系列作品,以陶染精神、唤醒心灵。由于时时刻刻敏感于时代,把自己的灵魂融入时代,与其同呼吸、共命运,贾又福的创作总是与时代精神休戚相关,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言。承载着时代精神的作品,必然能打动一代人,成为这个时代的印记。

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有流行、浅层、被动的,这是普通大众的时代观。而作为有责任、有思想的艺术家,他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应该是深层的,甚至是引领时代思潮的。贾又福的绘画作品在每一时期都传达出其对特定时期的个性化认识,呈现其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洞察与深刻理解。这种洞察和理解是建立在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谙熟和对当代世界文化的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的,所以是准确且深刻的。因此,贾又福的绘画作品所传达的时代精神是启迪人的思想,引领时代潮流的。

当今的中国画坛,在繁荣的背后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其中精神性的缺失是最为突出的问题。精神是艺术作品的灵魂,而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现则是艺术精神的两大根基。纵览当代的中国画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作品缺少的正是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和鲜明的时代性。在技法堆砌、形式模仿和样式翻新的背后,我们读到的是苍白无力的琐碎语言和隔靴搔痒般的呻吟。贾又福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他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刻认识和坚持不懈的表现,是其作品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他的成功,为当代中国画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猜你喜欢

时代精神山水画中国画
多彩链接(中国画)
关东风(中国画128cm×68cm 2022年)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远方》中国画
雒红强山水画作品
现代艺术的盛宴彰显“一带一路”时代精神
喜剧美学的知识考古与时代精神发微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