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法创作思想述略
2012-08-15曹银虎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广西桂林530022
⊙曹银虎[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广西 桂林 530022]
作 者:曹银虎,硕士,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书法教研室讲师。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文艺天才,在文学和艺术上均有开拓性的成就。苏轼的书论言简意赅,大多见于其题跋、书信和诗歌中,在书法理论史上有很多创新,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其创作思想进行梳理,系统研究对当代的书法创作尤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自乐”的创作目的
“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苟不至于无而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忧,晚岁则犹贤于博弈也。虽然不假外物而有守于内者,圣贤之高致也,惟颜子得之。”(《东坡集》)在这里苏轼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创作观,强调了书法对于书家抒发感情的作用和自得其乐的审美功能。它不同于以往“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人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①,也不同于所谓“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②,以及“吾之所为,皆先作意”③等等,这些自王羲之以来一直被书家奉为圭臬“意在笔先”的创作观。苏轼指出了书法创作应该超越简单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在《石苍舒醉墨堂》诗中他写道:“我尝好之(爱书法)每自笑,君有此病(指爱书成癖)何能疗。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消百忧。”书家徜徉在书写的乐趣之中,过程充满着不为他人所知的无穷的乐趣,甚至达到庄子“逍遥游”的境界。在《题陶靖节归去来辞后》中写道:“予久有陶彭泽赋《归去来辞》之愿而未能。兹复有岭南之命,料此生难遂素志。舟中无事,倚原韵用鲁公书法,为此长卷,不过暂舒胸中结滞,敢云与古人并驾并驾齐驱耶?”在郁郁不得志之时,自己吟诗作赋并用长卷书法表现,目的在于抒发心愿,排除内心的结滞情绪,书写已经超越了技法,成为个人怡情养性、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
二、“自然”的创作状态
首先,崇尚自然。苏轼曾在《自评文》中阐述文学的创作经验:“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④文学和书法都是艺术创作,这里虽然谈的是文学创作观,我们也可从中看出苏轼的书法创作观。用这种方法创作的艺术作品,自然会平淡自然。“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⑤“然其为人傥荡,本不求工,所以能工,此如没人之操舟,无意于济否,是以覆却万变,而举止自若,其近于有道者耶?”⑥在书法艺术的创作论上,苏轼强调这种直接感受、“无意于佳”“无意于济否”的状态。强调意造无法,信手点画。“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⑦,所以他推崇的书家也是强调作品的自然天成,如其称赞颜真卿的《争坐位帖》,就是因为“信手自然,动有姿态”⑧。在《跋刘景文欧公帖》中称赞欧阳修书法:“此数十纸,皆文忠公冲口而出,纵手天成,初不加意者也。其文采字画,皆有自然绝人之姿,信天下之奇迹也。”⑨也是因为其“自然绝人之姿”,他推崇的是这样的书家。而苏轼自身也是这样实践的:“吾醉后能作大草,醒后自以为不及。然醉中亦能作小楷,此乃为奇耳。仆醉后,乘兴辄作草书十数行,觉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也。”⑩醉酒之后思想没有太多的束缚,处于一种潇洒自然状态,一任自然,能够创作出清醒时所不能及的作品。
其次,超越自然。强调要不经意,出以自然。但就是这样,也还不是创作的最上乘境界。“……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⑪在苏轼看来,创作达于自出新意,不贱古人,这一层面,才达到最高的自由。艺术创作要有生命力,必须创新,有新意。“昙秀来海上,见东坡出黔安居士草书一轴。问:此书如何?坡曰:张融有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吾于黔安亦云。他日黔安当捧腹轩渠也。”(《东坡集》)“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正充分表明了苏轼对这一创作境界的追求。这种“新意”“无法”正是艺术创作的精髓,实际是对“有意”“有法”的否定之否定,是更高层面的意和法,是对于法和意的一种超越。创作已经达到如庖丁解牛般的境界,就是“化境”,就类似于大道创物。而要达到这一境界,除了充分理解和把握书法的创作规律,更加需要书家在创作中表达自己对书法创作规律的理解,这样人书合一,艺与“道”统一,就能真正达到一种随心所欲的创造的自由。
而达到超越自然的状态,就是需要忘我,忘我原来是庄子哲学学说的一种体现,也是庄子思想通于艺术精神之所在。忘我就需要排除人世间的一切干扰,停止一切耳闻目见,乃至于味觉、心灵的感受能力,从而忘掉自我,达到一种彻底解脱、超脱的境地。后来,它被用于艺术创作,指作者在创作艺术作品时排除一切杂念,进入思想的自由王国。在《小篆般若心经赞》中苏轼说:心忘其手手忘笔,笔自落纸非我使。”⑫认为李康年所书的小篆,融隶入篆却了无痕迹,真正达到心手两忘,落笔自然的创作状态。又在《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中提到:“手必至于忘笔而后能书……及其相忘之至也,则形容心术,酬醉万物之变,忽然而不自知也。”⑬在这种超越忘我的状态下,他对杜甫书贵瘦硬始通神的审美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提倡“貌妍容有频,璧美何妨椭。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⑭,可以创作出多种多样的风格的作品,这无论对于书法创作,还是书法理论,都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
三、“绚烂”归于“平淡”创作之路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色彩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学此样,何不取旧日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只书字亦然,善思吾言。”这是苏轼给他侄儿赵德麟的信中所写的一段书论,非常精彩,不仅仅阐述了“绚烂”与“平淡”的辩证关系,最为关键的是阐述了艺术由“绚烂”归于“平淡”的创作之路: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渐老渐熟才能造出平淡。要创作出绚烂之极的作品,就需要学书者要多读诗书,增长见识,加强品德文化方面的修养。“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知矣。”在《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中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指柳公权),莫厌家鸡更问人。”光勤学苦练退笔如山还不行,必须饱读诗书才能融会贯通,达到更高创作的境界。在《记黄鲁直语》中苏轼借助记述黄庭坚的话,“黄鲁直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强调通过读书,通晓意理可以塑造精神品格,提高自身气质修养。在《跋秦少游书》中说:“少游近日草书,便有东晋风味,作诗增奇丽。乃知此人不可使闲,遂兼百技矣。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少游乃技道两进也。”在这里苏轼明确提出,书家须技道两进,道进尤为重要,要超越技巧的束缚,需要在道上下工夫,从而达到无技巧,无法的状态。“渐老渐熟”是由“绚烂”归于“平淡”的途径和方法,年少时见识少,但精力充沛,体魄雄强,充满朝气,所以写出来的字应该是气象峥嵘,色彩绚烂。到年长时随着见识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虽然体力不及年少时充沛,但性格稳重,写出来的字也就自然显得熟练老成,气韵平和,平和之中蕴藏着对人生的一种体悟。在这里,苏轼把书法创作与年龄、阅历和人生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书法中的平淡之气,是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加深,知识学问的不断提高和年龄的增长,逐渐地自然而然地形成,也就是所谓的“精能之至,反造疏淡”,意味着最后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
①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见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26页。
②虞世南:《笔髓论》,见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13页。
③李世民:《论书》,见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④⑤⑥⑦⑨⑩⑪⑫⑬⑭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69页,第2183页,第2177页,第235页,第2198页,第2191页,第2183页,第618页。
⑧苏轼:《东坡论书》,见潘运告:《宋代书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