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冬妮亚形象再读
2012-08-15张秀文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柳州545003
⊙张秀文[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3]
作 者:张秀文,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教学。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钢》)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书中的人物,许多读者印象最深的当然是保尔,接下来便是冬妮亚。冬妮亚在《钢》中出场十一次,我们将出场一次称为一节。读者对冬妮亚印象深刻,首先源自她在前八节中呈现的美,对冬妮亚在后两节的言行中表现的价值观有点惋惜,但由于其合理而没能从根本上影响这种美,反而是读者对特定历史时期某些和这种价值观相关的做法存在逆反心理,对冬妮亚产生强烈共鸣而更为经久不忘。
我们首先来看冬妮亚前九节中表现出来的美。首先是外貌美,关于冬妮亚的外貌,作者没有集中细致刻画,但读者可以从直接零散的描写和人们对她的态度所包含的逻辑关系看得出来。她“苗条娇小”,是“漂亮的”,“浓密的栗色的头发”“梳成一条粗大的辫子”,有“碧蓝的”“一双美丽、可爱的大眼睛”,“美丽的浓密的睫毛”,“匀称的小腿”,“柔软的身体如同弹簧”。她“跑起来像魔鬼一样快”,在同保尔在“林中一条通往车站的又宽又平的路上”赛跑,被保尔费了老大的劲才追上之前,“过去谁也没追上过”她。这说明,她的身体有得到体育锻炼的良好纪录,体育锻炼的一个功能,是使人体自然地长成各部分的比例美,她的体形应该同样不赖。家庭或个人社会地位较高的苏哈里科、维克托、丘扎宁等都想与她结交,“在铁路管理局担任重要职务”的“铁路工程师”,想娶她为妻,都是佐证。冬妮亚还非常讲究衣着的得体漂亮。如保尔参加革命受伤出院后邀请她参加社会活动时,“她打扮得那样漂亮”,“花枝招展”,有人说她“像个资产阶级小姐”等等。
冬妮亚的修养也很好。这从她的言行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如当她突然看到以前衣着破旧,头发零乱的保尔,为了她“穿着一身新衣服,皮鞋也擦得亮亮的”,“理了发”,“本想说几句表示惊讶的话,但是看见他已经有些发窘,不愿再让他难堪,就装出一副完全没有注意他的变化的样子”。还可以从她的生活背景推断出这种修养形成的必然性。冬妮亚应该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图曼诺夫是“学究式的林学家”、林务官,对冬妮亚领一个衣着破旧,十五岁的穷工人进屋,“决不会说什么的”,可见人品并不差。冬妮亚的母亲米哈伊洛夫娜从小受“刻板守旧”的母亲“严加管教”,成天给她讲“礼仪”“修养”,应该也有教养,这从她对冬妮亚的态度看得出来,即“摒弃了市侩阶层的许多偏见陋习,而采取一种开明的态度”,并且为人善良,待人平等,尊重别人。冬妮亚受过六至八年的正规学校教育,并且是“从一大堆读过的小说中成长起来的”。她家里“很大的柞木”“书橱里整齐地排列着几百本书”,她腹有诗书气是很自然的。
冬妮亚还有崇高的爱情观,并为爱付之行动。冬妮亚和保尔的家庭和个人的社会地位、贫富条件有很大的差距,基于此,保尔对冬妮亚的爱,一开始是满怀警惕,“对她并不那么信任。只要这个漂亮的,受过教育的姑娘敢于嘲笑或者轻视他这个锅炉工,他随时准备给予坚决的反击”。应该是家境不错的“漂亮的中学生……梳着风流的发式”的莉莎,也感到“真怪,冬妮亚怎么会爱上了他?”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同样感到“要么我是个大傻瓜,要么这两个年轻人有点反常”。总之,在世俗的眼光看来,冬妮亚照常理不会爱上保尔。但冬妮亚却用真诚的爱情,消除了保尔的戒备心理。并为了爱情她义无反顾地在保尔严重犯法,被仇人知道,并可能被告发后,亲自去通知保尔逃跑。在保尔侥幸被误释出狱后,又坚决说服保尔怕连累她,不在她家住的想法,把保尔藏匿在家里,帮他通知亲属,最终使保尔逃脱了险境。有意帮助犯罪者藏匿逃跑,按法律都是受到重罚的大罪,父亲是林务官,已受过六年正规学校教育的冬妮亚应该知道这点。但她却置此不顾。在保尔受伤一只眼睛失明后,她也没有嫌弃保尔。只是由于保尔要求她放弃个人立场,像保尔一样投身工人阶级革命,她不愿意才导致两人分手。分手时,她很“悲伤”,“两眼噙着泪水”。在彻底分手的两年后,在修路工地上,冬妮亚看到“像流浪汉一样衣衫褴褛的”保尔,尽管有教养的她知道对保尔热情,会使丈夫不快,但还是关心问候保尔,充满了疼爱。
冬妮亚还有鲜明的正义感,在她的心目中,世界上的穷人富人都没有贵贱之分,所以她交维克多这种富家孩子朋友,也交保尔这种穷伙夫朋友,并热情地想把他们也融合成为朋友。她对保尔痛击苏哈里科大声叫好,因为苏哈里科代表的是邪恶,他看不起保尔,称他“穷光蛋”,要“马上叫这小子滚蛋”。保尔代表的是正义,面对恶势力恶行为,敢于抗击并适当惩罚。
《钢》在刻画冬妮亚时,还十分重视表现冬妮亚环境背景的美。如描述冬妮亚生活在其中的“亲切的花园”,“花园的四周”有“挺拔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白杨”,花园内是“干净的、图案似的”,“按几何图形布局的小径,两旁种着妈妈喜爱的蝴蝶花”,“一切都是那样干净利落,处处都显示出一个学究式林学家的匠心”。冬妮亚第二次出场时,作者则安排她在“最喜欢这个地方”的“深色的大湖”旁,“背后是一片松林”的“一块深深凹进去的草地上”。这使得冬妮亚的美由于有美丽的环境衬托更加丰满。作者在描写和冬妮亚有关的景物时,非常重视它们在冬妮亚眼中的感受,如用“雨水劈劈啪啪地敲打着窗户”,“劲风阵阵,吹得花园里的樱桃树惊慌地东摇西晃,树枝不时撞在窗玻璃上”,烘托冬妮亚认为当前生活不如意的烦乱心情。在得知保尔有被逮捕的危险后,作者这样表达冬妮亚对景物的感受:通往城里的大道成了“灰暗的”,风是“夹着潮湿的寒气和春天的霉味”,灯光是“暗红的”,还“不怀好意”,黑夜是“不祥的”,“真冷啊”,这都使得画面有着浓浓的意境。文学作品是用情感人的,景物的意境色彩越浓,对读者的感染力越强。
对前八节的冬妮亚,人们多认为完美得无可挑剔,如果《钢》对这一人物只写到此就戛然而止,以后的内容以冬妮亚英年早逝或其他合理原因,了结关于她和保尔的故事,几乎可以说是以后有关对于她的评价都会是正面的了。但由于作者还写了第九节以后的内容,这使读者对冬妮亚的评价产生了实际上的分歧,我们之所以在分歧前面加上“实际上”这一定语,是因为这种分歧在1950年到1976年一般只是在内心认定,多数人不敢公开表达,1979年开展思想解放运动后才摆到了台面上。这内容主要是,保尔参加革命后,希望冬妮亚也接受并践行他所信奉的“工人阶级理想”,具体来说是不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因为这使“同志们都把她看做外人”,“像资产阶级小姐”,她应该像“城里共青团员的会议”其他参加者那样,“穿着退色的旧衣服”,“站到我们一边来吧,咱们一道去消灭财主老爷们”,但冬妮亚却说“不愿意跟”保尔所说的“我们这些人在一起”,可能还会说“不愿意跟他们一样,穿上肮脏的军便服”。保尔于是认为冬妮亚是“庸俗的个人主义”,而保尔“首先是属于党,其次才能属于你和其他亲人”,冬妮亚不认同这种“工人阶级的理想”,最终俩人分道扬镳。
在《钢》里,保尔将冬妮亚这些思想明确地标示为庸俗的个人主义,基于这点,在1950年到1976年我国大众媒体的传播中我们将其简称为官方说法,冬妮亚是作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典型形象宣传的。但许多读者在心中对这种说法是不赞同的。爱美的天性使读者阅读《钢》后,对前八节美丽异常的冬妮亚,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是自然的,如果《钢》对第九节之后冬妮亚思想言行的描述是客观的,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和价值褒贬倾向,读者只是遗憾地感到冬妮亚在某些领域表现得不够高尚而已,仍然把她看做是常见的人物形象,常见和深刻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于是读者对冬妮亚的印象不会像现在这样深刻。换言之,许多中国读者是由于在那个年代,科学求实,人人平等的价值观被践踏,追求个人合理利益的思想言行被压制的现实里,同冬妮亚的遭遇相同,于是对冬妮亚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对冬妮亚印象的深刻度超越了许多文学作品类似的人物形象。
人们首先从《钢》在出版的过程中受到不同礼遇的事实感觉到了这点。从学术的角度看,《钢》在艺术上质量并不是很高,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影响依靠的是书的思想而不是艺术。或许正因于此,《钢》在完稿后寻求出版的过程中,一开始是遭到出版社的退稿,经过(作者)朋友们的努力,才被一家杂志社小心翼翼地刊登在并不显要的位置上,而在刊登后的“三年间,评论界都对他不置一词”。当然,文学作品不为学术界认可却得到普通读者的推崇而著名,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但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观察这一点,如《钢》在东欧以外的欧洲北美澳洲等经济和文化发达,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国家,并不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而许多由读者自然认可因而属真正经典的作品,受读者欢迎的程度具有世界普遍性,当然文学史上也有不少文学作品得到某个群体的欢迎其他群体却并不喜欢的情况,但这至少可以说,《钢》的经典程度不如它们高。还应该注意的是,《钢》是在《真理报》报道后才迅速红遍全国的,之后作者“被授予国家级最高荣誉——列宁勋章”,“两年内用各种语言重印重版了五十次”,足见国家对作者和该书的重视,国家在宣传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读者逆反的合理性,得到事实的支持,《钢》所表现的某些和冬妮亚价值观相反的思想倾向,苏联各级政府后来也认为是不合适的于是予以纠正,如以无产阶级先进,地主资本家等剥削阶级思想反动的说法为指导,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头几年,曾实行大学基本只招收无产阶级子女的制度,后来发现这不但不合理,对国家损害还非常大,就恢复了所有考生人人平等,以分数为录取竞争标准的制度。即使是书中的保尔,对许多不符合实际的教条式说法也很反感,如他的同志“单凭穿戴”漂亮就认为冬妮亚“不是咱们的人”,保尔大为恼火,因为他从事实出发深知冬妮亚不是“咱们的对头”。这些思想由于不符合实际,很容易被读者由身边和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事实,以及用人类普适的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作逻辑推理,识破其虚假性和不公平性,在这一基础上,人性中善的一面会激发他们在保尔们同冬妮亚的价值观冲突中,站在冬妮亚一边,乃至对冬妮亚对保尔们的抵制给予喝彩。
如对保尔要冬妮亚跟他们一起消灭财主,当时即使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也不一定对,后来的历史更证明了这点,冬妮亚没有接受保尔自以为是的革命意愿,有什么错呢?至于冬妮亚最后在修路工地上出场时,说保尔应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不应该还是一个普通的简单体力劳动者,确实令许多读者深为遗憾,因为能官能民,有功不索酬毕竟是古今中外的美德,她这种等级观念,有功者应该得到地位报酬的思想确实不高尚。但当时的生活现实是,像保尔这样有革命功劳的人,一般都当上了委员之类的首长,保尔的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只是冬妮亚不了解而已。何况冬妮亚按当时的政策标准属出身不佳,家庭或许已相当落魄,也许被剥夺了升学的权利,不得不在刚二十岁时,匆匆嫁个地位不低的铁路工程师丈夫,以保障自己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怎么能苛求她心思不要放在个人利益上,应该更高尚一些呢?所以,冬妮亚最后的思想言论,虽然让深爱她的读者感到惋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她,甚至反而感到这一形象更真实可信,人们对她的惋惜变得更弱。
① [苏联]尼·奥斯特洛夫基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M].黄树南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4.
② [英]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M].邵珊,李克兴,徐顺松译.王承绪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