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文学交流中的文化问题探讨

2012-08-15胡细辉黄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名作欣赏 2012年6期
关键词:中英文柳树文学作品

⊙胡细辉[黄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3]

中英文学交流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学术交流的层面来看,它包含了技术、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交流;从中英比较文学研究来看,最初是着重理清中国文学与英国文学的相互关系,探讨中国文学、中国作家与英国文学、英国作家的交互影响。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中英文学交流也不例外。中英文学交流的发展历程很好地证实了其中渗透着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的交互影响,并且文化差异在有些时候和有些方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英文学交流。探讨中英文学交流中的文化问题,不仅有助于总结中英文学交流历程中的文化融合经验,而且有利于客观认识中英文学交流中的文化差异性,求同存异,消除文化对立,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于更好地促进中英文学交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英文学交流中的文化差异

中英文学作品除了语言技巧、语句连贯、语篇衔接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外,更为重要的是其中的文化差异。这是由于不同民族文学作品往往反映本民族的文化背景、民俗风情以及社会制度,而这些方面在不同的国家或民族之间往往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文化渗透在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里,通过文学语言展现出来。中英文学作品中的动物、植物、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就因中英文化差异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例如,《圣经》(TheBible)“旧约”(Old Testament)“诗篇”(Psalms) 中有这样的句子:“BytheriversofBabylonwesatdown;thereweweptwhenwe rememberedZion./Onthewillowsnearbywehangupourharps./Thosewhocapturedustoldustosing;theytoldusto entertainthem.”这段描述中“willow”不是像中国文学中的“柳树”意为分离、思恋,而是被赋予了悲哀和忧愁的文化内涵。由于整段话描绘的是悲哀的场景,坐在巴比伦河畔,俘虏的人要求被俘的人唱歌,在河边的柳树上把竖琴挂起,一想起此情此境锡安就禁不住泪流满面。“willow”通过情境转化被表达被折磨的悲哀之情。甚至,柳树在英国文学作品《奥赛罗》(Othello)中还以一首“柳树歌”给柳树赋予了死亡的文化底蕴。而在中国文学和文化中,“柳树”丝毫不代表死亡的含义。相反,因为“柳”与“留”谐音,中国文学作品中还常以借柳树来抒发离别思念之情。如《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和李白《忆秦娥》中的“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都是表达离别、思念的涵义。另外,中英文学作品中对动物、数字等的描述差异,以及动物、数字的指代差异,也反映了中英文化的差异性。

在中英文学史上,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对立在文学上表现极为突出的是文学语言中的民族歧视词汇、语汇,其中还有对涉及民族的诬蔑、轻慢、歪曲事实的攻击。例如,根据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同名戏剧SalomonHermannMosenthal改编的幻想喜歌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培基(Page)骂尼姆(Nym):“Iwillnot believesuchaCataian,thoughthepriesto’thetowncommendedhimforatrueman”,这句话意为:“虽然镇上的牧师称赞他是个老实人,我可不相信这个中国人。”其中的Cataian就是典型的歧视语汇,在剧中指中国人,含有“坏蛋”、“骗子”、“恶棍”等多种贬斥的含义。类似的情况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还很多,英国文学作品中既有对中国人嘲弄的语汇,也有对其他国家民族歧视的语汇。当然,中国文学作品中也不乏贬斥英国人和其他民族的语汇。这种客观存在于不同文学作品中的现象看似文学语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实际上其中包含了浓厚的、浓缩的文化差异。

二、中英文学交流与文化融合

中英文化交流是建立在中英实际的人员交往和文学作品的互译与传播基础上的。中英实质性的人员接触起始于16世纪上半叶,当时英国人指挥的船队闯入我国珠江。此后英国文学里陆续有关于中国因素或题材内容的作品,并在18世纪大量出现。在没有人员接触的情况下,文学作品以其文化承载力和文化渗透力正悄悄进行着文化交流。19世纪、20世纪的西学东渐与交流中,严复和林纾两位翻译家对英国文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翻译和引进,为中英文学交流与文化交流奠定了重要基础,对文学交流中的文化融合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事实上,文学作品的著者作为具体环境下的人,由于文化经验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其人生体验也就不一样,其所著文学作品必然受到其生存的文化环境及其人生体验的影响,并体现在文学作品之中。文化融合需要对文化差异有客观而理性的认识,在文学交流中能够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和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就能够在承认差异性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在逐渐深入的交流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促进文化融合。中英文学交流的很多方面实际上从开始一直到今天也就是这样进行的。

文化融合既有差异性融合,也有相似性融合。从中英文学交流中的差异性文化融合来看,由于中英文化存在差异,有的说法和表达在英国文化中有,但在中国文化中却并没有,因而不能找到相对应的说法。在中英文学交流中,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多数情况下是依据作者的意图以及人物的性格、命运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以求达到共融和交流的目的。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英文学中关于“龙”文化的差异性。英文的“dragon”和中文的“龙”虽然都是来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但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其代表的意象却完全不同。“龙”在中国文化里是至尊、神圣、非凡、吉祥的象征,具有赞赏和褒扬的意味,如“真龙天子”、“龙子龙孙”、“龙的传人”、“望子成龙”等。而在“dragon”在西方文化里则是恐怖、邪恶、残暴的文化意象,如《圣经》“新约”(New Testament)“启示录”(Revelation)中将“hugereddragon”视为“迷惑全人类”的“魔鬼”、“撒旦”,并描绘为正等着吃母亲刚生产下的婴儿的凶残形象。这种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已经被认识,并被承认和接受,因而已经不影响中英文学交流,并在中英文学交流中形成一种差异性融合。从中英文学交流中的相似性文化融合来看,在中英文学作品中有这样的例子:莎士比亚以John Falstuff巧妙地实现谐语相关,塑造falsestuff(假伙色)吃喝嫖赌、吹牛拍马屁的艺术形象,影射出此人俏皮幽默的喜剧性格。这种利用同音字、近义字以达到谐音双关,让读者产生联系的描写方式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也普遍存在。《红楼梦》中的人物秋雁、黄莺两人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的丫环,两人的名字分别暗示或暗含了林黛玉的处境和薛宝钗的状态,前者是寄人篱下、没有自由、没有选择,后者欢快、无忧无虑、春风得意。中英文学作品中都有谐音双关的用法,通过一种表述来表达双重意义。在中英文学交流中,这些相似表达的某些内容逐渐被相互借用,逐渐融入在各自文学作品之中。

三、中英文学交流的文化促进策略

第一,客观认识文化差异性,求同存异。不同国家民族文学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这种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如果没有被认识到,就有可能影响文学交流。而文学交流中的文化差异如果已经被认识,并被承认和接受,它不但不会影响文学交流,反而会在文学交流中形成一种差异性文化融合,在求同存异中互促互进。

第二,探寻中英文学中的共同性和共通性。中英文学不仅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具有相似的方面,而且在此言它意、谐语双关、语言指代等方面具有共通之处。探寻中英文学中的形合与意合,明确中英文学表述方式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异同,认识其中的文化因素,既有助于认识中英文学的共同性,也有利于中英文学的交流与相互学习。

第三,消除文化对立,促进文化融合。对立与对抗都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其他领域如此,中英文学交流领域更是如此。因而我们加强对中英文学交流中的文化问题研究,尽可能全面、深入、充分的认识中英文学交流中的文化差异性,研究中英文学交流中文化融合的相似性融合策略和差异性融合策略,必将有助于促进中英文化交流与共融。

[1]高旭东.跨文化的文学对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张政文.中西文学与文化论稿[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3]周发祥.中外比较文学译文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4]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中英文柳树文学作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Wheat Lodging Ratio Detection Based on UAS Imagery Coupled with Different Machine Learning and Deep Learning Algorithms
利用符号快速分解数据
柳树
会治病的柳树
文学作品与数学
欧阳昱诗六首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