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材料的继承与创新
2012-08-15韩秀丽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北京100081
⊙韩秀丽 周 岩[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北京 100081]
材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条件,是思维认识活动的物质基础。材料成为艺术的语言从绘画开始之日始。同样西方也经历了绘画材料的变革史。从中世纪至15世纪经历了坦培拉为主的绘画。15世纪到18世纪油画的出现,让西方艺术家把所描绘的真实性发挥到了极致,可称为古典油画材质时代。从用油的偶尔性到对油的精细区分,从逐渐掌握油彩的各种特性到探索独创的油彩效果……19世纪至20世纪的现代油画时代,锡管颜料及化学合成色彩的出现,使绘画从室内搬到室外成为了可能;同时,油画厚画法的探索也创造出无数经久不衰的历史名作。到20世纪20年代之后的后油画时代,更多的材料融入绘画,逐渐变异演化为材料艺术,其在材料绘画艺术中的应用迅速发展为艺术的新学科。材料的演变是西方绘画发展的核心力量。
任何绘画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绘画材料的进步与改革。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也是绘画材料变革的过程史。在新石器时代,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主要材料是天然的土、石头,画面以线为主,这也奠定了中国画结构以线为骨架的基础。岩画、壁画、地画在同一时代出现。周代丝织品的发现造就了刺绣的出现,后又出现帛画,所用工具是毛笔和墨,形成了中国画以毛笔为媒体,以墨为主的胶性颜料和以水为稀释剂的材料系统。后来,绢分生、熟,便出现了“工致宜熟,写意宜生”的说法,也出现画种的区分。纸的出现尤其对中国画具有特殊的意义。到唐纸作画逐渐成熟。到元代,纸逐步取得绘画材料的主要地位。中国画材料的演变直到现代才有大幅度的创新变化。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东西方的绘画材料就存在差异,而各自在文化传承和哲学体系中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那么用当代绘画材料传承传统文化必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精髓在当代艺术中的意义
为何要尝试在当代绘画材料实验中表现自己的传统文化?因为中国传统的哲学观、自然观和审美观是中国艺术的文化支柱。中国画的发展是我国古典文艺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气质、思想内涵、感悟层次、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
首先,是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之所以能延绵不断,不正是这种民族文化凝结了这个民族吗?也是这种文化使中华民族成为唯一一个没有断代的民族。老庄思想的虚静人生观,是艺术的人生,儒学思想有着不同于老庄的思想,没有直接谈到关于绘画艺术方面的理论,但崇尚“礼乐”和“仁义”的思想被人们所传承。“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更是文化精髓中的精髓,中国画中的传神与气韵生动正是天人合一理论的融入,人与画、画与自然、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整体。中国艺术正是吸取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营养,也是对两千多年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体现。以儒学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岁月的陶冶,已深深溶入了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共同的精神内涵之中。哲学对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艺术用特殊的方式同样对哲学有着启迪和传播的影响。
其次,卡斯比特在《艺术的终结》说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变则通,通则久”,这也是中国的又一哲学思想。西方当代艺术在很多方面已远离美学的发现,而是单纯的趣味递进,甚至变艺术为复制的阉割,当代艺术品也失去了对人的重要意义……如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明了有机宇宙的哲学。”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远远发达于这方面的西方文化。中国油画的引入也只有百十年的时间,对外来艺术的学习不应是一味的模仿、借鉴和为我所用。钢筋水泥的城市、快餐式的生活、理智高效的管理、现代高科技技术、高度物质文明带给人们的情感空白,让西方艺术家及设计师的目光移向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传统文化。回归自然也必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二、从现当代艺术作品中看材料的应用对文化的继承
西方艺术受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影响,用研究科学的方法来完成绘画。而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与西方的“天人相胜”的哲学观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观。因此西方绘画崇尚精密的客观对象的外在形态描绘,塑造可视的立体感,追求一种真实的再现客观世界的艺术效果。而中国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造就了中国绘画中的写意、崇尚意境美、气韵生动,更注重画家个人情趣、审美和思想感情及主观精神的表达。
1.中西艺术的综合 林风眠有着数年的留欧学习机会。他在欧洲学习期间就意识到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厚和博大,并有了新的和更深的认识。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双重特征,在他的创作中得以探索和尝试。林风眠在自己的作品中尝试用中国水墨与水粉等材料的相互融合来达到一种油画的质感和厚重感,在创作中吸取民间瓷器和皮影艺术的元素,采用的方形构图成为中西结合的一次转折。
他的画作《戏曲人物》融合了墨与油彩的趣味,沿用了自己独特的色墨交融的仕女画表现手法,古典画风与现代的技巧在这幅作品中得以平衡。带有光感的绚丽色彩是东西方艺术的完美综合,浓郁的抒情性、写意性和主题思想表达却又是中国文化的底蕴。这幅作品构图饱满而有张力,画面烘托出一种孤寂、空漠且渴望某种温情的感受。一种含蓄的平和美从画面中渐渐透出,我们可以通过这幅作品和艺术家进行一次纯洁的灵魂交流。
不管是他的仕女人物、山水风景还是静物画都是用心在探索,彩墨中的空间、光感的中西结合表现,立体主义的分解几何表现,构图的对比变换,线条的东西方交融……把作品当做自己情感的记录仪和精神庇护所,所蕴含的思想深度绝对是不容忽视的。成功的绘画实践也论证了他艺术理论的正确性。
2.综合材料的绘画精神呈现 尚扬先生是一位把综合绘画结合探讨文化之中人存在价值意义的“与时俱进”的艺术家。他用手中的材料构建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材料的材质美和内涵的挖掘与作品所传达的思考对心灵的触动让人们更有共鸣。尚先生没有把“民族化”、“传承”作为使命,而是从内心深处发现中国画的魅力。材料与文化的碰撞,在尚先生的艺术创作中展现出奇异而辉煌的艺术价值。
董其昌是尚先生最喜欢的画家之一。从《董其昌计划》系列作品中让我们看到了其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人文内涵的视觉图像构成。他将自然、社会、观念、文化和情感融合于作品的结构安排、材料运用、色彩处理等各个方面,当然这也是他艺术作品内在的叙事线索。作品中宁静简洁的文人画气氛与西方抽象的视觉艺术表达手法的视觉效果融为一体,又对比强烈。系列作品给人深刻的思考性和人文关怀。从作品的命名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与艺术家的文人气质与喜好相契合,也从自然观念上相一致。“董其昌”只是一个符号,“计划”才是艺术家要唤醒人们对自然反思的观念所在。画面的形式与个人图像系统的相互构建,自然与人、人与反思,用画面散发出的闲淡、天成与传统文化的自然性相契合,从而表达了一个当代艺术家对当代人与自然的自省和批判。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探索材料与文化传承所表达的现代内涵。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艺术家有深厚的文化修养,用综合材料在绘画中表达文化需要艺术家对历史文化有深入、独到而又敏锐的知识储备和洞察力。材料自身的美感同样来源于艺术家的发现。综合材料的文化传承表达赋予了综合材料内在而创新的文化品质。
[1]宇航.材料创造的美——材料在综合绘画中的创新运用[D].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7.
[2]侯庆峰.构建材料语言的“精神家园”——从尚扬的艺术中看材料的文化内涵的变现意义[D].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7.
[3]张国龙.当代·艺术·材料·空间[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6.
[4]林木.古老传统的现代诠释与转化[J].美术史论,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