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水意象研究

2012-08-15徐建平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名作欣赏 2012年29期
关键词:老子哲学意象

⊙徐建平 吴 翔[南通大学文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9]

作 者:徐建平,南通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吴翔,南通大学文学院在读学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一、引言

《老子》又名《道德经》,可谓为先秦道家的典范之作,全文以“道”为核心建构老子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道”堪称为“中国哲学话语中最重要的概念”①,极为玄妙抽象,可视为原始思维的产物,而原始思维具有一定的具象性与象征性,往往“根据相似性来确立事物的同一性”②,水为万物的本原,自然与“似万物之宗”、“先天地生”的“道”有着天然的契合。且看《太一生水》:“大(太)一生水,水反辅大(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太)一,是以成地。……”其中“‘太一’,在此为道的代称”③,可见水与“道”之间的关联。因此,老子从自然界中选取经验性的物象——水作为意象,赋予其丰厚的哲学文化意蕴与审美价值,并将其推至“道”的高度去认识,以此比拟阐发道家所追求的思想。

二、《老子》水意象之基本表现

水可谓为自然界常见的客观物象,一旦进入作家的构思,便被披上一定的主观色彩,渗入主体的审美意识与人格情趣而成为一种文学意象。为了让人们清晰把握抽象之“道”的本质与精髓,老子以具象思维提及诸多有关水的物象,并从中提取出“柔弱”、“润下”、“虚静”等自然属性,融入自己的主观情志而创造出水的不同意象。

(一)水之“柔弱”

水无常形且极灵活,在遵循“道”的前提下,“器方则水方,器圆则水圆”④,亦能“上天为雨露,下地为润泽”(《文子·道原》)。《老子》中多次出现“川”、“冰”、“雨”、“甘露”等有关水的不同物象,体现出水随物赋形的柔弱一面。同时,老子看到水有莫之能御的力量,其性虽柔而力至坚,常顺势而为,充满爆发力与破坏力。且看: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

蒋锡昌云:“‘至柔’即谓‘水’”。⑤它从不苛求能够消磨石头,只是自然而然的存在,然而正是这种无心乃至无为,最终达到无所不经的有为结果。又,“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第七十八章》),王弼注:“言用水之柔弱,无物可以易之”⑥,老子这一观点表面上看来是奇怪的悖论,实则为不争的事实。相比于水之“柔弱”,石头即所谓的坚强者,似乎坚不可摧,然水因“柔弱”产生一种惊人的内在凝聚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来以“柔弱”姿态而呈现的水,会在不经意间渗透与软化石头。此外,当水速达到一定值时,水之“柔”甚至能转成“抽刀断水水更流”之“刚”,可如刀一般切割石块、淹没山陵,此堪称为至柔之刚。可见,水性“柔弱”而不乏“刚强”,温和而不乏气势,其“柔”并非没有筋骨之“柔”,而是一种隐藏着极强意志力与爆发力的“柔”。

(二)水之“润下”

诚如《尚书·洪范》所云:“水曰润下”,“润下”可谓为水的自然本性与生存之道,美国学者艾兰亦存同感:“在中国哲学思想中,水之就下的自然秉性亦成为它(水)最重要的表征”⑦,无论居多高地势,水总会“居善地”(《第八章》),避高循湿趋下而流,即便流向“众人之所恶”(《第八章》)也在所不辞。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第三十二章》)

这里与水相关的意象,上有“甘露”,下有“川谷”,以及处于天地之间的循环中介“江海”,作者正是取水之“处下”喻大道在天下的情形,且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第六十六章》),谓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的首领,在于它善于处下滋润万物,终而有容乃大,促成“百谷之王”。水也唯有善于趋下,流向低处固其根本,待时机成熟才会产生一种令人意想不到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摧枯拉朽之力,冲开生命枷锁而催生世间万物。

(三)水之“虚静”

从现存典籍来看,“虚静”一词较早出现于《老子》中,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虚”即虚其心,消除心智而及空明;“静”即排除欲念而归于静。当水静止时澄明清澈,可让所鉴之物最大限度地接近原形,因而人们“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庄子·德充符》),往往具有激浊扬清的倾向,并将水之清浊与人之是非善恶相关联。

毫无疑问,老子崇尚虚静之水,且看“上善若水”篇中的“心善渊”,《说文》云:“渊,回水也”;《管子·度地》云:“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水”,可见“渊”的静寂与厚重。至于“渊”之所以能够成其深厚,缘于水“虚静”的自然属性,正是“虚”为水的积聚创造了空间,“静”为“渊”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然而,老子超越众人取清弃浊的局限,他并非排斥水之动,而主张“动善时”。且看:

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第十五章》)

对此章理解历来分歧较大,本文主要采用王弼的解释:“夫晦以理,物则得明;浊以静,物则得清;安以动,物则得生。此自然之道也,孰能者,言其难也。徐者,详慎也”。⑧可知老子并非介意水之清浊,他笔下水之静动往往相辅相成,可相互转化。

三、《老子》水意象之哲学意蕴

诚如韦勒克和沃伦所云:“象征,具有重复与持续的意义。”⑨一个文学意象假若反复呈现,那它可视为一个象征载体,《老子》所涉之水“作为‘道’的概念的原型”⑩多次呈现,无疑具有浓郁的象征意蕴,成为老子哲学的核心隐喻。老子正是通过对水的形象描述实现哲学观念“道”的物化,且看《老子》有关水的哲学中最精彩的部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

陈鼓应引河上公注云:“上善之人,如水之性。”⑪此章几乎涵盖了水的所有美德,可谓为老子人生哲学的总纲。“道”超越人的感官把握,恩泽很大却从不与物相争,作为万物之本原的水亦具相似属性,即王弼所谓“水皆应于此道也”⑫,故曰:“水几于道。”此外,老子以水性比人性,用七“善”比喻上善的为政之道,提倡人们小至为人处世、大至治国平天下都应效法水之“善”,若能做到此七“善”,便能进入“无尤”的境界。

(一)“柔之胜刚”——“柔”为真之道

众所周知,“老聃贵柔”(《吕氏春秋·不二》),《老子》言“柔”凡十一处,“柔”可谓为老子处世哲学的精华所在。水堪称为至柔的代表,然“积于柔则刚”(《淮南子·原道训》),“万折也必东,似志”(《荀子·宥坐》),往往能够以柔克刚,据此老子以超群的智慧深刻地诠释了“守柔曰强”、“柔弱胜刚强”的人生哲学与为政主张。且看: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

此观点闪耀着老子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光辉,当一物处于柔弱阶段时,往往充满无限的生命力,相反物壮则老、盛极必衰。基于此,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且不论此是否有反文明之嫌,然而毕竟有超越之处,对一味求大求强的国家而言,等待它的唯有“骤雨不终日”(《第二十三章》)式的分崩离析,而对那些不失“柔弱”之道的小国而言,往往最终能以弱胜强、以柔克刚。

同时,老子提出“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其中“不敢为天下先”可谓为最精彩的,老子一反传统“敢为人先”的主流价值取向,通过塑造水以“柔”为真的意志力,揭示“柔之胜刚”的人生真谛。回溯这一哲学文化思想,与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文化精神相契合,可谓为我国历经磨难至今仍富活力的原因之一。

(二)“川谷之于江海”——“下”为善之道

水“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管子·水地》),“润下”可谓是水“不争”的重要表现形式,体现了水之谦虚包容与道德约束力,为“上德”,亦称“不争之德”(《第六十八章》),终而成为“万物之所归”(《周易·说卦》)。老子正是据水的此种品性诠释了“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七十三章》)的为政之道,圣人应如上善之水,为而不争终而有容乃大。且看: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第六十一章》)

王弼注:“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则天下流之。”⑬谓居下之水往往能兼容并蓄,大邦若想成其大,需像“川谷之于江海”(《第三十三章》)那般以“下”为善。又老子提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第二十八章》)、“高以下为基”(《第三十九章》)、“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第七十八章》)等观点,此类观点无疑均指向处下的为政之道。

追根溯源,老子思想与伯宗思想有契合之处,且看《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⑭伯宗对此谚语予以发挥,借水之处下诠释了国君含垢的为政之道。自古以来,汉民族始终遵循以“下”为善之道,这一哲学文化思想可谓深入中华民族灵魂核心,甚至成为中华民族发展至今文明不灭的重要缘由。

(三)“静之徐清”——“静”为美之道

我们知道,老庄学派的核心思想是清静无为,综观《老子》,言“静”凡十处,甚至将清静视为天下之正,究其缘由,静态之水所蕴含的哲学文化内涵,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虚静”审美观不谋而合,故对于崇尚“自然”、“无为”思想的老子而言,偏爱静态之水便是情理之中的事。回溯《老子》“静之徐清”一章,便极好地彰显出水以“静”为美的涵养力,老子正是借水之清静阐明了人心胸应深厚豁达的人生哲学,并总结出弃智去欲的为政主张:

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是谓复命。(《第十六章》)

此章可谓对老子守静去欲、清静无为的哲学思想最为有力的诠释,其中“归根”即返其所始、回归本原;“复命”即回复本性、重获生命。据此老子提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二十六章》)的哲学思想,其中“静”即“无为”,可让我们稳定情绪,循“道”行事以达到“为”的效果,故大国应学习水“虚静”之道,以达观的心态顺应事物自身发展规律,这样方能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当然,思辨性强的老子看到水“虚静”背后往往潜藏极大的爆发力,唯有看准形势而适时出手,方能动而稳妥且制而有效。因此,老子虽主张“静”,但绝非反对“动”,而主张“动善时”,甚至用一系列与“浊”同义的词来修饰“道”的混沌恍惚,这便大大超越人类激浊扬清的思想局限,体现出老子超越群雄的胆略与智慧。

综上所述,水可谓为“柔弱”、“处下”、“虚静”的化身,符合“道”的存在方式,即“弱者道之用”,然而水能以柔克刚、以下就上、以静制动,符合“道”的运动方式,即“反者道之动”,体现老子正言若反的思辨哲学。老子正是借形象可感的水作为载体,赋予它以哲学意蕴与文化色彩,向我们展示“道”的哲学文化意涵,并将水性结合人性以表达自己的处世哲学与为政之道,进而实现理想世界的真、善、美的统一。

四、《老子》水意象之审美价值

《老子》水意象无疑具有一定的原型性质,蕴藏着超越个体心灵的民族集体无意识,对后世文学水意象具有不容忽视的奠基作用。诚如《文心雕龙·情采》所云,“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⑮《老子》表面批判美,实则蕴涵丰富的美学思想,叶朗甚至直言:“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⑯水意象堪称为文学永恒的主题。作为《老子》的重要构件,水意象负载着作者的主观情志,给读者以审美愉悦与生命感悟,可谓极大地提高了文本的美学张力。

(一)水之美在于“畅神”

我们知道,“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有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来看待它们”⑰,对自然山水的认识亦不例外,由自在到自觉,历经“致用”、“比德”、“畅神”三个发展阶段。回溯“畅神”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宗炳将山水视为“畅神”的对象,并强调要想领悟“道”,必须进入自由超脱、物我两忘的审美之境。不难看出,这种审美观照的方式发轫于老子寄道于水的传统,它要求人们在精神绝对自由的情况下,以超然的心境审视自然之物,从而与其建立一种“神与物游”的精神境界。

老子以虚静无为为本,追求精神上的彻底超越,“道”是如此抽象,要想领悟“道”的真谛,必须保持心境的空明宁静,达到“涤除玄览”的境界,而水作为中华民族所崇尚的“柔弱”、“润下”、“虚静”之物的代表,它的种种自然表现形态可谓契合中国文人的审美倾向,适合表达人类委婉含蓄的情感,且给人带来一种无功利的愉悦之感与审美享受。因此,老子将水视为“道”的外在表现,以虚静达观的心态对水这一“道”的象征载体予以美学审视,这便超越了以水“比德”层面,而上升至“畅神”的精神层面,对后世文人寄山水以情思,赋山水以理趣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二)水之美在于“自然”

老子堪称为道家自然美学之鼻祖,他主张“道法自然”、“常自然”,认为“自然”为“道”之原则与法规,但此“自然”并非简单的自然界,而为事物的一种存在方式,即“不以自己的个人意志去强求、改变什么,有自然而然的意思”⑱。水意象可谓为“自然”的具化,诚如《淮南子·天文训》所云:“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最能体现“自然”的本真本性,无论是“溪流”、“川谷”,还是“江海”、“甘露”都以“自然”为宗,追求归于“自然”以顺应自身本性规律。因此,水成为老子心灵化的重要美学符号,理所当然地带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回溯老子这一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可谓普遍存在于中国文人心中,上升为一种民族集体无意识。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承继者,他主张“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杂篇·渔父》),此观点与老子美学思想相遥应,所谓“法天”,即遵循“自然”与“天道”;至于“贵真”,谓美以“真”为前提。老子疾伪尚真,推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这便促成他笔下的水以“本真”与“天成”的面貌呈现,这种审美观对后世“童心说”与“性灵说”的兴起无疑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水之美在于“无为”

西班牙学者杜善牧云:“道的另一个特点是无为,像止水一样平静”⑲,需要说明的是,老子所主张的“无为”可谓为“‘道法自然’的必然延伸”⑳。诚如荣格所言,“水是对无意识的最普通的象征”㉑,“柔弱”、“处下”、“虚静”等属性可视为水“无为”的具体表现,水之美便在于常以“无为”姿态呈现,从不违背天道去强求“有为”,然而它能“善利万物”,带来以柔为刚、以下为上、以静为动的“无不为”的客观结果。可见,水之“无为”并非绝对的无所作为,而是不刻意作为,这种“无为”往往拥有巨大的感召力,比直接追求“为”更加积极有效,无论是“为”的过程还是“为”的结果都至善至美。

同时,水之“无为”可谓为“道”最高境界——“无”的最完美表达。老子首次提出“无”这个美学范畴,作为道家哲学的本质属性,“无”即为“道”,极具包容性且符合传统审美特点。可以说,老子“无为无不为”的审美思想与康德所主张的“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思想相契合,“无为”即一种“无目的”,“无不为”即一种“合目的性”,不刻意作为却能达到有所作为的实际结果。可见,老子的“无为”是对常规思维的超越,以看似消极的方式达到“无不为”的目的,这种崇尚“无为”的审美观对后人处世乃至治国,以及文学创作追求“无”的意境均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综上,《老子》所涉之水超越了物质层面的束缚,上升至精神层面而成为“道”的象征载体,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美学观念。品味《老子》中的水意象,不仅可揭开老子思想的神秘面纱,把握其哲学内涵与审美风貌,亦可探本溯源,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水文化精髓。

①⑦⑩[美]艾兰:《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张海晏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27页,第53页,第204页。

② 向松伯:《中国水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页。

③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④ 付亚庶:《中国上古祭司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

⑤ 冯达甫:《老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⑥⑧⑫⑬ (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校释》,楼宇烈校释:《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87页,第33页,第20页,第159页。

⑨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页。

⑪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9页。

⑭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阮元等校刻:《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7页。

⑮ (梁)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7页。

⑯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页。

⑰ [俄]普列汉诺夫:《论艺术》,上海三联书店1973年版,第93页。

⑱ 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⑲ [西班牙]杜善牧:《老子西班牙文译本导论》,宋稚青译,《老庄思想与西方哲学》,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版,第51页。

⑳ 萧兵、叶舒宪:《老子的文化解读——性与神话学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6页。

㉑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37页。

猜你喜欢

老子哲学意象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菱的哲学
意象、形神
小包哲学
智者老子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